中财论坛

标题: 油炸鬼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5 11:53
标题: 油炸鬼

  也许这几十年,食物变化说大不大的就是油条。往往看电视剧,普通人家的早餐大多是油条、白粥,咸菜。当然,亦有可能是导演为了省事,剧情里的早餐吃什么并不重要,反正在说过早时发生的故事就是了。但起码说明一点,老百姓过早吃油条还是很普遍的。

  油条的由来是有故事的。

  宋朝大奸臣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设计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引起百姓无比愤慨。一个面点师傅,用面筋捏成秦桧和王氏的模样,连在一起放下油锅炸。一面叫卖“油炸桧”,人们争相购买而啖之,以发泄对秦桧夫妇的痛恨。所以,油条也叫“油炸桧”,或叫“油炸鬼”。

  这故事很小就听父母辈说过。当然油炸桧要捏成秦桧夫妇的模样也太过费时,后来就简化成两条小小的面条,用刀背摁在一起炸。蓬松起来就是现在的油条了。

  有时实在难决断晚饭做什么菜好,往往会突然想起“油炸鬼蒸猪肉”。前两天想做了,要买油条,卖点心的摊档就只有一根了,我说:“刚好,今晚就油炸鬼蒸猪肉。”正准备给钱。那老板一听,本来打包好的油条放下了,歉意地说:“这油条不好蒸猪肉。实话说,它是隔夜的。”

  为什么隔夜的油条不能用来蒸猪肉,大概只是个俗成习惯。论品质,隔夜的油条也不至于坏到不能吃。只是油条久放之后,特别是隔了夜的,就变软了,没有蓬松酥脆香的感觉。所以形容一个人松垮耍懒没有朝气,也会说他像“隔夜油炸鬼”。

  自小便喜欢看街边卖炸油条的摊档。一大锅油,下面是干柴烧的烈火。白案师傅把揉好的面团,铺成几分厚、四指宽的面片,切两条一指宽的条,叠起来,用刀背压一道痕,拉长至六七寸,放入油锅里。瞬时间,嗞嗞的响,油泡泡在面条的四周翻滚。慢慢地,小面条膨胀了,变金黄了。师傅用双有两尺长的筷子,把它不断地转身儿。不大一会功夫,油条成了,金灿灿、硬邦邦的。夹起来,放在锅边沿一只铁篮子里,让多余的油滴回油锅。小麦与热油碰撞的香,能飘过几条街。

  其实我更喜欢听师傅的“叫卖”声。他是用刀叫的。每切完一对小面条,放下锅后,他会用刀背敲切面的板。“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声音仿佛有一种他自己创造的韵律。不管他的油条销售行情如何,总让人觉得他的心境是愉快的,乐观的。

  到我青年时候,做苦力,与众人合力扛沉重的物件,会喊号子。领头的叫:“顶硬上啊”,大家会呼应:“呵_嗨。”“鬼叫你穷啊”,“呵_嗨。”“路不平啊,”“呵_嗨。”“踩稳脚啊,”“呵_嗨。”......

  有时领头的调皮,喊一句搞笑滑稽的:“前面有个,”“呵_嗨。”“大奶妹啊,”“哈……”顿时大家泄了气,把重东西放下了,笑骂那个领头的。不过,大抵这时候,已经是到达目的地了。

  我想,炸油条的师傅用刀背敲案板,也是他自己心中的劳动号子。

  我老了,但逢着街边有炸油条卖的,依然喜欢看,喜欢买,喜欢它的烟火气。这时候会想,原来白白的、软绵绵的小面条,经过烈火、滚油的无情煎熬,才会壮起来,腰才挺得起来。这与人生的道理是相通的。经得起苦难的折磨,你才会茁壮成长,才会成为有用的人。

  说油条金黄酥脆,这个脆字多少有点夸张。除非你吃到刚炸出来、滴干了油,热度恰恰好能过牙齿的,第一口咬下去,才会有个脆感。不然,大多数是个韧字。只不过,这个韧劲,却是人们喜欢的,有嚼头。如果是年轻人,他不会不喜欢把油条的韧,过一把牙齿的瘾。只是我牙老无力了,吃油条时不得不把它浸一浸白粥或者豆浆,咀嚼的趣味就少了很多。

