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37|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的物语之二: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25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的物语之二:瓢

季大相


    周末,妻在家整理内务,将一些陈旧杂物当作垃圾清除。当妻欲将一只从墙旮旯里翻出来的水瓢扔掉时,被我劝阻了。妻白了我一眼,嗔怪道:“破破烂烂在你眼里都是宝,家里被你糟蹋得像狗窝了。”虽然口中流露不满,但还是将水瓢递给了我。手抓水瓢,我调侃道:“它是老古董,有收藏价值呢!”

    1990年以前,家乡大多数人家都习惯于在家前屋后的边角地上种植一、二株葫芦,我家也不例外。那时,父母用木棒在猪圈栏上搭了个木架,种植两棵葫芦,葫芦秧很旺盛,顺着木棒向上攀爬,在木架上、猪舍上,尽情地伸展腰肢,开出白嫩嫩的花朵,煞是可爱。老年人说,雌花要经过人工授粉才能结出葫芦果。印象中,我家这两棵葫芦从没有进行过人工授粉,但它照样是“瓜熟蒂落”,如期地结出葫芦果来,这大概是蝴蝶、蜜蜂之类的昆虫义务劳动之功吧!葫芦果挂在秧藤上面,像胖乎乎的娃娃在吮吸母亲的乳汁,沐浴着阳光、雨露,一天天长大。家乡人总习惯称葫芦为“瓠子”,母亲经常吩咐我和妹妹:“去摘条瓠子来烧汤。”或者“摘条瓠子来炸汤下面条吃。”趁葫芦果还细皮嫩肉的时候,将它们采摘下来,无外乎是清炒葫芦丝或烧汤,且以烧汤具多,成为夏日农家餐桌上一道常见的菜肴。

    葫芦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可以当作救生和生活用品使用,其因用途广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那时,国家尚未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很少,一户人家有2—3个小孩是正常现象,多的一户人家甚至能有10余个小孩。孩子多了,自然无暇顾及,基本上都是大孩带小孩,孩子的命贱得很。缺失了大人的照顾,孩子落水等意外事故时常发生。于是,一般人家都会留下1—2个硕大的葫芦果,待它自然生长成熟后,摘取下来摆放在阴凉处晾干,再在葫芦果的脖颈处打个小眼,穿根塑料线或细绳,系挂在小孩的腰间,等同于救生圈的功能。那年秋天的一天,5岁的小刚拿根树枝,一人溜到家门前的池塘边捞菱角,不慎脚下一滑,人跌落入池塘里,等到父母想起他时,已是吃午饭的时辰了。父母喊了几声,却没有回应,便开始慌张地寻找起来,第一反应是跑到池塘边。果然,小刚在池塘里面呢!他双手紧紧地抱着飘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仰着头,已飘荡至池塘中间,随时都有被水淹没的危险。小刚父亲纵身跳入池塘,将他抱上岸。事后,小刚父母庆幸不已,多次说小刚的命是捡来的,是系挂在腰间的葫芦救了他的命。
  
    葫芦做瓢,则是它的另一用途。那时候,农村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在使用葫芦瓢,当舀水的用具,通俗的称为水瓢。它的制做方法很简单,成熟的葫芦果晾干后,立起来,拿刀从中间一剖两半,扒掉瓤子,乃大功告成,两只水瓢。有句俗语:一只葫芦两个瓢。家里的这只水瓢是葫芦瓢,已有20年历史,岁月的熏染,使它的表面呈金黄色,仿佛涂抹上了一层油彩。我用力掰了掰水瓢,并没有想象中脆弱的模样,瓢体依旧十分结实,纹丝未动。关于这只水瓢的来历,我是作为当事人见证了其诞生过程,且因与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有关联,所以,在脑海里是清晰的记忆。那是1990年初冬季节,我顺利通过体检、政审等道道关卡,接到了县征兵办的“公民应征入伍通知书”,在即将踏上军营之旅的前夕,不顾父母让自己休息地劝说,动手清理家前屋后的杂物。当我爬上猪圈房顶拉扯葫芦藤时,却意外地发现一只硕大的葫果卧在藤蔓下,人站在地面,根本不在目击范围,使它得以恣意生长。说这只葫芦硕大,它比一个篮球还大,是我至今见到过的最大的一只葫芦果。藤蔓枯萎,葫芦果吸足了母体的养份,熟透且水份挥发殆尽,饱满、圆润,望上去就收获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我小心翼翼地摘下这只葫芦,让妹妹拿回家。家里使用的那只水瓢,中间裂开了一条缝隙,被母亲用针线缝补上继续将就着用,舀水洗菜做饭,或者浇菜水,但毕竟是带“伤”工作,细细的水线不时地从缝隙射出。这只水瓢,该淘汰了。我和父母一合计,决定将这只葫芦制做成水瓢。葫芦个大壳硬,我拿菜刀剖却切不下去,想使蛮力劈,又怕损坏了葫芦。无奈,父亲请来了会木匠手艺的大堂哥。大堂哥拿来一个小锯子,锯齿特细,他将葫芦放在一张方凳上面,一手按住葫芦,起稳固作用,另一只手抓着锯子,顺着葫芦的中间位置,轻轻地抽拉,“咯吱、咯吱”声中,葫芦一分为二,手和凿子并用,扒挖出内瓤,2只水瓢便跃立于眼前。大堂哥连要带赖地拿走了其中的一只水瓢。此后,这只水瓢成了我家生活中朝夕相处的成员之一,以至于铝皮锤制的水瓢、塑料水瓢在农家普遍使用的情况下,父母依旧舍不得将它淘汰,直到我1994年从部队复员回乡时,它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发挥着固有的作用。因为使用中难免会有个与锅台、水桶之类的器具磕撞,以及失手摔落在地的时候,日积月累,水瓢身体斑驳,金黄色的风采不再,表皮蜕变为黑色,但是,通体没有一条裂纹,足以证明它的个体是优质的。我结婚后,妻子买回了一套厨房用品,将水瓢淘汰出厨房间,却依旧没有扔掉,而是把它放进糠袋里面,舀糠搅和猪食喂猪。这只葫芦水瓢是何时躺到墙旮旯的,我没有印象了,感觉它是在不知不觉中蒸发掉的。

