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本色生活之进城农民工(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1:18
标题: 本色生活之进城农民工(散文)
本色生活之进城农民工(散文)



                     文/于文华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踩同一块大地,流的汗最多,出的力最大,受的苦最重。可是,修建了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没有哪一间房屋属于你,只得将根深扎在生你养你的那一方热土,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活的重责,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像鸟一样飞来飞去。
     
        香喷喷、热乎乎的腊八粥一喝,年还未彻底过完,就背起五颜六色到蛇皮袋,装着简单的铺盖卷,怀揣父母妻子儿女的殷切期望与几张省吃俭用的票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天南海北、大中城市打工赚钱。有人丢下地里家里的活计,告别妻儿老小,联络亲友同乡,自行组建工程队,来到遥远而陌生的他乡,先是小打小闹,盖平房、砌院墙、打地坪、修花池,慢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资金、人脉与才干,逐步站稳脚跟,在城市找到了人生方向。认识的张大工(西北方言里大工属于有技术、会砌砖之人),带领几个儿子、儿媳与亲戚,年年给学校和单位修补院墙平房、栽植草坪花木、硬化地面道路,在城里买了楼房,全家搬迁到县城居住,给孙子们创造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后来添置了四轮车、搅拌机等机械,持续不停在城市发展。我问他何不扩大规模,承接些大的工程,挣的岂不多些。他笑笑:谁不想挣大钱,可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没命没福搞大的。现在想包大些的工程,大多得垫大部分资,待工程结束,验收合格了,才能慢慢回笼资金。我就像属鸡的,爪子旋跑旋吃。有几粒就吃几粒。挣的虽不多,但这钱来得稳定,有保证,我觉得划算,比种地强多了。

     有的今年去新疆,明年去内蒙,后年去安徽,哪里工价高就去哪里,哪里有赚钱的活就奔哪里。我的几个兄弟比我走的地方多,虽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眼,但见的世面毕竟多。他们去青海盐矿挑过盐,到宁夏铜矿打过工,到新疆乌鲁木齐搞过基建,甚至有人想出国到非洲“打洋工”,家里人不放心恶劣的气候与环境而作罢。今年听说内蒙古遍处发现煤矿,家家住有小洋楼,出行有小汽车,且牧民出手阔绰,工价高,自由组合了十多人的工程队。秋收时有人探亲,喜气洋洋,说大工一天200多元,小工也有160—180元左右,比本地高几十元工资,且不太辛苦——但愿年底前,他们能平安回家,让家里人过一个祥和、丰盛、如意的春节。

    每天下班后,我都要替妻打理商铺,总能看到来自安徽、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农民工,来店里光顾。有的成双结对,领自己心爱的人一块浪迹天下,相互照料、相互慰藉,即可消除下班后的寂寞,增进感情,又使人生添加情趣。有的随意穿双塑料拖鞋,溜达着买些小吃零食:喜欢抽烟的买几包价格最低的香烟,爱喝酒的提一两瓶低廉啤酒白酒,或秤几斤水果、瓜子、豆子,回去消消停停喝酒聊天、嗑瓜子、话家常,听着同伴嘴里蹦出的再熟悉不过的方言土语,家再远,心头也舒坦;话一话彼此熟知的人和事,即使再苦再累也能够忍受。

    进城农民工基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是一个家庭最主要的支撑和依托。他们住最简陋的工棚,吃最简单的饭菜,干的却是最苦、最累、最重、最脏的活:翠绿的草坪,鲜艳的花朵,茂盛的树木,宽敞的房屋,畅通的道路——城市的繁华,百姓的住和行,哪一样缺得了农民工的双手打拼,心血付出。居住的县城虽小,但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道路扩建,廉租房、经适房、商品房、步行街、美食一条街的修建,大多来由资金与实力雄厚的武威老板承接,用的农民工也大多来自武威凉州区。他们不修边幅,整天搬水泥、倒砂石、砌砖块,干繁重的活,无法穿的齐整,只能在下班歇工,要上街购物了,才稍稍收拾一番,洗几把满面灰尘的脸,换条干净裤子。

