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睁开了眼或者闭上了眼以及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6 09:41
标题: 睁开了眼或者闭上了眼以及散文
  
  散文要关注现实,在一段时间内,是被人忽略了的。这些年的散文流派众多,很少听到“现实主义”流派。我想,关注现实的散文不多(回忆居多),是和关注现实的危险性有关。因为一旦睁眼看现实,就会看到众多的不合理,甚至让心产生悲凉。
  
  因此,散文里花鸟鱼虫多,散文里的个人小情绪、小体会多,涉及到人性和人生的少,也许散文家一旦看到了这些,就给自己的写作设计了雷区吧。比如说农村,一旦涉及到农村的题材,作者笔下的田园牧歌式的多,刘亮程那样的理想主义的多,而农民的真实遭遇、农民的真实内心、农民在中国城镇化运动中的尴尬,散文中出现的少。这就连环到散文的功能问题,难道散文真的无法在“写真实”的领域有所作为吗(不是报告文学和所谓的纪实散文)?
  
  “写什么”和“怎样写”是一个老话题。由于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写作,不写过去的,就写现在的,而现在离眼睛太近,不容易看得清,也不容易产生审美观照。这也是一个写散文的规律,越是近距离的东西越是不好写。之所以不好写,和作者的写作出发点有关系,写文字,大家总是喜欢理想化地处理自己文章里的人和事,谁也不想血淋淋,一旦血淋淋的,读者倒胃口,自己也不愉快,谁喜欢把时间花在不愉快的事情呢?鲁迅先生批判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我想,过去喜欢圆满而忽略真实,还有不敢面对现实,这也可能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之一吧。
  
  由于人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写作,写作者就要搞清过去发生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现在世界和中国又缺少些什么,将来的世界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环节里,“现在发生了什么”是重要的,因为“现在”是承前启后的,弄不懂“现在”,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就被拦腰斩断了。世界上有两种人最需要睁开眼睛,一种是政治家,因为他们的作为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但是政治家会受到利益的牵扯,会有意识地闭上一只眼睛。再一种是文学家,文学家是为“生活”而生的,尤其是当下的生活。文学家故意闭上眼睛,大抵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担心迫害(有过例子),另一种是夸大文学的娱乐作用,弄文学,就是玩文学,玩得高兴就行了,谁去自找苦恼“铁肩担道义”呢?
  
  我想到了“大多数”这个概念,王小波有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数人说一个事情好,是不是就真的好了?确实值得研究。对于写散文来说,能够睁开眼睛写散文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世界上存在无法睁开眼睛,也存在故意不睁开眼睛的人。睁开眼的人少了,就会孤独,很多时候,孤独是有立场有坚守的人的代名词。在这里,笔者不是说不应写“娱乐性”的散文,而是说写现实、写真实的散文数量不能太少。娱乐性的散文,从五四就有,周作人不管日本人会对中国有什么危害,照样写他的茶,写他的草和虫。他的胞兄鲁迅就清醒多了,是坚决不和入侵的日本人为伍的(虽然都早年留学日本)。
  
  古人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提倡,中华民族的历史也确实出现过一批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曾经被鲁迅先生称作“中国的脊梁”。笔者觉得,擅长写字的人,能够睁开眼写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应属于中国的脊梁,即使人数稀少,也是中国的脊梁。细算起来,对人体来说,脊梁只有一根,比不上肋骨可以多根,脊梁属于属于少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个标准中,最后一条最难做到,人总得吃饭,写作人的老婆孩子总要向你要生活费,为了糊口,该低头就低头吧,这当是许多知识分子的状态。
  
  这些年的中国的散文中总是呈现“一多一少”的状态,散文界的主义多、个人小情怀的作品多,真正能对提升民族精神、民族境界有力的作品少。关于写散文的人和现实的关系,也有过多种提法,如“原生态”“现场主义”等,这些口号不是不好,而是面对现实、面对真实、面对人性和人性的变迁,总是有点“隔”。写散文的人,总应该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是作为救世主),和普通民众站在一起,看到他们的心酸苦辣,在中国的整个的现代化过程里,看到人性的嬗变,写出真实的民族心灵,也就是说,在没有弄清中国之前,千万不要说已经弄清了世界,先弄清了自己,再去看别人。
  
  因此,克楠在此也疾呼一下(尽管“疾呼”是容易被人诟病):散文写作者们,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吧!
  
