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庄(10)为何所为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11-10-23 08:38
标题:
读庄(10)为何所为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50 编辑
读庄(10)为何所为
《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名为“应帝王”。
从下面的内容中来看,大约可以理解为“应对帝王”。下文中,援引多条事例,都有人在问应如何行帝王事,然后就有高人指点应对(那些高人也缥缈的很,其言行也大约是庄周假托的代言人。――我们也不妨理解为,本就是庄周自己的观点。)。也说解释说,“应帝王”也可解为“应当如何做帝王”的意思。从根本上看,两种说法并没有区别。我们也可以说本篇讲的是庄子的“政治观”。
其实,庄子讲宇宙大道,讲人生人死是强项。到讲政治就觉得有些滑稽。因为,你可以有“大宗师”,可以“德充符”,也可以“消遥”“混世”,那都多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无知无为,可以离形去智。那可以看成一个人的爱好及内在修为。但一谈到“治理”,那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喜欢这样,他倒不一定就爱如此。你说清淡些好,他就非要重口味。所谓众口难调。而治就必须有着共同的目的,统一的规范。――它是一个群体效应,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绝不会是一个“心想”就可以的情况。
庄子的诸多说法是个性唯心的,而行政治理更多强调的是共性而唯物。
但在庄周看来,自己的道是无所不能的,包括对于政治方面。所以,他认为无为不治,才能够天下大治。然后用了许多的小故事,来寓言自己的政治理想。想告诉人们,做为一个行政者,做,就是低劣的,不做为,才是高明的。最简显的一个故事:混沌本来没有耳目等七窍,但他生活的很快乐。北海的倏帝伙同南海的忽帝,因受过他的恩惠,出于报答,就大发善心,为混沌开窍。每日天凿一窍,凿够七天,正好把混沌就凿死了。――庄周当然不是在讲一个外科手术的失败。他把三人都讲作是帝王的出身,也是特有用意。还是在表明自己的政治观了。
对于庄子的这些说法,我并不赞成。我们不去一一分析他所举的事例,或辨识他在事例中那些高妙的理论。这里只需要借问一句:如此“无为”“不治”,真的就能做得了帝王吗?即使先天的得到,又能做得了几日?
从我们的历史中看答案,有为图治的帝王,长寿的不多。无为不治的,长寿有,做长帝王的极少。帝王天下,自古就是被人问鼎逐鹿的。这也实在不是逍遥自得的物件。
那么历史上,也确实有无为大治的阶段。我提醒大家的是,仔细盘问一下,就知道所谓的无为,背后肯定有着“大有为”,有帝王在“无为”,肯定有着“先王”或者臣民在“大有为”。不然的话,大家都在那里袖手坐忘,离形去智,如枯木死灰一般,哪里会有今天的无数活人?
那么,庄子的政治观就一点没有道理?显然也不是。
我们试图如此理解: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也就是庄子据说的“道”。这不是政治力量所能够改变的。一个聪明的行政者,应当去把握这种规律,顺应这个规律,适当的利用这个规律,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那他就是一个明道得道者了。然而,在多个时候,最先明道的并不是行政者。因为“政”在治,在于共性的整理。而道的方向往往被一些修改的先驱所发现。而这时又往往是当前政治所不容的。于是,有制裁,有牺牲。这时候的帝王当真是“为”不如“不为”了。
在某些帝王、包括在没帝王的时代的某些当政者。认为当权即是当道。便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做出些愚蠢可笑的事情来,也就难免了。
[copyright]
[/copyright]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1-10-24 17:01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50 编辑
这个“应帝王”的解读是有道理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