     年青一代的农民工,怀揣不同于父辈的梦想,自觉将身心与城市融为一体,有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被城市所接纳。倍受关注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养老保险、大病统筹、住房保障等诸多问题,也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逐步得到解决。一些地方奖励为城市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以城镇户口、住房等实惠,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也给予进城务工农民工以希望和力量。家乡有位年青农民工,高考落榜后只身去首都一家公司当保安,曾经被城里人在脸上砸过纸团,曾经骂过“臭保安、看门狗”,曾经两次想卷铺盖卷回家走人,但他还是默默忍受了留下来,以实力证明一切。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发奋自学,自修汉语言文学大专课程,完成了从保安到档案管理,再到班长的人生跨越。受到老总器重与青睐后,他更加努力,为公司献言献策,又从副大队长提升为老总专职秘书,最后凭借自己的扎实努力,在年仅24岁时就成为交易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集“全国优秀农民工”、“北京市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等诸多荣誉为一身,实现了他的梦想。他的六字“坚韧、勤学、精业”成功之道,给不少农民工以有益的启迪。经他多方面组织协调,兰州的白兰瓜、天水的花牛苹果、酒泉的葱头、凉州的人参果、民勤的哈密瓜、古浪的高原夏菜等甘肃特色农产品,源源不绝相继走进了北京的千家万户——他就是家乡人引以为豪的明星农民工代表顾兆学。报载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220万农民转为城市户口,其中有200万人参加了医保,150万人参加了城市养老,进城农民工子女基本实现了不交择校费就近入学,而当地的公租房也向农民工开放。

    农民工心头流淌着家乡的溪水,怀揣着家乡麦地里的阳光,融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就怕受老板的无理挑刺,就怕被城里人看不起。人生来无高低贵贱之分,无出身门第等级之别,差别就在于社会分工不同,从事的职业不同。城市前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水暖工、环卫工、清洁工、装修(卸)工、厨师、保姆……随时代节拍应运而生的搬家公司、家政公司、装修装潢公司、婚庆礼仪公司等大多也有农民工承当,相当一部分人已凭本事和能力,逐渐融入了城市社会,成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员。

    农民工一步步甩开了故乡的炊烟和泥土,穿梭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走出熟稔到村庄,走进陌生到城市,用汗水、血肉,甚至生命筑起了一道通向富强和文明的桥梁。他们心明眼亮,灵魂像麦子一样淳朴纯洁。天阴下雨或吃过晚饭了,才有闲暇在城里的超市、商场逛逛转转,为日后返乡增加些谈资和夸耀的资本。为了城市的繁荣,他们扛着生活的重荷,出力流汗,咬牙前行。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宽,花木越来越葱郁,农民工的脊背越来越弯曲,身心越来越疲惫不堪。有人戏言,倒退一百多年,几乎差不多城里人的祖先都为农民,谁都没有理由和资本讥笑、看不起农民工。一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而发展前行的,而城镇化人口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是两个重要的标杆与尺度。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的节目上了春晚,表明国民对农民工的关注。

    农民工说一不二,不虚伪做作,不会投机取巧,更不会偷工减料,像种庄稼一样用心砌好每一块砖,像务习农活一样舍得力气与汗水,修建每一栋楼房——自己虽无缘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但相信通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盼望着后代有出息,考大学光耀门庭,凭本事住上高楼大厦。

     农民工本色生活,真诚做事,低调做人,踏实干活。谈吐也许不雅,满嘴土言土语,从不轻易承诺,吐口即钉,一旦许诺了他人,就想方设法、费劲心思力求做到。天生具备农民到诚实本性,血脉里流淌着靠力气吃饭,拼汗水赚钱的信念,灵魂里激荡着本分做人,勤恳做事的原则。迎着太阳上工,踩着晚霞收工,虽一年大多数时间吃住在城里,根却在乡下——父母、妻儿、牛羊和家园在乡村,醒里梦里深长牵挂和悠长念想的是乡村,活着和赚钱的最大目的是亲人安康如意,儿女有所作为。有父母的期盼,儿女的想念,乡村的呵护,进城农民工才活的充实而自在;有亲人的挂念,妻子的疼爱,家园的眷恋,农民工才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精心打造每一幢楼房,为城市的繁荣锲而不舍地添砖加瓦!

