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杀年猪 [打印本页]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0 21:50
标题: 杀年猪

                                                                杀年猪


        除了婚丧嫁娶这些大事,农村最盛大最隆重的事恐怕就是杀年猪了。

        每年进入农历冬月,庄稼都收回来了,土地暂时也休眠一段时间,农妇们便结伴上山拾柴禾,柴禾在门前堆得有小山高,足够整个冬天烧了。她们便又赶着牛车,带着干粮和水壶,上山去搂草,经霜的松树,落下厚厚的松针,农妇们挥舞的筢子,劳累一天搂了一大车,肚子也饿了,农妇们披着夕阳的余晖吆喝着牛下山来。把松针堆在场院里,这是猪牛们冬天的棉被。随时扔点给猪牛,它们暖暖地舒服地躺在上面,可以美美地做做梦,谈谈情。心情好,吃嘛嘛香,于是那膘就蹭蹭地长厚。男人们从从城里、从矿山回来了,带回一年的辛苦钱,带回给老婆孩子父母买的衣物,乐呵呵地一副衣锦还乡的摸样,小孩也放假了,于是农妇们开始磨豆腐、做耳块、压面条,一切准备好,最后就是杀年猪了。

        年猪不是随便哪一天都能杀的,得选个吉日,还要排除家里每个人的属相,譬如我妈妈属羊,我父亲属龙,那就要排除农历羊和龙这两个日子了。小孩子最激动,从父母那里得知要杀猪的消息,逢人就骄傲地挺挺胸脯,响亮地告诉别人:“我家要杀猪了!”村里的小伙伴们很快就全知道了。于是没杀猪的人家,小孩子就闹开了,“谁谁家都杀猪了,我们家咋还不杀啊?”再加上点眼泪和哭声,于是村里接二连三就杀了。

        怎样把猪绑到案桌上是一件费力的事。我小时候每年都要看很多个杀猪的场面,心里充满恐惧,但仍然乐此不疲。先把猪从圈里放出来,挠挠猪的肚皮,猪觉得这亲昵的抓挠痒痒的很受用,便放松了对主人的警惕,也忽视了对身边几个壮汉的怀疑,乖乖地半躺下来。有人趁机拿一根绳子套住一只后脚,五六个壮汉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抓一个部分,鬃毛、四肢、耳朵,齐叫一声“上”,一齐用劲就把猪弄到案板上了。猪这时候才发觉上当,使劲踢腾,妄图临阵逃脱,但为时已晚。如果遇到性情爆烈的猪,就要先下绳套,从猪圈顶上放下打了活结的绳子,套住它的脖子,往上一提,绳结一紧,下面的人打开圈门,七手八脚就搞定了。

        杀猪的时候猪头得对着大门,这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杀猪匠拿一根绳子横绑住猪的嘴巴,猪被钳制,动弹不得,仍不忘做垂死挣扎。猪长一声短一声地吼叫。杀猪匠提着长长的锋利的杀猪刀,威风凛凛地站在案桌旁,用手试试刀锋,小孩们都偏着脑袋崇拜地看着他,他猛地一伸手,猪发出一声惨烈的悠长的叫声,小孩们才把视线从他脸上转移到猪身上,发现那刀子已经捅进猪的脖颈了。早有一个人抬了盛着辣椒(接血的时候赶紧搅拌,让血灌进切断的辣椒里,可以贮藏起来慢慢吃,叫血辣子)、豆腐(豆腐拌猪血灌进洗净的肠子里,像装香肠一样,叫血肠)的盆子去接猪血,鲜红的热气腾腾的血哗哗地淌在盆里。猪的叫声逐渐由大到小,由小到弱,最后消失。血淌得差不多时,杀猪匠就拿一个包谷棒塞进去堵住刀口。

        胸腔里还有淤积的血叫曹旺,舀出来过一会就像豆腐一样成型,放锅里煮煮就可以切片炒了。如果曹旺多,浓稠,则预示着人家财运好,主人会乐呵呵地笑;如果曹旺少、颜色淡,主人的脸多半都会由晴转阴,并在心里暗自祷告。