                                                                                                                        2011年9月于赵都邯郸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6 09:42
请朋友们多多批评。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1-9-26 09:46
铁肩担道义。这样的散文,确实少,写的少,也难写。中国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 北雁    时间: 2011-9-26 09:47
有一天,一个文友告诉我,说来到城市后,“根”没有了,因为还不能融入城市,对乡土生活也知道得少了,于是,创作便没有了源泉。于是今天读到克楠先生的文章,果真有同感:
散文写作者们,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吧!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1-9-26 10:05
虽属宏愿,却极真诚。问好克楠。
作者: 鸽子杨军    时间: 2011-9-26 10:10
散文的虚构与真实,散文的现实主义与浪漫抒情,值得深思。当然,百花齐放也很好。或有人长于写关注现实的散文,或有人长于小吟小唱。我想,只要源于性灵出于真情,都可成就好散文。
读之受益,问好兄长
作者: 李有旺    时间: 2011-9-26 10:13
读之有益.问王老师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1-9-26 12:44
分析透彻,也许是很多写作人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民众的疾苦吧,因此没有很真切的感受,当然也就写不出有力度的关注现实的作品。学习,问好!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1-9-26 13:01
写现实,往往不够温婉,不好看,甚至有人觉得写出现实丑恶的一面,这个人也丑恶这样的观点,所以大多数作者都学乖了。现实是残酷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1-9-26 15:07
可见克楠兄关于散文的独立思考,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散文现象的本质。这种关于散文的惊醒的认识精神,非常值得关注。
作者: zfx875206    时间: 2011-9-26 17:51
有思考,有启发的探究,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1-9-26 18:39
很有见地。散文必须来源于生活。
作者: 李雷    时间: 2011-9-26 19:07
笔触伸向生活,倾力抒写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少些风花雪月。文章有思考力!拜读!支持精华!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11-9-26 19:32
标题: 回复 1# 王克楠 的帖子
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吧!

学习并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7 10:30
写散文的人,总应该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是作为救世主),和普通民众站在一起,看到他们的心酸苦辣,在中国的整个的现代化过程里,看到人性的嬗变,写出真实的民族心灵,也就是说,在没有弄清中国之前,千万不要说已经弄清了世界,先弄清了自己,再去看别人。

   拜读克楠朋友很好的见底与关于如何写好散文的见解…… 的确应该如此!
作者: 洛风    时间: 2011-9-27 10:36
题目有点绕,但内容清晰,见解独到,学习。
作者: 妹姚    时间: 2011-9-27 10:40
有思想有见地很独到,问好克楠老师。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1-9-27 10:52
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
作者: 袁光熙    时间: 2011-9-27 10:58
  “这些年的中国的散文中总是呈现“一多一少”的状态,散文界的主义多、个人小情怀的作品多,真正能对提升民族精神、民族境界有力的作品少。”
   ——说得对。
  “散文写作者们,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吧!”
  ——支持克楠的疾呼。
  问好朋友!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1-9-27 13:41
  写现实,是需要近距体验的功力和勇于(善于)表现的勇气。功力和勇气,角度和技艺,都是制约的因素。然而,表现现实,书写现实又是十分迫切和紧要的。
作者: 千仞峰    时间: 2011-9-27 14:03
也许现实的东西还没有足够的沉淀,写出来后,显得肤浅一些吧。
作者: 张谋    时间: 2011-9-27 14:13
直面现实,未尝不是出路,缅怀过去,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者: 文竹    时间: 2011-9-27 15:55
我很喜欢你写的这类文章,看到一篇收藏一篇。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1-9-27 18:36
文字,必须具有时代的烙印。这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散文,能更直接地与当下,融为一体。
不知道,周闻道老师所提倡的“在场主义”是否,也含了直面现实的因素?
所有关于散文的探讨,都值得,愿意为散文付出的写作者好好研读。
雷达老师有一段话:“看完《阿凡达》出来,一位朋友忽然说,现在还需要文学吗?让我一惊。这问题提得似乎有些孟浪,但往深处想,在今天,这其实是一个深隐的、甚至无法回避的问题。这里指的当然是我们熟悉并喜爱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也就是所谓纯文学,或者叫严肃文学,高雅文学。我看到不止一个论者在谈到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时,说它如何“老龄化,圈子化,边缘化,萎缩化”了,言下之意是岌岌可危了。

