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回忆母校 | 毕业设计 · 论文答辩(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MLMC    时间: 2023-7-9 23:27
标题: 回忆母校 | 毕业设计 · 论文答辩(散文)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3-7-9 23:58 编辑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3-7-9 23:48 编辑

回忆母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散文)

——回忆母校·大学时代·13

MLMC 米粒满仓



  1982年4—5月间,我们山东轻工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78级两个班,分为几个项目小组,分别去各省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结束后陆续返校。接着便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包括专业项目设计、毕业论文写作、学位论文答辩等。

  彼时,母校仍在济南东郊黄台北路旧校区。


  一、项目设计


  我们“造纸生产流水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组,去北京、天津两地实习。归来后,马上开始毕业设计。没有哪怕片刻的喘息。那时候年龄好,青春勃发斗志昂扬,不太知道累。占尽了青春的资源优势。若是现在这把年纪,如此长时间去几地远程遨游,怎么也得休息几天。

  5月中下旬开始毕业设计,至6月底结束。地点,不在校园北边三层红砖教学楼的本班原教室,而临时转到校园中部新建的实验大楼里进行。由于一个班分成几个课题组,各小组不能在原有教室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会相互影响干扰。

  我们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伺服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如项目名称所言,适用于造纸厂生产流水线的整体自动控制,形成造纸生产线的自动化。整个系统由多个单元组成:包括电气主电路、电气控制线路、电子控制线路、CMOS等模块、印刷线路板、含各种电子元件、电气零部件、数款电动机、测量元件、测速电机等。

  至6月底前大约一个半月时间,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这类似于又一次高考、总复习,设计方案面临实践的检验和未来适用性的考验!需要精心运筹,结合实习所获“实践经验”,将四年所学通用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各门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归纳、融会贯通,并与设计项目合并归一、通盘规划,最终在技术方案上集中体现出来。目标是设计出符合实际、可行适用的控制系统。

  平时实习和毕业实习之前,我们连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也没见过,更别说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晶闸管,断路器、空气开关等各类自动开关和电气装置、各种电器,一概陌生。实习时,从零学起一点点认识熟悉,反复听老师的介绍和工人师傅的讲解。同学之间也互相讨论,随时请教老师。大家努力钻研、勤学苦练、认真实习,生怕完不成设计课题和论文写作。

  书到用时方恨少,直到这时才体会得更深。尽管已经刻苦用功,真要实际应用所学知识和实际经验,依然觉得生涩,设计中时常捉襟见肘不能得心应手,理论与实际的链接融合还是有难度的。


  二、作文制图


  毕业设计过程中,边学习、边设计、边酝酿、边写作。其中穿插着互相研讨分析。

  戚风雷同学,手里有一本造纸方面的专业杂志。好像是《造纸科技》或《造纸工业》《中国造纸》一类。上面有几篇造纸生产控制系统方面的文章。不知他从哪里找来的?也不排除是老师给特意找的?反正不太确定。大家将其当成宝贝如众心捧月,轮流传阅、学习参考、受益匪浅,有较高的实用意义、参考价值。

  幸亏,有这样的专业期刊帮衬助力,否则,以我们当时的专业水平能力,恐怕是很难自行设计和写作论文的。要完成项目的独立设计,写出完满无暇的毕业论文方案,应该说颇有难度!此外,大家还各自找来了一些其他参考资料。

  因此,今天在此,应该正式感谢戚风雷同学!这是补充、补偿,迟到的谢忱!

  更要感谢王祚斌、刘郁、王绍咏等各位辅导老师!

  还应该乘此良机,在此感谢各位基础课老师、专业课老师!

  不仅是实习过程中,在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时段,几位专业辅导老师也是不遗余力、全程陪伴,一直在悉心教诲、全力辅导我们进行设计与写作。可谓诲人不倦、全身投入。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参与辅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应该是写不出来的!咱们老师身上,充分体现了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德高艺精的精神、品格、修为与学养!

  我们的许多老师,是又红又专!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项目设计和毕业论文。至今记得,我的毕业论文写了80多页,是专门的16开横格稿纸,横格密密的,估计一页得有500多字,总字数约有四万字余。

  毕业论文是统一格式,可能是全校统一定制的,统一发放给大家。封面格式如图。

  项目设计、论文写作,是在实验大楼进行。那一个多月,也就专门做这一件事。设计与论文差不多了,胸有成竹时才开始画控制系统总图。

  画图时,又回到老教学楼三层电气7801班教室。这是我第一次做机械、电子、电气线路图。用一张零号大版纸,面积约为双人课桌的三倍,画了好几天才完成。图上标注得密密麻麻,各种电子元件、电气零件、各种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还有几种电机,零件名称代号、主要规格和参数,有主电路,控制线路,线路板,集成电路等,汇合组成一个复杂庞大的自动控制系统。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弯着腰脊埋头苦干、夜日继日挥汗如雨,六月的济南已经热辣难当。偶尔说句话,也是头不抬眼不睁边画边说,或聊上几句探讨设计问题。白天画晚上画、紧赶慢赶马不停蹄。也担心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