        杀猪匠的刀杀进去的同时,主人就赶紧把早准备好的一份纸钱焚在案桌前,嘴巴里叨叨着“超生,超生”,这大概是因为人们要杀猪,又心有愧疚,于是给猪焚一份纸钱,希望它快快超生。小时候我看着大人做这一切,心想:要是它下辈子还超生成一头猪呢,不是还摆脱不了被杀的命运吗?所以我希望它超生成人或者树什么的,总之不要是猪就行了。我对猪的怜悯仅此而已。因为从把这头猪买到家来,我就知道它的命运,它的未来。我给它拔草,给它喂食,都是冲一个目的,就是它快快长大,长肥,然后杀了我们就有肉吃了。

        我的女儿没受过这样的教育,她没有觉得猪只有奔死这个命运,所以我第一次带她到老家看杀猪的场面,当看到杀猪匠的刀捅进猪的脖子时,我女儿突然大叫,它的尖叫盖过了猪的,她吓得蒙住眼睛奔跑开,带着哭腔说“太残忍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拒绝吃肉。我也受了惊吓,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因为文化差异,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猪是要被杀的,我们就是要吃它的肉,所以面对杀猪,大部分农村的孩子都能坦然面对,而我女儿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她觉得那是在残害生命,甚至是谋杀。以后我再也不敢带她到任何屠杀动物的场所了。

        猪的叫声消失后,再把猪抬到早已烧得滚烫的一大锅水里烫,烫过之后刮毛,刮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几个人各自拿着一把菜刀,刷刷刷地刮。虽然是冬天,但在熊熊燃烧的锅洞旁,一会就有汗珠顺着刮猪的汉子们脸颊淌下来。毛刮干净后,就开肠剖肚了,看到肥肥的膘,饱满的火腿,厚厚的五花肉,主人家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的油和肉就有指望了。

        冒着热气的滋嫩的肉割下一大块,紫红的新鲜的猪肝也割下一叶,切碎,爆炒,上桌,佐以一些杂菜,中饭随便吃点,丰盛的大餐得等晚上。男人们把肉抬进家门,工作暂时告一个段落,等晚上肉彻底凉透再腌制,炼油。于是一伙人坐在火塘边抽烟,天南海北神吹海侃。女人们的活才刚开始,吃过中饭,伺候完鸡鸭,就开始准备晚餐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要请,平时要好的要请,对自己有恩的要请,离得不太远的亲戚也要请,盘点一下,两三桌总有吧,要让人家吃得快快乐乐、舒舒服服。一个人做不过来,没事,妯娌、姑子、要好的姐妹都可以叫来帮忙。

        五花肉煮上了,这是重头菜,杀猪嘛,当然得让人家畅快地吃肉了,切得四四方方的五花肉煮一大锅,叫墩子肉。打个蘸水,对于干体力活的农村人来说,那是无上的美味,是体力增强的源头。肥的冒油的,白白嫩嫩的五花肉,一口下去,满嘴流油,才是上好的肉。原来村里有个我们叫老祖的人,据说能吃一大海碗肥肉,在生产队时背过三百多斤重的东西。排骨炖萝卜或者炖藕。油盐酱醋、葱花、蒜末、草果、八角,花椒,辣子全准备好,锅碗瓢盆砰砰嘭嘭、煎炸炒烙,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盼的就是大老爷们夸个好。

        客人来了,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说着客套话。菜上齐了,五花肉、小炒肉,排骨、猪血炒酸菜、血辣子炒青蒜、大葱炒猪肝、干辣椒炒猪心、青蒜炒腰花……杀猪饭嘛,主菜都来自这头猪。豆花、南瓜、番茄炖豆腐,肉汤煮豆芽,炸洋芋片,麻辣洋芋,韭菜根,都是自家地里的产物,虽然素朴,倒也爽口。一屋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是人。斟满酒,倒上饮料,开吃!主妇是不吃的,站着伺候,眼睛在各桌之间来回逡巡,看缺什么菜赶紧补上,谁的碗空了,立刻添饭添菜,人们吃的热火朝天,她忙得不亦乐乎,还满面春风。

        筵席进行多时,终于结束了,主妇捶着酸痛的背,添一碗饭,三下五除二吃了,开始洗涮。男人们的聊天也告一个段落了,站起身来切油炼油,有经验的去腌肉,腌肉也是体力活,盐巴要使劲搓才能被肉吸收,特别是名扬天下的宣威火腿,盐巴放得过多,太咸,味道不好;如果放得不够,火腿则会变味,所以要放得恰到好处。腌制的人是全身心的投入,主人喜滋滋地盼着年后晾干了水分送给城里的亲戚,或者背到街上,换来几张钞票供孩子们上学。自己是很少舍得吃火腿的。他们所吃到的火腿大多是前腿。不一会儿,全部搓了盐,抬到一口大锅里,腌十几天,捞起来用绳子挂好,就成腊肉了。要吃的时候割一块来炒或煮,那味道和新鲜的又不一样。

