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实践中初探作文教学【原创】(修改后)
[打印本页]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1-12-28 14:45
标题:
实践中初探作文教学【原创】(修改后)
实践中初探作文教学【原创】(修改后)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 陶勇 电话:13870812756
常常与老师们说起,作文难教。精心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全文,缺乏个性色彩和新意。不做指导放手让他们写,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三段完成任务,甚至有学生茫然得不知从何下笔,以至交不上作文。真是困惑。作文该怎样教学才是有效性的?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愿意写,写好自己的话语?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又读到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下子,我散去困惑,找到了一些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方法。
教六年级开始我以单元作文为抓手,实践中初步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投稿”为激励,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作文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作文是一场别样的对话。作文要凸显对话的本质,就必须发表出来;文字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人,也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才能得到文字的滋养和浸润。”管建刚老师如是指出。我和班上同学们商定在班级创办《萌芽》作文期刊,每二周出版一期。另外我和同学们又在“江南都市网——青青草地”版块每人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一个号,把自己优秀的作文投稿上去,如果得到精华,又被版主和大家看好,还会发到《江南都市报》“青青草地”上。大家都十分兴奋和期待。
约稿开始了,我们从单元导读入手,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后,直接进入到单元作文中,学生读读议议明白写什么,该如何去写?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单元课文,其间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吸收,构思起草作文,随时写好随时投到《萌芽》编辑部手中,(我和两个同学是期刊编辑)十天为一个期限,有同学第二天就写好,把作文投给我们,我们细细看后和他本人进行交流,鼓励中提出一点修改看法,然后叫他把作文发到都市网的“青青草地”上。同学听到选中并投发到“青青草地”上特别高兴,也激励着其他同学们踊跃投稿过来,弄得我们都要加班才能忙得过来。如郭思佳的《第一次上台演讲》,符瑾涛的《难忘的“第一次”》,陶永新的《第一次用劳动挣钱》,陶雅琴的《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等等纷纷投稿到“青青草地”,实现着“公众的言说”,在网上更多的人阅读着他们的作文,他们更快乐而自信地写作着。
当然,十天期限到了,还有几个同学没有投稿过来,这时,我们编辑也不着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从对方处想,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
二、以“心写”为唤醒,变“不会写”为“我会写”
“作文这项‘作业’,情绪对它的影响巨大。你若觉得有话要说,你想写,写的时候就会充满感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会把自身的精与神、灵与肉倾注其中。你若觉得无话可说,不想写,那么每个句段都将是一场痛苦的奴役,没有内在自由与真实自我介入的写作,收获的只能是精神的折磨和痛苦。”同学们没有按时投稿过来,我私下里找他们几个谈心,了解他们写作的难处。我也说出自己写作的难处,我们的心交融在一起,接着我们约定都写一篇作文,然后相互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写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观点和看法。老师蹲下来和学生一同写作文,学生心底里觉得平等。“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就真正自然实现了,学生的写作意识被唤醒了。老师和学生一同写作文,才能更好地交流写作,因为只有真正的写作过来人才能更真实有效地交流点评作文。
陶勇凯同学没有按时投稿过来,我们以心交心交流写作,我写了《第一次上竞赛课》,他写了《那次我骑车摔伤了》,他的作文写得内心活动真实感人,动作描写细致生动,整个文章从心里自然流露而出,感染力极强。我们欣喜选中刊在《萌芽》上,并投稿到“青青草地”上,深受好评。他看到这些评语,也在“青青草地”上留下回帖,信心满满地和大家交流。
