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不要总去麻烦父母 [打印本页]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1 17:10
标题: 不要总去麻烦父母
    有些小夫妻小家庭,图省事,或者是图省钱,不在自己家开火做饭,喜欢去父母家蹭饭。一次两次,五次六次,也没什么。去了看看父母,陪父母聊聊天,也挺好的。关键是有的儿女啊,他们是天天去,老人可就扛不住了。毕竟七八十岁了,身体不行,总是在厨房转悠,琢磨一日三餐的。


  一大早上就要起来做饭,儿女要上班,孙辈们要去幼儿园要去上学,起晚了自然是不行。等弄好了,都走了。老人就得去超市买菜,准备做午餐。午餐一般都很丰盛,最起码要一荤一素。如果就老人老两口,两个菜就够。但是,如果儿女一家三口来吃,那就不够了,怎么也要四个菜才行。这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工作量。是挺累的。


  网友阿芬向我吐槽说,儿子一家四口每天都回来吃饭,自己没个空闲时间,每天不是在超市买菜,就是在厨房准备饭菜,真正的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累死了,烦死了。可是又无法逃脱,好郁闷。满意为把儿子养大了,娶妻生子了,自己就完成任务了。没想到更累了,不但要管儿子吃饭,还要管儿媳妇和孙辈们吃饭。儿子可以糊弄,多个儿媳妇多几个孩子,就不能糊弄了。主要是儿媳妇和孙辈们太挑剔,一天三餐菜不能重样,还这不吃那不吃的,净事儿。倒不是怕花钱,是根本不知道吃什么。问了就说随便,随便烧了又不吃,伤脑子。我自己每天还为做什么发愁,太闹心了。真是又累又烦。


  每天做完饭要收拾厨房,然后又做饭又收拾厨房,再做饭还得收拾厨房。这一天光做饭了啥也干不了。就这样,孩子还觉得你不就做个饭吗?至于那么累吗?谁家父母不做饭啊。我说,是呀,没做过饭的人,都觉得不是个事儿。让他自己做一下,就知道累不累了?眼下,有很多儿女都理所当然认为,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一家做饭,理所当然。


  另一个网友月篱说,我做饭从来不考虑别人吃什么,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吃饭了就不做,我们家的规矩就是谁做谁说了算,不做饭的没资格挑肥拣瘦。有时候,我们老两口出去吃,吃饱喝足了再回家。或者假装阿尔兹海默症前期,要么忘记放盐,要么放好几次,同样的菜口感越来越差——我们楼上老两口,儿子一家三口也是天天去他家吃饭,老太太不是白菜就是萝卜,三口子嫌难吃慢慢的就不去了。阿芬笑了,聪明!这个办法好,明天开始我也试试。不做好吃的,顿顿清汤寡水,他们可能就不会来了。


  朋友舒蕊说,可别小瞧一天做三顿饭,多一个人可不是多双筷子的事。老两口吃点啥都行,自己一个人更简单,但是只要有孩子来,那就不简单了,照顾儿子,儿媳,孙子的口味,样式就的多,少了不好看,多了吃不了。这样以来,我就得吃剩的。哎,我做了三十八年的饭,真是做够了。


  更有甚者是这样认为的,别说别人,就我两口子我都嫌烦,觉得一个人好,一个人,随便应付,我家那位,瞎讲究,一天必须两菜一汤。一个人的话,比如我,一个剩菜就打发了,或者不饿,干脆不吃了。一直觉得一日三餐做饭,不光身体累心还累,怕有人说不就做个饭吗?一天三顿饭,比上班还累呢,全年无休、劳心费神。我女儿女婿来吃一顿晚饭,我都头疼做什么呢?还一天三顿?岂不是令人崩溃?想想就头大。偶尔让我少做一顿,我都觉得轻松不少,一天三顿饭,谁做谁烦。


  还有个网友很搞笑,居然说,很想知道,是谁发明的一日三餐?应该把他告上法庭!看看人家韩国人,一个泡菜,一个泡面,顿顿吃,还吃出了世界美食!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吃三顿饭?一天到晚都在做饭,累不累呀?还那么复杂,人家外国人一个三明治齐了一顿饭,我想也是,我们也改变一下吧,中餐太麻烦了。哈哈哈,多么令人忍俊不禁。


  我觉得吧,儿女成家了,可以偶尔去父母家吃饭,但不要总去麻烦父母,毕竟年龄大了,身体吃不消。话句话说,你就是总来也行,但是要自己买菜自己做,自己收拾厨房,不要让父母操劳了。其实做饭是一种乐趣,会做菜的人很少去外面吃的。最不喜欢的是外卖,太难吃了。比如我,我不喜欢在外面吃和叫外卖,我喜欢自己动手在家做,做饭、洗碗,收拾厨房,往往都是一气呵成。我还喜欢变着花样做吃的,还会把那些饭菜弄成艺术品。每一次的摆盘,都会令他们惊讶,大加赞赏。不断地说,这哪是饭菜啊,分明是艺术品呀,真舍不得吃呢。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吃饭。吃,排在首位,所以要认真做饭,用心做饭,不要怕麻烦。把一堆五颜六色的食材,经过烹饪,变成一盘盘的美味佳肴,成就感满满当当的。菜上桌时,再听听家人们的夸赞,嗯。好吃又好看,色香味俱全,美哒哒。看着家人的大快朵颐,我觉得人生很幸福。因为都是我的亲人,她们爱我,我也爱她们,她们开心,我就无比的快乐。