         肉腌好了,油也炼完了,一罐罐白生生的猪油,可是要吃一年的啊,主妇看着欣慰地笑了。最后再把油渣拌上酥豆,盛给大家当夜点吃,年猪饭才算彻底结束。这酥豆拌油渣也是我们家乡的特色菜。先挑上好的大豆,泡活,晾干,炒熟,再用来拌油渣,香脆可口,余味无穷。

        想起遥远的过去,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肉,所以每年杀猪都感觉那顿肉还吃不够,晚上不论熬夜到几点,都要等着再吃油渣。那味道一辈子都记得,可是现在叫我吃一块都没法下咽。过去杀一头猪要卖一半到食品组,由于缺少粮食喂猪,猪本来就小,还要招待村里人吃一顿,已经所剩无几了,那肉只有留待贵客来的时候才舍得炒一点。现在好了,杀一头猪少说也有三百斤,还有四五百斤的,有些家还杀两三头,加上平时也会买点新鲜的猪肉牛肉什么的,一年的肉绰绰有余,想吃就吃。

        有两年没到农村吃过杀猪饭了吧,今年一定要去吃一次。那刚割下来的冒着热气的肉,炒出来嫩嫩的、香香的,远近闻名的宣威小炒啊,流口水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芬芳五月菊 于 2010-7-20 21:54 编辑 ]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7-20 21:51
沙发欣赏
还没编辑好吧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0 21:56
曹老师好快,沙发还舒服吗?谢谢你坐我的沙发哦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7-20 22:13
杀年猪,这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啊。离年还早着呢,忽啦一声,又过去半年了。曾发过的帖子,再拿出来一同交流。

                                                                          杀猪过年



        刚入腊月,离年还有一段日子,村子的上空已弥着迫不及待的年的气息。池塘里的鱼也开始打捞了,土家鱼与汉鱼的味道终究是不同的,村子塘里的鱼刚捞上岸,就被城里的小商小贩还有当地村民给收购瓜分了。还有那些土特产,红薯磨的干粉条,和入秋就晒的干眉豆,趁着年关的好价钱,都统统拿出上市了。这时,各家的猪大多惶惶起来,那些可怜的猪儿,在此起彼伏的嘶叫声里预感到了什么,它们在圈子里燥动不安起来。而此时许多人家已备好了柴草,他们要在杀猪匠来村的日子,甚至早早备好了屠猪的工钱。

       我倒希望哥哥宰一头羊过年,这样在我杀完一头猪后,两家就能交换着吃肉了。但他却舍不得宰他的羊,还要留着那群用贷款置回的羊群繁殖小羊羔。他在刚刚宰好的堆起好高一堆猪肉的塑胶盆里,用沾着油乎乎的手翻捡着:瞧瞧,有相中的,言语一声……他总是这样保留着以往良好的惯性,就如过年这事,每每在我为他送回几条胖头鱼的同时,他总要为我备下半扇猪屁股。

      我本不想杀猪的,虽说自家猪场的猪可以挑捡着想杀哪头就杀哪头。或是在城市待久了的缘故,觉得过年与不过年的生活相差并不甚远,购物也很是随便,想要什么就去百步之遥的超市,那地方的东西再齐全不过。但农家却不一样,一年难得割上几回肉,杀完猪后就将肉给腌上,这样均称着能够年头吃到年尾。我家人少,每每杀完一头猪后,我需耐下性子,将一块块被杀猪匠肢解开的猪肉分类,比如若有朋友想要购买,就招呼上他们前来;猪肉就留下若干吧,或是入坛腌制成腊肉,或是挂上绳子制成风干肉;最麻烦的是猪内脏,还有猪头猪脸猪蹄子,我们管这些统称猪下水,我需清理干净那臭哄哄的猪肠子,不专业地刮那些还脱不干净的猪毛,就像洗桑拿一般,将它们的耳朵鼻孔和四蹄拾掇干净,然后再生起那久已不用的炉火,将那些拾掇干净的猪下水分批放进小锅内,慢慢煮熟,放凉,再装进塑料袋,码进冰箱里保存,吃时再拿出解冻……如此繁琐的程序,年年岁岁,以致于我对过年产生一种恐惧与疲倦。