    在这个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日益繁荣的城市,进城农民工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凭借自己的辛劳、汗水和付出,逐步提升工作技能和多方面素质,在城市安家落户,和城市融为一体。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8-27 17:04 编辑 ]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1:23
欢迎各位版主及文友批评、指导!祝福各位快乐幸福!
作者: 鸽子杨军    时间: 2011-8-26 11:37
农民的歌的赞歌,融进了深情,感人的力量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愿这样直面现实、关注草根的散文多些,多些,再多些!
学习并问好!
作者: 袁光熙    时间: 2011-8-26 12:35
作者满怀激情,对当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特点、生活、工作、作用、发展、思想情感作了全面生动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民工深厚的情感。
        问好于老师!
作者: 蒙正和    时间: 2011-8-26 14:32
农民工,真正的“中国特色”,我对他们怀有崇高的敬意!“农民工一步步甩开了故乡的炊烟和泥土,穿梭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走出熟稔到村庄,走进陌生到城市,用汗水、血肉,甚至生命筑起了一道通向富强和文明的桥梁。他们心明眼亮,灵魂像麦子一样淳朴纯洁。”读着这些滚烫的文字,作为读者,我还能说什么呢……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1-8-26 14:47
农民工,创造了城市之美,应该得到尊重。但愿农民工泣泪讨工资的现象彻底根绝。好文!问好于老师!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1-8-26 14:56
农民工们用臂膀扛起一座座城市。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7:24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1-8-26 11:37 发表
农民的歌的赞歌,融进了深情,感人的力量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愿这样直面现实、关注草根的散文多些,多些,再多些!
学习并问好!


  谢谢鸽子朋友第一时间的欣赏及赞誉。这种直面社会现实的作品我会力求尽可能写的多些再多些……问好朋友。祝福周末快乐!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7:25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1-8-26 12:35 发表
作者满怀激情,对当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特点、生活、工作、作用、发展、思想情感作了全面生动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农民工深厚的情感。
        问好于老师!


   谢谢袁老师的问候及认真的点评,祝福周末快乐!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7:25
原帖由 蒙正和 于 2011-8-26 14:32 发表
农民工,真正的“中国特色”,我对他们怀有崇高的敬意!“农民工一步步甩开了故乡的炊烟和泥土,穿梭于城市和农村之间,走出熟稔到村庄,走进陌生到城市,用汗水、血肉,甚至生命筑起了一道通向富强和文明的桥梁。他 ...


   谢谢正和朋友的捧场及支持,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7:26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1-8-26 14:47 发表
农民工,创造了城市之美,应该得到尊重。但愿农民工泣泪讨工资的现象彻底根绝。好文!问好于老师!


   谢谢大相问题的关注及赞誉,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6 17:26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8-26 14:56 发表
农民工们用臂膀扛起一座座城市。


  谢谢朋友的赞同,问好好友!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11-8-26 17:28
一篇详实的关于弱势群体家民工的文章,细腻、真实、感人。欣赏、学习,问好文化!
作者: 丁香雨    时间: 2011-8-26 23:28
如果没有对农民工深深的情感,写不出如此充满真情的文字。欣赏于老师佳作,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7 16:54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11-8-26 17:28 发表
一篇详实的关于弱势群体家民工的文章,细腻、真实、感人。欣赏、学习,问好文化!


  谢谢老友的欣赏与肯定……问好朋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7 17:04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8-26 20:20 发表
农民工需要更多的反映和关注。


  衷心感谢太阳神版主的厚爱与鼓励,问好朋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7 17:05
原帖由 丁香雨 于 2011-8-26 23:28 发表
如果没有对农民工深深的情感,写不出如此充满真情的文字。欣赏于老师佳作,问好!


