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父亲和他的骡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11-1 15:52
标题: 父亲和他的骡子
父亲和他的骡子
当黑草驴产下第三个骡驹子的时候,三姑说:“二哥有骡运。”三姑的二哥就是我的父亲,其时他正在我们村的小学里当校长。
然而父亲的命运常常不济。他三岁就过继给了我的大爷——我亲爷爷的堂兄弟,完全是因为家里兄弟姊妹多,饭不够吃,经常遭大伯打的缘故。我的大爷大奶——其实我后来感觉比亲爷爷亲奶奶还亲,自小就叫爷爷奶奶的。大爷大奶不生养,父亲就给他们顶门儿。
大爷大奶疼父亲,就打发他去小学里读书。父亲自小就是个优等生,在本乡的小学里毕业后,一下子就考到县一中初中部,到城里读书了。那时候,60年大饥饿刚过,家里实在困难极了,多时吃的是苦苣菜,仅有的一点粮食,弄成了熟面,大多数被父亲背到城里充饥了。
也不知什么原因,父亲还未高中毕业,就娶了我母亲,因此,他的命运就急转直下。临毕业的时候,先是赶上了“文革”,几派学生互相斗争,打死打伤人的事件不时发生,父亲怕了,想着家里,就偷偷逃回了家中,从此不问世事。后来文革快结束了,和父亲同样经历的高中学生大多推荐上了大学,而父亲其时已经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拖儿带女,怎能去上大学?况且他已离开学校好几个年头了!一个就业的机会来了,是到陇南白龙江森林区当林业工人,父亲想想离家太远,又犹豫了。从此,父亲就永远留在了村里。直到1973年,村里办起了小学校,父亲就去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当民办教师也是给家里挣工分,而且是全分。
我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在村里的小学当校长。但农忙的时候,每天都得花半天功夫去土地里劳作,甚至有时刚刚给地里撒完粪,脖子里还留着粪土,就来给我们上课了。好像一到种田的季节,学校里的老师都是满面尘土的样子。而且,一到这个时候,我们的空堂课就特别多,因为学校里的五个老师只剩下一个,其余的都请假种田去了。这时我们就在亮光光的操场里用电墨棒划生字,或者到校园里的大树底下打扑克。
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就有了养骡子的命运。那头在生产队里分到的大黑草驴,在包产到户的第二年就顺利产下一头红骡驹子。接着又有了第二头、第三头、第四头,甚至在黑草驴临死的前一年,产下了第五头。因为一直有卖骡子的钱,父亲供我们姊妹几个上学并未感到十分吃力,有时还可以买点酒喝。
骡子就与父亲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头头的骡子,陪着父亲翻松一块块土地,拉完一趟趟车,又陪着父亲一圈一圈地碾完场。长大了,就被父亲一一牵到大集上,换成了一沓沓的票子。家里的吃穿用度,没有一项不与骡子发生关系。因为槽头总拴着一头红骡子,父亲连一趟远门也不能出。说穿了,他的后半生就一直活在骡子身边。
那是1985年,父亲已经在村小里干了十几年了,厄运却再次降临到他的头上。由于民办教师待遇低,学校里的几个老师开始开小差了。他们迷上了下棋、打牌,甚至打猎,有时也聚在一起喝酒。渐渐地,疏忽了工作。结果那一年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父亲的小学校刷了光头。
也是事出有因,早就瞄准了父亲小学校长职位的崔某,终于等到了机会。他把父亲等几个人在学校的表现写成了报告,上书给了当时的乡党委书记。乡党委书记一怒之下,就下令学区“一锅端”。于是,和父亲一起干的五名教师就被全部下放了。崔某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当上了村小的校长,学校的另外几个老师也换成了一帮高考落榜的年轻人。
被解除了民办教师父亲彻底沉默了。从此,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喝酒。有时候,担着一担猪娃到街上卖了,就喝得烂醉如泥。有时候醉倒路旁,人事不省,就被乡邻拖到家里。
从此,真正能与他说话的就只有身旁的骡子了。这时候,爷爷也去世了,家里的一切重担都落在了父亲身上。春天的时候,父亲和他的骡子去耕种;秋天的时候,父亲跟他的骡子去拉车;冬天的时候,父亲跟他的骡子去驮粪……
我离开土地至少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东奔西走,回到老家,总是看见父亲还牵着他的骡子。只是,那骡子的毛色,已经由最初的红色,变成了黑色,或者黒灰色、黑青色了。生养骡子的毛驴,也不知换了几代了。我也不知道,父亲这一生到底养了多少骡子,也不知眼前的这头,是不是最后的一头。
父亲老了,却更加辛苦了。因为我们兄弟姐妹,长大后没有一个真正拿起锄头,去土地上帮父母亲劳作的。我和姐姐学校毕业后,都分配到了城里,背着楼房的债;弟弟和妹妹高考落榜后都去街上做生意了,生活也过的紧梆梆的。老了的父母亲,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好在父亲总有“骡运”,他精心饲养的一头头草驴,时不时就给他下一个骡驹子。有了骡子,他就不至于太困顿,三两年卖上一头,手头就稍微宽裕一些。
今年七月初四,是父亲六十三岁寿辰,当我们一致提议给父母亲在城里买一个院子,让他们享享清福时,却被他们严词拒绝了。父亲说,去了城里,那三十多亩地谁管?我的那骡子谁管?
