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有关声音的散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0-30 21:04
标题: 有关声音的散章



    一

    住的地方临街,除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呼啸而过的车辆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声音。而我,则格外迷恋那个卖早餐的。



    “面包、花卷、小馒头……”


    一个略带外地口音的女声每天凌晨准时在楼下响起。声音急促,短薄而轻脆,密密仄仄,有时略带些沙哑,每次叫唤的节奏和音调并不雷同,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事先录制好用小喇叭播放出来的声音,而是如同她所卖的早餐一般,是从胸腔里新鲜出炉,芳香四溢,热气腾腾的声音。这个女子的声音好像永远不会松懈和倦怠似的,即使我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听着也是温暖,尤其是在冬天寒冷的早晨。


    我躺在床上猜想,她应该很年轻,很早的时候就从故乡来到这个城市,有着上早班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同许多外来人一样,在别人的土地上耗自己的青春和力气,在别人的生活中抢演自己的人生故事。一天天忙碌和辛苦,到天暗下去的时候,等回丈夫和孩子,一家三口在灯下吃晚饭,清点核算一天的收入和支出,再计划一下遥远的未来;每个月打电话回家,询问家中老人的身体,再告诉他们自己一切都好。


    在她的声音中寻找温暖的异乡人一定不止我一个,作为母亲,作为妻子,作为儿女,作为一个异乡人,她的生活有人静静倾听却无人观看,活得真实坦诚却寂寞难言。她需要用真实的声音来宣泄自己的疲惫和倦怠,谁说异乡没有温情呢,在陌生寒冷的早晨,一些人是不是因为这种声音而彼此慰藉?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声音而想到了故园?

    二

    另外一个让人着迷的声音是在读书时。

    “修雨伞呀---修雨伞!”


    我认为就是最高明的语言艺术家也不能把这两句话的节奏控制得比他更好,更精妙,更让人惊叹。前一句慢慢地张开、拉长,拉长,接着再慢慢地回缩、消退,像一支长长的咏叹曲;后一句则变幻万千,快而急,出乎意料,总是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戛然而止。整个句子饱满结实,充溢着沧桑和韵味,甚至带有一丝怆然伤痛和倾诉的味道。在某些有雨的清晨,在破碎的梦隙中细细咂摸着这个声音里的光阴,令人悲喜莫名。


    只可惜哈尔滨的雨水并不多见,也不缠绵温婉,总是突如其来、彪悍强势,呼啸而过、转瞬即逝,听到那个声音的机会很少。我始终没有雨伞给他修,但只要他的声音响起,我必定驻足倾听。


    也曾远远见过他,一个面容瘦削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宿舍楼前的花坛一角占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在那些大学女生面前,他显得寒酸拘谨,微黑的脸,完全淡漠的眼神,里面有一层熏染的孤独水汽。异乡人的行头,异乡人的神情,异乡人淡淡的哀愁。触目之时,让人心里发酸。就像那个卖早餐的声音一样,大抵四方讨生活的人,身体里都会有一种最原始的力量吧,像从胸膛里迸裂出来的热血,温热而让人心伤,来自陌生而断层的地方,是一种遥远而熟悉的呼唤。
    人的一生是不是总要不断远行,远行到他乡讨生活。

    三

    而我,习惯在春天出发。在我孤身上路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感到惊悸和不安,像一只爬在城市街头的蚂蚁,触摸不到泥土的芬芳,水泥地让我焦躁、僵硬和冰凉。我觉得,这必定是我远离了那些声音的缘故,那些我迷恋的尘世声音。


    关于这些声音的启蒙来源于哪里呢?应该是在一个春天里,我遭遇了一种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江水东流,花开又落,无数个春天在日子里沉睡过去,无数个春天又在春天里复活。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不过是消退在眼眸鬓发间的一阵花香,芳华转瞬而过。但我始终认为,春天是一个必然会产生故事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必然会发出很多美妙声音的季节。那种动人优美的节奏成了所有声音的源头。


