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元夕品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00:56
标题: 元夕品诗
本帖最后由 草央 于 2025-2-13 02:00 编辑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人们看电视元宵晚会,我读诗。

  元宵节,也被称为元夕或上元节。据说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佛教传入后,东汉明帝提倡在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逐渐形成了元宵赏灯的风俗。中华大家庭地广民族多,传统习俗也不尽相同,吃元宵、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大同小异,象征团圆和幸福、驱邪避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周期草央值版。
  清早,还赖床,拿手机躲在被子上版,映入眼帘的就是:梅杰老师的《元夕感怀》。

未逢元夕节,人已拨弦琴。
客路三千里,相思一夜深。
霓虹知我意,花市映君心。
望月重山远,春风泪满襟。


  这是一首思亲五律。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元夕将至(未逢),诗人已经抱琴而弹,弹什么?当然是《相思曲》了。
  自有学习古琴的教材以来,清代张鹤撰辑的《琴学入门》就把《相思曲》定为必修课了。这个曲子知名度如此之大,以至出了很多的版本,而流传最大的就有苏东坡“携妓抱琴”的 《古琴吟》,为了证实这事,草央今天专门找爱琴的朋友听了一曲,果然不同凡响,有诗为证:

    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俺,辜负俺,到如今。
    记得当处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
    如今撇我古墙阴,秋风衰草白云深,流水高山何处寻。
    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叫人怎禁。

  因此,情到深处,“未逢元夕节,人已拨弦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东坡抱琴携妓,楼主拨弦思谁?

  “客路三千里,相思一夜深。”客路,就是人在旅途,在异乡。
  谁在客路?不知道,是楼主自己,还是男(女)朋友,还是其他什么人,草央不敢妄下定论,于是跟了句:“ 客路乡愁情深!”管他(她)谁呢,这句肯定错不了的。反正是“异地恋”,还蛮远的,三千里哩。
  三千里不是实指,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样,够远就是了,相思长,相思比夜长。

  “霓虹知我意,花市映君心。”
  灯丽如虹,我是寂寞的,花市似潮,你会孤独吗?
  白娘子与许仙在元宵节的夜晚相遇,借伞传情,结下了不解之缘,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在元宵节赏灯,情愫暗生,成为千古佳话,这样的晚上,你会记起远方的我吗?

  “望月重山远,春风泪满襟。”客家苇笛版主说:“月圆人未圆,诚一叹也!”
  此刻,我这里(天阴)无月,但吟到了情深。



虽是兹生老,尚能馀一心。
溪山思独往,风月自清吟。
诗每参风雅,学常阅古今。
边无红翠色,梦已入春林。

—— 田间识字翁《杂兴四首 其三》

  王玉孚老师的诗我爱读,久而久之,我(个人)发现他和他的风格几分相似,这个他就是老师他,那个他则是贺知章。
  贺知章什么风格?我不说,也说不好,想知道的朋友自己查呗。

  王老师孤高,大抵学问深的人都如此,草央也只能望其项背,但每帖必读,只要是草央值版。
  北方现在还是林海雪原。和哈尔滨不一样,吉林那儿却好像不太热闹,“边无红翠色,梦已入春林”,呵呵,楼主做个好梦吧,春梦还是冬梦,管它哩。



七律•元宵

节到元宵可放眉,高跷社火几回回。
舞飞彩带迎仙客,马踏长衢走玉妃。
十里街灯明似昼,一川腰鼓响如雷。
神州大地同欢庆,村叟无由不举杯。
—— 无风也无雨

  无风也无雨老师的这首七律似非《平水韵》,宜标明。
  本首诗语言描写生动,充分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发自内心的,结句草央尤爱。



甲辰詩作 觀長城圖片

夢來閒步碧雲天,大漠猶鄰東海邊。
插柳天涯思踏雪,放歌碣石念揮鞭。
蜿蜒一去晴嵐里,興廢千年烽燧前。
也喚姜姑歸故里,稻花香酹舊山川。
—— yangguanhongliu


  读 yangguanhongliu 老师的作品是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的,我相信被某些人迷信的《深度求索》、AI什么的是无法完全读懂的,尤其是关于长城这样的历史题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去到长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的追忆和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肤浅品读:

  “梦来闲步碧云天,大漠犹邻东海边。” 首联,老师以梦境起兴,说漫步在长城之上,如同置身于兰天碧云之间。极目远眺,大漠尽头似乎与东海相邻,多么壮阔的自然景象,大手笔。

  “插柳天涯思踏雪,放歌碣石念挥鞭。” :插(折、赠)柳,如草央前面所言,是“culture code”,与告别的亲人朋友有关,这里“插柳天涯”,是不是暗指对远方的思念呢,“思踏雪”,却又表达了对北方雪景的回忆,那么这句言及的“南地北”,或许有故事,只有诗人自己知道的小秘密了。而“放歌碣石”,就很容易联想到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了。

  “蜿蜒一去晴岚里,兴废千年烽燧前。”颈联:具体描绘了长城的景象。出句是地理的纵深,对句是历史的深邃,很有力,且引人思索的句子,真好!

