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以真诚擦亮诗歌的天空————读赵云诗集《云之南•歌者》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19 21:19
标题: 以真诚擦亮诗歌的天空————读赵云诗集《云之南•歌者》

  在朋友圈,提到赵云,曾有人说他是一个“不会做人,只会写诗”的人。“不会做人”并无贬意,指的是他不太懂得当今社会做人的技巧。我想:这恐怕与他长期浸在诗歌里难以自拔也不想自拔,顾此失彼有关。不过,作为一个诗人,不懂得做人的技巧,并非一件坏事。在面具流行的今天,诗人和诗歌所需要的,正是一颗与做人的技巧无缘的“诗心”。“诗心”即“童心”。翻开印度诗圣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有一颗对真、善、美之神虔诚之极的童心。这颗“童心”或“诗心”,令人感动和心醉神迷。


  我因此联想到起这样一个故事:诗人到大海边寻诗,始终找不到。后来见一个孩子把海水用手一点一点捧进小瓶里,奇怪地问孩子在做什么?孩子回答:“我要把大海装进瓶子里!”诗人瞬间大悟,觉得自己找到诗了。一个人,如果老想着“大海是不能装进瓶子的”,自然写不出好诗,因为他缺乏童心。


  赵云就是一个希图“把大海装进瓶子里”的诗人。读赵云的《云之南·歌者》,我感到诗人时时处处所具有的那样一颗澄澈灵动的童心。他出于恋母般的故土情结,关注着云南的一人一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只要能触动他的“诗心”,他便会孩童般在云南的山冈上纵情放声地歌唱。这样的歌唱,在越来越功利的现实世界是渐渐少了;这样的歌唱,确实有些像痴童说梦。然而有梦总比无梦好。有梦就有了渴望与期盼,就有了在灰色琐屑的现实生活中支撑与存活的勇气与底气。为了寻找到酝酿诗歌之梦的人和事,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坚持跋涉着、寻找着那些淳朴的、本真的、直抵人心的情感与思想。他曾说过:“写诗,你只有先打动自己,才有望打动别人。”收入他这本诗集的诗,都是生活中触动、引发了他的“童心”或“诗心”,使他在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亢奋之后发出的声音。诸如组诗《彩云之南花朵菲芳》,表面上看写的都是云南大地司空见惯的民族生活,但只要沉潜进去,就会发现迥异于习惯思维与表象的令人怦然心动的诗心诗境:


  “岁月将影片《五朵金花朵》/酿成芳香醇厚的名酒/喝了,必然跌入大理/这时就有公路蜿蜒/引你去结识蝴蝶泉/沿途金黄的油菜花/一波一波地向你涌来/翩然于浪尖的红蝴蝶篮蝴蝶/是和庄稼一样诚实鲜亮的白族妹子”(《白族》)


  “白雾迷朦/那些名叫爱情的红毯子/在白雾中,幸福地飘来飘去/寒夜里的朵朵火焰,温暖无比/红毯下的四只裸足/高一脚,低一脚/忠贞不渝地在乡路上/行走一生”(《傣族》)


  “火把果情结高原之夜/彝寨畅游于包谷酒之夜/裙裾们必来转圆心事/那时,无数痒痒的脚板/就会踏响脚下/气韵磅礴的山鼓”(《彝族》)


  “山林青青/乐感很强的苗族语/在翠绿的树叶上/打出一片阳光/嘘,这里有菌//大森林里的蘑菇/是山神的语言/当心,漂亮的往往有毒//选择那些朴素的下酒/这一生/有种痛苦而动人的感情/就会不断折磨你”(《苗族》)


  其它歌唱哈尼、瑶、基诺、佤、普米、德昂、傈僳、拉祜、壮、纳西等民族的诗作,也无一不充盈着这样的诗心诗境,绝少人云亦云的令人反胃头痛的风情展现。与他的诗相遇,让人不得不读,拾起难放下,尽管这些民族我们都很熟悉,尽管这类题材的诗作屡见不鲜。在阅读中,我们还是会有一种迥异于常规常态的快感及发现。一些很平常的民族题材,在他的笔下发出异样迷人的光彩。这是他用诗人的眼睛折射身边世界所发出的光彩。