  其中有一天晚上正画着图,是谁心血来潮突然说:今天带灯熬夜画完图纸怎么样?大家嘻嘻哈哈一呼百应加紧作图,好似参加一场游戏比赛。结果是忙到下半夜一点钟也没画完,累得受不了了,只得收工睡觉。

  记得,那晚好像有戚风雷、于龙涛、周正人、武庆明、王宝海、我和宋永明(非本组)。总共六七个人,都是男生。没有济南本市的,他们都回家了,好像是个周末周六(周日单休)。第二天反正不上课,我们才敢画得很晚。这其实违反了作息纪律。

  如此拼着劲画图,既累得疲惫不堪,又兴奋激动不已,且觉新奇又有成就感。那时候人们都睡觉早。画图纸熬到下半夜,那是绝无仅有的。城乡居民晚上九点钟睡觉就算晚的。不像现在,许多人有夜生活,白天睡觉夜里闹通宵也不稀奇。

  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对我们的专业理论、水平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它一次性地把我们四年所学的许多知识和实习经验,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剪辑并串连到一起,重新冶炼、熔铸锻造,集中打包交付给实际项目设计。

  这个过程,让我发现了个人理论的欠缺,故有机会及时补齐;使专业知识与实用设计有机结合;既延展了所学专业,也检验了理论;并首次应用于实践。

  从专业角度和个人水平、设计能力而论,是一次系统整合、全面检阅、质的飞跃和升华!其意义价值,比“高考”更为重要与深远。

  ……

  当我手捧论文的完成稿,心里充满温暖、快乐,还有几分成就感。我仔细端详着她、轻轻地抚摸她,一次次地看、一遍遍地想,默默地、静静地享受着此时此刻这个点位、这一瞬!不著一字。

  这一本论文,每章每节、一页一句、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我的心血和汗水。

  站在这一点上,我转头看看来路,心海巨浪滔天、汹涌澎湃!

  我得记住这一天、铭记这个幸福的时刻!

  无疑,这是我人生征途、个人历史的光辉一页。

  一个里程碑!

  各位同学皆然!

  三、论文答辩


  六月底,完成毕业设计。

  七月初,按全校统一部署,各个班系的各个项目组,基本上同时进入答辩阶段。记得,我们小组的论文答辩是在实验楼进行的。约用两天时间才完成。

  答辩开始,我们全组同学在旁边的房间等待,按照预先大体排好的答辩顺序轮换,一次仅一个人单独进行论文答辩。每人可能大约占用20分钟,多的不超过半小时。结束一位,有人过来通知下一位同学去答辩室……所以,同学之间都互相不知道,他人是怎么介绍的设计论文,评委提问了哪些问题、同学是如何对应答辩等等。

  哈哈,这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隔离审查”的意味?

  所有同学,都要这样走马灯似地,一个个在多位评审老师面前“过”一遍。

  我们稍显迷茫地等待着。既有些紧张又有点兴奋激动。大家都不怎么说话,等待室挺安静,算是边等待边休息。

  答辩室其实就是一个教室。东头有讲台和磨玻璃黑板,前台下面是座位。不同的是,今天讲台上站着的是一位答辩学生,台下的学生座位上却坐着五六位老师。好像有王祚斌老师、王韶咏老师、刘郁老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

  轮到我的时候,前面答辩过的同学回来通知该我了。我紧张兮兮地起身,有些魂不守舍地出门。感觉像要赶赴杀猪台挨刀似的,不知评委老师会怎样对待我?这一刀是躲不过的,迟早要挨!

  我本来说话就不太流畅,一急慌就有些口吃,加上属老鼠的胆小如鼠、比较腼腆,平时在公开场合几乎不敢张嘴讲话。这样的“大考”便更打怯。我神色庄重严肃僵硬地推门进答辩室、站到讲台课桌后。像个冒牌老师,却紧张得连招呼都忘了和老师打。

  王祚斌老师开场、简单说明以后,我按要求开始磕磕绊绊地介绍项目论文内容——整体分六七个大部分:概论,正文,结语;整个系统组成、基本原理;从整体到局部一一说明各个部分概况、各部分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主要参数、检测单元功能性能、控制单元功能性能,以及整个控制系统与生产线的各个接口链接等。

  我费事巴力介绍完毕,几位老师评委先后提了几个专业问题,我有些生涩地一一作答,勉强应付过去了。

  最后,王祚斌老师做口头结语:技术系统方案不错,可以……设计没有问题……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口头表述不流畅、比较薄弱。并且,在毕业论文后面的评语栏,王祚斌老师也同样亲笔写了类似评价。

