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库下的梧桐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9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邢震 于 2025-1-9 16:34 编辑

  在我那魂牵梦绕的儿时记忆里,南湾水库宛如大地敞露的一颗湛蓝之心,雄浑而又静谧。大坝仿若一条巨龙横卧,将一方水域与外界相隔,又似一条坚实的肩膀,环抱着这泓滋养万物的碧水。它静静矗立在此,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也见证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

  小时候,每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洒在留守处院子里,我总会搬出小板凳,坐在梧桐树下依偎老一辈建造者身旁,听他们讲述往昔的故事。提及南湾水库的建造,他们的眼神便会泛起别样的光彩,仿佛穿越回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那时,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年年肆虐,冲垮房屋、卷走庄稼。有些灾民,因躲水不及,爬到树上,有的被毒蛇咬死。百姓们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降服这头“水兽”,还乡亲们安宁,一场没有硝烟却艰苦万分的战斗于一九五二年秋季在这片土地打响,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八万余人,其中还有苏联专家和捷克院士的身影,听闻号召,背上行囊,从各地奔赴而来。

  “孩子们,你们瞧那大坝,”朱爷爷抬手指向远处,手中的蒲扇轻轻摇晃,驱赶着蚊虫,也似在撩拨着岁月的记忆,“那可是大伙一滴滴汗、一捧捧土垒起来的。那时候没有机械,整个工程全靠人工搬运,肩扛,担挑。开工没多久进入寒冬腊月,冰碴子挂在树梢,风一吹,割得人脸生疼。土地冻得邦邦硬,铁锹铲下去,只能铲出个小印子,可没人打退堂鼓。”朱爷爷的声音略带沙哑,却透着股坚韧劲儿,“男人们光着膀子,抡起大锤,砸向冻土,虎口震得开裂,鲜血直流,随便包一包就接着干;女人们也不示弱,背着箩筐,一趟趟往返,小脚磨出大泡,咬着牙一声不吭;孩子们懂事得早,跟在后面捡石块,小手冻得通红,脸蛋也皴了;大家在山脚丘陵塔简易工棚,竹竿为骨、茅草作瓦、泥巴糊墙、隔墙透光。”

  刚胜利完成剿匪任务,正待命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98师,接到毛主席亲自下达的命令,集体转业,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二师投入到水库建设。“天还没亮,号角就呜呜吹响,大伙摸黑起身,囫囵吞几口粗粮,就往工地赶。饿了,就着咸菜啃硬馍馍;渴了,趴在河边捧口生水喝。真像当年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的大生产。”朱爷爷微微仰头,望向夜空,眼角闪烁着泪光,像是在缅怀那些逝去的艰辛与坚韧,“天黑透了,才拖着散了架的身子回家,有人累倒在路上,旁人帮扶着,第二天又接着上工;有人受伤了,简单包扎,咬着牙继续干活。可没一个人喊累、没一个人退缩。”

  我仰头望着朱爷爷,眼中满是好奇与崇拜,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大坝上忙碌穿梭,号子声、锤打声、铁锹铲土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劳动赞歌。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通过‘黏土心墙砂壳坝’方法,大坝一点点‘长’高了,硬是把洪水给拦住了。

  春末夏初,梧桐树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仿若一片绿色的苍穹,为我们撑起一片清凉天地。彼时的小伙伴们喜欢在这有梧桐树的院子里嬉闹,常常在树下捉迷藏,粗壮的树干成了最好的掩护。轮到别人找时,我总会像只敏捷的小松鼠,三两下蹿上树,躲在枝叶茂密处,透过层层绿叶的缝隙,偷看下方小伙伴们焦急寻找的模样,即紧张又兴奋,偶尔不小心弄出点声响,引得下面一阵惊呼,自己便赶忙捂住嘴巴,憋住笑,生怕暴露了行踪。

  盛夏午后,骄阳似火,院子里热得像个蒸笼,可梧桐树下却总有丝丝凉风。我们会搬来几张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听老人们讲封神榜里的神仙斗法、民间奇闻里的弧线鬼怪,外国工程专家里的奇闻趣事,一个个故事仿若带着魔力,让我们沉浸其中,如痴如醉。讲到惊险处,大家都屏气敛息,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听到有趣的地方,又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棱振翅乱飞,而梧桐树只是微微晃动枝叶,仿若也在陪着我们欢笑,分享这份童真的快乐。

  等到了秋天,梧桐叶渐渐染上金黄,风轻轻一吹,便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悠悠飘落。我们会在树下欢快地比赛捡落叶,看谁捡到的叶片最大、最漂亮,仿若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我总是瞪大双眼,在纷纷扬扬的落叶雨中穿梭奔跑,一旦瞅见心仪的叶片,便欢呼雀跃着冲过去拾起,小心翼翼地抚平叶片上的褶皱,满心欢喜地将其珍藏。随后,大家还会用这些落叶精心串成项链、手环,彼此赠送,戴在身上,那一刻,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富足而快乐。

  冬日,霜雪纷纷扬扬飘落,院子里的梧桐树仿若披上一层洁白的盛装,银装素裹,美得如梦如幻。我们裹上厚厚的棉袄,戴上手套和帽子,迫不及待地冲向树下堆雪人。大伙齐心协力,滚出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当作雪人的身体和脑袋,再用胡萝卜给它安个俏皮的鼻子,捡来石子镶嵌成亮晶晶的眼睛,插上树枝当作手臂。大功告成后,围着雪人又唱又跳,嬉笑打闹,即便小脸和小手被冻得通红,也毫不在意,那欢快的欢声笑语仿若拥有魔力,能驱散冬日的严寒,让心间暖烘烘的。

