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家乡 [打印本页]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2 21:48
标题: 家乡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杨春山 于 2013-4-7 16:27 编辑 ]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2 21:58
感谢太阳神版,现在我这台电脑上编辑很困难,试了很多次才编辑好,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2-7-3 10:50
人是一个有机系统;人的群体也是一个有机系统;有机系统的封闭性,决定了它的排他性。地理的阻隔,产生了方言,但交流需要与外界沟通,语言学表明,要如实地翻译不同的语言,是十分困难的,语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深刻差别,很难逾越。而这些差别,对塑造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念形态和文化系统,起到了直接作用。封闭的地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服饰以及歌舞,语言以及行为方式。
邮寄宣传部的东西,我收到了。谢谢!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2-7-3 16:04
一方方言,承载的是地方丰厚的文化,见证的是一方文化底蕴。学习!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2-7-3 16:24
感受了一番春山兄家乡的方言,很有意思,问好。
作者: 烟雨飘过    时间: 2012-7-3 16:38
因了方言的独特灵性,所以我们才会永远找到回家的路。
作者: lichezhiyuan    时间: 2012-7-3 21:24
方言也是汉语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生动的语言都来自方言。四大名著几乎集方言之大成,有专门的理论研究详尽论述。精彩的文章,读者往往是在为精彩的语言叫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2-7-3 21:29
方言本是常见事,在杨老师笔下却让人领悟很多。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代表。各方各地,各种韵味,南腔北调,想来真是好,人文的精彩,地域的财富。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2-7-4 11:36
一种方言,彰显着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一代又一代的传继着方言,把对遥远故乡的思念,镶进了方言里。
    方言是那样的滋润与妥帖,充满了十足的韵味。一些故事,只有分解到方言里,才会变得生动;一些传说,只有嫁接到方言里,才会变得新奇。

   怀揣着田野里生长的方言,我们的内心无比的充实;携带着山坡上飘荡的方言,我们的内心格外的丰盈。

   感谢方言,让我们的话语更加流畅;感谢方言,让我们的目光更加坚毅;感谢方言,让我们的脚步能够踏实地向着远方前行。

    如此美文佳作,才发现拜读学习,很令人感动,无论对家乡方言土语的描述及刻画,无论遣词造句乃至每个词语的运用都妥帖传神,让人敬佩!比如“家乡温暖而绵软的方言悄悄熨平……”,再比如“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触摸到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共同跳动的脉搏。……却把他们的语言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完成了他们灵魂中对故土最后的坚守。方言在,阵地就在,文化就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没有谁不喜欢自己的方言,如果五湖四海的人,都说着同样的话语,这个世界将多么乏味。亲切的乡音,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太多的呼唤与情感,一些词汇在唇边奔突,一些话语在内心荡漾,温和的方言,让我们和泥土融合;绵软的方言,让我们和朴实拥抱。

     问好春山兄,佩服用心写作的精神!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2-7-4 11:51
欣赏优美的语言。文章对于方言的解读让人感动。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2-7-4 23:48
详细、生动地传达了家乡方言的特点、味道以及文化内涵。非常用心的体悟。
作者: 絮语如歌    时间: 2012-7-5 07:29
方言,与亲切同名!

拜读精品,问好老师!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5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2-7-3 10:50 发表
人是一个有机系统;人的群体也是一个有机系统;有机系统的封闭性,决定了它的排他性。地理的阻隔,产生了方言,但交流需要与外界沟通,语言学表明,要如实地翻译不同的语言,是十分困难的,语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深刻 ...


感谢高大哥评点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5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12-7-3 16:04 发表
一方方言,承载的是地方丰厚的文化,见证的是一方文化底蕴。学习!问好


感谢大相兄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6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2-7-3 16:24 发表
感受了一番春山兄家乡的方言,很有意思,问好。


感谢剑鸿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6
原帖由 烟雨飘过 于 2012-7-3 16:38 发表
因了方言的独特灵性,所以我们才会永远找到回家的路。


感谢烟雨文友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7
原帖由 lichezhiyuan 于 2012-7-3 21:24 发表
方言也是汉语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生动的语言都来自方言。四大名著几乎集方言之大成,有专门的理论研究详尽论述。精彩的文章,读者往往是在为精彩的语言叫好!