  不用说老师给了“差评”,就是我自己也早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短板、不足。现场出丑了,真是无地自容,我羞得满脸通红,几乎下不来台了!很自卑挺惭愧,心里懊恼不已不是滋味。

  后来想想,自己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走出答辩室的。

  22岁的我,那个瞬间仿若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四、时代迥异


  今天与“昨天”,许多方面皆可谓两个迥异的时代。

  那个没有电脑的年月,不光是母校简陋落后,各地都一样。

  就说学习用具吧。那时文具还是木板直尺、塑料直尺、三角板,圆规、分规,量角器,圆珠笔、钢笔(自来水笔),铅笔、削铅笔刀、橡皮擦子、铅笔盒,塑料计算尺,丁字尺,木质绘图板。没有签字笔。就连袖珍电子计算器也没有。而1982年当时,母校仅有的电脑单板机,根本就没走向普遍实用,系统还是DOC,全英文环境。Windows视窗尚未降生。

  下图这些制图工具、文具,我猜目前的在校校友,可能根本没见过?哈哈。

  彼时,我们几乎一切都是“人力”“手工”,艰苦而辛劳;现在,近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无纸化”,省时省力省心,举手之间万事皆成。

  我们那时的学习工具装备,远远不如现在的学弟学妹,根本没有可比性。且应该说还不如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如今的小学,早已有了电脑;一年级,也有袖珍计算器和各种先进漂亮的文具。

  眼下的母校在校生自然都有电脑,平时的和毕业设计项目,打字唰唰如飞,机械电子电气作图简单省事,修改同样方便。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用上电脑这台万能机器,没有它不能干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一切变得轻而易举,电脑无难事,唰唰唰分分钟搞定,效率高质量优!

  而我们的毕业论文和画图,都是手工,徒手一字字一笔笔写画标注,完成初稿再一轮轮修改、一遍遍誊抄,费事费力含辛茹苦。更改一处一词,恐怕就得重抄一遍整页。耗费的时间精力是电脑的多少倍!

  那时也没有自动铅笔。制图时,得一次次用削笔刀削尖铅笔,每回削笔都可能脏手,得专门去洗手,以免黑粉污了图纸。洗完手再接着画图。画错了或改动更费劲,手捏橡皮擦子,在图纸上反复擦拭干净,再用铅笔一点点重画……

  较为年轻的校友,母校目前的在校生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想法?有何感触?

  ……

  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不久,开始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已然迎来毕业季。

  1982年7月中旬毕业。我们的欢乐劲无法言表!个个激动兴奋、满面春风。四年的艰难困苦,在这一瞬全都冰雪消融;只觉得人生值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四年的勤学苦练奋斗拼搏没有白费;青春的播种与汗水,终于鲜花盛放、结出丰硕成果;怀想四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啊,那是怎样的苦乐年华,艰难跋涉才走到今天;回首往事,可谓千般滋味在心头,百感交集、感慨万端!

  我深知,手中这文凭和学位,多么来之不易!泪眼朦胧中,我心里只有快乐、幸福,还有无限感动与满足!

  红色文凭、绿皮学位——“两证”,是由四年的白昼与黑夜、艰难与拼搏、欢乐和苦痛、心血和汗水、热泪与涩泪凝结而成!

  近期落笔之前、直至写作的此刻,我老在想一个问题:比我们晚多年或近年才毕业的母校校友,尤其是眼下尚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读了此文以后,很可能惊讶不解或疑问重重,感到不可思议亦或恍若隔世。

  甚至可以说,我们1978级校友,与当今的在校生简直就是身处两个时代。因为,咱们中间连接着的是40多年漫长而广袤的时间空间。

  的确,今昔两重天!昨日的艰难困苦,正是美好今天的垫脚石!这个时代的落差,彰显的是电脑时代与因特网的巨大能量、无限的魅力!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提升、优化我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

  那么,就让我们展开双臂,拥抱今天、迎接明天、创造未来!





作者: MLMC    时间: 2023-7-9 23:28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3-7-9 23:36 编辑



欢迎光临,问好朋友!
作者: 匡建华    时间: 2023-7-10 07:25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点赞!早上好!
作者: MLMC    时间: 2023-7-10 21:17
匡建华 发表于 2023-7-10 07:25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点赞!早上好!

欢迎建华文友,感谢你的认可好评。谢谢,夏日快乐!
作者: 蛇珠    时间: 2023-7-13 09:13
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才实学
作者: MLMC    时间: 2023-7-13 13:01
蛇珠 发表于 2023-7-13 09:13
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才实学

欢迎蛇珠,感谢你的认可,好评。夏日快乐!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3-9-25 08:53
欣赏学习朋友佳作啊朋友!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3-9-25 08:54
点赞支持满仓米粒朋友佳作!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23-9-25 08:54
双节快乐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美满!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