  “也唤姜姑归故里,稻花香酹旧山川。”尾联:古今相对,余味绵长。

  还有,你知道“姜姑”吗?
  就诗题而言,草央觉得姜姑不是今人,应该是她。
  姜姑,应该指的是杞梁的妻子,这个,知道的还真不多,但这位杞梁妻还有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呼——孟姜女,你就熟悉了。


  《左转·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国的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他的妻子悲痛不已,在城墙下连着哭了十天十夜,连城墙都因此倒塌了。久而久之,人们就忘记了杞梁,当然杞梁妻也忘了,渐渐演变成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是正史。



卜算子·元宵节

风吹雪渐融,月满霜星漏。火树焚销塞北寒,炫彩长街后。
欲赴千年邀,笑语焉如旧?掂个花灯问春谜,韵至情常久。
——云馨


  你知道古代的元宵节有多热闹吗?你知道有多少故事发生在那天吗?
  你知道“囍”字吗?这字是仓颉造的吗?
  不,是王安石造的,在元宵节时造的。

  朝代,北宋。
  时间,元宵节。

  那年,王安石20岁,进京赶考。

  那天,华灯初上,火树银花。
  
  王安石也爱热闹。一路赏灯,经过一大户人家,门口热闹异常,原来那家漂亮小姐比联招亲。门檐上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难倒了多少慕名而来的才俊。名门闺秀,王安石也心痒痒的,可是越急越想不出好对,只好默记心中。

  到了京城,王安石还念念不忘,一直把这事记在心上。临考,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灵机一动,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天衣无缝,绝对!

  王安石自然高中进士。于是,连忙赶回出对的那户人家,只见对联依旧孤单挂着,仍无人对出,立马拍门高呼,姑爷来了!
  哈哈,应试的一副巧合对联,珠联璧合,王安石抱得美人归。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于是,王安石提笔就喜上加喜,写了个斗大的“”字,贴在门上。

  “欲赴千年邀,笑语焉如旧?”从前多美、多美的故事。
  时光荏苒,囍字如新,耳畔尤有千年之邀的欢歌笑语。

  “掂个花灯问春谜,韵至情常久。”
  看,元夕依旧,小哥哥、小姐姐们三三两两的,人约黄昏后。
  是的,不用说,肯定“韵至情常久”,而且,新的“韵情”正不断发生哩。

  读诗,读过去,读今天,放飞遐想,或者瞎想,今夜,也是很美的。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5-2-13 07:16
一早就被惊艳,学习再学习,哈哈,央央早上好!
作者: 莫明    时间: 2025-2-13 09:50
拜读,获益良多,还请草央多批评拙作,让我也进步一哈!
作者: meijie    时间: 2025-2-13 10:07
问好草央版主!欣赏您的精彩赏评!获益良多!
作者: 客家苇笛    时间: 2025-2-13 13:03
目不暇接呀!待我慢品!
作者: 言泊远    时间: 2025-2-13 17:01
美文,有深度,更有意境,谈古论今,耐读耐品;激赏,学习!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5-2-13 17:48
“掂个花灯问春谜,韵至情常久。”
  看,元夕依旧,小哥哥、小姐姐们三三两两的,人约黄昏后。
  是的,不用说,肯定“韵至情常久”,而且,新的“韵情”正不断发生哩。

经央央此番品读,我的那首词一下高大上了。好感动~~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5-2-13 17:53
昨日元宵节,我这里虽是小县城,却整得红火。白天踩秧歌,划旱船。各种猜谜,包汤圆等游园活动办的喜庆,晚上在主题公园放了3万响的烟花爆竹。热闹非凡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25-2-13 17:54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问候央央安康,吉祥!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00
喻芷楚 发表于 2025-2-13 07:16
一早就被惊艳,学习再学习,哈哈,央央早上好!

元宵节,诗友们有感而发,咱不跟读,也对不住呀,谁知道他们诗兴大发,读了半夜,读不过来了,睡觉!

昨天是《元夕品诗》,

今天把昨天剩下的补读,该叫什么?
嗯,就叫《元夕诗品》,元宵节的诗词欣赏。
作者: 喻芷楚    时间: 2025-2-13 22:01
草央 发表于 2025-2-13 22:00
元宵节,诗友们有感而发,咱不跟读,也对不住呀,谁知道他们诗兴大发,读了半夜,读不过来了,睡觉!
...

十六品元夕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06
莫明 发表于 2025-2-13 09:50
拜读,获益良多,还请草央多批评拙作,让我也进步一哈!

过誉了,老师的诗很到的,我们互相学习。

元宵节,朋友们诗兴大发,草央也不要扫大家的兴呀,所以就一个一个帖子学,可是,太多了,晚上根本学不完。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07
meijie 发表于 2025-2-13 10:07
问好草央版主!欣赏您的精彩赏评!获益良多!

谢谢老师雅赏,问好!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09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25-2-13 13:03
目不暇接呀!待我慢品!

元宵节,草央不扫大家的兴,一个帖子一个帖子地学习呢,谁知道没到一半,瞌睡虫就来了。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09
言泊远 发表于 2025-2-13 17:01
美文,有深度,更有意境,谈古论今,耐读耐品;激赏,学习!

这是向大家学习呢,谢谢言老鼓励,敬茶!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12
云馨 发表于 2025-2-13 17:48
“掂个花灯问春谜,韵至情常久。”
  看,元夕依旧,小哥哥、小姐姐们三三两两的,人约黄昏后。
  是的, ...

品诗,品什么?就是品出共情之处,不说创作特点,不谈妙语连珠,光老师的诗情,就够草央浮想联翩了!

谢谢老师的好词!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14
云馨 发表于 2025-2-13 17:53
昨日元宵节,我这里虽是小县城,却整得红火。白天踩秧歌,划旱船。各种猜谜,包汤圆等游园活动办的喜庆,晚 ...

不小啦,田翁老师还说他那里是边壤呢,
作者: 草央    时间: 2025-2-13 22:15
云馨 发表于 2025-2-13 17:54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问候央央安康,吉祥!

谢谢,千里共婵娟!
作者: 高老庄主    时间: 2025-2-14 09:17
品评高手啊,佩服,有点白落梅的影子
作者: 碎红如绣    时间: 2025-2-14 09:57
央,认真努力的样子真迷人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