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阿英与书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滢
时间:
2004-4-21 14:52
标题:
(原创)阿英与书
阿 滢
阿英原名钱德富,安微芜湖人。阿英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藏书家。
少年时在家乡读书,青年时参加过五四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与蒋光慈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海风周报》。1930年加入“左联”,曾任常委,又任中国左翼文化同盟常委。孤岛时期,与郭沫若、夏衍创办《救亡时报》,主编《文献》杂志。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华中文协常委、华东局文委书记、大连市文委书记。解放后任天津市文化局长,天津文联主席,兼任《民间文学》主编。
阿英一生著述,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杂文、文评、古籍校点等共有160余种。《晚清小说史》等有日译本,德译本;《李闯王》有捷克译本。
阿英一生爱书,只要手里有钱,就要到书市去,城隍庙、西门、四马路、琉璃厂、劝业场、前门小市、东安市场、宣武门小市、西单市场、隆福寺、通学斋、头发胡同,大大小小的书店,他没有不熟悉的,他说起书店来也了如指掌。
苏浙一带的书价低,罕见的书也多,阿英便常常前去访书,有时一两天,有时七八日。沿途每到一地必先访书,一次他到达苏州时,书商们已收了市,有的人家连灯也都熄灭了,他便挨户敲门,看了几家,时间太晚了,连门也敲不开了。回到旅店,饭也来不及吃,就先翻看买来的书。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他又继续敲门看书。
1936年4月他为访书专程去杭州、绍兴、余姚、宁波等地跑了一个星期,收了700余册小说。
阿英还写了不少淘书、访书的文章,像《城隍庙的书市》《西门买书记》《海上买书记》《苏州书市》《苏常买书记》《汴陵买书记》《浙东访小说记》等等,记载了他在访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阿英曾作有一联自嘲:“孜孜写作缘何事?烂额焦头为买书。”
他在《海上买书记》中说:“买书究竟是一件太苦的事,在我个人矛盾尤深,因为旧书的价格都是可观的,价高的有时竟要占去我一个月或两个月的生活费,常常使自己的经济情况陷于极端困难。而癖性难除,一有闲暇,总不免心动,要到旧书店走走。”据施蛰存在《旧书店》一文中说:“一次阿英在城隍庙桥上旧书摊淘书一堆,老板要价五元,还三元不卖,大概要四元,便向我借一元才将书买到手。”
对周作人著作,阿英特别喜爱。在他的《文代会日记》中记载他陆续访到的周作人著作就有《秉烛后译》《书房一角》《自己的园地》《苦竹杂记》《苦雨斋叙跋文》等,多达26册。
柯灵在《阿英散文选》序言中说:“任何磨难都没有使阿英放下武器。我查了《阿英文集》中的著作目录,从1928年到1941年,他在上海期间,著述编订并已出版的作品,就有66种之多。如果每种估它10万字,那就在600万字以上了,这就是他对反动派响亮的回答。他的作品不断交换署名:钱杏邨、张若英、阮无名、钱谦吾、黄锦涛、张凤吾、魏如晦……但不管他怎么换,也逃不了被查禁的命运。幸而查禁并不能扼杀作品的生命,它们还是在人间流传,有的就这样传到后世。”
解放后,阿英陆续捐献给国家相当数量的珍贵图书,现残存的两张文化部文管局签发的阿英捐赠书单记载着:1954年12月26日一次捐献明版本书7册,1956年一次捐献明、清善本书75册。
1979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了由姜德明主编的《阿英文集》,姜德明在回忆阿英时说:“阿英总是早早地在那宁静的书房里生起火炉。晚上,他不愿过多的应酬交际,他爱围炉坐着看书。他一生爱书,爱读书,每当他阅读到一部好书有所得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泛起会心的微笑。”
文革期间,阿英被戴上了“叛徒”“反党分子”的帽子,陈伯达以“审查”为由,亲笔手谕,抢掠了阿英的全部藏书。失去了他所钟爱的书,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长期的郁闷,以至染上了癌症,文革后期,他的藏书才退还了一部分。
阿英的女儿钱璎说:“父亲在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他的床边堆满了书,西北墙角,从地面斜码到屋顶,宛似一座书山,这些书都是他几十年来,从上海、北京、天津、苏州、大连等处书摊、书店,花了无数的心血搜寻来的。”
1977年6月17日,阿英去世后,他的子女将他的一万余册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家乡安徽芜湖市图书馆,馆里专为他建立了“阿英藏书陈列室”。阿英花毕生的心血苦苦搜集整理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为文学研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史料,功德无量。这说明访书的结果,不仅是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是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
作者:
冷眼看
时间:
2004-4-21 15:49
阿滢的名字就是受阿英的启发而得的?
阿滢主编的文章很让人受益,多看看你的文字可学到不少知识呢!
作者:
阿滢
时间:
2004-4-21 18:06
谢谢斑竹,我名字并不是受阿英的影响才取的。我怎么能和大家比肩呢。
呵呵。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