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容春光    时间: 2024-2-2 14:09
标题: 读《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


出版信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魏郁珉。



这是一本旅游书。在我对很多书的形式感到失望以后,我希望读一些实在的,地理的知识。旅游书,应该是社会科学的科普读物,但是这本书仍然是注重形式,而不注重通俗的,普及的,简明的内容。这本书并未标明作者是谁,主编是魏郁珉。可以看出,魏郁珉和文章的作者,还是非常熟悉地理知识的,“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大量的地理名词,传说故事,拍摄的影视剧,都写的很详细,但是字句和字句,段落和段落之间,明显的分散。我的意思是,科普读物,辞书,工具书,就是要用通俗,简明扼要的字句,将知识说清楚,而不是要将知识,名词,写成一种形式上的分布。我发现一个很大的危机:现在,作品的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广大的阴影,成为很多作品无法避开的陷阱。任何作品,只要提升水平,就要向形式发展,只要向形式发展,立即就是游离,涣散,字句都没有关联,名词都没有呼应。很多时候,作品的琐事本身,也成为分散的形式,导致很多的高级作品,也是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连最简单的事情,也说不清楚。作者连最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表述。但是作者并不因为无法说清楚简单的事,转而就去写很大的事。正因为他说不清楚简单的事,所以更不愿意说很大的事,所以才导致他只是写琐事,并且将琐事也写的乱七八糟。

我企图在流行小说中摆脱形式的束缚,但是流行小说也在向形式发展。我企图在畅销书中寻找形式以外的,文学的真谛,但是畅销书也是向形式发展。我企图在科普读物中,寻找到一个躲避形式的角落,但是科普读物,还是在偏向于形式。很显然,辞书,工具书,也在向形式发展。虽然一本字典,《新华字典》几十年不变,但是科普读物,旅游书,可以看作《新华字典》的发展。知识类的书籍,只要带上一定的文学元素,都是偏向于形式的发展。一本很小的《袖珍神学》,已经是在发出一些箴言,批判,而不再是具体解释神学的名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米沃什词典》,大部分都是议论。要将小说写成工具书的风格,将工具书写成散文,小说的风格,都是好的,但是不应该偏向于形式,而应该同样重视内容的发展。

大量的书籍趋向于形式,就是书籍,文化,最大的危机。有一天,读者会陷入在大量的形式书籍之中,就像置身在充塞山野的废纸垃圾之中,无法逃出这样的一种苍白虚无的写梦境的书。

《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的情况好一些,因为毕竟是地理知识。主编和作者要长期观察,研究各地的地理,风景,旅游,对于地理知识,名词,都要反复的掌握,应用,形成一定的,适合于旅游的关联,所以书写的还是比较具体,生动的。但是再往后,如果写到旅游题材的小说,那么主编和作者,必然就会抛开地理知识的介绍,而又是写一些琐事,并且形成分散的行踪。

正是旅游书,工具书,使作者有必要具体的解释一些名词,说明一些事项,而小说的自由,荷马的“故事从中间说起”,往往让他们自由任意的穿梭纵横在文学的形式之中,而又自以为取消了形式主义和华丽辞藻的堆砌卖弄。

我认为旅游书应该这样写:

1,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有很多未开发的地区。未开发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地区的自然形态,自然风貌。秘境也是这样的,未开发的自然风景区。应该保留这样的自然,生态。中国的西部,高原,草原,山区,都不必开发,就是要保留这样的一种远古的现实,非常自然,自由,不会形成繁华城市,大量的高科技覆盖,基站信号,手机信号,无线网络,电脑和电视的屏幕,心理上对辐射的压抑。人多聚集的地方,每个人都带着手机,开着手机,玩着手机,接收信号。我要做出一个重要的提议:睡觉的时候,必需关上手机。最好也关上家中无线上网的路由器。这些无线信号,虽然对人体伤害不大,但是毕竟感觉不好。我认为基站的数量太多,应该减少,或者增加基站的功能。手机的功能,应该随着基站的功能增加而增加。如果基站只能发送信号,没有更多的功能,那也只是在浪费资源,无意义的堆积。

