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孟(3)也说“与民偕乐”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12-3-25 19:50
标题:
读孟(3)也说“与民偕乐”
读孟(
3
)也说“与民偕乐”
孟子是主张亲民的。他教导君王说,要“古之人与民偕乐”。
这段讨论是从享乐开始的。出自《孟子·见梁惠王上》。
当时的背景,大约是梁惠王正在自己的园林里游赏,指了园中的一些禽鸟走兽就问孟夫子:您说,贤者。你会喜欢这种游乐吗?
孟子的回答是重点:只有贤者才能真正拥有这样的乐趣。倒是不贤者不能够得到。――然后,孟子举出两个例证来支持自己的说法。――比如文王当年造一个极大的游乐园林,里面要放有极多的珍禽异兽。老百姓听说这个消息,都争抢着前来出力,很快这个大游乐园就峻工了。再说另一个,我们所知道的桀、纣,也有着不少的娱乐场所。(比如传说中有鹿台,酒池肉林等。)人们却说,哪怕你如日中天,我们只盼着和你一起灭亡。出现这么大的反差,这是什么原因呢?只因为一条:贤者能“与民偕乐”,而不贤者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儒家最根本
一个
理论基础就是“推己及人”。你想快乐吗?要考虑到别人同样需要快乐。你痛苦吗?也要考虑到别人也不想要痛苦。所以做为君主,要想享乐,最聪明的做法也就是“与民偕乐”。
我们应当看到,孟子的这个说法在很大的时间空间里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它在多个场面下被人们所推崇,也看到了不小的效果。构制过一个个“普天同乐”可喜画面。但,我们又发现一个问题:既然按如此理论执行下去,应当就是没有人会不高兴,一个皆大欢喜结果。可为什么在好多时候人们却做不到呢?有贤者,就会有不贤者。有愿意“与民偕乐”的,也就会有“乐己害人”的。那又是为什么呢?孟子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要又从哪里生出这么多的恶来呢?其根由又在哪里?
我们不妨从“乐”字本身说起。
好多时候,应当看到“快乐”本身也许就是一个有限的资源。比如一个大园林,或许一个大蛋糕,它摆在那里,就已经是有大小限度了。分享的人数越多,每人拥有的也就越少。少到自己觉得已经很难快乐了,于是就会心生“恶”念,做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事情来;还有另外的一种情况,说来就更是复杂,即便是大家都有,也不一定就大家都快乐。里面或许还有个多少的问题。多乐的就快乐,少乐的就不快乐。退一步再说,即便是大家都平均几斤几两,分毫不差的等分的快乐资源。而对于一些人而言,也不一定就等分了快乐。因为有些人的胃口大些,有些人的胃口小些。均等的资源,在他看来却是不均等的。或者,他根本就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要分大块的,和别人均等也就是不“均等”。――有时也需要承认,人的饭量的确不能一概而论。有人吃半斤,有人吃八两,有人吃到一斤半,也许还只是个半饱。再往下说,有人吃饱了撑得慌,还想揣兜里些,他想到的也许是今天吃饱了还有明天,自己吃饱了还有老婆孩子……那就越来越复杂难缠了。
如此以上,或许在孟子看来都是极不合理的一种“不贤”的现象。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也都是合理存在的。也就是说,孟子的那个“偕乐”的理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的确会遇到诸多的难处。
我们再回头审视“与民偕乐”这个说法。“与民”,也就是说,这句话的主体并不是“民”,而是民以外的“君”。做为这个君主可以亲民,可以“与民偕乐”,但也并不是说他本身就已经是一介平民,和其他“民”完全等同的。也就是说,在分享快乐资源的时候,也不可能是均等的。――我们就知道,在说这句“与民偕乐”的同时,也就已经埋下了让人不高兴的隐疾。后世习惯把这四字说成“与民同乐”,让我们觉得有同等的意思。实际上,绝对的同等不可能实现。倒不如用“偕乐”,就是大家“都”快乐,每人都有自己的乐法,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我们应当知道,孟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在当时能如此说话,已经是莫大的能力和智慧。但在如今看来,也会有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2-4-2 18:29
迟来欣赏!
作者:
半山人
时间:
2013-6-7 21:32
与民同乐,为政之道!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