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香炉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16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2-11-16 12:27 编辑

香炉山

文/匡建华

   香炉山离县城约十公里,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位于泉溪河和菖蒲溪之间,主峰海拔358.8米。站在现在的土家源广场看香炉山是最雄伟的,一座孤峰拨地而起,超出群峰,直插云霄。山脉的周边是肥沃的农田,自古鱼米飘香、人文喟集。山脉东侧,是曾经的津洋口古镇,明清时期官道必经此地。明代礼部尚书周洪谟曾多次流连于此,并写下了《津洋市》一诗。
     
   香炉山因山体似"博山香炉"(东南方向远眺)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古庙叫香炉庙的缘故。清代长阳诗人刘正甲的《望香炉山》诗里却坚称与香炉(金鼎)有关:“何年鍊金鼎,缥缈结灵峰。塞雁一声过,寒山深万重。晴开云壑透,瘦失午烟浓。会约好奇侣,相携访竹筇。”
   
   传说,玉皇大帝的瑶池里曾有两条渔精(鲢鱼精、鲤鱼精)逃到土家山寨。观音娘娘怕这两条渔精逃出去后兴风作浪,危害生灵,便请三位神仙(李老君、太白金星和张果老)化作渔翁捉拿这两条渔精。那两条渔精刚落到小溪中,便发现渔翁早就等在那儿,连忙掉头顺小溪往下游去,那渔翁挥动竹竿不紧不慢地在后面赶,俩渔精逃得快,那渔翁赶得也快,就这样逃呀,赶呀,一直从那条小溪赶进了清江。它们以为进了清江就好逃了,往上游了一里多,一把大网罩了下来。它们只好赶快往回游,游了七八公里,又一把大网凌空而下把退路阻断。俩渔精急不择路,跳到了沙滩上。观音娘娘用拂尘往滩上的俩渔精轻轻一扫,那俩鱼精便化作成两个长长的石滩。直到现在的人们还把渔翁在上面撒的第一把网的山称为香炉山,在七里湾东端撒下的第二把网的山称为凤凰山。俩鱼精化作的石滩分别叫鲢鱼滩、鲤鱼滩。如今那鲢鱼滩早就没了踪影,那些石头、砂子已和清江隔河岩大坝融为一体,化作了“夜明珠”造福于人类。或许鲤鱼洲曾经是渔精,听老辈说,河水涨时鲤鱼洲也长,很少被淹没。只是隔河岩大坝泻洪时,有几米高的水头,它不想低头也是不行了。

   据文献记载,香炉山庙始建于明朝,后屡经重修,咸丰五年再大修,当时的庙主持为觉静和尚。自从有了庙,山上才有了大路。从那时起,香炉山不再是孤独,明清及民国时期,上山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晨钟暮鼓,响彻周边。

   香炉山作为长阳宗教文化名山,早在清乾隆十九年时即载入《县志》,县内文化人纷纷登临吟咏。比如左館的巜九日登香炉山寻僧不遇》,刘正甲的《望香炉山》等都是歌咏香炉山的佳作。左錧的七绝《九日登香炉山寻僧不遇》如下:天高风急双林秋,独上群峰最上头。此度孟嘉空落帽,野心一片白云留。道光《长阳县志》中大赞左錧,“天资俊逸,风情潇洒,玉立亭亭,仪表绝世,诗才书法,俱擅一时。”这在长阳旧志所记述的所有人物中是绝无仅有的。

   据现年90岁的宋爷爷回忆,小时候随父母登香炉山还历历在目:古庙四周郁郁葱葱、古木参天,庙分四间,正对庙外台阶的是正门和大厅。每年九月初九山下百姓就会携家带口上山进香。百姓进香不能直接由大门直接进入大厅,而是先进偏屋,再入大厅。祖师殿堂供的木身镀金佛像,一个和尚打鼓,一个和尚敲木鱼。那一天庙里还会为香客免费的提供了午餐。

   香炉山庙的命运,终结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那建材奇缺的年代,庙里的一砖一瓦自然成了被注意的对象。建学校,师生搬走了屋顶的瓦和领子;修建区公所,搬走了大部分的石头砖;建养猪场搬完了剩下的石砖;“大办钢铁”时期,连古树也砍了,失去庙的香炉山,又重新成为一座孤山。在陈爷爷家中,我们还看到了曾属于香炉山庙里的老物件,一件雕刻精美的石柱础。听老爷爷说,那时庙拆了,凡用得着的物件都被百姓背回了家,从此天各一方。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炉山好像睡醒了。当地乡亲们组织万人大会战,开发香炉山山下的荒野,先后成立了果园场、知识青年安置点。那时母亲负责知识青年安置点的工作,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近十年,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并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八十八岁母亲时常常讲起那年代的事儿,有时买几个饼子,几根油条去看望年迈的乡亲,一玩就是大半天。儿时曾跟母亲到香炉山顶玩过几次,山顶长约100米,东侧低而宽,西侧略高而窄。山顶西侧是一块长约10米,宽约5米的平地。母亲告诉我,曾经就在那儿有一座古庙。可惜我见到的只有古庙的残迹和重建庙的功德石牌,旁边那两个连在一起的泉水井还在静静地流淌。