    关于那个春天的声音,一开始的印象是不是这样的:
    一个像是从远古时期走来的人,他带着某种神秘的声音,吹开了满山青黛之色,突然出现在乡村面前。于是,整个春天就由这些声音牵引着,从我的眼睛里蹦了出来。声音滑落的地方,就像摔开了残冬的一声叹息,山水轰然开启,颜色明锐畅达,并不需要强调那些花儿草儿、蜂和蝶有了什么变化,光是天地间饱胀着的那一股鲜丽灵动的气韵就已让人心醉,这种气韵只有在故乡的土地上才能鲜活。


    带来这种声音的人是一个满面尘灰之色的外乡汉子,他挑着很沉的担子,一只手搭在扁担上,另一只手则执着这种声音的源头:弯且长的一截东西,有着柔且媚的线条,通身黝黑发亮,有的地方因为长期摩挲的缘故,已变得光滑流畅,匀出淡而银白的光来,形状古拙、沉寂无言。然而一旦将之靠近唇角,气流闭合进出之间,角尖微微颤动之际,腮帮鼓动起伏,那种低沉雄厚、神秘辽远的声音便越过人的唇齿和胸腔,穿透千山万水,在天地之间呜呜咽咽泅浸漫延开来。春天被它一声声唤来,某些沉睡而模糊的记忆就这样被时光之手慢慢揉醒。


    外乡人每走过一个村庄,就吹响一次这个声音,就像是举动某种仪式似的。有见识的人摸着胸前垂飘的胡须沉吟道,这是一支牛角,上古时期的神物,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东西才能发出这样醇厚这样地道的声音,才会有这样居大的召唤魔力。


    我曾经长时间地看着这个异乡人,他焦灼的眼神,他干裂的嘴唇,他疲惫的身子,他难言的伤痛。当他说到家的时候,他会痉挛般抓紧那截号角,情不自禁凑到嘴边,抖动着一丝微笑,从里面吹凑出来一个个古怪玄妙的音律,这个奇怪的音律具有疗伤止痛的作用,异乡人的悲苦彷佛缓解了很多。力气和精神又在他的身上慢慢聚居。他的眉梢上呆着一颗汗水,亮亮的,闪烁着圆润的光芒。那里面,是不是藏着一个叫乡愁的东西,淡淡的,哀哀的,细弱如斯,孤独如斯,悲切如斯。异乡人为什么要把乡愁藏在汗水里呢,是因为这一切都无从诉说,难以捕捉?就像一个短暂的瞬间的梦,你想抓它的尾巴时,它早已溜得没影了,但你坚信它来过,因为枕上那种痕迹还在,那种气息还有些许残留,那种光影那种场景永恒存在,令你回味。


    异乡人的灵魂是不是被记载在这只牛角里?一些画面得以永世刻画:山路迢迢,辙痕深深,一群腿脚粗壮,毛色油亮的性灵动物缓缓走过诗经史记,穿越行吟诗人的篇章。它们不停地走着,走过秋,走过冬,终于等来了春天,停留人们殷殷的目光里,负责粮食和蔬菜,春天是它们唤醒的,用沉沉的胸腔呜咽出来的。

    四

    声音的主人成了人类的奴隶,被迫世代劳作,其中部分同类被搬上了餐桌,填进了饕餮胃囊,而更多的同类则参与了刀耕火种的文明。最初它们应当在反抗,但它们反抗不了聪明的人类,后来它们屈服,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达成了某种秘密契约,协助人类时代繁衍下去,它们跟人类的命运彼此紧密相连,它们的乡愁里有人类的乡愁。对于人类来说,它们是一群外乡人,它们的祖先最初被训化,它们的家园被人类占有,它们把自己完美地呈现在祭祀台上,把自己的心血和信念印证凝结在弯弯的角上,一些东西就这样被号角记忆了下来。


