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210A.jpg (113.03 KB, 下载次数: 556)
原帖由 ylruohe 于 2011-6-2 17:47 发表
看着,有共鸣,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来我们家蹭饭的也很多,有亲戚、下乡的,大人尽管热情但不是很情愿,而我们小的很喜欢,因为可以吃好吃的。文章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也让人产生反思!问好!
原帖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6-2 20:03 发表
以前我们那儿过年待客的鱼(多半是三五条鲫鱼)叫鱼碗,客人是不动筷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早不兴“不动鱼碗”了。一桌菜里除了鱼碗,还有熏鱼、红烧鱼块、清蒸鲫鱼或黑鱼,炒鱼片等,什么翘鲌、细鳞鲴、赤眼鳟、 ...
原帖由 漠北雪莲 于 2011-6-2 21:52 发表
用朴实的语言回忆过去的岁月。那些年,那些人,那样的日子,让我们既感动、亲切,又心酸难过。我们是同龄人,我们有相同的经历,相似的境遇。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都是历经苦难的过来人,但是他们的心底都很善良,也 ...
原帖由 大雪飞扬 于 2011-6-2 22:29 发表
写得很有情味,《蹭饭》里老王来时拿着一捆油条,却不是带给我们家的,幽默里透着生活的无奈。《半面鱼》里那个探头探脑的孩子同样写出了生活的沉重,很有典型性,让人过目不忘。
原帖由 叶浅韵 于 2011-6-2 22:39 发表
怀旧的文字,引起人诸多的回忆,虽然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从长辈们的嘴里听过很多类似的故事,那时辛勤劳动的结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却常常还要挨饿受冻,生存成了人的第一要务。如今生存的面孔放下,生活的质量 ...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6-3 05:29 发表
过去日子穷,吃顿饭就如天大的事。我们老家姑家表哥,常常来了就不走,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窝头玉米粥而已,但因为穷,巴不得他快些走。现在想来,一顿饭算得了什么,不互相走动,亲戚不就都断了路麻。读这样的故 ...
原帖由 李雷 于 2011-6-3 10:32 发表
第一章字足以表达过去岁月里尽管物质匮乏,但人们间淳朴善良品质却彰显。质朴温润!第二章字反映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整篇文章情愫真挚!
拜读!祝贺精华!
原帖由 王兆甫 于 2011-6-4 21:33 发表
借周老师的宝地,发一个帖子。我去年涂鸦的,请原谅我的冒昧哈!
【‘吃’的回忆】
本帖最后由 王兆甫 于 2010-8-20 15:33 编辑
记忆中,小时候几乎没有吃得撑腹的现象。我们兄弟三个,两岁的间隔。母亲不定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