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老家的房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26 20:31
标题: 老家的房子
远远地就看见了那间房子
一棵树正依着它打盹,我仿佛看见它微微动了
却没有吵醒睡着的树干树枝小树叶

锈蚀的锁终于见到钥匙,愉快地咳了一声
大门哗啦的声音有些夸张
如同,站在教室门口放风的学生,惊见了老虎一般的班主任

我没有悄悄地来去,把所有的都唤醒了
水龙头流出了水,窗子门都开着,里外的空气热闹地串门
找木棍撑起那棵压在房子上的树

我的房子,直了直腰,分明听到:呼……
一口舒畅的长长的气息
拍拍脱皮的墙,吸一口霉潮的空气,泪流满面

母亲一个人就能填满屋子院子
母亲说我放学后在屋后的小路就开始喊:娘
母亲的气息把一切都烘得暖暖的

城市的灯火灿烂,我弯着腰走啊走
伤心疲惫,来来去去,走在别人的价值里
在老房子,我又看到了我

梧桐树上停了几只喜鹊
它们叽叽喳喳
它们看见了我的笑

写于20101126星期五




[copyright] 版权[/copyright]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0-11-26 20:43
真挚的感情,一种情怀,一种牵挂。问好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10-11-26 23:59
一段温馨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了。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28 14:22
标题: 回复 2#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问好。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28 14:22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11-26 23:59 发表
一段温馨的记忆,瞬间被唤醒了。


谢谢。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0-11-28 15:34
儿时的记忆,温馨的记忆!
作者: 笑后    时间: 2010-11-28 17:49
让我想起了家乡,你的诗歌带我飞回家乡了,问好!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0-11-28 19:57
营造的气息很暖又有淡淡的伤感。
作者: 笔架山上    时间: 2010-11-28 20:09
不能熄灭的记忆,,发自骨子里一种情感,一生中永远的牵挂,问候朋友
作者: 川上子    时间: 2010-11-28 21:02
是啊,好的诗歌就在于揭示别人尚未揭示掉的新鲜气息。
这首诗歌就有这样的揭示。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0-11-29 00:23
图文并茂,感染力颇丰!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0-11-29 12:49
表达出来一些童真的气息和家的味道,不错。
作者: 洪涓    时间: 2010-11-29 13:00
喜欢。问好。
作者: 雨兰    时间: 2010-11-29 13:28
写的深情、生动……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1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11-28 15:34 发表
儿时的记忆,温馨的记忆!

问邱天好。谢谢。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1
原帖由 笑后 于 2010-11-28 17:49 发表
让我想起了家乡,你的诗歌带我飞回家乡了,问好!


谢谢:))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2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11-28 19:57 发表
营造的气息很暖又有淡淡的伤感。


谢谢小龙女,问好。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2
原帖由 笔架山上 于 2010-11-28 20:09 发表
不能熄灭的记忆,,发自骨子里一种情感,一生中永远的牵挂,问候朋友


谢谢。问好。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2
原帖由 川上子 于 2010-11-28 21:02 发表
是啊,好的诗歌就在于揭示别人尚未揭示掉的新鲜气息。
这首诗歌就有这样的揭示。


谢谢,问好。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3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10-11-29 00:23 发表
图文并茂,感染力颇丰!


问好国魂,谢谢。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3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0-11-29 12:49 发表
表达出来一些童真的气息和家的味道,不错。


谢谢,问好山水斑斑。。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3
原帖由 洪涓 于 2010-11-29 13:00 发表
喜欢。问好。


问好:))
作者: 兰心    时间: 2010-11-30 19:24
原帖由 雨兰 于 2010-11-29 13:28 发表
写的深情、生动……


雨兰姐好。谢谢。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