《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重点说到了电影电视剧在秘境的拍摄。《西游记》,《卧虎藏龙》,《十面埋伏》,都是在这些秘境取景拍摄的。地区不开发,荒郊野外,荒山野岭,其实也都可以拍摄电影电视剧。可以少量建设一些据点,作为旅游,住宿。在不开发地区以外,远一些的地方,建设一些华丽的旅馆,酒店,然后雇佣专门的车辆,前往不开发区。这样的活动很有情调。《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写到很多秘境都是不通车,要从很远的地方找车。“不通车”在交通发达的现今,其实显得很别致。如果是很重要的地方,城市中的景区,公园,也是不通车,例如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八达岭长城,都不通车,要乘坐专车去游览,这样反倒使避暑山庄,八达岭长城,更有特殊性。所以说,取消一个地区的通车,而增加更多的专车,这样各个地区就可以更加独立,隐蔽,神秘,也成为一种“不通车的秘境”,城市太拥挤,需要很多的这样的,不通车的分区。

现在旅馆酒店业是萧条的。要加快兴旺,就是要很好的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要看到,旅游业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有大片的土地,地理资源,是属于人民共有,集体共享的。旅游业要发达,就是人民,游客,应该通过自己的消费,长期租赁,租住一个地区。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理想。例如说,房价太高,私人如果想要买一块土地,哪怕就是很远的农田,那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其实,私人可以长期租房,租地。“长期租赁”,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间接的购买。如果你有500万元,但是没有渠道,门路,就不能买别墅,但是你可以用200万元租一套别墅10年,这也等于你是长期住在别墅中。这样的道理,在市民阶层很常见。工薪家庭就会计算,自己买汽车划算,还是坐出租车划算?如果买汽车花20万元,而每天坐出租车20元,那么20万元就可以坐1万天的出租车,而出租车无需自己驾驶,无需大量的维修费,保养费,各种杂费,而且无需一次花销20万元,有时还可以坐公共汽车,地铁,节省支出,那么这样算,哪个更划算呢?

所以说,如果你长期,10年租赁房屋,旅馆,酒店,住在秘境附近,景区附近,那么其实,就等于你在这里买了地,拥有长期的使用权。再说的现实一些,外国的“殖民地”,“租界区”,其实就是长期的租赁。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集团,可以在外国,长期租赁一个地区,10年,50年,那么也就等于,他们实际占据了这个地区。所以,买房不如租房,买地不如租景区。要真正住在一个好的地段,繁华的地区,又不可能在那里买房,那就是在那里租房,这样你才可以真的住在那个那段。

这样反过去,再推动买房。因为你可以租一个好的地段,那么也就可以在不好的地段买房。以北京为例,你可以在密云,平谷,买一套便宜的房子,或者就是买复式,跃层,别墅,也只是200万元左右——首付价格更低,这样作为你的基础。然后,你再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租一套便宜的房子,或者就是地下室。晚上,你只要在地下室睡一觉,白天实际长期都是这些地区活动,上班,上学,然后偶尔有几天,你回到密云,平谷的别墅中,休息几天,这就是买一套地段不好的房子,而长期在好的地段租房,这样是非常惬意的。

所以旅行社,旅馆,酒店,就应该在好的地段,景区附近,周边,不开发的地区多开办。一座高山,可以没有很多开发,但是要有一些好的旅馆,酒店。对于游客,民众,旅馆酒店的本质意义,就是要长期居住。根据你的财力,在好的地段选择旅馆酒店。如果你的财力多,那么北京的西城区,东城区这样的核心地段,如家酒店,7天酒店,速8酒店,在西城区,从平安里到西单,北海公园,菜市口,新街口,每天的价格,也不过是200元到500元。你的住宿时间还可以错开,每个月消费5000元,在西单大悦城如家酒店住上10天,那其实你就是长期住在西单,相当于你在西单有一套房子。如果两人,多人合租,更加划算。

所以旅游书,旅游手册,地图,以后对于景点,地段,就应该详细标明房地产的价格,以及租房,旅馆,酒店的位置,价格。推荐长期居住的益处,可以享受哪些优惠,得到哪些商家的支持。