       为此我常想起那些逝去的时光。那时候我们还小,也还穷,盼着早早过年,这样在交腊月的时候,也好去哪个杀猪的人家,混着吃些猪血汤。说是吃猪血汤,其实也都是相交很好的乡邻才有资格受到东家的邀请,相处不好的大多不会受到邀请的。就像有一年的五月端阳,邻家早早煮了粽子,隔着我家的房门去喊另一家的邻人去尝鲜,我们缩在自家的屋子里,抱怨着自家的粽子何以不早早地出锅。母亲知道后很是在意,就在那年,入腊月杀完猪后,她也隔着这家人的房门高声地去喊另一家邻人来吃猪血汤。庄户人家就是这样,乡里乡亲如有来有往则越发显得情意深长,如不小心结下怨气则处处就要刀刀见血了。

       哥哥说,你就回来拿吧,不管是猪肉还是粮食,挑哪是哪。我明白哥哥的心情,有一年他杀猪,姐姐说想要猪下水。结果那猪下水被嫂子挂在灶间,一时大意晚间忘了扣上门搭链,被他的家狗溜进去,将那下水撕扯得一片狼藉,哥哥没能保存好猪下水,被姐姐疑心是他小器。说来也是哥哥倒霉,当年他为了弥补那些被狗吃掉的猪下水,特地捉去了两只鸡去赔不是,结果那鸡可能是隔年的老鸡,被总爱挑剔的姐姐定为是“五爪鸡”,说是这样的鸡不吉利。这样,哥哥又不明不白被姐姐骂了个狗血淋头,为此姐弟俩几年间都不相往来。。

       去年我被哥哥喊回吃猪血汤,席间哥哥多喝了两杯,说起往事,不由感慨万千:那时我们缺吃少喝的,一根骨头被几个人转来转去地啃着,那个香啊,别提多有滋味了,还有,一条猪尾,被几个人争来争去的,后来打破了头,还要被娘哄着每个人咬上一小口……

       听着哥哥忘情并沉浸在幸福回忆里的叙述,我的思绪一下子又飞回了那个贫困的年代,我们在刚交腊月的日子,看母亲用红纸拦腰缠好的木炭放在左右两首的门蹲前,我们称那木炭是挡年棒:年来了,挡着别让年进来哦!然而那样的棒棒终究还是挡不住年的莅临,少不更事的我们在猪的嘶叫声里,喜形于色伸长了脖颈,手拉手地围绕成一个半圆形,唯一的愿望就是迫切期待着天早早落黑,等那屋顶上的炊烟早早升起,那样我们就可以帮着母亲将那些切好的肉块下锅了,等着她将一锅香气四溢的猪血汤煮好,这时我们就被分派着去各家呼唤四邻,各自盛上一碗,热热闹闹地聚在场院里,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并听他们高声大嗓地说着议论着,说着这个年与往年究竟有什么不同,说着咱家的猪血汤与别家的猪血汤味道有哪点不一样……他们说的时候头顶或鼻息间还都冒着热气,一个个满头满脑都洋溢着新年正悄悄来临的气息……
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    时间: 2010-7-20 22:21
生活气息浓郁,文笔娴熟干净。精华文章。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10-7-20 22:21
好红火的年景。跟修铃的那章,相得益彰:)一样的精彩!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0 22:35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0-7-20 22:13 发表
杀年猪,这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啊。离年还早着呢,忽啦一声,又过去半年了。曾发过的帖子,再拿出来一同交流。

                                                                          杀猪过年 ...

谢谢修玲的读评,更要感谢你真诚地交流,很喜欢你这篇干净利落的文字。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0 22:39
原帖由 最后一头战象 于 2010-7-20 22:21 发表
生活气息浓郁,文笔娴熟干净。精华文章。

谢谢战象的精华支持,您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几天没上网,不知道战象什么时候上任的,祝贺你哦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0 22:40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10-7-20 22:21 发表
好红火的年景。跟修铃的那章,相得益彰:)一样的精彩!

