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8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父爱如山----看电影《千里走单骑》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9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男影星的名字,我只记得两位:三浦友和和高仓健。三浦友和因《血凝》为观众熟知,高仓健,因《追捕》为影迷铭记。
        
        高仓健与杜丘,从《追捕》开始难分彼此,高仓健就是杜丘,杜丘就是高仓健的化身和代名词。艺术的魅力远胜于自身,我们可以遗忘高仓健,却永远记得杜丘,高仓健会在岁月里老去,从帅气英俊到垂垂耄耋,可杜丘不老,他永远年轻,永远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崇拜的偶像,心之神往的硬汉。
   
      《千里走单骑》,导演张艺谋。对张导拍摄的电影,我比较欣赏,《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等等,看过不少。总体感觉:这个人比较有内涵,比冯小刚的《夜宴》强多了。《夜宴》似乎只有勾心斗角,无聊透顶。至于张导的私生活,绯闻再多,那是他的私事,跟电影无关,更与艺术不沾边。艺术的高贵与纯洁,不应与俗世的不堪牵缠不清。
   
         张导很会挑人。《千里走单骑》力邀了高仓健。据说张导拍《英雄》时也邀请过他,但高仓健拒绝了。《千里走单骑》的剧本是专为高仓健量身打造,高仓健看完剧本就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见这个剧本真的触动了高仓健。于即将息影之时接下此戏。虽然此时的高仓健已是7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不逊当年,将这部本无传奇色彩,台词不多,只是平淡叙述人间普通亲情的片子,演绎得非常感人。

    故事很简单,甚至有点老套。高仓健在剧中,饰演一位父亲,多年以来,与儿子建一隔阂深重,在儿子生命垂危住院之后,因儿媳的告知和央求,特地去医院看他,儿子却不肯一见。失落的父亲带着儿子曾拍摄的一盘录像带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买来录像机看儿子拍摄的录像。拍摄内容是云南的傩戏,他还和傩戏传人李加明相约来年再去,拍摄他的《千里走单骑》。这个约定,也因建一病重不能成行,父亲得知儿子肝癌晚期将不治时,为了帮助儿子圆梦,独自一人远赴中国云南,找到傩戏传人李加明,想请李加明唱一出《千里走单骑》带回去给儿子。

    剧情一波三折。当父亲抵达云南,李加明却因私生子的事与人发生冲突,在狱中服刑,刑期三年。因与建一相约的人是李加明,父亲不想让别人代替,决定亲自到监狱里请李加明唱戏。然而,这绝非易事,一个外国人要到中国的监狱里请服刑人员拍戏,必须经过外事部门的批准和监狱主管部门的同意。几经周折,终于如愿在狱中见到李加明,可是,因为李加明思念他从未见过的私生子,在监狱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痛哭流涕无法唱戏,同病相怜,父亲决定帮助李加明到偏远的石头村去寻找他的私生子。在此期间,父亲与孩子几天的相处,与孩子建立了难舍难离的感情。

    从文学的角度讲,这真的是一个老套的故事,没有什么打动人心的地方,而我却在影片中几度哽咽,不能不说,这是张导的艺术魅力和高仓健的精湛演技。高仓健是一个无语也千声,连背影都沧桑的男人。

    张导深知这一点,影片中给了高仓健三个背影特写。两次在海边,飞翔的海鸟,轻拍礁石的海浪,远帆点点,天高云霏,整个色调都是藏青色的,如他喜欢穿在身上的那种衣服颜色。高仓健静静地伫立在海边,凝望着遥远的地平线,寂寥而孤独。也许他对儿子有很多话要说,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他有多么想要融化横立在儿子和他心与心之间的冰山,想要推倒与儿子之间那堵无形的高墙,寻一扇门也行啊,或者,一扇可以面对面对语的窗。可是,寡言的父亲,两眼摸黑,连一星可以通往儿子心灵的灯火都找不到。父亲的悲哀与心痛明明白白地写在背影里。

    男人,从来就不是情感沟通的高手。他们经常需要借助女性的传递。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传递者是妻子,儿子的母亲。一旦父亲和儿子之间有了情感障碍,都是妻子和母亲,以女性的温柔婉转,稀释男人的刚硬和倔强,熄灭男人之间的怒火。而高仓健和儿子建一之间的桥梁已经坍塌,妻子的去世,成为父子两人情感背道而驰的基点。父亲远走偏僻的渔港,儿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断绝了与父亲任何可能的沟通与交往,一个人常常跑到遥远的中国云南偏僻小镇看傩戏,一住就是半年,在寂静的乡夜里发呆,对着雪山出神。但是,这样的情节,张导没有用剧情交代,而是借助了他人之口,这样,就很好地控制了影片显得拖沓和冗长。

    父亲的背影,濡湿了我的眼睛,儿子的叛逆,一如我,儿子的逃避,一如我的远走高飞,无视父亲的留恋和欲言又止的眼神。

    很多次拒绝父亲放下了男人自尊的示好,以沉默来和父亲敌对。我无法知道在故乡的某个黄昏,老屋前,有没有父亲孤独的背影。静夜里,有没有父亲无助的叹息?

