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从《秀才买柴》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1 09:07
标题: 从《秀才买柴》说起
本帖最后由 河杨 于 2024-6-11 09:56 编辑



从《秀才买柴》说起

我闲来喜欢阅读“闲书”。今天阅读古文《笑赞》,看到一则《秀才买柴》的故事,颇有启发意义,故事很短,全文转录如下: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格。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者不知说甚,负薪去了。

这位秀才大约家里缺乏柴禾,是要买柴的了。这文绉绉的言辞,是在与卖柴者在价格上“讨价还价”。但卖柴者听不懂,只好挑着柴走了。这样,秀才自然没有买到柴。就秀才来说,柴是生活的必须品,因为言辞的原因,他没有买到柴,应该有些着急。

这则故事说明,文化脱离了大众生活,只能是少数文化人的专利。普通人多是真实生活里的实践者,视那文绉绉的言辞为“高攀不上”,便也不去研究。因为,真实生活里有的是丰富的言语,却很少有文绉绉的辞藻。

真实生活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作者写文章目的是要让人阅读的,必须要让读者明白文章的内容。面对普通大众,只能以大众化的语言,大多数人才能理解。如果故弄玄虚,普通大众看不明白,不是“望文生畏”,就是弃之不理会了。这样,便失去了写作的目的。

有人说,文章太白话,会读之淡泊,应该要写些“文绉绉”的言辞,才会显得作者水平高深。其实,故弄玄虚的文章,必定会是《秀才买柴》的结果。

好在现在通行“白话文”,古老的《秀才买柴》故事大约不会再上演了。
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4-6-11 09:26
文字针对人群而设,显然文中的秀才比较教条,不懂变通,不知道跟什么说什么话,所以才有沟通上的失败,所谓鸡同鸭讲眼碌碌,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1 09:59
喻芷楚 发表于 2024-6-11 09:26
文字针对人群而设,显然文中的秀才比较教条,不懂变通,不知道跟什么说什么话,所以才有沟通上的失败,所谓 ...

谢谢您的阅读。故事虽短,哲理很深,知道了这个道理,会对我们写文章有些帮助。愿您阅读愉快。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4-6-11 13:11
《秀才买柴》的故事第一次听说。老师诠释得详尽。

所谓为人处世,沟通很关键。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1 15:46
云馨 发表于 2024-6-11 13:11
《秀才买柴》的故事第一次听说。老师诠释得详尽。

所谓为人处世,沟通很关键。

谢谢您的阅读。这是小故事,说的是普遍的道理。愿您阅读愉快。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4-6-12 22:29
确实是这样,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生意经不能用四书五经来谈,科举考试大概也不能通篇大白话。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3 07:31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4-6-12 22:29
确实是这样,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生意经不能用四书五经来谈,科举考试大概也不能通篇大白话。

谢谢版主阅读本文。是的,说话要看对象,不同环境的人,语言是不相同的,当年科举考试讲究的是“文绉绉”的辞藻,而普通百姓只说通俗的语言。愿版主遇到愉快。
作者: 东方玉洁    时间: 2024-6-13 15:51
秀才不知道与人交流分清对象,亏得是他自己,还不算大事。现在是内行人专门说秀才话,坑人,例如购房合同,保险合同,条文多,字里行间处处都有坑,签订合同的买方可不都是专业的人,这个问题就深了。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4 16:04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4-6-13 15:51
秀才不知道与人交流分清对象,亏得是他自己,还不算大事。现在是内行人专门说秀才话,坑人,例如购房合同, ...

说起这方面的问题,很普遍。现在许多合同都是“长篇大论”,而且都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术语”,一般人只能是“任听摆布”,没有“保留权利”的余地。与秀才买柴相仿,只是换了位置而已。愿您阅读愉快。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24-6-16 11:02
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一个个的却怪秀才不会讲话。。。。
呆啊,砖家许久不来
坛友们竟然如此之呆。。。;P
作者: 河杨    时间: 2024-6-16 21:44
fonyuan 发表于 2024-6-16 11:02
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一个个的却怪秀才不会讲话。。。。
呆啊,砖家许久不来

谢谢阅读本文,愿您阅读愉快!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