  因为心态好,因为喜欢,因为用心,所以饭菜就做得好吃。反之。每天都牢骚满腹的,那饭菜自然不香。我一直认为,饭菜也是有灵魂的,你不喜欢,它们是知道的。时间一长,你就越做越心烦,越做越不好吃。我对阿芬说,找一个轻松的时间,你可以和儿子儿媳沟通一下,说说你的想法,不要勉强,大家商量出个解决方法。真的不能每天带着怨气做饭,那样的话,不但饭菜不好吃,而且自己还会因此抑郁,对身体无益。


  有人说,做饭是一项大工程,很繁琐很累,但是我乐在其中。很喜欢那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自己做饭,千万不要去麻烦折腾父母了。要让他们有一个轻松的老年。而不是纠结烦心又累的老年。


  时至隆冬,晚来天欲雪,饭菜已上桌,泛着热气与香气,酒已温,亲朋好友,可否饮一杯无。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1 17:15
沙发还是自己坐
问候各位老师。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24-12-11 17:48
欢迎千幻投稿江天。

通过老姐妹聊天的方式,反应一个问题,表达出一种希望。从这里看出两个问题: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缺少对子母说“不”的勇气。其实还有一个潜意识,既怕劳累,又怕“得罪”儿女,老来落得个孤单寂寞。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24-12-11 19:24
父母已经完成了儿女的养育责任,对于隔辈人是没有养育义务的,只能自愿地、力所能及地辅助做一点。
辅助的意思,不仅仅是不以他们为主,而且出了问题也不应该让他们承担主要责任。这是边界。
反过来,老一辈也不应该参与甚至管控小两口的家事,越管越乱。这也是边界。
作者: 秋实    时间: 2024-12-11 20:56
千千所言极,距离产生美,少给父母添累。
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有各种的空间与自由,有边界感,子女老是偷懒去父母家蹭饭,理直气壮,而且只知道享受而不懂得付出,那自然不合时宜。
如果是子女拎着菜去父母那儿,主动进厨房为父母做饭,哪家父母会不喜欢?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24-12-11 22:05
做饭也是门技术活,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都不如三餐吃饱吃好,文字温馨和谐的味道溢满香气。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24-12-12 09:43
其实,有的老人怕寂寞,欢迎子孙常回家看看,尤其隔代人,一日不见,如三秋。
作者: 南方磁石    时间: 2024-12-12 10:45
民以食为天,生活好了,做饭却不易,体谅父母的辛劳。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4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4-12-11 17:48
欢迎千幻投稿江天。

通过老姐妹聊天的方式,反应一个问题,表达出一种希望。从这里看出两个问题:父母与 ...

梦儿荣升版主啦,祝贺祝贺!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5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4-12-11 19:24
父母已经完成了儿女的养育责任,对于隔辈人是没有养育义务的,只能自愿地、力所能及地辅助做一点。
辅助的 ...

老师说的有道理,是这样的。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6
秋实 发表于 2024-12-11 20:56
千千所言极,距离产生美,少给父母添累。
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有各种的空间与自由,有边界感,子女老是偷懒 ...

是呀,来就买菜卖肉做饭,收拾厨房,这样的儿女,父母才喜欢嘛。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8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24-12-11 22:05
做饭也是门技术活,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都不如三餐吃饱吃好,文字温馨和谐的味道溢满香气。

感谢来读,问候老师。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8
运涛涛 发表于 2024-12-12 09:43
其实,有的老人怕寂寞,欢迎子孙常回家看看,尤其隔代人,一日不见,如三秋。

但是太累了,他们也会烦哦。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2 14:19
南方磁石 发表于 2024-12-12 10:45
民以食为天,生活好了,做饭却不易,体谅父母的辛劳。

感谢品读,问候老师。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3 09:42
天冷了,注意保暖哦。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4 08:39
           自我提读!!!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6 15:52
             再来溜达一圈……
作者: yugongjin    时间: 2024-12-16 16:22
酒已温,亲朋好友,可否饮一杯无。这句好,问好
作者: 千幻烟    时间: 2024-12-18 13:55
yugongjin 发表于 2024-12-16 16:22
酒已温,亲朋好友,可否饮一杯无。这句好,问好

感谢品读,问候老师。
作者: 最美的诗意    时间: 2024-12-21 12:02
写得不错,赞一个!!!!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