    每到春天的时候,就是它们思念故土的时候,也许是森林也许是草原,甚至什么也没有的大荒漠,但有什么关系呢?那里有自由,脖子上没有套上枷锁,鼻梁上没有那根绳索,它们可以匍匐在土地上,紧贴着泥土的气息,无拘束的撒欢,尽情的嬉戏游乐。也许,它们进化到现在,骨子里早已经忘记了跟人类之间的仇恨,早已经心甘情愿接受了人类赋予的一切使命。只有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们的神经会被不经意地触痛,某些神秘而又辽远的符号会被自己的号角这部古老的史书再次翻译解读出来。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异乡人到了异乡要吹响号角的缘故。因为孤身上路的人会感到孤寂和凄苦,会彷徨不安,他们在行走当中也许会拼命记忆自己的故土,脑海里会有某些模糊的片段闪过。如果这些碎片无法拼凑,那将怎么办呢?吹响这些号角,祖先会传给你一些永远不变的信息,祖先甚至会带你回到故乡,回到春天里,你会听到母亲的呼唤和看到熟悉的目光。有这些声音相伴,就犹如触摸到了故乡的血脉,才有勇气继续行走,一直在春天里走下去。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子夜歌 于 2011-11-3 09:57 编辑 ]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1-10-30 21:11
沙发先占一下。
作者: 苇岸-弦歌    时间: 2011-10-30 22:30
“面包、画卷、小馒头……”一声声外乡人的风景真美,真善,真不易。
“修雨伞呀……修雨伞!”好在天总会下雨,伞用久了也总得修。现在那些吆喝声远了,农民工们还得远行讨生活。
风声、水声、鸟声多好,花开的声音、蛙鼓虫声多好,乡愁不仅仅是人的,生物圈内生命能否多样化,能否可持续发展是最大的乡愁。
由优美到震撼,由悲悯到大爱。喜欢这样的文字,学习问好!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1-10-31 07:53
散章不散,独特的视角,流畅的文笔,通过种种声音聚起关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悲悯叩问,令人动容。
作者: 烟雨飘过    时间: 2011-10-31 08:08
一篇流畅的文字,让人从感动中久久无法自拔。那声音,相信温暖着每一个有心人。

嘎然而止----戛然而止

[ 本帖最后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10-31 08:27 编辑 ]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11-10-31 08:56
别致的表达,优美的意境。
作者: 张谋    时间: 2011-10-31 09:41
很熟悉的场景:)
作者: 昨日时光    时间: 2011-10-31 09:59
欣赏朋友关于声音的描摹和感悟。拜读,问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0-31 10:12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10-30 21:11 发表
沙发先占一下。

谢谢衫子朋友,早上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0-31 10:13
原帖由 苇岸-弦歌 于 2011-10-30 22:30 发表
“面包、画卷、小馒头……”一声声外乡人的风景真美,真善,真不易。
“修雨伞呀……修雨伞!”好在天总会下雨,伞用久了也总得修。现在那些吆喝声远了,农民工们还得远行讨生活。
风声、水声、鸟声多好,花开的声 ...

谢谢弦歌,喜欢你清丽而富于哲思的好文字。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0-31 10:14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1-10-31 07:53 发表
散章不散,独特的视角,流畅的文笔,通过种种声音聚起关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悲悯叩问,令人动容。

衫子的评论总是及时而温暖,再一次感谢,握手!
作者: 辛贵强    时间: 2011-10-31 10:15
沉醉在笔者描摹的声音世界里,一叶知秋,一斑窥豹,从这篇文章可以知晓作者颇见功力。

[ 本帖最后由 辛贵强 于 2011-10-31 10:17 编辑 ]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0-31 10:16
[quote]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10-31 08:08 发表
一篇流畅的文字,让人从感动中久久无法自拔。那声音,相信温暖着每一个有心人。

嘎然而止----戛然而止 [/quo
十分感激烟雨指出错误,刚刚查了一下,嘎然而止的确是戛然而止的误用,以后不会再犯了。恳请烟雨以后继续关注指导。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11-10-31 10:21
把几个不同类型的人,集合在同一个主题之下,这样用心的写作源于细致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几个章节气脉贯通,用笔节制,人物鲜活!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1-10-31 11:32
很会找角度的,这写法不错。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11-10-31 11:40
词汇和语句算不上精练,感染力不强,讲说的味道过重了,对于声音的描绘只是每节开篇那一二声,其后就都是笔者的画外音。更多的在说与声音相关的个人感觉。这更象一篇徐徐分说的杂谈。
从糖葫芦的角度来说,精华是不给的,但可以给个鼓励奖,竖个手指头。