    从市场消费的层面看,现在确是一个泛文化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1980年代才是文学的时代。”
文学所该有的真正社会意义,也许,还是一个高高的山峰。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11-9-27 20:42
散文的本真,不容忽视。读之受益,问候!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07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11-9-26 09:46 发表
铁肩担道义。这样的散文,确实少,写的少,也难写。中国现状不容乐观。


  玉琴,我越来越觉得中国进入了文化沙漠。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08
原帖由 洛风 于 2011-9-27 10:36 发表
题目有点绕,但内容清晰,见解独到,学习。


  嘿嘿,朋友是的,有点绕:)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09
原帖由 妹姚 于 2011-9-27 10:40 发表
有思想有见地很独到,问好克楠老师。


   喜欢你关于女人的那篇文章,感到特爽!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09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9-27 10:52 发表
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乡里的父老乡亲的疾苦!


  是,在他们身上,有着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血泪!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0
原帖由 袁光熙 于 2011-9-27 10:58 发表
  “这些年的中国的散文中总是呈现“一多一少”的状态,散文界的主义多、个人小情怀的作品多,真正能对提升民族精神、民族境界有力的作品少。”
   ——说得对。
  “散文写作者们,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 ...


  您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书匠,向您致敬!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1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1-9-27 13:41 发表
  写现实,是需要近距体验的功力和勇于(善于)表现的勇气。功力和勇气,角度和技艺,都是制约的因素。然而,表现现实,书写现实又是十分迫切和紧要的。


   兄的表述很有理论性,生活基层的人(包括所谓的工人阶级)需要有人写。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1
原帖由 千仞峰 于 2011-9-27 14:03 发表
也许现实的东西还没有足够的沉淀,写出来后,显得肤浅一些吧。


  是的,越是近距离的东西,越是难写啊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2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11-9-27 20:42 发表
散文的本真,不容忽视。读之受益,问候!


   如浩,早晨好,握手!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3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9-27 18:36 发表
文字,必须具有时代的烙印。这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散文,能更直接地与当下,融为一体。
不知道,周闻道老师所提倡的“在场主义”是否,也含了直面现实的因素?
所有关于散文的探讨,都值得,愿意为散文付出的写作者 ...


    天涯紫蝶朋友评点的很细致,谢谢你。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4
原帖由 文竹 于 2011-9-27 15:55 发表
我很喜欢你写的这类文章,看到一篇收藏一篇。


   嗯,谢谢,能加你为QQ好朋友吗?我的QQ271492863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07:15
原帖由 张谋 于 2011-9-27 14:13 发表
直面现实,未尝不是出路,缅怀过去,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你好,我格外赞成您的“心灵的洗礼”这句话。说的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1-9-28 11:21
再次欣赏。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8 16:36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9-28 11:21 发表
再次欣赏。


谢谢满园。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9-28 16:52
克楠老师,这又是一篇大文字。
嘿嘿~~  遥远的总是安全的,所以听得懂和听得近,还有太远的距离。
受教了。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8 16:55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1-9-28 07:11 发表


   兄的表述很有理论性,生活基层的人(包括所谓的工人阶级)需要有人写。


      我的本色生活系列想写一写基层草根阶层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及人生轨迹,已经写到之八了,请克楠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以及今后的走向和如何写好此类散文给我指导、指导,结合前几篇谈谈感受,让我醍醐灌顶地改正与提高!
    祝福国庆长假阖家快乐幸福!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9 07:36
原帖由 丹青引 于 2011-9-28 16:52 发表
克楠老师,这又是一篇大文字。
嘿嘿~~  遥远的总是安全的,所以听得懂和听得近,还有太远的距离。
受教了。


丹青引朋友, 谢谢你,克楠做的很不够,要继续努力。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9 07:40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1-9-28 16:55 发表


      我的本色生活系列想写一写基层草根阶层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及人生轨迹,已经写到之八了,请克楠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以及今后的走向和如何写好此类散文给我指导、指导,结合前几篇谈谈感受,让我醍醐灌顶 ...

