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蛀书记(2022年1月)
[打印本页]
作者:
rsjby
时间:
2022-12-27 19:16
标题:
蛀书记(2022年1月)
2022年1月6日
木叶编、废名著的《少时读书》,分“中国文章”、“灼灼其华”、“格义致知”三部分,收录废名与读书相关的文章;与孙犁《野味读书》、金克木《书读完了》、吕叔湘《书太多了》属同一系列。废名其人,现代文学无法避开:诗歌、小说、散文,皆有所成;对杜甫诗文的研究,很有深度;探讨佛学,自有心得。
风中的雨:有一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废名集》,但只读了一二卷文学创作部分,就没往下读了。他的一部探讨佛学的《阿赖耶识》,既令我望而生畏,也令我颇为不屑:作家就安心创作吧,何必去探讨佛学呢?有人曾经说:《废名集》最精彩处,从第三卷开始。我也不认同:废名的主体身份是作家,作为周作人的四大弟子之一,他的诗歌、小说、散文在现代文学史有自有其地位,至于其他的,对于他来说都是副业;副业再怎么说也只是副业,一般来说不能超过主业。对于书话,对于与书相关的作品比较感兴趣。虽然《少时读书》里的文,在《废名集》三四五六卷里肯定都能找到,但东一篇西一篇的,不如读别人用心编撰的更省心。所以,尽管有六卷本《废名集》,还是买了《少时读书》,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野味读书》、金克木《书读完了》、吕叔湘《书太多了》配成一套。读完,一个结论:《废名集》三四五六卷,并非我以前认为的那样不值得一读;而是很值得一读。计划今年或者明年,好好地读一读《废名集》三四五六卷。读不读得懂不管,先读完再说。
2022年1月9日
流沙河、柴与言、曾伯炎等的《高级笑话》,作者虽多达十五人,体例一致:“仿前人笔记小品”,讲特殊年代里诸多可笑之事。文短小精悍,百十来字一则,意至言尽;所涉方面颇广,官场文坛,市井百姓,多色人等,粉墨登场;笔法犀利,意蕴多在言外,捧腹之余,引人深思,笑过之后,无法再笑。可笑,亦可悲。
风中的雨:《高级笑话》是父亲购买的。父亲虽没有多少藏书,但此一本,再加上一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废名小说集》,多少可以说明父亲的阅读品味。父亲年老后,看书多从我的书柜里选取;八十有余,依然保持着阅读、书写的良好习惯。读得虽然慢,有时读着读着就睡着了;写得也一般,肯定难入“高手”法眼。我却觉得珍贵,可以从他的文字里了解他平凡却依然动我心的人生,以为他的这些习惯是对或许存在的家传的一种继承。今天,我喜欢瞎读点书,乱写点文,应该深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年前,曾读过一篇父亲写的文,用毛笔小楷抄在作文本格子里,对于一直写不好毛笔字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依稀记得文里写到小城的黄昏,写到姑姑坐着轿子通过城门,写到城墙外的河水,不像一般的作文,仿佛有小说的味道。现在想再找来来读读,却已不见踪迹。问父亲,他说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教师进修校进修中师学历时所写。想来,《废名小说选》可能就是那时买的。再细细回想,父亲的那篇文似乎颇有废名的笔法:清新平和,细腻散淡。或许,父亲真的是在模仿废名的《桥》。
风中的雨:《高级笑话》共有十五位:流沙河、柴与言、曾伯炎、袁永庆、黄一龙、许伽、余薇野、杨本泉、蓝幽、王尔碑、方赫、张西冰、康兴杰、李耕、陈泽昆。流沙河的《序〈高级笑话〉》落款时间为“1989年愚人节”,即1989年4月1日;柴与言的《后记》落款时间为“甲戌秋雨日”,即1994年秋;四川文艺出版社1版1印的时间为1995年2月,以后是否重印过,不得而知。从编定到出版,历时五年之久,个中缘由,似可言,却不可言。《高级笑话》里的三百余篇笑话,书后的简介说:“点醒愚妄,针疗弊病。趣味性很浓,可笑性很高。短制佳作,意味辛辣,令你捧腹,令你回味,令你生智,令你增听。笑是你的权利,笑是你的自由,笑能解世,笑能忘我,笑笑笑!笑笑笑笑……”以前曾经翻读过《高级笑话》,近日找来重读,只想再笑一笑。书中所列,多为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的笑话,今日读之,依然觉其意味深长。只是,会心之余,难开笑口,满满的全是悲哀。悲谁,哀何?为何悲,哀什么?悲起于何处,哀至于哪里?郁郁然,仿佛意会,难以言说;戚戚然,似有所知,实不可知。