  谢谢新朋友的欣赏与问候,祝福周末快乐!问好新朋友!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11-8-27 17:18
标题: 回复 1# 于文华 的帖子
每当看到农民工,我就会想起古诗“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而他们却吃苦受累最多!!!

学习 并 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8 10:29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11-8-27 17:18 发表
每当看到农民工,我就会想起古诗“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而他们却吃苦受累最多!!!

学习 并 问好


   谢谢不觉寒朋友的学生与问候,祝福周末快乐幸福!
作者: 万里    时间: 2011-8-28 15:51
能出人投地的农民工,是极少数的。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还是极受本地人、城市人的排斥哦!至于我本人,儿子是这样评价我的:老爸,你是城市里的土老冒!真的,在城市里,我一直找不到归属感!但愿干一年挣不到都市一平米、买不起一个高级马桶的农民工们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谢谢于老师此文,我代表农民工群体向你表示感谢!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1-8-28 16:14
原帖由 万里 于 2011-8-28 15:51 发表
能出人投地的农民工,是极少数的。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还是极受本地人、城市人的排斥哦!至于我本人,儿子是这样评价我的:老爸,你是城市里的土老冒!真的,在城市里,我一直找不到归属感!但愿干一年挣不到都市一 ...


问好于老师与万里,祝福我们的农民工兄弟!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1-8-28 16:51
感动于这样真诚的文字。农民工,一个严肃的话题,一群努力而辛苦的人,希望更多的人关爱他们!
作者: 蒲晓玲    时间: 2011-8-28 21:05
以前一提起农民工,感觉有一种轻视;现在提起农民工,有一种亲切。农民工,用他们的血汗给我们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读于老师的文章,读到一种质朴和本色,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0:34
原帖由 万里 于 2011-8-28 15:51 发表
能出人投地的农民工,是极少数的。就我身边的情况来看,还是极受本地人、城市人的排斥哦!至于我本人,儿子是这样评价我的:老爸,你是城市里的土老冒!真的,在城市里,我一直找不到归属感!但愿干一年挣不到都市一 ...


   谢谢万里朋友的欣赏与提读,问好朋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0:36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1-8-28 16:14 发表


问好于老师与万里,祝福我们的农民工兄弟!


     谢谢山菊朋友的欣赏与问候,但愿农民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0:36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1-8-28 16:51 发表
感动于这样真诚的文字。农民工,一个严肃的话题,一群努力而辛苦的人,希望更多的人关爱他们!


    谢谢朋友的欣赏与认真的鉴赏,问好朋友!祝福快乐!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0:37
原帖由 蒲晓玲 于 2011-8-28 21:05 发表
以前一提起农民工,感觉有一种轻视;现在提起农民工,有一种亲切。农民工,用他们的血汗给我们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读于老师的文章,读到一种质朴和本色,问好!


   谢谢新朋友的提读及欣赏,问好朋友!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1-8-29 16:14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凭借自己的辛劳、汗水和付出,逐步提升工作技能和多方面素质,在城市安家落户,和城市融为一体。
祝福他们,这些进驻城市的农民工!
作者: 幻中行    时间: 2011-8-29 17:05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但农民工如果不把自己当特殊群体,或者可以更快融入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7:11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8-29 16:14 发表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工凭借自己的辛劳、汗水和付出,逐步提升工作技能和多方面素质,在城市安家落户,和城市融为一体。
祝福他们,这些进驻城市的农民工!


