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陀螺 于 2012-11-5 22:01 发表
把教授比作“表演”,把阅读比作“色情感受”,把写作比作“勾引”——这几句比喻太形象了,用流行语来说叫“太有才了!”我也仿照着来一个对一水文字的感觉——一水的文章我读起来像咀嚼青橄榄,刚入口时因为知识面 ...
原帖由 雨沐 于 2012-11-7 15:38 发表
从一水的这些文字里,基本上了解了罗兰•巴尔特。首先,他是一个知性作家,因此,这类型的作家,不适应七十年代一个个长着一双革命眉毛的中国是很容易理解的。就像他的同性恋癖好,一样不容易被人接受是同等的道 ...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1-8 09:14 发表
这个外国人的作品,没看过,所以不作评论。
但是看了后面的点评,知道此人是一个同性恋者——一些艺术家有怪癖,或者有人格缺失。我们中国也很多这样的例子,正如陀螺所言,可以不必把作品跟人品联系在一起。也没法 ...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2-11-8 09:09 发表
一水的叙述,非常地有张力,以至于我们在后面,跟不上张力延伸的速度与尺度。
如此的纵横,须得对叙述中的本体,拥有八面玲珑的厚度与底蕴。
70年代的中国,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不受欢迎的,是一个永远的隐痛。在七十年代的旧照片里,看到的,是中华大地的一片凌乱。而所谓的美,也是制式的。失去了个体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没有养分,也无根基,更无活力。
在一水的叙述里,了解了一位唯美迷人的符号学家。是今晨阅读的收获。
感谢一水。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2-11-8 10:10 发表
正在读呢。如此嬉戏笑谈谈鲁迅,堪称妙绝!
早上想着要码篇文字叫《缺口》,腹中捞草;别人没用就自个用。上班后打开江天页面,却大倒味口——您是真有涵量。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2-11-8 10:37 发表
呵呵,真逗!现在显示有空行了。
(也许当时也该用“截图”截取下来?张贴在论坛以作跟帖,以表明自己清白没错哈哈。)
真是怪了。不过,当时显示的情景,应该不仅仅我一个人看到——我还没到花眼的年龄啊!![]()
...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2-11-8 10:32 发表
其实,如果真的喜欢(不喜欢或可以说关注)鲁迅这个人,会及时搜索到来自各方面很多关于他的信息,且又好歹大先生的文杂文占的分量比较多,所以,江天绕不过他。陈丹青的这个小册子是小集子,之前零星在其它地方读到 ...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2-11-8 10:10 发表
正在读呢。如此嬉戏笑谈谈鲁迅,堪称妙绝!
早上想着要码篇文字叫《缺口》,腹中捞草;别人没用就自个用。上班后打开江天页面,却大倒味口——您是真有涵量。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2-11-8 09:09 发表
一水的叙述,非常地有张力,以至于我们在后面,跟不上张力延伸的速度与尺度。
如此的纵横,须得对叙述中的本体,拥有八面玲珑的厚度与底蕴。
70年代的中国,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不受欢迎的,是一个永远的隐痛。在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