  后来,为了求学、追逐梦想,我如同一只离巢的鸟儿,展翅飞向远方。留守处那棵梧桐树,渐渐成了心底深处时常泛起思念涟漪的牵挂。临近年关,心中满是团圆的渴望,如潮水般汹涌。带上家人,车窗外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景致让心跳愈发急促,而脑海中,那棵梧桐树的影子愈发清晰,仿若声声深情呼唤。

  当我终于抵达,心急如焚地奔向留守处梧桐树旁,眼前的景象却让我瞬间恍惚,仿若闯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曾经静谧清冷、鲜有人至的留守处,如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那棵梧桐树已然成为游客们慕名而来、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五彩斑斓的灯带仿若梦幻的丝带,缠绕在树干上,在冬日的暮色中闪烁着迷人光芒;树下,人们欢声笑语,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试图用镜头定格这份独特的美。我在人群边缘悄然停下脚步,望着眼前这热闹喧嚣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欣喜,是因为这一抹深藏心底的景致终于被世人知晓、欣赏,仿若明珠绽放光芒;怅惘,是仿佛独属于我与树、与留守处曾经的静谧温馨时光,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嚣悄然打破,那些纯真岁月仿若被尘封进记忆深处。

  我在人群中寻觅,终于看到父亲熟悉的身影立在梧桐树下。他穿着那件旧棉袄,衣角有些微微磨损,颜色也略显暗沉,正仰头望着树,似在沉思。寒风吹过,他的发丝有些凌乱,几缕白发在风中格外显眼,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父亲也在岁月中悄然老去。

  “爸,我回来了。”我快步走上前,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些微的颤抖,既有归家的喜悦,也有对父亲日渐衰老的心疼。

  父亲闻声转过头,脸上露出笑意,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几分,那皱纹仿若岁月的犁铧在他脸上耕耘出的沟壑,每一道都藏着生活的艰辛与对子女的爱:“刚走这儿,就想起以前的日子,就来看看这棵树。”

  我走到父亲身旁,一同望向梧桐树。寒风拂过,树枝微微颤动。

  “还记得你小时候啊,一到冬天,就吵着要我带你来这儿玩雪。”父亲的声音带着笑意,眼神里满是宠溺,他微微眯起眼睛,像是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你那时候小小的,穿着那件红棉袄,裹得像个小团子,在雪地里跑来跑去,摔了跟头也不哭,爬起来接着玩。”

  听着父亲的回忆,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儿时的画面:年幼的我穿着厚重的棉袄,行动略显笨拙,像只小鸭子一样在树下蹒跚奔跑,试图抓住飘落的雪花,每一片雪花在我眼中都像是来自神秘世界的精灵。父亲跟在身后,不时叮嘱我小心,眼神里却尽是温柔,他的身影在雪地里显得那么高大、那么可靠。

  “有一回,雪下得特别大,你非说这树上住着雪精灵,要我陪你等它出来。”父亲继续说道,嘴角上扬,沉浸在往事里,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彩,“咱们就在这儿站了好久,直到你妈喊咱们回家吃饭,你才不情愿地离开。”

  我不禁笑出声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此刻在父亲的讲述下愈发清晰。这棵梧桐树,见证了我成长的每一步,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青涩懵懂的少年,再到如今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它始终伫立在此,也承载着父亲对我的疼爱,那是一种无声却深沉的爱,如同这棵梧桐树的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默默滋养着我成长。

  “如今这树成了景点,来的人越来越多,可在我心里,它还是咱们家的老朋友。”父亲感慨道,目光中透着一丝眷恋,他抬手轻轻抚摸着树干,动作轻柔,像是在抚摸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我点头表示认同。是啊,即便世事变迁,它扎根在这片土地,守望着岁月,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离去,它是岁月的忠诚守望者,而我们,愿做它永远的聆听者,让这份羁绊在时光中延续,永不落幕。

  在这寒冬,在这棵梧桐树下,与父亲的一番交谈,让故乡的温度愈发炽热,也让我更加笃定,那些镌刻在心底的美好,将永远熠熠生辉。而南湾水库那棵梧桐树,依旧承载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我与留守处,成为心中最温暖的寄托,它们共同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等待后人聆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6:55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25-1-9 16:53
亲情友情故乡情!欣赏老师美文,下午好!

老师好。请多指教。
4#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6:55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25-1-9 16:39
这篇文章围绕冬日的梧桐树,深情回忆儿时的南湾水库。讲述了水库建造的艰难历程,体现了建设者们的坚韧。同 ...

感谢何叶叶老师的点评。太牛了
3#
发表于 2025-1-9 16:53 | 只看该作者
亲情友情故乡情!欣赏老师美文,下午好!
2#
发表于 2025-1-9 16:3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围绕冬日的梧桐树,深情回忆儿时的南湾水库。讲述了水库建造的艰难历程,体现了建设者们的坚韧。同时,在梧桐树院子里,作者与小伙伴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借老人的回忆,展现了那段岁月的厚重。以梧桐树为线索,串起作者的成长点滴,从儿时到如今,岁月变迁,梧桐树始终不变,亲情永恒。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那段岁月的崇高敬意,是一曲温暖真挚的故乡、亲情赞歌,令人深深感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5 15:41 , Processed in 0.1666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