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在甘肃(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3 05:17
标题: 在甘肃(二)

大敦煌

石头给戈壁说的
敦煌的月光,都被
飞天女子
做了裙裾,在人间
飘缈婆娑

月牙泉边
这些女子,偶尔洗净铅华
一面铜镜照了上千年
敦煌也是磨砂后
镀金的城

月牙泉

沙漠把甘肃说给历史
月牙泉的清水
把甘肃介绍给世界
在中国,没有比敦煌的月亮
被烧热的砂子
焙得焦黄锃亮

洗手的飞天女子
月牙泉边揉了揉眼睛
就成了双眼皮
如果不住在海市蜃楼
已经被匈奴娶进了牙毡

玉门

车过玉门酒醒了
那个蹲在戈壁上的牧羊汉
把尿洒在疏勒河里
一片盐碱地,接着
一片盐碱地
除了匈奴就是他们浇出来的

诗人王之涣也醒了
竟然丢了手里
汉王朝遗留的的羌笛
怨起杨柳

嘉峪关

向西,再向西
秦时的明月高高在上
修长城的明朝汉子
抬起头,望了望敦煌的女子
月牙泉的水位
又涨了一层

站在古城廊
烽火的灰烬里
有匈奴烧熟的豆子和洋芋
和历史一样
烫着手


[copyright]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11-11-3 08:18 编辑 ]
作者: 立青    时间: 2011-11-3 07:21
唯美大气,坐曹版沙发,先去监考,问好!
作者: 邱天    时间: 2011-11-3 07:48
曹老师的诗歌值得一读。
作者: 松哥1965    时间: 2011-11-3 08:11
来读曹版,读您的诗歌,甘肃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象 问好
作者: 王茂慭    时间: 2011-11-3 08:19
评语和上次一样。

    立足于河西走廊,置换在自己生活的辽阔的时空和地域中,选取了河西走廊的几个城市,铺展在丝绸之路的背景中,那些相关的历史在笔下一一呈现,是一种“虚化”后的真实,历史也是意象,意象也是历史,河西纷至沓来的历史,在诗歌中目不暇接,显示着作者多年写作的高超技巧。尤为突出的是作者在选取意象的时候,巧妙地选择的是一方地域中最为显著地东西,起到一种很好的强化作用,其实,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意象的表达方式,处理的高超与否是衡量一首诗歌高下的一个判断标准,这种处理方式值得很多人学习。
作者: 百牛岭牧    时间: 2011-11-3 08:20
因为历史,诗才厚重!
作者: 阎润文    时间: 2011-11-3 08:38
值得一读。
作者: 刘丽君    时间: 2011-11-3 09:22
关于历史地理的诗歌一直是我想学也难学的,很敬畏这样的创作。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11-11-3 09:46
一贯的抒情大气,细腻苍凉。
体会。
作者: 舞月飘雪    时间: 2011-11-3 10:56
诗人王之涣也醒了
竟然丢了手里
汉王朝遗留的的羌笛
怨起杨柳

站在古城廊
烽火的灰烬里
有匈奴烧熟的豆子和洋芋
和历史一样
烫着手

这样的诗歌沉淀的可是几十年的内力,严重的学习了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1-11-3 15:42
的确是好诗。更喜欢前两首。
作者: 伊暮暮    时间: 2011-11-3 17:06
一路随行,感受历史片段与文字间美妙的和融。欣赏,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2
原帖由 立青 于 2011-11-3 07:21 发表
唯美大气,坐曹版沙发,先去监考,问好!


问好立青!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2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1-11-3 07:48 发表
曹老师的诗歌值得一读。


谢谢邱老!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2
原帖由 松哥1965 于 2011-11-3 08:11 发表
来读曹版,读您的诗歌,甘肃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象 问好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3
原帖由 阎润文 于 2011-11-3 08:38 发表
值得一读。


谢谢老朋友!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4
原帖由 刘丽君 于 2011-11-3 09:22 发表
关于历史地理的诗歌一直是我想学也难学的,很敬畏这样的创作。


:handshake 问好爱月!:victory: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5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1-11-3 09:46 发表
一贯的抒情大气,细腻苍凉。
体会。


问好龙女斑斑,谢谢批阅!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5
原帖由 舞月飘雪 于 2011-11-3 10:56 发表
诗人王之涣也醒了
竟然丢了手里
汉王朝遗留的的羌笛
怨起杨柳

站在古城廊
烽火的灰烬里
有匈奴烧熟的豆子和洋芋
和历史一样
烫着手

这样的诗歌沉淀的可是几十年的内力,严重的学习了
:loveliness: :loveliness: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7
原帖由 刘彦林 于 2011-11-3 15:42 发表
的确是好诗。更喜欢前两首。


谢谢兄弟批阅!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4 06:17
原帖由 伊暮暮 于 2011-11-3 17:06 发表
一路随行,感受历史片段与文字间美妙的和融。欣赏,问好!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沙泓诗页    时间: 2011-11-4 08:05
飞天的风姿成为诗歌存活下来的写照,隔着宋元明清,汉唐遗风犹存!
作者: 美丽的水妖    时间: 2011-11-4 08:50
力度的凸显很大气。
作者: 雨兰    时间: 2011-11-4 10:51
大气,短却厚实。
作者: 方世开    时间: 2011-11-5 08:47
因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以及大唐丰厚的文化,甘肃显得独特而魅力无穷。问好!
作者: 紫衣    时间: 2011-11-5 14:59
学习曹版佳作!问好!
作者: 烛下夜话    时间: 2011-11-5 15:07
想象瑰奇,表达却轻盈自如。欣赏蓸版好诗
作者: 柳叶飞飞    时间: 2011-11-5 23:36
欣赏国魂描写甘肃的力作!我都想去看看大敦煌了!
作者: 洪涓    时间: 2011-11-6 14:56
厚重、传神。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7 17:26
原帖由 柳叶飞飞 于 2011-11-5 23:36 发表
欣赏国魂描写甘肃的力作!我都想去看看大敦煌了!


呵呵,来吧来吧!
作者: 太白岩    时间: 2011-11-7 17:39
:victory: :victory: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1-11-8 10:48
原帖由 太白岩 于 2011-11-7 17:39 发表
:victory: :victory:


:$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