句子不够精练也非十分准确,例如“在别人的土地上耗自己的青春和力气”,一个耗字显得有些单薄无力了,这样的例子文中很多。修雨伞,虽然说最高明的语言家也不能说的更好,却没有用文字描绘出怎样的好,使人从字面上无法理解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来说说哈尔滨本地的匠人叫卖声吧,就谈修理雨伞和剪子、菜刀的吧。
在哈尔滨本地,我是哈尔滨人,经常有修理雨伞、剪子、菜刀的走街串巷的匠人,我常听他们喊出不同腔调的兜揽生意用的喊词来,比如说修理雨伞,他们喊法是“修”字喊得特别长,喊的过程中逐渐收声,到理音做一个极快的停顿,再喊雨伞;雨伞二字时也很快的收声,突出一个修字,这样街边窗内的人就好听到一声特意放出的“修”字来,修什么,注意一下匠人的下一声就明白了。一般来说,想修理家什的人才会去注意他们喊什么。
又比如说修剪子和菜刀的喊法也很特别。磨剪子来,锵菜刀。磨字音拉得最长,剪和子稍短,来音比前二音略长,比磨音短;锵音和来音几乎一样长,菜刀音很短,迅速收声。
一般都喊得比较喝亮,也有沙哑嗓子的,也有用录音机放声的。

[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1-10-31 11:49 编辑 ]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10-31 11:44
哦,这篇文字当得一个词:绵厚。
文采呢,在简白而致深刻的语句之间。以我不少不多的阅读感觉,这样的语言就叫文学语言。
散开的章节,连绵的思绪。
喜欢对细节、人物的选取,看似无意的,个个独特。卖包子的、修雨伞的,吹牛角的,都不止留痕在文字里。走来人前,更走向时光深处去。
由每一个声音对象铺展的联想,深深的体察里都有深厚仁忍的哀伤。
正是生命自身的厚重而自有的必然的哀伤。
哀伤却不低沉。这才是文质的筋骨。
难得。难得有这么沉厚的感情感触,而能这样节制平述。
好文字。
嘿嘿~~~ 读者的我,想给你最精华。
中午好。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1-10-31 11:46
先提起,随后来看子夜歌的红色精华文字。
作者: 若水    时间: 2011-10-31 13:50
是声音让我们彼此熟悉对方的存在,是声音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感慨,那些声音无论节奏如何,都是这样的温馨。问好!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10-31 14:20
哦?都想不到有些争议哦。
那就说出感觉到的吧。
(1)声音急促,短薄而轻脆,密密仄仄,略带些沙哑,每次叫唤的节奏和音调并不雷同,
——————————————————————————--
轻脆和沙哑之间,缺关联词就矛盾了。加上“有时”这样的词吧,就和后面符合了。
还有几处,可以更精准些才好。相信自己一读就找得到。我最初是觉得就整篇文字的气度而言,这是细节。当然,更精准更好。
(2)三四节,本是同一种声音延伸的联想,我想过你为什么分开,是否这样就散了第三种声音的所有意象。
没有。因为声音的所有散章,都是关于泥土故园的记忆和回望。
有了第四节,感触的笔伸长去。悲悯在了,和解在了,宽度就有了。
无论人还是动物,每一种记忆故土血脉的声音,都有着安抚灵魂的力量,因而有勇气走陌路它途而有一瞬的不孤清。

就如我在读这篇文字的一刻。
就如我来这里读很多人文字的时候。
就如我看到这么多人,这么认真地近乎天真的,于写。
不管谁直率,谁争论,谁一时不高兴。我都很感动。
因为,还有这些虽然不同,但同样承载了各自孤独的声音,彼此倾听,抚慰灵魂。

借子夜歌的宝地,问候所有写着的、读着的。
嘿嘿~~~  一句真话哦,写字的人,都是想着心灵、灵魂这些功利主义者不屑的形而上的人,否则干麽侍弄这块看不见的天地哦。

问好。问所有人好。
下午好。
作者: 丹青引    时间: 2011-10-31 14:25
田地。笔误哦。
子夜歌,抱歉胡说这么多。不用回复我。
下午好。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1-10-31 14:33
你们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就不说了吧。
但我还是说想一句,俺喜欢。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09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1-10-31 08:08 发表
一篇流畅的文字,让人从感动中久久无法自拔。那声音,相信温暖着每一个有心人。

嘎然而止----戛然而止

已修改,再次谢谢烟雨。祝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0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11-10-31 08:56 发表
别致的表达,优美的意境。

谢谢赵老师,问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1
原帖由 张谋 于 2011-10-31 09:41 发表
很熟悉的场景:)

问好张谋,谢谢垂读。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2
原帖由 昨日时光 于 2011-10-31 09:59 发表
欣赏朋友关于声音的描摹和感悟。拜读,问好!