  但我真吃过嘎嘣脆的油条。



  二十出头时我到惠州,在街边见到卖油条的。惠州的油条很有特点,就是短,最多四五寸长。这与其它地方起码七八寸,甚至一尺多长的油条有很大的区别。我吃了,咬下去如同咬炸薄饼一般,咔咔有声,还会把香香的皮弹出去。我舍不得,连忙用粥碗接住。

  我大嫂是惠州人。我跟她说了,惠州的油条好,真正的酥脆。但又与天津麻花不同,天津麻花是硬脆,要费很大的牙力。大嫂说是呀,惠州油条本就是一绝,没有地方可比的。

  后来我多次去惠州,总想找酥脆的油条。但每每都失望了,市面上卖的,全是有尺多长软蔫蔫的油条。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仿佛绝迹了。我大嫂也觉得很无奈。直到2018年秋天,我遇到了。

  那是与几个朋友自驾车去惠州玩,住在西湖边。第二天过早的时候,我在旅馆旁边发现一家小吃店,也发现了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惠州油条。

  我很高兴,与老板娘聊起来。她说她一直在卖这种油条,只是随时代变迁搬来搬去,很少人记得罢了。我说四十多年前,惠州街上卖的都是这种油条呀,为什么现在少了甚至没了呢?

  老板娘倒幽默,说:每天炸几十根油条能产生多大的GDP呀,傻子才会继续做。我笑了,那你岂不是傻子。老板娘说:不是我做的,是隔壁的一个老头儿做的,说是过过瘾。

  那天我也是过瘾了,吃了两根。我把这消息给大嫂说了,她也惊喜莫名,说改天一定到这小店买。

  过一年,2019秋,我与另一批朋友又到了惠州。依然住那旅馆,想吃旁边小食店的油条,但没了,老板娘卖的是一尺长的油条。我问怎么啦,去年还在这吃到真正的惠州油条呢?老板娘说:那老头子死了,再没人做了。我问你不会做吗?她说不会,每一个特色的食品都有独特做法。现在不讲究了,全是大作坊出来的。

  是的,现在我们小城的油条,我想也全是大作坊出来的,已没有了个别师傅的特点和色彩。街边已看不到炸油条的摊档了,也再听不到做油条的师傅,用刀背敲案板的“哒哒、哒”的声音了。

  今天出去买菜,路过那间卖点心的小铺。老板认得我,说:嘿,今天的油条是新鲜的,适合油炸鬼蒸猪肉了。我笑笑,买了一根,1.5元,就拿来蒸猪肉吧。多口问了句:你自己炸的?他“切”一声,说:谁还自己炸啊,全是从大作坊来的。