    文华,发我邮箱吧,我找时间阅读并“妄言”(曾经在中财写过所谓的“综合言”,被几个朋友说成了啰啰嗦嗦那么多.......)。我的邮箱wkn1956@163.com
    不要心急哟,最近做外公了,很忙。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29 07:41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1-9-27 10:30 发表
写散文的人,总应该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是作为救世主),和普通民众站在一起,看到他们的心酸苦辣,在中国的整个的现代化过程里,看到人性的嬗变,写出真实的民族心灵,也就是说,在没有弄清中国之前,千万不要说 ...


    文华,需要一批写字的人,和普通百姓站在一起,虽然百姓也是有缺点的。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9 11:52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1-9-29 07:40 发表

    文华,发我邮箱吧,我找时间阅读并“妄言”(曾经在中财写过所谓的“综合言”,被几个朋友说成了啰啰嗦嗦那么多.......)。我的邮箱wkn1956@163.com
    不要心急哟,最近做外公了,很忙。


   恭喜恭喜当了爷爷,请客呀,我国庆节就发到邮箱里,好好指导指导!问好!祝福小外孙健健康康!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9-29 11:52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1-9-29 07:41 发表


    文华,需要一批写字的人,和普通百姓站在一起,虽然百姓也是有缺点的。


   好的,我会经常下去 ……问好朋友!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1-9-29 13:45
这个疾呼彰显作者良知。支持。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11-9-29 13:54
小与大,个体与众生,悲悯与情趣,内部与外界,快乐与深省,灵性与沉重,工笔与写意,创新与传统~~~也许作为一个最为自由的问题,而操作恰恰有无限的开阔与延展性,这样就给写作者提出很多问题,如何才能以一种最恰当的姿势来看待散文,书写文字。很好的启迪,问好老哥。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30 09:53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11-9-29 13:54 发表
小与大,个体与众生,悲悯与情趣,内部与外界,快乐与深省,灵性与沉重,工笔与写意,创新与传统~~~也许作为一个最为自由的问题,而操作恰恰有无限的开阔与延展性,这样就给写作者提出很多问题,如何才能以一种最 ...


     长征是有理论素养的,问好。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9-30 14:19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1-9-29 13:45 发表
这个疾呼彰显作者良知。支持。


   谢谢,致以节日问候!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1-9-30 16:18
散文不只为了好看,真正的美在于思想,真正美的思想在于扎根现实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的思索。人是要老的,人是要死的,老与死都不美,但老与死都承载了生命生活的哲理元素,须于生命的触须里细寻深索。生命是艰辛的,现实是残酷的,艰辛与残酷都写不出委婉来,都未必好看,但是有力量在,有真实在,有温暖在。脚踏黄土,心系苍穹,实在,畅想,思索,记述。美有无限大,难开无根花。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10-1 09:18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9-30 16:18 发表
散文不只为了好看,真正的美在于思想,真正美的思想在于扎根现实追溯历史展望未来的思索。人是要老的,人是要死的,老与死都不美,但老与死都承载了生命生活的哲理元素,须于生命的触须里细寻深索。生命是艰辛的,现 ...

    你体会的很深刻,向你学习,过节好。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1-10-2 10:19
原帖由 北雁 于 2011-9-26 09:47 发表
有一天,一个文友告诉我,说来到城市后,“根”没有了,因为还不能融入城市,对乡土生活也知道得少了,于是,创作便没有了源泉。于是今天读到克楠先生的文章,果真有同感:
散文写作者们,多写写现实,多体验一下城 ...


   问候北雁!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11-10-2 10:58
刚看了李敖的散文《吃人》。顿觉,人性再怎么变迁,应该是向前文明的方向前进的。
颀赏作者文章,学习。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1-10-2 11:40
倡导得有价值。学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