问好昨日时光!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4
原帖由 辛贵强 于 2011-10-31 10:15 发表
沉醉在笔者描摹的声音世界里,一叶知秋,一斑窥豹,从这篇文章可以知晓作者颇见功力。

谢辛老师,你的最新文章俺已经学习拜读过了,今天发现少了两章,稍后再去学习回复。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5
原帖由 @边走边唱@ 于 2011-10-31 10:21 发表
把几个不同类型的人,集合在同一个主题之下,这样用心的写作源于细致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几个章节气脉贯通,用笔节制,人物鲜活!

谢谢版主鼓励,请多多指教。问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6
原帖由 柯英 于 2011-10-31 11:32 发表
很会找角度的,这写法不错。

问好柯英老师,谢谢!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1-11-1 08:16
发散性的叙述有散点透视的韵致,有情愫的提炼,有感性的温度,欣赏!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1 08:17
原帖由 糖葫芦 于 2011-10-31 11:40 发表
词汇和语句算不上精练,感染力不强,讲说的味道过重了,对于声音的描绘只是每节开篇那一二声,其后就都是笔者的画外音。更多的在说与声音相关的个人感觉。这更象一篇徐徐分说的杂谈。
从糖葫芦的角度来说,精华是不 ...

谢谢,由于私下里曾向你讨教颇多,这里不复多言了。祝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1-11-1 22:45
来欣赏学习。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1-11-2 14:01
子夜的字,很见功力。
与年龄有着不想称的老辣与成熟。
相信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时光的历练,会有更为广阔与深远的天地。
切莫为谁的夸而停滞不前。
感觉到子夜的文字里,知识面不是很广,可以多读点杂书。
题外话。
---------------
这几章字里,有我很感动的温暖。以异乡为背景,为情节的铺展,先就抹了一脉苍凉。底层人物的角度选取,又为文字平添了阅读时容易接受的心里视线,以及,对苍生的悲悯情怀,足见作者善良博大的心胸。
好的方面,大家说了不少,相同的部分,不再言说。
------------------
文字,尚可精炼。
比如第一段:
“住的地方临街,除了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呼啸而过的车辆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声音。而我,则格外迷恋那个卖早餐的声音。”
去掉一个“声音”,是不是显得更为简练?
还有一些助词的运用,可要可不要的,尽量不要。
姐也犯这毛病。多读几遍,才能读出来。
问好丫头。:)
姐喜欢你的字。真的。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1-11-2 14:06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11-2 14:01 发表
子夜的字,很见功力。
与年龄有着不想称的老辣与成熟。
相信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时光的历练,会有更为广阔与深远的天地。
切莫为谁的夸而停滞不前。
感觉到子夜的文字里,知识面不是很广,可以多读点杂书。
题外 ...
这样的评,对于真正的写字者而言,帮助胜过那啥千万。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1-11-2 14:22 编辑 ]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07
原帖由 丹青引 于 2011-10-31 11:44 发表
哦,这篇文字当得一个词:绵厚。
文采呢,在简白而致深刻的语句之间。以我不少不多的阅读感觉,这样的语言就叫文学语言。
散开的章节,连绵的思绪。
喜欢对细节、人物的选取,看似无意的,个个独特。卖包子的、修 ...

谢谢丹青引,你高赞了,实在汗颜。不足之处太多,恳请提出批评建议,希望能与你有进一步的交流。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09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10-31 11:46 发表
先提起,随后来看子夜歌的红色精华文字。

呵呵,让玲姐看笑话了。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09
原帖由 若水 于 2011-10-31 13:50 发表
是声音让我们彼此熟悉对方的存在,是声音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感慨,那些声音无论节奏如何,都是这样的温馨。问好!