谢谢宋老师的鼓励,向您学习。
作者: 西溪    时间: 2010-7-21 06:17
芬芳五月菊的文字,描绘着一个久远的年代,描绘着一个隆重的场面,像一个宗教仪式,令人心生庄重。

问候芬芳五月菊!夏日快乐!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7-21 07:47
杀年猪 :红红火火的日子,热烈的节日,在作者笔下,复苏了许多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令节日和生活的热烈气息一下子再次流淌开来。生活的无微不至,在贫寒中,在细琐中,遍布开来,温暖着记忆。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7-21 07:51
我们这里还有吃杀猪酒的习惯,写出了乡情风情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7-21 12:00
先提起,再品读,问好菊!因为我要吃饭了,对不起哦。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7-21 13:58
精彩生动的一章文字,读来如临其境,体味着那种浓浓的年味。欣赏!问好!
作者: 张红华    时间: 2010-7-21 14:12
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很熟悉,让人不知不觉回忆起了乡村的生活,读来可以增长一些见识,欣赏!
作者: 乔举平    时间: 2010-7-21 14:49
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美文,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7-21 15:30
  实、知、味。
  我用这三字来简括自己的感受。“实”体现在详叙了杀猪的全过程,人物事件生动真切。“知”写出了杀猪的许多禁忌和讲究,也体现在生活菜肴的知识。“味”一是珍视生命的刺痛,二是人情世故味,三是文的舒缓味。
  文章并没停留在写杀猪本身上,而是借此写出了一种态,即一种人情世故的状态,还写出了时代感。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0-7-21 17:13
学习乡村生活浓郁的美文。但现在杀年猪的少之又少了,因为养猪不划算。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17
原帖由 西溪 于 2010-7-21 06:17 发表
芬芳五月菊的文字,描绘着一个久远的年代,描绘着一个隆重的场面,像一个宗教仪式,令人心生庄重。

问候芬芳五月菊!夏日快乐!

谢谢西溪的欣赏,夏日快乐1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20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7-21 07:47 发表
杀年猪 :红红火火的日子,热烈的节日,在作者笔下,复苏了许多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令节日和生活的热烈气息一下子再次流淌开来。生活的无微不至,在贫寒中,在细琐中,遍布开来,温暖着记忆。

谢谢小暖细致的读评,保重身体,夏日快乐!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23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0-7-21 07:51 发表
我们这里还有吃杀猪酒的习惯,写出了乡情风情

谢谢大相老师,你的美食系列令人难忘。夏安:handshake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24
原帖由 薄暮 于 2010-7-21 13:58 发表
精彩生动的一章文字,读来如临其境,体味着那种浓浓的年味。欣赏!问好!

谢谢薄暮,喜欢你那些有质感的诗意的文字,夏日快乐!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26
原帖由 张红华 于 2010-7-21 14:12 发表
作者对农村的生活很熟悉,让人不知不觉回忆起了乡村的生活,读来可以增长一些见识,欣赏!

谢谢红华,问好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27
原帖由 乔举平 于 2010-7-21 14:49 发表
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美文,欣赏学习!问好!

谢谢乔,什么时候跟你学唱花儿 问好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31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0-7-21 15:30 发表
  实、知、味。
  我用这三字来简括自己的感受。“实”体现在详叙了杀猪的全过程,人物事件生动真切。“知”写出了杀猪的许多禁忌和讲究,也体现在生活菜肴的知识。“味”一是珍视生命的刺痛,二是人情世故味, ...

梁老师的评果然不同一般,三个字概括得我心悦诚服,严重崇拜一下,夏日快乐!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7-21 17:33
来欣赏了。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7-21 17:34
来欣赏了,写得很厚实。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34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0-7-21 17:13 发表
学习乡村生活浓郁的美文。但现在杀年猪的少之又少了,因为养猪不划算。

文华老师,我们家乡还在年年杀年猪呢,有时间到我们这里来,我请你去吃。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1 17:35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7-21 17:34 发表
来欣赏了,写得很厚实。