感谢沐阳版主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8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2-7-3 21:29 发表
方言本是常见事,在杨老师笔下却让人领悟很多。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代表。各方各地,各种韵味,南腔北调,想来真是好,人文的精彩,地域的财富。


感谢木门版主点评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8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2-7-4 11:36 发表
一种方言,彰显着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一代又一代的传继着方言,把对遥远故乡的思念,镶进了方言里。
    方言是那样的滋润与妥帖,充满了十足的韵味。一些故事,只有分解到方言里,才会变得生动;一些传说, ...


感谢文华兄的悉心评点与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9
原帖由 冉令香 于 2012-7-4 11:51 发表
欣赏优美的语言。文章对于方言的解读让人感动。


感谢冉令香文友的鼓励,问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12-7-6 08:19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2-7-4 23:48 发表
详细、生动地传达了家乡方言的特点、味道以及文化内涵。非常用心的体悟。


感谢房兄的评点鼓励,问好!
作者: 欣欣向荣    时间: 2012-12-7 12:30
标题: 回复 1# 杨春山 的帖子
方言是一条不息的河流,悠缓而固执地向着每一个可能到达的地方流淌,它的方向,决定了每一个人的流向。也许会有一些水流偏离了河床,在某一个地方停滞,发展成一条小溪,一个水塘,从而把从源头上带出的泥沙,沉积在了某个中间地带。前方不可预期,但每一滴水都会有一个固有的源头。于是,充满了泥土和水流气息的方言,扑进了一个坝子,找到了它最后的家。

我们走到何处都是“乡音无改鬓毛衰”

学习并问好
作者: 天疆    时间: 2012-12-9 09:56
读朋友的文字犹如,一方文化的传脉,透着深深的地方烙痕。一方水土,尽有一方物种,人文是深厚的血脉传承,文明的姿态千姿百态。在此地更是特色语言的细细涓流。问好春山友!
作者: wolfan    时间: 2012-12-9 12:46
哈,我也喜欢家乡方言,身在外地听到讲家乡话的人都觉得分外亲切~
作者: 杨木华    时间: 2012-12-13 15:43
方言的世界,也随着时代变迁!
问候家门!
作者: 风合    时间: 2012-12-13 20:05
有趣的方言!
作者: 潇湘珍珠    时间: 2012-12-14 21:18
乡音不改,乡情难忘。学习杨版的好文章。
作者: 张谋    时间: 2012-12-15 08:26
方言是密码,打开了我们与土地根源的联系,问好!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12-12-15 09:42
我不会说普通话,我会方言,所以我寡言。看到春山版主的文字,我的自卑减轻了好多。很有思想感悟的文字。问好春山。
作者: 甘肃张奋武    时间: 2012-12-15 10:03
文章对方言的论述堪称精辟,“凝结剂”、“根须”、“河流”、“归宿”等类比,十分中肯,十分确当。真的,方言是我们最初的文化乳汁,那种印迹,渗透在骨子里,我们不想抹事实上也抹不掉。
我也同杨君一样,很爱自己家乡的方言。
作者: 铜山学子    时间: 2012-12-15 11:01
我的发言怎么不显示?这不公平!
作者: 丁香雨    时间: 2012-12-17 10:04
一种方言,彰显着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方言既定的走向,让不同的地域,能在历史中某个特定的章节里寻找到部族繁衍的根系。因而,最彻底的侵略,是对语言的侵略。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的民族,因种种原因丧失了他们的文字,但却把他们的语言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完成了他们灵魂中对故土最后的坚守。方言在,阵地就在,文化就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
——欣赏老师对方言精辟的诠释。问候冬安!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12-12-18 15:02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概也有方言的传承吧。
问好。
作者: 石丁香    时间: 2012-12-18 21:45
比如性命壳(额头)、脑顶达(脑门)、波罗盖(膝盖)、螺蛳拐(足踝)、麻拐(青蛙和癞蛤蟆)等。呵,这方言挺有意思,但和我们这儿没个一样的。
学习,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2-12-19 10:42
再次学习,依然有一股特有的味道……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2-12-19 14:10
先提一下,随后细读春山版主的美文!
作者: 万里    时间: 2012-12-19 22:05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亲情一方音。好文!
作者: 跃农    时间: 2012-12-20 16:08
欣赏美文,问好春山,方言正在快速消失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