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打印本页]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24-10-13 15:38
标题:
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馆
文/陆成兵
当我第一次来到上海,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我并不感到陌生。虽然我一直久居家乡小城,但是对上海这座风云际会的国际大都市和海派文化很向往。所以,平时我通过网络学习,在朋友圈里了解关于上海的各个方面。这种了解虽然是间接的、肤浅的,但是于我而言确实非常宝贵。我也说不清为什么我对上海如此亲切,情有独钟,那些地名仿佛就是我久违的家乡。
来到上海,我自然会想起鲁迅先生。于是,我根据手机导航,一个人乘坐公交车来到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鲁迅公园。在这座公园的大门旁有两块牌子,上面写着鲁迅公园和鲁迅纪念馆。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公园。鲁迅公园并不像我想象得安静肃穆,而是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公园里有很多人,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都有。人们有的引吭高歌,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对弈厮杀,还有的喝茶聊天……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然地围成一圈又一圈,欢声喝彩,掌声不断。
我无暇驻足欣赏,沿着公园的小路,直接去了鲁迅纪念馆。在这里,我瞻仰了鲁迅先生的雕像。他永远那么清瘦,目光炯炯,铁骨铮铮,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在鲁迅纪念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很多作家、学者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著作。这些著作从各个角度诠释了鲁迅精神,并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对百年后今天的中国依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鲁迅纪念馆展出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重要文物。我第一次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书法真迹,在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先生内心的彷徨和呐喊。他的声音穿过历史的天空依然在我的耳畔回响。同时展出的还有他使用过的毛笔和印章。就是鲁迅先生的这支笔,让那些卖国求荣的走狗文人闻风丧胆,无地自容。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对黑暗的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唤醒了麻木愚昧的民众。这是我在上学时,从课本中得到的关于鲁迅先生最初的认知。鲁迅先生在我年少的印象里留下了冷峻的面孔,不苟言笑的记忆。
鲁迅纪念馆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先生。他仿佛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和蔼可亲。我是第一次看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手稿,上面有涂抹修改的地方。伟大的作家也是需要修改文章,锤炼语句的。我仔细阅读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的手稿,这两篇回忆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老师的感恩之情。鲁迅先生对待敌人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待人民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爱憎分明,心怀坦荡,一身傲骨,从不媚俗。
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在参观鲁迅纪念馆的时候,发现介绍他母亲的文字,他的母亲姓鲁。在他的小说里有“鲁镇”这个地名,还有“迅哥儿”这个乳名。我想,这些可能就是先生笔名“鲁迅”的由来。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但多少有一些作家的影子。鲁迅先生的儿子在上海出生,所以取名周海婴,意为上海出生的婴儿。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周海婴只有七岁。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可见他对儿子非常疼爱,是一位好父亲。
从鲁迅纪念馆出来,我去拜谒了鲁迅墓。鲁迅公园比较大,我一边走一边问路。鲁迅墓在鲁迅公园的最北边。我瞻仰了鲁迅先生的坐像,那是他长年写作的坐姿,精神矍铄,望向远方。这里长眠着一位伟大的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我站在鲁迅先生的墓前,向这位民族魂深深地鞠了一躬。如他所愿,百年后的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他的面前,人民安居乐业,欢歌笑语,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xam720
时间:
2024-10-14 09:08
文章主要叙述了参观鲁迅纪念馆的所闻、所见、所感,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文中也对鲁迅的生平做以简要介绍。文章文笔流畅,观点鲜明,欣赏,问好!
作者:
麦子熟了
时间:
2024-10-15 08:53
越来越觉得鲁迅老师,是我们应该敬重的人。
作者:
杜铁林
时间:
2024-10-15 10:07
上午好!文笔流畅!谢谢分享!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24-10-15 12:50
我站在鲁迅先生的墓前,向这位民族魂深深地鞠了一躬。如他所愿,百年后的中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他的面前,人民安居乐业,欢歌笑语,一派盛世繁华的景象。
跟着文友的笔触走进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感知与领略到鲁迅纪念馆的温度和特质……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24-10-15 17:01
鲁迅是我们的精神偶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