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8-6 07:41 发表 画家视诗人为挚友,然,诗人欺骗、利用了画家。这样的朋友不可交。 画家是山村小学,一位普通的美术教师。——这是个病句。除非中间逗号删除。
原帖由 袅袅 于 2010-8-5 23:34 发表 本文具有典型意义,直击当今社会现实。
原帖由 雪里红 于 2010-8-6 08:17 发表 精练而短小的一篇小小说,耐人寻味。一个是拼命利用,一个是蒙在鼓里,到头来恍然大悟,原来上了别人的套了,不错。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8-6 09:08 发表 赞同邱版看法。 作品一抑一扬,刻画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心态不同世界观的艺术人。 尽管这样的题材不少,但放在现阶段,不失新意。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6 10:06 发表 构思不错,人物形象鲜活。只是画家的行为有点与生活脱节。给朋友画,不可能批量生产,与真实生活有悖。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8-6 10:24 发表 支持楼兰意见。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8-6 12:08 发表 诗人来了,诗人又带来一包宣纸,还放在案头五百元钱。 诗人给画家送来一包宣纸。 也许我们读得有误,不好意思,致歉。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6 13:05 发表 画家想,人各有志,难以勉强,惋惜地对诗人说,教书育人,你知识渊博,不教书,太可惜了。 此后,诗人每过一段时间,就找各种理由,请画家临摹名人字画。 呵呵,也许是我们理解有误。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6 13:07 发表 画画不是工业生产,为某一个朋友画二三幅画很正常,多了就容易让人误会成批量生产。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10-8-6 13:10 发表 如果你要写一个有求必应的痴画家,这样也未尝不可。每个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不同,我有点俗了。
原帖由 大雪飞扬 于 2010-8-6 21:25 发表 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较成功,画家和诗人性格对比鲜明,学习了。另外向作者提一个建议,文章标题中不应该加书名号啊!
原帖由 田一丁 于 2010-8-6 21:51 发表 小说人物丰满鲜活,情节真实可信,学习了! 问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