    在带李加明的私生子扬扬准备去监狱见他的路上,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孩子不愿意去见陌生的父亲,路上车出故障时他偷偷溜跑了,高仓健去追,两人在山中迷路了,于山洞中歇息了一夜,一老一少相依相偎。那时那刻,作为父亲的高仓健把扬扬当成了建一小时候,紧紧地搂抱着他,怕他冷,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裹在他身上。也就是在那一夜,从未感受过父爱的孩子,初常父爱的滋味,虽然,高仓健可以做他的爷爷。也是在这一夜,一老一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高仓健尊重孩子的意愿,没有带他去监狱,只是把他的照片带给了李加明。临别时,上车准备离开的高仓健从车里走出来,蓝天旷野里,一老一少紧紧相拥,难舍难离。泪光闪闪的高仓健站起身,点着扬扬的小鼻头。两人会心而笑。也许七八岁的孩子还不完全懂得这个笑容的含义,但父亲高仓健,已经把“爱”这个字,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园,将来会开花结果。

    高仓健驱车离去,孩子一路吹着高仓健留给他的哨子追赶汽车。这一老一少心里留下的爱,超越了年龄,超越了语言,超越了国籍。

    就在去监狱的路上,高仓健接到儿媳理惠的电话:建一已病逝。一个父亲,一个还没有来得及完成儿子心愿的父亲,多年来,寻不到一条通往儿子心灵而一直孤独自责的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车停在路边,父亲走下车,站在异国他乡的旷野里,听儿媳理惠给他念儿子临终前留给他的唯一也是最后一封信。风过旷野,残阳似血,父亲的背影,沧桑而老迈,让人心碎。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更无人知道此刻父亲的痛彻心扉。就在前两天,儿媳理惠还在电话里告诉他,建一听说父亲为了自己特地去了中国拍摄傩戏,非常感动。父亲多么期望此次的中国行,能成为打开儿子心门的钥匙。而现在,他永远地失去了这个机会。

    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可以划一个句号。建一已经死去,父亲拍摄的傩戏,再无任何意义。张导对剧情安排的高妙就在此处。他没有让剧情落入父子团圆的俗套,也没有让心愿做一个了结,皆大欢喜,而是在半路戛然而止。剧情在山穷水尽时以异国他乡的一对父子做了承接。痛失儿子的父亲深知父子情深而又相互排斥的情感,他想做李加明父子爱的桥梁。亲情没有国籍,爱没有国籍。虽然他不再想拍摄傩戏,但他要让李加明亲眼看看他的儿子,他要告诉李加明:他的儿子很好,很可爱。或许,他还想对李加明说:要善待失去了母亲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的儿子,不要成为另一个他。

    影片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一对父子情,升华到大爱。从个体,走向众生。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父子,就有多少父子之间的故事,不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故事,却是一样的深情。无论是你父亲还是儿子,都能在影片中,心弦颤动。

    我的眼泪,在父亲的背影里再次漫涌,父爱如山,虽没有水的柔软,却有山的伟岸与包容。

    这是第三次哽咽。第二次,是在父亲刚刚从日本过来,想拍李加明的傩戏,因李加明入狱变得分外艰难。导游公司在做了最妥帖的安排之后,将父亲交给当地农民邱林,请邱林助他完成心愿。邱林的日语不好,而父亲根本听不懂中国话,交流变得相当困难。语言障碍让异国他乡的父亲,更加孤独无助。为了让当地干部理解并帮助自己到监狱去请李加明唱戏,父亲只好请邱林为他录了一段带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原来的导游蒋雯,请她翻译好传真过来,他在录像里说话,让邱林在干部们面前帮他对着文本念,翻译。电视画面中的父亲,举着特意买来的两面锦旗“谢和“助”,一字一句地告诉干部们原委,请求干部们的帮助,在得知儿子病重将不久于人世而没有掉下一滴眼泪的父亲,在录像里,在干部们面前泣不成声,他不想让外人看到他男人的软弱,孩子一样地低下头,把自己藏在锦旗的后面,涕泪四流。

    此时的高仓健已经褪尽杜丘的影子,他只是一个深爱着儿子而又不知和儿子如何平和相处的父亲。是一个承受着即将失去唯一的儿子的巨大痛楚的无助的父亲!他多么渴望与儿子心贴心啊,多么渴望儿子能叫他一声“爸爸”,多么渴望如儿媳理惠说的一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一顿饭,一起高高兴兴吃一顿饭,这对一个父亲来讲,是多么平普的愿望啊。

    他希望这次拍摄能成为走向儿子内心世界的灯盏,照亮儿子和自己心间多年的阴晦,也许,一顿饭,也因此成为可能和平常。

    但上天没有给他这样的时间和机会。空留悔恨给他的余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这部影片的悲情成分大于喜剧。而悲剧之美,远比喜剧震撼人心,余味绵长。