   谢谢修玲朋友的欣赏与提读,问好朋友!祝福快乐!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29 17:11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1-8-29 17:05 发表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但农民工如果不把自己当特殊群体,或者可以更快融入


   谢谢新朋友的欣赏与提读,问好朋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1-8-29 17:48
农民工如果没有专业技术,就是能出卖苦力。我们这里开发区一家生产健身器材的企业,聘任的技术专家,年薪超过百万元。
作者: 石丁香    时间: 2011-8-29 21:42
直击社会现实的随心文字,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的生活中多些温暖的底色。
学习,问好!
作者: 李有旺    时间: 2011-8-29 21:44
拜读新作,关注底层,问老友好
作者: ylruohe    时间: 2011-8-29 21:49
关注农民工的生活,有一种大爱的胸怀,文字很真,很感动。问好!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1-8-29 22:24
农民工本色生活,真诚做事,低调做人,踏实干活。谈吐也许不雅,满嘴土言土语,从不轻易承诺,吐口即钉,一旦许诺了他人,就想方设法、费劲心思力求做到。
——————————————————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里话。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1-8-30 06:29
我们这里家资亿万千万的大老板,很多是从农民工发达起来的。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1-8-30 08:00
眼光向下,关注草芥,很好的视觉。这个题材值得挖掘,期待文华以系列的形式继续写作!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08:4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1-8-29 17:48 发表
农民工如果没有专业技术,就是能出卖苦力。我们这里开发区一家生产健身器材的企业,聘任的技术专家,年薪超过百万元。


   的确,有些学有专长的农民工为国家做的贡献不必大学生少……谢谢先生提读,问好朋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0:08
原帖由 石丁香 于 2011-8-29 21:42 发表
直击社会现实的随心文字,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的生活中多些温暖的底色。
学习,问好!


   谢谢丁香朋友的提读及欣赏,问好朋友!
作者: 文佳    时间: 2011-8-31 10:23
鲜活的材料,让我走进农民工,走进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里。问好文华!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6:00
原帖由 李有旺 于 2011-8-29 21:44 发表
拜读新作,关注底层,问老友好

   谢谢有旺朋友的问候及提读,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6:00
原帖由 ylruohe 于 2011-8-29 21:49 发表
关注农民工的生活,有一种大爱的胸怀,文字很真,很感动。问好!


   谢谢朋友的欣赏与感动。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6:01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1-8-29 22:24 发表
农民工本色生活,真诚做事,低调做人,踏实干活。谈吐也许不雅,满嘴土言土语,从不轻易承诺,吐口即钉,一旦许诺了他人,就想方设法、费劲心思力求做到。
——————————————————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 ...


   谢谢夏冰朋友的提读,问好1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6:01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1-8-30 06:29 发表
我们这里家资亿万千万的大老板,很多是从农民工发达起来的。


   再次感谢朋友的关注与发自内心的关注……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8-31 16:02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8-30 08:00 发表
眼光向下,关注草芥,很好的视觉。这个题材值得挖掘,期待文华以系列的形式继续写作!


   谢谢一兵先生的强有力赞赏,我会继续努力的,祝福快乐!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1-8-31 16:08
还是那么个:酣、畅、密。个别地方可以清疏一点。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1 08:55
原帖由 文佳 于 2011-8-31 10:23 发表
鲜活的材料,让我走进农民工,走进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里。问好文华!

        谢谢文佳朋友的欣赏,问好朋友!祝福快乐!
作者: 圆圆饼干    时间: 2011-9-1 09:15
心头流淌着家乡的溪水,怀揣着家乡麦地里的阳光,融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么有现实意义的文字,读来感动,更让人深思。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 10:08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1-8-31 16:08 发表
还是那么个:酣、畅、密。个别地方可以清疏一点。问好。


  谢谢星钧朋友的宝贵意见,以后注意多多注意……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 10:08
原帖由 圆圆饼干 于 2011-9-1 09:15 发表
心头流淌着家乡的溪水,怀揣着家乡麦地里的阳光,融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这么有现实意义的文字,读来感动,更让人深思。


  谢谢饼干朋友的提读及鉴赏,问好!
作者: 秋风向晚    时间: 2011-9-2 10:21
农民工,温暖又卑微的一个名词。在城市里的跋涉,谁能明白其中艰辛?
多少年了,自己也是其中一员,那种漂泊的心情,始终无处停靠。问好于老师。
作者: 张红华    时间: 2011-9-2 10:32
关注农民工兄弟,真情实感的文字。
作者: 蓝草十七    时间: 2011-9-2 10:44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容易,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