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吼破嗓子不如干个样子(记刘远群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碧野    时间: 2012-6-6 18:15
标题: 吼破嗓子不如干个样子(记刘远群老师)
吼破嗓子不如干个样子
                                                         记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桐元小学刘远群老师
       刘远琼,女,小学教师,出生于1963年7月,中师函授毕业,1983年3月参加工作(民办教师),1996年转为公办教师,2011年当选桐梓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刘老师一家三口,丈夫无业,儿子部队服役。在她心中,居多的时候只有学校这个大家,而时常忘记自己的小家。在学校处处地方都时常起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视生如子,为了学生学习,经常无偿为学生辅导,留学生无偿吃住在自己家里。所授年级每年统考成绩大都名列前矛,特别是最近两个学期,所授年级平均分都在80分以上,比全镇同级同科平均成绩高出三十多分。
      “吼破嗓子不如干个样子”是几天前我“采访”刘老师时,留给我印象最深且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见证了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忘我的工作态度,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
       说刘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忘我的工作一点也不为过。她83年参加工作,年对年也有30个年头。30年来,或许是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让她乐于珍爱这份工作。她说还是民办教师的时候,有一年学校裁减人员,领导说,如果一定要减员,就只有减她,因为她的资历最单薄。而后来之所以没被裁掉,是因为她在其后紧接着的一次教师考试中,她的成绩很优秀。她还说如果不是那次考得好,她早就没当老师了。仅凭这一点,她也会倍加珍爱这份工作,何况她自己一直钟爱教师这个职业。30年来,她在家长的眼里是一位最好不过的老师,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家喻户晓,口碑传遍山乡。我在坡渡小学当校长时,每回的考试,几乎我校与她上同级同科的老师的教学成绩都要低于她,老师们不服,我也曾质疑过,但当我知道她的付出并告知大家后,大家都不得不服。听她身边的同事讲,刘老师上班期间,就连下课的10分钟也很少离开过教室,她把能用和该用的时间都尽可能的用在了学生身上。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长期以来,并将长此以往。  
       说她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更是名副其实,尽人皆知。刘老师说,她长期住在学校,虽说是蜗居,但她说只有住在学校才能更好、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多少年来,她留住在家里吃住并辅导的孩子不知有多少个,她三十二十、百二八十捐助过的孩子和接济过的亲朋好友也不知有多少回。至于三元五元、十元八元的给学生支付医药费或别的费用那更是常事。在“采访”的过程中,说实话,出乎意料的让我了解到刘老师到现在连所谓的洋房也没买上一套,那些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大都在县城或乡镇买好了住房,可刘老师至今连个像样的遮雨的地方都没有,我的心不禁有些许的悲凉和酸楚!她那高大的形象使我难于仰视,且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不得不一时终止了对她的“采访”。我之所以“采访”她,
        不是因为刘老师之前那么多的崇高和伟大,而是2011年秋季学期末她的又一无私奉献让我感动非常,作为一位热爱文学的业余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后,我觉得我有责任更有义务为她的善举作最实事求是的报道,以之激励和鞭策我们的同行乃至更多的人。
        坐落在木瓜河北岸高山上的桐元学校,是一所融有民办中学的全日制基础教育学校。学校有学生500余人,教师26人。有数十年的建校史,在松坎老区乃至桐梓县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刘老师就一直工作在这里。该校地处煤山之边缘。煤炭是宝,越来越少!随着其大量的开采,虽鼓了些许人的腰包,却苦了祖祖辈辈就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学校更不例外。山空了,水没了,学校那么多孩子咋办!于是这些年,到四五里外的地方去取水已成家常便饭,附近村民如是,师生也如是。她说:“这些年,凡枯水季节,班上的一切卫生用水都是我去很远的地方挑回来的,孩子们小,又不安全,作为班主任,我不去挑谁去挑呢!”