   一九七七年县化肥厂新建,又有二十户乡亲移民了到香炉山下。记得那时我正在读高中,老师还组织我们高二的同学去帮乡亲们搬了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加了在香炉山下的义务植树活动。挖植树的窝子可不是简单的事儿,要求是挖一米长一米宽一米深,遇上有石头,一天挖两个就困难,几天下来手都磨出了血泡。

   去年夏天和几个好友到曾经的果园场看了看,曾经新手种植在路边的香樟树、银杏树已有三、四十公分粗,二十几米高,在娃娃眼里它们也成了古树。一晃四十多年就过去了,小树长成了大树,我也由青丝变华发。坐在树下,微风吹过,一股淡雅的香味飘了过来,深呼吸一口,那清爽宜人的香气立刻沁入我的五脏六腑。每当看到娃娃们在树下嬉戏和追逐的情景,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果园里的果树已不是过去的果树,基本上换了新品种,种类不再是那么单一,绿树成荫,四季花果飘香。

   荒废多年的上香炉山的小路已变成了大路,山下有将泉溪河和菖蒲溪连接起来双车道的环形公路,四周农田是观光农业的示范基地,让香炉山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前来游玩的人们络绎不绝,登临山顶,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站在香炉山顶,两侧风光尽收眼底,一面俯视可见高楼林立的津洋口古镇,一面正对高大宏伟的清江隔河岩电站大坝。向北俯瞰,是新世纪修建的教育园区,比我们读的大学规模还要大,娃娃们可以从幼儿园直接读到高中。昔日寺庙的清远钟声已被今日的朗朗读书声所取代。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1-16 12:35 | 只看该作者
建于明朝的香炉山庙有一定的历史根基,在作者朴实的笔下也活泛许多。赏读学习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10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2-11-16 12:35
建于明朝的香炉山庙有一定的历史根基,在作者朴实的笔下也活泛许多。赏读学习了!

谢谢老师点评,谢谢加分鼓励!
4#
发表于 2022-11-16 15:1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处名胜古迹,它们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摧残。香炉山也不例外,建在香炉山的庙宇也经历了残酷的时代命运,但香炉山仍然屹立在这天地之间,傲然于世。作者借助神话典故,以及时代的背景将香炉山描绘得古朴神圣,让人向往。感谢支持,问好匡老师。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15:43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2-11-16 15:15
任何一处名胜古迹,它们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摧残。香炉山也不例外,建在香炉山的庙宇也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辛苦了,敬茶
6#
发表于 2022-11-16 15:5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喜欢去看景,去看名胜古迹,但特别喜欢一个人去看,去感受古迹带来的那份沧桑。
7#
发表于 2022-11-16 17:45 |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描写故乡的力作,笔触灵动,回味深长。
  赏析,问好,致意!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20:24 | 只看该作者
陌小雨 发表于 2022-11-16 15:58
我也喜欢去看景,去看名胜古迹,但特别喜欢一个人去看,去感受古迹带来的那份沧桑。

谢谢老师来访支持,晚上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6 20:24 | 只看该作者
然野 发表于 2022-11-16 17:45
又一篇描写故乡的力作,笔触灵动,回味深长。
  赏析,问好,致意!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晚上好!
10#
发表于 2022-11-17 09:2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史料多了一些,多一点现代气息,会更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7 10:16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2-11-17 09:20
感觉史料多了一些,多一点现代气息,会更好。

谢谢老师指点,上午好!
12#
发表于 2022-11-17 18:12 | 只看该作者
写史颂今,娓娓道来,饶有情趣;特别是看到自己亲手植的树都参天了,更能让人激动。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年年植树,但感觉 成效很少,非常遗憾!
13#
发表于 2022-11-17 20:10 | 只看该作者
香炉山在什么地方?开始交代说距离县城十公里。是哪个省哪个县城,毕竟它不像泰山、五台山那么出名,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14#
发表于 2022-11-17 20:22 | 只看该作者
日新月异的时代,荒废多年的香炉山作为长阳宗教文化名山也与日俱进,终于被开发。
其实最让人感慨的还是,曾经新手种植在路边的香樟树、银杏树已有三、四十公分粗,二十几米高,在娃娃眼里它们也成了古树,那是岁月的见证哦。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8 08:43 | 只看该作者
言泊远 发表于 2022-11-17 18:12
写史颂今,娓娓道来,饶有情趣;特别是看到自己亲手植的树都参天了,更能让人激动。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年年 ...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早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17:24 , Processed in 0.0752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