2022年1月12日
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以赵武灵王、汉高祖、李广、卫青、霍去病、王昭君、刘渊、北魏孝文帝、安禄山、宋太宗、明英宗等人物为核心,串起从战国至清初几千年北方游牧文明与南方农耕文明在北纬四十度一线的交织争斗,相互影响。留意历史细节,注重文学要素,而不拘泥,文笔流畅,视野开阔,颇有气象。
风中的雨:对我来说,《北纬四十度》是近年来阅读的难得的历史随笔类书。若要打分且以十分为满分的话,我要给他打8.5以上。每篇都是人们津津不已的历史旧事:越武灵王胡服骑射,汉高祖白登被围、飞将军李广难以封侯、卫青霍去病逐匈奴、昭君出塞和亲、刘渊开国灭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安禄山掀起安史之乱、辽契丹的崛起和对北方的争夺、土木堡之变、右北平的前世今生。这些事,前人、今人不知道写过多少次。但陈福民却不就事论事,也少谈及具体的故事本身,而是从这些事里梳理出“北纬四十度”这一人文地理界限,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进一步挖掘,用文学的笔触书写历史表象背后各种文化、文明的激烈冲突、相互激荡渗透。同时,每篇文章的视野都特别开阔,不局限于一人一事,十几位历史人物与他们的事功虽是核心,但上引下连,旁及很多。作者不是在讲故事,而是书写一种情怀。十多篇文章上下衔接,差不多就是一部大中华的民族交融史、北部边疆史。遗憾的是,此书亦有一些印刷错误,比如272、291等页上的引号是半角,不是应该的全角;比如339页把“利令智昏肆无忌惮”错印为“利令智肆无昏惮”。
2022年1月19日
岳麓书社《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第四卷《雨天的书》是周作人一九二五年编订的文集。曾读过“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作原版库”里的《雨天的书》,再读依然新鲜。说明:一、周作人的文常读常鲜,两读不厌;二、自己读书多是过目即忘,少能刻画入脑。佩服周作人涉猎广博,见解深邃,能说到点,敢言人之未言。
风中的雨:岳麓书社《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第三卷《陀螺》是周作人早期译诗集。因为不懂诗,且外译中虽有创作的成份,但终究不是周作人原创,所以便跳过直接读第四卷。虽然读过《雨天的书》的单行本,但依然很认真的再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从《故乡的野菜》里,撷取“瀹食”一词,成《紫云英的吃法》一文,虽不一定有意义,但总算是完成了自己给自己下的对周作人作品读一书至少成一文的任务。除《故乡的野菜》外,印象最深的是《若子的病》《若子的死》两篇。周作人创作,几乎篇篇涉“我”,但这些“我”却似乎并不是生活里的“我”。所以以前读周作人,周作人都是在书里,在文字里,是文化的周作人,也是历史的周作人。而这两篇关于他女儿若子的文,虽短,文字依然风清云淡,但文字里的深情却力透纸背,令我感觉到作为父亲的周作人。原来,周作人并非只在文字里、文化里、历史里,也在生活里,也是有人之常情的人。这样的周作人,与心目中的周作人颇相径庭,却比心目中的周作人更有温度,更温暖人心。
风中的雨:近十余日,家里小孩感冒久治不愈,渐成肺炎,天天跑医院,陪着做雾化、输液。生病后,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也不好意思自己拿着一本书不管他,抱他的时间多一些,看书的时间少很多。就这本《雨天的书》也是三天前就读完,却一直放在这里,连写点小小的读感也没时间的感觉。其实,并没有忙到这个程度,而是自己为自己寻找借口,趁机躲懒而已。由此可见:人,多是懒堕的;我,也难例外。已近耳顺,还常常在找借口偷懒,这应该就是我的人生一直平庸的原因吧!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22-12-28 09:37
感谢您的支持发帖。祝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