    高仓健从杜丘到父亲,并把此部电影作为他息影前的收官之作,不能不说,这个男人,不管他的杜丘还是72岁高龄的父亲,从刚硬到温柔,从荧屏到生活,他都以真情真义大写着真实的自己。

    建一在最后的信里说了他喜欢云南傩戏的原因。傩戏都是带着面具的,他觉得自己就像傩戏演员,带着厚重的面具生活,笑对生活的背后,都是眼泪,他很后悔,没有在父亲去医院看他时与父亲相见,没有及早摘下面具与父亲真实面对,他感谢父亲千里迢迢到中国为他拍摄傩戏,盼着父亲早日归去好一家团圆。

    虽然,美好的愿望没有成为现实,父亲也不知道这封信是儿子写的还是儿媳理惠为了安慰自己的代笔。但我相信,建一终于懂得了父爱如山,这便是父亲最大的宽慰。而摘下面具真实生活,真实地面对内心情感,才是生命美好的起点。

    海浪、礁石、水鸟、父亲的背影、遥远的地平线。也许,此时父亲的心里,除了建一,还有扬扬,有海的那边那一方水土上热情好客曾为他的抵临摆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酒席的人们。

        



[ 本帖最后由 朵兮 于 2011-12-19 13:12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12-19 12:00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一部影片,实际上就像导演解读原著作者,我们解读导演一样,本质上都是用自己的感悟和眼光去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暗抒发的真谛和内涵。本文作者用自己的情愫和审美倾向解读影片就有自己的特色——以人物的行为表象为线索理解人性的本真,并对导演的艺术手法进行了点睛式的解构和诠释,在叙述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自己的感悟,等等。这样的写作是细致的,翔实的,感性的,可圈可点。

文中可能因为电脑打字的原因,出现了一些笔误,请作者调整一下。问好!
3#
发表于 2011-12-19 12:04 | 只看该作者
《千里走单骑》,一段传奇的名字,用在了一个异国的父亲来到中国为孩子寻梦的故事名称上。影片这个细节令人想起了刚刚看过的《转山》的故事的缘由。为实现梦想和愿望的旅行。高在单骑剧中扮演的父亲,还有着讨好孩子消除隔阂的原因,其间接触到的关于父子之间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成为整部电影的叙述内容和背景。尽管父亲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儿媳信件说出的儿子临终前已经很感动的事情本身,表明了父子内心之间的坚冰已然融化。感动人心者,无外乎情。亲情被张导敏锐地捕捉和刻意去表达,而又使用如此天老地荒的方式,生与死的比对,父子之间的类比,让父爱的主题表达得更充分和丰富。对电影的深入,被其吸引与感动,也表现出了电影叙述的情感魅力。影片平民化的拍摄风格,不事夸张,蕴意悠长,虽没有巨大反响,却也在一片安宁之中,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们。欣赏朵兮对于电影用心的感受,以及深切的感怀。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2-19 12:39 编辑 ]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1-12-19 12:00 发表
解读一部影片,实际上就像导演解读原著作者,我们解读导演一样,本质上都是用自己的感悟和眼光去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暗抒发的真谛和内涵。本文作者用自己的情愫和审美倾向解读影片就有自己的特色——以人物的行为表象 ...
谢谢老师细致而精彩的评语,因为老师的评语, 让我觉得写字是一种幸福。嗯,已经修改,再次感谢老师。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2-19 12:04 发表
《千里走单骑》,一段传奇的名字,用在了一个异国的父亲来到中国为孩子寻梦的故事名称上。影片这个细节令人想起了刚刚看过的《转山》的故事的缘由。为实现梦想和愿望的旅行。高在单骑剧中扮演的父亲,还有着讨好孩子 ...
父亲的“讨好”正是这部影片“情”的制高点。男人之间的感情,远比女人之间要动人,因为他们的不善表达。老师的点评,像是给这篇小字,又一个光亮和书写延伸的方向,更深刻更通透。想来老师一定是看过这部电影的,对吧:)
6#
发表于 2011-12-19 13:34 | 只看该作者
洋洋洒洒的文字把一部经典的影片解读的淋漓酣畅,严重学习!
7#
发表于 2011-12-19 16:53 | 只看该作者
朵兮此篇影评文章很好,解读全面且富有个性,同意两位版主的意见。支持精华!问好!
8#
发表于 2011-12-19 19:29 | 只看该作者
《千里走单骑》,很棒的片子。朵兮的评文,切入内里,凸显个性色彩,十分用心。
9#
发表于 2011-12-23 12:14 | 只看该作者


贴一张气息清爽天高地阔的图片,老人和孩子多么亲切和开心。看过影评,还想起了关于里面的戏剧是出自云南还是贵州的争议。可见一部电影的影响,可以拓展到许多方面。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1-12-23 12:27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4:35 | 只看该作者
嗯,谢谢夏冰老师、曹老师、娴情逸致版主的点评。谢谢老师帖来的图片,当时,就是这张宣传照片,让我想要一睹这部影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6 14:15 , Processed in 0.15442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