  大作坊,大数据,大制造,大……许多小小的好,便被忽略了。

2022.10.14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22-10-15 13:17
油条是我儿时好的吃食,现在偶尔吃一次,总是呓不出儿时味道。也许是现在好吃的东西多了吧!欣赏老师美文,点赞,下午好!
作者: 秋实声像    时间: 2022-10-15 15:13
哈哈哈!油炸鬼,有创意!
原来只知道“腊八粥”有故事,原来油条也有故事。
油条酥脆而不硬,坚挺而不软……他们不让我说……
小声点说吧,“面粉里加入适当明矾就行!
作者: 露渊    时间: 2022-10-15 16:28
学习老师佳作,涨知识了,真不知道油条里还有这学问,佩服老师写作精神,学习了,安好!
作者: 冰峰雪鹰    时间: 2022-10-15 17:36
老哥这里有3块钱一条的油炸鬼。
作者: 莫雨莫雨    时间: 2022-10-15 22:52
怪不得现在的油条不好吃了,再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作者: 青于蓝    时间: 2022-10-16 09:00
油条被你娓娓道来,有生活哲理有人生体验,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容,确是接地气的好文。
中间插入“大奶妹”,文章多了些轻松诙谐的色彩。
作者: 青于蓝    时间: 2022-10-16 09:05
油条蒸猪肉,倒是从没听说过。
结尾收得真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22-10-16 10:30
特色饮食以后怕是越来越少了,产业一条龙让人的口齿不再生香啊。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2-10-16 18:25
失传的不仅是技艺,还有乐趣
作者: 文珺    时间: 2022-10-17 08:33
当地民俗风情记忆。在对一种叫油炸鬼的食品的品味和回忆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特色。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22-10-17 08:36
聊天式的写作,絮叨体,虽然没有什么文学技巧,但朴素真切
作者: 然野    时间: 2022-10-17 10:53
   市井常见的情形,在您的笔下活泛起来,灵动起来,端的是笔下功夫了得。
   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玉佩琼琚    时间: 2022-10-17 11:58
没吃过老师笔下的油炸鬼,也陡然生发出一种隐隐的渴望。大时代、大进步使多少小小的值得追忆的“好”消失,是不是该值不值得我们深思?学习拜读老师的大作!问好!
作者: 上官恨晚    时间: 2022-10-17 12:23
我也喜欢吃油条,特别是刚炸出来的香喷喷~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2-10-17 13:30
油炸鬼蒸猪肉--很独特的美食,可惜没有吃过。

老师此篇妙笔生花,将常见的油条写得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气息。我这里倒是有人工制作的油条,可我却很少吃这东西。赏读学习老师佳作,问候!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47
云馨 发表于 2022-10-17 13:30
油炸鬼蒸猪肉--很独特的美食,可惜没有吃过。

老师此篇妙笔生花,将常见的油条写得有滋有味,充满生活气 ...

谢谢云馨老师光临留 评了。
写归写,也不宜多吃的。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49
上官恨晚 发表于 2022-10-17 12:23
我也喜欢吃油条,特别是刚炸出来的香喷喷~

上官老师也是嘴谗之人,不宜多吃啊。
谢谢赏阅。敬茶。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1
玉佩琼琚 发表于 2022-10-17 11:58
没吃过老师笔下的油炸鬼,也陡然生发出一种隐隐的渴望。大时代、大进步使多少小小的值得追忆的“好”消失, ...

玉佩老师好,油条都没吃过?不会吧。
谢谢你的赏阅。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3
然野 发表于 2022-10-17 10:53
市井常见的情形,在您的笔下活泛起来,灵动起来,端的是笔下功夫了得。
   欣赏,学习,问好。

谢谢然野老师过访。了得二字,不敢当。也喜欢读你的文。
问好致意。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4
剑鸿 发表于 2022-10-17 08:36
聊天式的写作,絮叨体,虽然没有什么文学技巧,但朴素真切

谢谢剑鸿老师精确点评,很佩服你写的文。我当向你学习。
问候近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6
文珺 发表于 2022-10-17 08:33
当地民俗风情记忆。在对一种叫油炸鬼的食品的品味和回忆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情特色。问好。

谢谢文珺版主留 评了。有点戏作,承蒙关注。
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7
蛇珠 发表于 2022-10-16 18:25
失传的不仅是技艺,还有乐趣

嗯,蛇珠老师说出了关键,我很喜欢。
谢谢你的到访。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4:58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22-10-16 10:30
特色饮食以后怕是越来越少了,产业一条龙让人的口齿不再生香啊。

是的,感觉现在的东西越来越不好吃。
谢谢木门老师关注留评了。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0
青于蓝 发表于 2022-10-16 09:05
油条蒸猪肉,倒是从没听说过。
结尾收得真好。

谢谢青于蓝老师。
如果你没吃过油条蒸猪肉,我认为值得试试。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1
青于蓝 发表于 2022-10-16 09:00
油条被你娓娓道来,有生活哲理有人生体验,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容,确是接地气的好文。
中间插入“大奶妹”, ...