2,旅游的媒体。书籍介绍一些景区,阅读的速度还是很慢。要增加宣传,推广的速度,那些景区,名山大川,还是可以多一些绘画,摄影。宗教也是多一些绘画,摄影,影视。香港的吴宇森导演的电影,教堂枪战。影视可以多一些教堂,寺庙,清真寺的题材。

旅游的报纸,杂志,应该多创办。《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可以往旅游方面,多一些发展。

电视有旅游卫视,但是节目,频道还可以再多一些。此外,建筑类的书籍,报纸,杂志,应该和旅游很好的结合。为提高效果,旅游书籍不必一本写下很多景点,《中国最美的100个秘境》,可以只写10个秘境,每个秘境,用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最好多一些历史的渊源,传说故事,名人事迹,那样可看性就会很强。在此,应该借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我在这段时间,又找到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一套三本书,《图说世界著名建筑》,《图说世界著名大学》,《图说世界著名教堂》。里边的数量,还是太多。生疏的建筑名词,地理名词,都是很多。一般读者直接的看,不查字典,百科全书,是看不懂的。我还是要说到很多文学作品,复杂晦涩的名词太多,读者看不懂,实在还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旅游书,图片书,报纸,杂志,还是要将图片和名词,具体的对应。地理,景物,建筑,机器,设备,军事武器的各部分,零件,工具,都有图片,文字对应。字典,词典,带上图片,百科全书的图片增多,这样才可以直观,清晰,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对于诸多的名词,作者在作品的内容中,就应该做一些解释。那些名词的事物,具有哪些功能,作用,应该联系在一起,成为有机的整体,对于作品的进程,形成关系,而不是罗列大量的名词,显示作者的知识渊博,而使读者看的很费解。堆砌辞藻,又成为堆砌名词。科幻小说偏向于形式,就是在产生大量无意义的科幻名词。玄幻小说,魔幻小说,《哈利·波特》,都只是创造了一些名词,而不是创造实用的意义。文学要实用,还是应该多提供一些经验。当然,经验主要是文学的内容所记录和产生。偏于形式的文学,虽然也是在写一些知识,经验,但是只是作为分析。形式文学大部分是在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规则,分析经验,分析知识,而不提供内容,逻辑,规则,经验,知识。形式文学回避议论,教条,但是形式文学实际上形成的就是议论,或者理论。小说全篇的形式,其实就是写成了一种理论。再往后,形式文学又是在分析形式本身,于是分析形式的形式,就不成为具体的形式,也不是纯形式,甚至也不再提供形式。其实,纯文学可以定义为:不带形式的,纯粹的文学。

形式文学并不是不能提供经验,但是散开的写,必然也就是分散的,混乱的。所以还是应该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文学的这种情况,尚未写出内容,就提前写出内容之外的事物,仿佛作品的确在写作之前,就已存在。这还是形而上学的一种形态。“先于经验而写出对于经验的分析”,似乎可以联系到“先验主义”。所以文学是不是一种先于经验的存在,或者先于存在的经验?

我的意思仍然是,旅游书,也应该是注重于内容,对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应该以内容为主。但是从这本旅游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其他一些书去看,社会科学著作的发展,也是偏向于形式,进而导致本文说到的很多不好的方面,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明显而严重的。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川媚    时间: 2024-2-4 15:38
今天突然来中财论坛,读完先生几篇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感觉言之有理,颇有兴味。
我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但是几十年的创作经历告诉我,理论的形式的方面研究得过多,实践和创作方面就无所适从了。
在文学理论方面,我再也不想花什么时间和精力了。呵呵

作者: 慕容春光    时间: 2024-2-5 11:54
川媚 发表于 2024-2-4 15:38
今天突然来中财论坛,读完先生几篇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感觉言之有理,颇有兴味。
我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 ...


文学创作的实践,应该是多一些社会活动,体会生活。以前很多作家,都去“采风”,这很重要。

可以多创作,少研究理论形式。文学应该以小说为主,但是小说的创作本身,不应该偏向于形式,而应该重视内容。





作者: 慕容春光    时间: 2024-2-5 11:56
本文有一个重点,就是“租住好的地段”,不知大家喜欢哪些地段?可以去租房,或者长期住旅馆。
作者: 慕容春光    时间: 2024-2-7 21:11
本文刊登《河北青年时报》。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