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点浅见(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23-11-19 10:43
标题: 一点浅见(原创)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23-11-19 10:45 编辑

一点浅见(原创)

最初级的理解,适合刚开始手冲的咖友交流

多数手冲用滤杯是倒锥的三角形,手冲后段即将结束的时候,可以考虑相对较多向中间注水,尽量少的触及杯壁的粉层,那里粉量最少,很容易冲破粉层,既会导致反向搅动粉层导致萃取失衡,也可能顺肋骨直接流入下壶,破坏预定冲煮方案。

滤杯通常是倒锥三角形的,上大下小,举起来平视就能看到。滤杯中间粉层是最厚的,通过垂直向下的粉层堆叠,两侧对称呈三角形,越向两侧粉量越少,同时粉层变薄,所以在每段注水的时候要根据三角形态避免触及边缘,应该留下半公分左右的宽度,同时边缘注水的时间要根据粉层厚度逐量减少,尽量不在最外层停留绕圈。

最后一段注水的时候,由外向内画一个螺旋就定位对中间注入剩余水量,也可以直接注入剩余水量,当然,也可以始终螺旋注水,最后在中间结束。
滤杯中间粉层最厚,萃取主要在中间和邻近的周边进行,边缘会略有损失,但对于综合萃取避免过萃和热水直接冲刷肋骨流入滤杯导致浓度提前降低导致的杂感是值得舍弃的。

最后阶段的注水量,注入后可以舍弃接近一半,直接移到接取残液的杯子就好,能够避免出现过萃的可能而保证整体方案获得接近完美的口感。

第二小节:细口壶手冲注水的时候水流应考虑垂直下落并螺旋绕圈,每段完成在中间结束,不要在外圈结束。

对于三角形的滤杯粉层来说,垂直注水和均匀的螺旋画圈是保证不同粉层均匀受水的前提,如果注水呈轻微或者较大的抛物线形态,就会导致壶口下部的粉层受水出现一个倾斜角度,一部分靠近壶口下方杯中的粉层受水就会减少而萃取不足,抛物线落点的方向则可能出现受水根部水流冲击三角形滤杯的杯壁,导致一定萃取率低的水量直接从杯壁流入下壶,影响整体粉层萃取均衡,所以控制煮水垂直度对于均衡萃取是有一定作用的。

手冲时可以考虑控制壶口落水的高度,壶口抬高进行高抛入水会增加冲击力,对于深层粉层有深入萃取的作用同时也会搅动粉层甚至造成区域空洞,影响整体萃取效果,所以特定情况下考虑较高角度注水,一般情况下,控制较低姿态注水或许会更有利于非浸泡式手冲的咖啡吧。

木头实在还是半个新手,也没有专业知识和手法,只是一时的热心吧,当与诸位新君共勉,一同努力学习,争取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2023.11月11日17:04分百度咖啡吧/注册名:木头刀尖

急急写好,没有复审,望海涵!更祝咖友们快乐!

我不会拉花,看到形态,顺手描几下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3-11-19 10:47
这篇重复了。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23-11-19 10:57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11-19 10:47
这篇重复了。

不重复,你没有认真阅读,说明你每一篇都是浅尝辄止,没有细读。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3-11-19 19:53
葫芦对泡咖啡造诣不浅,这样写下心得,是将爱好融入生活,见品味。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23-11-19 23:50
喻芷楚 发表于 2023-11-19 19:53
葫芦对泡咖啡造诣不浅,这样写下心得,是将爱好融入生活,见品味。

我也喝了很多年了,最近五年开始自己制作咖啡,最近一年多,开始自己烘焙咖啡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