  说赵云的诗歌充盈着诗心童趣,并不意味着他的作品呈现童稚化。他有着自己成熟而独特的诗歌技巧。他虽然是一个不谙于做人技巧的人,却是对诗歌创作处处有心的歌者。他在一篇“创作感言”中曾深有感触地说:写诗既要传承、融合传统语言的精华——如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国外现代派诗歌,又要永无止境的追求创新,及时汲取、变革当下语言及结构中的营养及活力,使创作成为多元全新的诗歌语言为载体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如此,才能实现与海内外高质量的诗歌作品及纯文学刊物的对接。


  收入这本诗集中的作品,都曾在全国以及云南省各类赛事中获过奖。但作为一个读者,我更喜欢从诗歌内部而非外部去审视阅读对象。赵云的诗,使我切实感到他是一个十分关注当下诗歌发展变化,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坐标及参照系数的诗人。他的诗,具有跳跃、凝练、富于暗示的特征。


  跳跃。这是日趋纷纭的现代生活、日趋繁复的人生世象,逼迫诗人逼迫诗歌作出的一种选择。简约的诗歌,面对密集的世象,必须跳跃。在赵云的诗中,经常可以读到这种跳跃。他采用一种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把边疆民族五彩缤纷的生活,用极具跳跃的语言和意象,巧妙地展示出来。如他写下关风:“骑车,人需绷成一张硬弓/射落一切迟疑和怯懦/行路,步履要坚实/步步为营,逼进目标/假如顽皮的下关风与你开个玩笑/风吹帽落,猜猜看/是落人前?还是落人后?/下关风在大理的水墨画上/挥毫泼墨,酣畅淋漓,快哉美哉/一切草木/皆长发飘飘,仙风道骨/一切山水/都有了灵性和神性……/如今,前瞻性很强的大理人/赋予了下关风全新的涵义/他们把童年手中的风车/玩到了风城者摩山上/威武列阵18公里的下关大风车/不负众望,大幅度旋转……”众多的意象,跳跃着,纷至袭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句像云南山涧中奔涌跳跃的溪流,挑逗着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想象,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年轻起来,获得一种进入诗歌的快感。诚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读赵云的诗,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在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的冲动,才发而为文辞(作品)的。他的跳跃,极契合现代诗歌的创作特点,亦是一种童心的再现。诗人本质上就是人类的儿童。


  凝练。诗人的功夫就在于一粒沙里展示世界。语言简捷、意象密集,这是赵云诗歌的一大特点。面对密集的世象、物象,简约的诗歌只能跳跃。而这种跳跃本身,又使诗歌产生了密集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其显示的意象是密集的,唯其密集,也因此促成了语言的凝练。赵云的诗歌就有这样的特点。他的诗,在冲破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的同时,仍注意诗歌与散文(包括散文诗)的区别,保持着诗歌自身的特点。他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工人日报》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优秀作品展优秀作品奖的诗歌《兄弟》,以极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兄弟之情:“寒冬的一个正午/你约阳光一起来找我/语言的刀锋相碰/我们都感到/对方的钢口不错//以精血养胖汉字的人/我们同病相连/瘦得仙风道骨/汉字的锋芒/使我们终身疼痛而幸福……”这样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刻,过目难忘。这样的诗作在集中比比皆是,读者自会理会。