    如今,在农村种植葫芦的人家已属罕见。回望当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葫芦,家家户户都使用葫芦水瓢,它与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密不可分,然而现实无情,它也无可避免地湮没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之中,轻轻地去,没有一句怨言;就那么悄悄地转个身离去,淡定地退出曾经荣耀无比的舞台。手捧这只陈旧的葫芦水瓢,我感慨万端,在享受现代化、信息化、机械化高度发达的发展成果的同时,如若曾经家家户户都使用葫芦水瓢舀水的场景能再现,鱼和熊掌兼得,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那流逝的岁月,像飘荡而去的歌声一样,只能定格在脑海的记忆深处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1-6-26 09:3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6-25 09:19 | 只看该作者
种下葫芦籽,收获一瓢饮。
3#
发表于 2011-6-25 10:03 | 只看该作者
由妻家整理内务引出瓢的出场,将瓢的产生过程以及它的详细作用介绍,渗透出对这一来自自然的生活用品的感情,也因它的被现代生活的淘汰而产生惋惜。文中的“小刚”脱险的过程也让人的心跟着起伏。文字脉络清晰,亲切自然。
4#
发表于 2011-6-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读来亲切,生活气息扑面,生动感人,拜读。今年我依然在楼下种两棵葫芦,秧蔓很长了,呵呵
5#
发表于 2011-6-25 11:1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气息浓郁,娓娓道来,亲切感人@问好!
6#
发表于 2011-6-25 13:44 | 只看该作者
刚写过缸,这又换瓢了。蹲着看。
7#
发表于 2011-6-25 14:02 | 只看该作者
尝试着种葫芦,然后就可以使用儿时记忆里的瓢了。只可怕结的几个葫芦都不太争气,太嫩的缘故,据不成瓢。
8#
发表于 2011-6-25 14:38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生活气息,熟悉的场景,引人无限的遐思,问候大相兄!
9#
发表于 2011-6-25 15:5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提读,问好季老师。
10#
发表于 2011-6-25 15:58 | 只看该作者
瓢倒是见过,很久以前了,但还是才知道它就是这样(锯成)的 ,跟在大相老师文字后边,这次不是吃香滴喝辣滴,倒是长见识了
到底是之三,还是之二?
11#
发表于 2011-6-25 18:2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用瓢的少多了,估计以后要见不着了。问候
12#
发表于 2011-6-25 18:48 | 只看该作者
鱼和熊掌兼得,恐怕,是我们的奢望了。
社会不断发展,却也在不断遗弃。那些遗弃,很多时候,却成为了我们念念不忘的怀想。
我们的土家山寨里没有葫芦,用的,都是木瓢,木头做的,现在,却也很少见了,有自来水。
这字,朴实而蕴藉。
13#
发表于 2011-6-25 23:43 | 只看该作者
用葫芦做水瓢,充满着淳朴的乡间气息,问好。

1990年代以前(这句话的表达是否不大准确?要么是“九十年代以前”,要么“是1990年以前”)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0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6-25 09:19 发表
种下葫芦籽,收获一瓢饮。
谢谢朋友点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1-6-25 10:03 发表
由妻家整理内务引出瓢的出场,将瓢的产生过程以及它的详细作用介绍,渗透出对这一来自自然的生活用品的感情,也因它的被现代生活的淘汰而产生惋惜。文中的“小刚”脱险的过程也让人的心跟着起伏。文字脉络清晰,亲切 ...
是的,现在很难见到水瓢了。谢谢悉心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3:57 , Processed in 0.0570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