真不知是他养活着骡子,还是骡子在养活着他。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赵国宝 于 2010-11-2 16:16 编辑 ]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0-11-1 15:56
叙事真实感人,风格沉静朴素。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沙发欣赏,问好。
作者: 青青河边 时间: 2010-11-1 16:04
成熟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丰满的人物形象,读之感动!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11-1 20:07
回到老家,总是看见父亲还牵着他的骡子。只是,那骡子的毛色,已经由最初的红色,变成了黑色,或者黒灰色、黑青色了。生养骡子的毛驴,也不知换了几代了。我也不知道,父亲这一生到底养了多少骡子,也不知眼前的这头,是不是最后的一头。
生活的甘味,与淡淡的苦涩,全在平淡的叙述中,舒缓有致。
一个勤劳不得志,却有着骡运的父亲,在生活的现实中度过他的一生,直到最终,他也不愿走出这样的生活,不知是这样的生活离不开他,还是他离不开这样的生活。
作者: 大雪飞扬 时间: 2010-11-1 21:31
平实的叙事里蕴含着深沉的感情,国宝这篇散文写得很出色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0-11-1 21:36
叙事平实质朴,对父亲的真挚情感跃然字里行间。
拜读!问好!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0-11-1 21:51
父亲的一生,命运多波折。质朴的文笔,勾画出一个憨直淳朴的西北汉子,人物很有特色,问好。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10-11-1 22:54
简略的语言几乎就述人大半生,有古典人物传记的笔法。父亲和驴互为参照,写意人生。问好!
作者: 烟雨飘过 时间: 2010-11-1 23:10
这便是生活。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0-11-2 10:57
文字质朴简洁,父亲的形象描述得生动有致。欣赏!
作者: 百味人生 时间: 2010-11-2 12:33
把驴子和父亲的命运结合起来写,很有意境.
作者: kkxl的狼 时间: 2010-11-2 13:31
今年七月初四,是父亲六十三岁寿辰,当我们一致提议给父母亲在城里买一个院子,让他们享享清福时,却被他们严词拒绝了。父亲说,去了城里,那三十多亩地谁管?我的那骡子谁管?
这就是父亲,大爱的人。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11-2 16:21
谢谢各位,修改了一下题目。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10-11-2 18:59
多舛的命运,苦难的人生;可敬的长者,争气的儿女.问好.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11-2 22:42
原帖由 kkxl的狼 于 2010-11-2 13:31 发表
今年七月初四,是父亲六十三岁寿辰,当我们一致提议给父母亲在城里买一个院子,让他们享享清福时,却被他们严词拒绝了。父亲说,去了城里,那三十多亩地谁管?我的那骡子谁管?
这就是父亲,大爱的人。
问好新朋友。
作者: 心中的秘密 时间: 2010-11-3 00:28
平实质朴的文字,蕴涵着对父亲深沉的爱的情怀,父亲的形象鲜活的跃然纸上!
欣赏!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11-3 02:34
再来欣赏,问好!
作者: 潇湘渔父 时间: 2010-11-3 12:43
标题: 回复 1# 赵国宝 的帖子
看了你的文章,我特别有感触,因为我与你的父亲的命运有不少相似之处,只是我比他稍稍幸运一点,只在村里当了两年民办教师,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还留校当了大学老师。你父亲活得比我累、比我难,但愿他健康长寿。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0-11-3 16:47
饱含对父亲的深情厚谊。学习问好!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10-11-3 21:04
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辛苦与坚持,托举起而今的幸福生活.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0-11-4 16:33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10-11-3 21:04 发表
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辛苦与坚持,托举起而今的幸福生活.
问好长征。
作者: 何永飞 时间: 2010-11-4 16:47
朴实中见真情,父亲不易,父爱就是伟大。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