  富于暗示。这也是赵云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的诗,借鉴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方式,富于暗示性。如组诗《在云南回望江南》之一的《江南三友:屋··桥》,所表现的江南三友,是中国古典的江南文化水乡,著名文学评论家张运贵曾赞叹:作者真情的抒写,新颖的比喻,令人叫绝,而新颖的比喻中就不乏很多富于暗示的佳句,如“每天,一扇木门/吱呀一声/一本古老的线装书/打开了。”(《屋》)“渐渐胖起来的中国人/和依然瘦的中国诗/都想:临水而居……”(《水》)“那边是明朝/这边是清朝/辛弃疾柳永周邦彦等文人从桥上走过/就有了宋代平平仄仄的长短句/就有了关汉卿等堪与莎士比亚戏剧媲美的元曲……”(《桥》)这样的诗句,所包容的暗示是丰富的。这种暗示性,增大了诗歌语言的张力,丰富和提升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赵云是个活在自己文字和诗歌世界的痴人。这样的痴人命中注定是感时伤世的。他对祖国,对故土,对亲人,对朋友,都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与感恩之心,因此他有不少选择现实生活中重大题材的作品。诸如香港回归、抗击“非典”、“512”大地震、城市打工者等等。这类题材,常常会被某些诗歌圈子里“向内转”的诗人视为“趋时应景”,惟恐避之而不及。但仔细阅读赵云的这些诗作,同样让我们惊喜而亲切地感到:他是一个活在当下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诗人。这些诗作,都是他选择投入而非逃避现实社会与生活的真实真情的抒写。如他被《诗刊》“‘中山全球通杯•改革开放颂’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选登”的诗作《金穗的祝福》:“我们回家/回到黄皮肤黑眼睛乡音纯正亲情醉人的中国/回到黄河长江为血脉长城作脊梁的龙的中国/回到佩戴深圳珠海等璀璨明珠的经济复兴的中国//来,喝一口家园的香茶/从我们指缝间溢出的泪水/是超越文字和声音的感动//祖国,你再也不是100多年前/那釉光波动价值连城/却不堪一击的名贵瓷器/再也不是油画《父亲》中/那盛着清汤寡水日子的粗碗”。再如,获《星星诗刊》“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优秀作品奖”的诗作《筑路工》:“为了那条穿越怒江大峡谷的公路/重新游动起来/朋友,你苍翠的生命之树/被泥石流咬断了//身披秋雨站成路碑的致哀者/让自己的胸膛贴近你的灵魂/开满素白挽花的怒江水/将你的故事带往村寨带往异域……”纯熟的现代诗歌技巧里,跃动着诗人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和坚持为底层劳动者真情而歌的社会良知,这与那些口号似的假、大、空的“趋时应景”之作是有本质区别的。


  作为一个有着赤子情怀的诗人,通观赵云各类题材作品的写作,第一要素首先是被感动,感动之后才有独特的个人发现与情感表达。周国平说过:“生活永远大于政治。”我理解周国平的意思大概是:不能将同一政治背景下的生活狭隘化或主题单一化,生活的能指和所指应该永远大于政治本身。关键在于生活者,关键在于作家所趋之“时”所应之“景”,是否是你生活的本身。


  赵云,就是这样一位站在边陲的红土地上,坚持用自己特有的声音,动情而率真地歌唱现实生活的诗人!


(明月清风诗友赵云的新著《云之南•歌者》于最近出版,特写此文以示祝贺)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张乃光 于 2012-10-19 21:25 编辑 ]
作者: 刀行天下    时间: 2012-10-19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2-10-20 10:11
富有才华和激情的诗歌,给评论带来了足够的表达空间。俯察和深入,贴近作者的创作展开,提炼和概括,有着一份认真和沉浸。欣赏如此精到而相对全面的评论,也祝贺作者诗集问世。
作者: 低调的奢华    时间: 2012-10-20 10:43
我要把大海装进瓶子里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2-10-20 14:43
评论使人看到其诗其人 小有重复 去掉就更好了
作者: 祥萍    时间: 2012-10-20 18:59
个人认为做人的巧和写作的巧,是不同层次的,不能相提并论,一个爱写的人,知道写就已经足够了。欣赏好诗细评。祝贺!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21 22:38
原帖由 刀行天下 于 2012-10-19 21:46 发表
欣赏了,沉稳的表达,诗意的演说,一种娴熟的老到。


谢谢刀行天下朋友阅读:)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21 22:39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2-10-20 10:11 发表
富有才华和激情的诗歌,给评论带来了足够的表达空间。俯察和深入,贴近作者的创作展开,提炼和概括,有着一份认真和沉浸。欣赏如此精到而相对全面的评论,也祝贺作者诗集问世。


万版鼓励,不胜感谢!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21 22:41
原帖由 低调的奢华 于 2012-10-20 10:43 发表
我要把大海装进瓶子里


谢谢你仔细的阅读:)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21 22:41
原帖由 朱竹 于 2012-10-20 14:43 发表
评论使人看到其诗其人 小有重复 去掉就更好了


问候朱诗人!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2-10-21 22:44
原帖由 祥萍 于 2012-10-20 18:59 发表
个人认为做人的巧和写作的巧,是不同层次的,不能相提并论,一个爱写的人,知道写就已经足够了。欣赏好诗细评。祝贺!


祥萍版主说得好,做人的巧和定作的巧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所以我特别欣赏拙于做人而巧于写诗的赵云,并为他诗集的出版而由衷高兴:)
作者: 柳叶飞飞    时间: 2012-10-21 22:47
写得真好,写诗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童心与诗心.诗评与诗相得益彰!受益了!
作者: 刀行天下    时间: 2012-10-22 0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五更鸡    时间: 2012-10-22 16:51
赵云很久不来了,想念他。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