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天的草地》后感
狄尔泰在《哲学与诗人的人生观》中这样说:“每一种抒情诗、叙事诗或戏剧诗都有一种特殊的体验突进到对其意义的反思的高度。” 叙述中,我们大都要与各种角色的心理交换一个位置,而单一的解构文学叙述,其力度必然是不够。也就呈展出作者如上的文字风格与思想主旨的最高意义:《明天的草地》——以破碎和拼凑的方式打造精神境界里那个唯一的存在感和踏实感。厨房的场景,无微不至的生活场景,都在引导一个人的向往和想象,想象一种归一,一种心灵的归属。其间许多梦的喻意已经有了完展的突破感。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一切可买断心灵,买断精神。”而正是如此,许多写作者才把内心的一切焦虑甚至不安的动荡构建到叙述中去,以此赋予其更高的高度,更深的深度,随之成为无价的内容。 明天的草地,也是一个人心灵最洁净的处所,它遥远或近处地存在,引领和靠近。哲学家对这样的距离会引伸到天空之外;诗者则尽量把那些距离缩成最小范围。这两者其实并不冲突,而是一个审视的位置问题,一旦两者交换位置,就达成居中的共识:有那样一个向往的地方,与时间无关,与场景无关,只与存在有关。存在的概念从此简单化,想起来,它就在眼前,忘记了,就在天边。还有就是幻想,幻想中经历的一切,在流经意识的端口时,一切都显得纯粹、干净、唯美起来。以至于:“我看到明天的草地上,谁和我在一起。那些草的芳香,如何将我从死亡之地,拯救出来,经历生命的轮回。”这个信念无论如何是阳光的,有着生命境界的最光明的向往,乐观,不晦暗。 文章最为清晰的意念也是最为强烈的意念一直是担倡一种归一,那是在生活中无限奢侈在精神中无限可能的提倡。或许在生活中被消磨掉的一些具体意识,都可在精神里得以还原和生长,而有些痛楚则是锋芒毕显的,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多陷入自动化程序化,这是一种强迫形式,压抑了精神和意识的生成,所以,就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叙述:认识精神的叙述,这样的叙述,才能可靠地滋养心灵,感染这个世界。同时,这也是书写者必然要亲临的使命,带着这样的使命,就行走在路上。如此,以生命的名义书写,探索艺术。一个人,一定要有精神,一定要为精神活着,说白了,就是为艺术活着。除此之外,倘若生命只留下了机械的生存,那样的生命,我宁可不要。——如上,是读后感,也一并加入个人的感受,悉读不尽。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7-2 18:2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