        随着党中央又一惠民政策落实的要求,学生营养餐的筹备工作也在桐元学校急急忙忙的开展起来。一应实施学校于二0一一年秋期末已基本准备齐备,唯有用水问题令学校一筹莫展。刘老师是个有心人,知道学校的困难后,她一直在思索如何解决学校的用水问题。仅像往常那样自己掏腰包拉个几车来,还可以用个三天五天的,可而今纵然如是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学校营养餐用水量那么大,没有足够的水,其营养餐的卫生和质量都难于保障。这样不但营养不了学生,反而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如果真这样,岂不是糟践了国家的惠民政策;让国家的惠民政策适得其反,我们做老师的于心何忍,况且我们对得起这些孩子吗!于是工作之余她在苦苦的思索,到哪里去弄水?她走遍了学校周围几个她认为或许有希望的地方,但最终都失望了:仅有的几处水源都被村民们砌筑的小水池收拾得一干二净,山沟里时隐时露的水管把凡能引走的水都引进了老百姓的家里,哪里还有多余的。就在她大失所望的时候,陡然间她发现有一条水管因破损时而有水渗出,她眼前一亮,觉得这渗出的部分如果能利用起来,加上农家不用的时候或有剩余的时候能分点给我们学校,或许就能解决学校的用水问题。于是她走访了使用这条水管的6家农户,并在走访的过程中她发现各家各户的水管都有破损漏水的现象。这对刘老师来说,这一发现是令她非常欣喜的,也于是她心里毅然作出决定:“我长期给他们换水管,从而争取他们同意能把剩余的水供应学校。”
       又通过几天的努力,村民们虽然非常敬重刘老师,也理解学校的困难,但他们中也免不了有担心这样那样的,按村民的话说,怕“偏敲敲搞成了正股子”。可最终村民们还是被刘老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刘老师达水的要求。还答应义务的帮刘老师的忙,把水架到学校去。更感人的是,有两家正在修房子的农户也搁下房子不修,要帮忙把水架通了才修。他们说,刘老师这个人太好了!不说她以前那么多的好,你看她这些天来,见我们干什么她就帮我们干什么…… “采访”中,我还得知,在刘老师找水的有一天,一老奶奶听说是学校的刘老师,非常感激的对刘老师说:“你就是刘老师啊,哪天我就想见你了,是你把我的孙女背到医院去的。”刘老师这才想起,本期的有一天,她忽然发现一个和她一般大的女同学被另外两个女生搀扶着,她得知该生病得厉害,于是二话没说,背着就往医院直奔而去。她一口气把该生背到医院,自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淋。由于要立即回校上课,连学生的名字她都不知道。
        桐元学校二0一一年的秋季学期,在干冷严寒中度过了最后的一天。此时年关已近,老师们归家心切,整个校园转眼就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是那无边的寂静和孤伶伶的她。学生们走了,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是夜,学校死一般的静寂,偌大的校园只时不时的回荡着她重感冒未愈的咳嗽声。往日的闹腾被几百份成绩通知单分发得一干二净,一切都空空如也,只有她的心跳才在印证校园还没有真正的死去。
        之后的整整20天,除了过年休息一天外,刘老师在当地一些村民的帮助下,她天天劳动在第一线,把石粉、水泥一背又一背的背上陡峭的山崖,背到水源地砌筑蓄水池;把一圈又一圈的水管背到到校和到农家的沿途。背磨起了血泡,肩被勒得红肿,新鞋磨烂了一双……水终于架通了!校园的小水池也终于响起了久违的叮叮当当的水声。那声音铿锵有力,悦耳动听,如一曲赞歌在弹奏。水满了,溢出小水池,滋润了池边的泥土,仅几夜的功夫,花园里、小池边,一些莫名的种子,伸出小脑袋,头上顶着晶莹的小水珠,嫰嫰的,刘老师笑了!正月初九,刘老师花钱买了只大肥羊和丰盛的酒菜,在农家的院坝里答谢乡亲们,大家有说有笑的,真个其乐融融,像过节似的。
        开学了,学校领导班子给刘老师送去了13000元。校长说:“刘老师啊,这13000元是材料费,无论如何你也得收下。”“那些水管厚倒是厚实,可日晒雨淋的,三年两载的就需要更换,钱就留给学校备个急吧,我已经说过多遍了,你们就理解我一回吧,况且马上就要关工资了。”-----刘老师半生气的笑着说。
       刘老师很快就要吃50岁的饭了,作为天命之年的她,或许已经没有过多的追求和想法吧?因为在她眼里,名利视如云烟。写至此,蓦然觉得我苍白的文辞,要书赞如此高尚的灵魂,真有些笔力不济!把刘老师真正付出的和我想要表达的弄得不知所云、难成句读,惭愧得很!我想,要真正知道刘老师,最好方家们去面对面的了解。言不由衷,还是用刘老师的话作个结吧——“或许这辈子凭我的能力已经只能做这么一件我认为还算像样的好事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2-6-6 22:01
这不像是杂文啊……
但如果说是也未尝不可……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2-6-6 22:13
很感人的,教育事业是一个良心事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是最高境界。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2-6-7 07:51
一个好老师,算散文吧?
作者: 碧野    时间: 2012-6-7 09:37
好像没发现有散文的版块,于是就发这里了。谢谢!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