谢谢刘老师,向你学习,夏安
作者: 潇湘渔父    时间: 2010-7-21 17:37
标题: 回复 1# 芬芳五月菊 的帖子
  杀过年猪在农村是件大事,南方的许多农村也如此。看了文友的文章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只是我们那里的习俗与贵处有所不同,但那鲜活的生活气息却是异质而同构。
  叙事细腻,描写生动,读来挺有意思。
作者: 若谷    时间: 2010-7-21 17:56
菊的胆子不小,写得这么仔细,我第一次见杀猪还是结婚到汉中后第一年的冬天,看到处都是网啊血啊脑袋什么的,吓得我一天没敢出门也没敢吃饭…… 这种情况是三年后才轻些的,现在想起来其实很温暖,那天总有很多人一起,热闹。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7-21 23:55
杀年猪。这篇文字叙述描写都很详实、生动。在农村,或者说在过去的岁月里,这样的情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者绘声绘色的文字,把人们带回了那样单纯、物资困乏的却却非常美好的往昔生活情景里。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7-22 06:24
一如既往我喜欢的文字风格.恭喜,祝贺.最近云南雨大吗?我们这里下了好几天呢.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7-22 07:42
一段农村年节风情,写来如在目前。芬芳很会捕捉情节,不枝不蔓,不矫不造,读着倍感亲切。
作者: 扁舟一叶    时间: 2010-7-22 11:25
两篇都不错,都火红。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42
原帖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7-21 17:37 发表
  杀过年猪在农村是件大事,南方的许多农村也如此。看了文友的文章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只是我们那里的习俗与贵处有所不同,但那鲜活的生活气息却是异质而同构。
  叙事细腻,描写生动,读来挺有意思。

谢谢渔父细致地评点,最近事有点多,文友们的文章也读得少,很抱歉,问好,远握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44
原帖由 若谷 于 2010-7-21 17:56 发表
菊的胆子不小,写得这么仔细,我第一次见杀猪还是结婚到汉中后第一年的冬天,看到处都是网啊血啊脑袋什么的,吓得我一天没敢出门也没敢吃饭…… 这种情况是三年后才轻些的,现在想起来其实很温暖,那天总有很多人一 ...

小时候在农村,年年看,曾错把若谷当老乡,就权当是我老乡了,可愿意?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45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7-21 23:55 发表
杀年猪。这篇文字叙述描写都很详实、生动。在农村,或者说在过去的岁月里,这样的情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作者绘声绘色的文字,把人们带回了那样单纯、物资困乏的却却非常美好的往昔生活情景里。

谢谢房子老师,最近事多,贴看得少,抱歉,夏安。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48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0-7-22 06:24 发表
一如既往我喜欢的文字风格.恭喜,祝贺.最近云南雨大吗?我们这里下了好几天呢.

我们这里还算正常,只是比往年少点,没下过什么大雨,可是滇中太惨了,一直没下过什么雨,都快一年了 谢谢小菊的关心。保重。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51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7-22 07:42 发表
一段农村年节风情,写来如在目前。芬芳很会捕捉情节,不枝不蔓,不矫不造,读着倍感亲切。

谢谢九峰老师的点评,您的鼓励对我是最大的激励,再次谢谢,远握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2 21:51
原帖由 扁舟一叶 于 2010-7-22 11:25 发表
两篇都不错,都火红。

谢谢扁舟,问好。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10-7-22 23:48
菊的这个文字,记得在春节前投稿,纸媒肯定喜欢得不行。
作者: 王人天    时间: 2010-7-23 00:02
观察很细致,情感浓烈的文章,不错.
作者: 连云港陈武    时间: 2010-7-23 09:25
年猪啊
肉啊
分点猪下水给我呀
可怜
馋得洒家我口水啦啦淌啦
写得这么好啊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7-23 22:32
很亲切的文字,看来朋友那里过年杀猪和我们这里习俗差不了多少,生活气息浓郁,对生活对家乡的挚爱浸润其间,问好。
作者: 王人天    时间: 2010-7-24 11:40
再读,这是一篇好文章。建议菊菊去除主观性情感文字,就是一份很好的民俗田野调查,再配上图片,可以投给《神州民俗》。
作者: 王人天    时间: 2010-7-24 11:44
再读,这是一篇好文章。建议菊菊去除主观性情感文字,就是一份很好的民俗田野调查,再配上图片,可以投给《神州民俗》。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7 22:44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10-7-22 23:48 发表
菊的这个文字,记得在春节前投稿,纸媒肯定喜欢得不行。

谢谢飞花鼓励,问好。
作者: 芬芳五月菊    时间: 2010-7-27 22:45
[quote]原帖由 王人天 于 2010-7-24 11:44 发表
再读,这是一篇好文章。建议菊菊去除主观性情感文字,就是一份很好的民俗田野调查,再配上图片,可以投给《神州民俗》。 [/quote
谢谢提醒,我试试吧。
作者: 张红华    时间: 2010-7-28 06:45
去读读我心写的散文,评论评论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