深刻地记得同学们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时,总是不尽如人意。我就写了一篇《做一个生活的强者——<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作文和同学们交流。再延长一周投稿时间,同学们阅读作品的过程中由鲁滨逊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一些弱点,学习鲁滨逊的品质,心灵在滋润中成长。一周后,一篇篇作文稿投过来,故事内容联系实际,自然、贴切、真实。我惊呼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改变,文字与生活结合的力量真大。
投稿的成功和快乐还在继续着。
三、作文结集成刊,报上发表,极大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激情
学生作文投稿过来,结集成《萌芽》刊物,在班上交流阅读,允许同学带期刊回家给父母阅读,或拿给学校老师阅读,同时投稿到“青青草地”上,阅读对象就多了,学生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发表出来,有这么多读者阅读着,进行着一场别样的对话。一种尊重、自豪、快乐的体验写在脸上,刻印在心里,激发他们酝酿下一篇作文稿投发过来,真是有了读者的写作才是有生命的写作。
班级、学校、家长对某篇作文看好,会写上点评或做上记号。“青青草地”上投稿的作文,版主秋风向晚老师会给每一篇作文进行点评,写得很好的会得到精华鼓励,然后在精华中每周选两篇更好的作文推荐到《江南都市报》上发表。学生在写作交流中实现着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依稀记得班上陶雅琴同学写的《我的理想》作文发表在《江南都市报》上,我们高兴而激动地传阅着报纸,体验着作文作为“一种公众的言说”给人带来的自尊与自豪,精彩与激荡。进而我们班同学投稿更积极了,把文章发到“青青草地”上也更活跃了,不再局限于单元作文了,自己有什么感触就写成文字投稿过来。陶永新的《爱看电视的爷爷》,陶健康的《自习课上》都是自己有感而发写成的文字,见诸《江南都市报》报端。之后他们又纷纷写了“我和青青草地”的心灵成长作文,也发表到报纸上了。一个学期下来,我班有九篇作文散见于报端。我收获中真切理解了“如果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发表欲,这对于他们写作上的成功必将大有助益。”“这种发表的意识,言语表现,言语上自我实现的观念,要先于写作的行为技能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大脑。”“发表,是言语学习的‘成功’教育,它给人以‘高峰体验’,它会影响人的一生。一旦习作成为指向发表的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的主要形式与方式,学生通过文章的发表,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的动力和能源,写作教育就将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内在机制。”这些话语有着深刻的含义。
作文的有效教学,不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而应在点评和“发表”这些作文。“只要公开发表一次,就会改变他对写作的态度和价值的认识。”作家尚爱兰回顾女儿——儿童作家蒋方舟的成长历程如是说。
学生作文结集成刊发表,网上发表,见诸报端,极大激发学生写作的活力和激情,学生在发表中获得写作乐趣和自信。学生在作文的世界里生活,在生活的世界里作文,作文和生活和生命交融在一起。
当然,作文从投稿到发表,其间的点评和交流对小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
四、作文点评交流,修改提高,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功
学生知道,他的作文发表出来是给同学、老师、家长们以及更多的读者阅读的。一方面促进他真诚认真地对待这样的“公众的言说”。另一方面学生拿起笔来说的话并不一定全是正确,通畅的。“学生拿起笔来说的话,在一定时间内并不一定能恰如其分地把内在的情感,观点外化为文字,读者阅读后的褒贬不一。”于是,点评交流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在点评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改正过来,交流中感知文句的叙述不生动处细细修改好,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读者,读者再阅读点评时又别有感受评价。在这样的点评交流互动中,学生体会到“作文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实表达与真情交流。”确实明白了写作是和尊严、自信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他的写作就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钱理群)
班上的陶思浓同学投稿到“青青草地”上的作文《校园的“棒棒糖”树》,一开始写了“棒棒糖”树和自己在走廊上的所思所玩所乐,文题取的是《校园印记》,版主秋风向晚老师做了极细的鼓励点评,摘录如下:
“初看这篇文章,心里确实很开心。文章有着和以前不一样的风格,接近于散文诗的描写,让人在阅读的时候产生遐想。仿佛,脑海中出现一幅画:枝叶婆娑的“棒棒糖”树下,一个满怀憧憬的小女孩在思索着什么,风,吹过她的裙裾,空气轻灵,树叶清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但看到后半部,打断了我这样的思维。文章取名《校园印记》,虽是把校园中的某些情节表达出来了,但文章整体还是沉浸于“棒棒糖”树的意境中,在叙述中只是出现了一个分叉,这样的描述对于校园印记这个大题目来说,还是缺乏表达力的。
如果能够单独抒发对“棒棒糖”树的感情,我以为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在描写上注意自身情感的抒发,结合与“棒棒糖”树之间所产生的联系,在语句上的表达注意互相的映衬,注意这样一些细节,挖掘内心的感情,我很期待。
文章中还是出现了错别字,比如:倾听者(着)我的难受。在对应方面也有点小问题,比如:闻“棒棒糖”树树叶的奇特气味。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陶思浓同学看了这么细致有针对性的点评,非常激动,连忙回帖,要好好修改作文。果然,第二天,她就把修改好的作文发到“青青草地”上,和版主秋风老师进行交流,秋风老师看后非常高兴,又写下点评“脑海中仿佛出现一幅画:枝叶婆娑的“棒棒糖”树下,一个满怀憧憬的小女孩在思索着什么,风,吹过她的裙裾,空气轻灵,树叶清香,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相依相伴小学时光的“棒棒糖”树使小作者充满了深深的眷恋,承载着小作者青涩的悲喜。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愿小作者和“棒棒糖”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常驻心间。”写作的尊严和自信完全刻印在她的心里,她连忙回帖交流“谢谢版主老师的指导修改,让我的作文得到进步。”“我会继续写好文章的。”在这样生命与生命的真情交流中,她的作文也实现着生命的真情表达,《校园的“棒棒糖”树》发表在《江南都市报》上。
陶思汉开始投稿到“青青草地”上的一些习作,和版主老师交流对话中明白了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他虚心接受,努力改进。后来一篇《那是一次惊险的尝试》点评“这篇描写的很紧凑,也很有现场感。”极大的激励了他。再后来,他的习作《我和“青青草地”》真实记录了自己作文在“青青草地”交流成长的经历,是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对话。我点评他的习作“汉堡包,真性情的表白,隐隐地打动着我。没有谁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要经历一番,才能更好的长大。看了你的这篇文章,突然间觉得你真的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提高,知道了严格是对自己更好,知道了你看得很淡定的。我一直相信你会更好的,我们期待你。”
版主老师点评他的习作“文章一波三折,自然流畅。从对青青草地的好奇到喜欢,从没有精华和发表到自我放弃,从老师给予的高度评价到重新拾起信心,终于明白我们为文的目的,为提高文字能力而写作,不要受到名利的约束,这才是最重要的。”他自己的回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是最重要的,这是‘青青草地’给我最好的教育。”
每天下课时我总会针对性地叫上几个同学到办公室的电脑上,来到“青青草地”看着版主老师的点评和其他读者的点评,再让他们自己回帖交流,他们就在这样的交流中找到写作的尊严和自信以及乐趣。万超群同学的《爱搞恶作剧的表弟》,郭星月的《难忘的小学生活》就是在看帖回帖交流成长中写成的。
以发表为动力,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用笔来说话,进行一种“公众的言说”和“一场别样的对话”。这样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当成一个发展中的人,一个有思想会表达的人,是有尊严的,是自信的,也是师生愉快的。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从容 于 2011-12-30 14:18 编辑
]
作者:
小湖
时间:
2011-12-28 14:59
学习了。
从容老师,好勤奋啊
作者:
徐睿成
时间:
2011-12-28 15:04
学习,借鉴了啊!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1-12-28 15:38
谢谢回帖交流。
作者:
夫子山闲人
时间:
2011-12-29 14:56
作者文章
结构严谨
论述有据
值得借鉴
精华支持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1-12-30 08:34
标题:
回复 5# 夫子山闲人 的帖子
谢谢精华鼓励,问好。
作者:
绿飞扬
时间:
2012-2-24 11:10
积极鼓励学生投稿!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2-2-27 10:23
标题:
回复 7# 绿飞扬 的帖子
谢谢交流研讨。问好。
作者:
驶向芳园
时间:
2012-3-25 13:11
用投稿的方式激励学生,这办法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