戏作戏作,青于蓝老师见笑了。谢谢。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2
莫雨莫雨 发表于 2022-10-15 22:52
怪不得现在的油条不好吃了,再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莫雨老师好,谢谢你的过访。
油条,偶尔吃下吧,也不宜多。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3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22-10-15 17:36
老哥这里有3块钱一条的油炸鬼。

冰峰老师,3块钱一根油条也不算贵,我这里还有五元的。关键是在什么店买。
谢谢你的过访留 评了。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4
露渊 发表于 2022-10-15 16:28
学习老师佳作,涨知识了,真不知道油条里还有这学问,佩服老师写作精神,学习了,安好!

谢谢露渊老师到访留 评。问候秋安。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6
秋实声像 发表于 2022-10-15 15:13
哈哈哈!油炸鬼,有创意!
原来只知道“腊八粥”有故事,原来油条也有故事。
油条酥脆而不硬,坚挺而不软 ...

哈,秋实老师说得不错,加点明矾。
不过好像禁止了。谢谢你的关注和留评。是对我的鼓励。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7 15:07
匡建华 发表于 2022-10-15 13:17
油条是我儿时好的吃食,现在偶尔吃一次,总是呓不出儿时味道。也许是现在好吃的东西多了吧!欣赏老师美文, ...

嗯,油条偶尔吃下就算了。
谢谢匡老师关注我留 评了,问好。
作者: 玉佩琼琚    时间: 2022-10-17 16:18
李子四 发表于 2022-10-17 14:51
玉佩老师好,油条都没吃过?不会吧。
谢谢你的赏阅。问好。

吃过,只不过没吃过您笔下的那么好的😊
作者: 上官恨晚    时间: 2022-10-18 10:57
李子四 发表于 2022-10-17 14:49
上官老师也是嘴谗之人,不宜多吃啊。
谢谢赏阅。敬茶。

嗯,小的时候没觉得,嘴有多馋,现在越发觉得看见什么都想吃,妥妥的一枚吃货,哈哈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8 11:26
做个吃货是身体健康的表现。羡慕你呢。
作者: 灯芯草    时间: 2022-10-18 15:59
关于油条的来历,十分生动的语言,充满着寻常人家的生活乐趣,读起来有滋有味。
作者: 青青湖边草    时间: 2022-10-18 18:19
美食小吃。细腻的文笔。      欣赏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9 09:34
灯芯草 发表于 2022-10-18 15:59
关于油条的来历,十分生动的语言,充满着寻常人家的生活乐趣,读起来有滋有味。

谢谢灯芯草老师过访留评。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19 09:35
青青湖边草 发表于 2022-10-18 18:19
美食小吃。细腻的文笔。      欣赏

谢谢青青老师过访留 评。问好。
作者: xam720    时间: 2022-10-19 10:32
本文详述了油条的历史由来及作法,特别介绍了惠州油条的特点。文章生动,有趣,且有知识性,欣赏,问好!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22-10-19 15:02
油炸鬼蒸猪肉,没吃过啊。倒是炸油条当秦桧好像以前书里读过。
我们西北人叫油炸粿子,是那种花式玩意,尤其少数民族,更是各种各样都有。

作者: 何叶叶    时间: 2022-10-19 19:06
李老师的文笔扎实,写得很有特色。耐看。赞!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20 10:56
xam720 发表于 2022-10-19 10:32
本文详述了油条的历史由来及作法,特别介绍了惠州油条的特点。文章生动,有趣,且有知识性,欣赏,问好!

谢谢720版主到访。问好。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20 10:57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2-10-19 15:02
油炸鬼蒸猪肉,没吃过啊。倒是炸油条当秦桧好像以前书里读过。
我们西北人叫油炸粿子,是那种花式玩意,尤 ...

小草老师试试,油炸鬼蒸猪肉。好吃呢。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22-10-20 10:57
何叶叶 发表于 2022-10-19 19:06
李老师的文笔扎实,写得很有特色。耐看。赞!

谢谢何叶版主支持鼓励。对你也赞。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