问好,谢谢垂读!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1-11-2 14:12
厚实的文笔,无论景象描写和感知,都有一种实在的思想与情绪的沉淀,基于了一种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构成了感性状态和精神力量。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15
原帖由 丹青引 于 2011-10-31 14:20 发表
哦?都想不到有些争议哦。
那就说出感觉到的吧。
(1)声音急促,短薄而轻脆,密密仄仄,略带些沙哑,每次叫唤的节奏和音调并不雷同,
——————————————————————————--
轻脆和沙哑之间,缺 ...

谢谢丹青引,你的诚恳和认真让我很感动。赞同你的建议,容后修改。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16
原帖由 丹青引 于 2011-10-31 14:25 发表
田地。笔误哦。
子夜歌,抱歉胡说这么多。不用回复我。
下午好。

现在也是下午了,下午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17
原帖由 李修玲 于 2011-10-31 14:33 发表
你们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就不说了吧。
但我还是说想一句,俺喜欢。

问好玲姐,谢谢你!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18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1-1 08:16 发表
发散性的叙述有散点透视的韵致,有情愫的提炼,有感性的温度,欣赏!

谢谢老师,盼望得到进一步指点。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18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1-11-1 22:45 发表
来欣赏学习。

谢谢刘老师,祝好!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24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11-2 14:01 发表
子夜的字,很见功力。
与年龄有着不想称的老辣与成熟。
相信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时光的历练,会有更为广阔与深远的天地。
切莫为谁的夸而停滞不前。
感觉到子夜的文字里,知识面不是很广,可以多读点杂书。
题外 ...

姐姐,你是子夜来中财最敬重的人,由于此类话语有溜须拍马之嫌疑,不多说了。总之你对我的帮助和真心都深深记在心里。
这番评论,子夜懂得,以后努力克服浮躁,潜心读书练字,此番话今日以姐姐为证。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26
标题: 回复 34# 青衫子 的帖子
谢衫子朋友的再次关注,你说得很对。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2 14:27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1-11-2 14:12 发表
厚实的文笔,无论景象描写和感知,都有一种实在的思想与情绪的沉淀,基于了一种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构成了感性状态和精神力量。

深谢房子老师垂读,恳请指教。来中财不久,房子老师的字让子夜折服。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1-11-2 14:53
原帖由 子夜歌 于 2011-11-2 14:24 发表

姐姐,你是子夜来中财最敬重的人,由于此类话语有溜须拍马之嫌疑,不多说了。总之你对我的帮助和真心都深深记在心里。
这番评论,子夜懂得,以后努力克服浮躁,潜心读书练字,此番话今日以姐姐为证。

丫头,写字读书,都是苦旅。
要用生活滋润写字,而不要写字养活生活。
写字,是为着快乐与幸福。不是为着痛苦与绝望。
生活,在一切之上。
姐,希望你是个幸福的孩子,快乐的孩子。在字外。
明白?
作者: 烟雨飘过    时间: 2011-11-2 15:01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11-2 14:53 发表

丫头,写字读书,都是苦旅。
要用生活滋润写字,而不要写字养活生活。
写字,是为着快乐与幸福。不是为着痛苦与绝望。
生活,在一切之上。
姐,希望你是个幸福的孩子,快乐的孩子。在字外。
明白?



相信妹妹明白,哥也明白:要用生活滋润写字,而不要写字养活生活。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1-11-2 15:20
生活的声音、远古的声音弥漫在我们周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具象。提读欣赏佳作,问好朋友!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3 16:29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1-11-2 14:53 发表

丫头,写字读书,都是苦旅。
要用生活滋润写字,而不要写字养活生活。
写字,是为着快乐与幸福。不是为着痛苦与绝望。
生活,在一切之上。
姐,希望你是个幸福的孩子,快乐的孩子。在字外。
明白?

慢慢明白,姐姐!
作者: 子夜歌    时间: 2011-11-3 16:29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1-11-2 15:20 发表
生活的声音、远古的声音弥漫在我们周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具象。提读欣赏佳作,问好朋友!

问好于老师 ,谢谢垂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