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磨刀匠
[打印本页]
作者:
王立
时间:
2004-7-18 10:33
标题:
[原创] 磨刀匠
磨刀匠张金华是浙南山区金华一带的人。他来紫金浜谋生已很有些年月了。
从我们懂事起,就记得磨刀匠张金华经常在村口的代销店门口,摆开磨刀的场子,带着浓厚的浙南乡音吆喝着:“抢刀磨剪子……”
那声音既短促又韵味儿悠长。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以为他喊的是“强盗磨剪刀”,所以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常年累月穿着一身破旧的藏青中山装,头发花白蓬乱,双眼失神似的有些空洞,肤色黝黑得像个非洲人,只是两排牙齿倒是非常的洁白。
他的手艺十分高超。一把既锈又钝的刀剪,到了他手里,一眨眼的功夫,就变得崭新而锋利。村子里的杨屠夫常常在人前背后夸他:“嗨,张师傅磨的刀就是神,杀了十头猪还很锋利的呢。”
他做起事来从不拖拖沓沓,立等可取,生意做得既地道又和气。他磨完一把刀剪之后,总是先试试刀锋,觉得满意了,就用水洗得干干净净,再抽出座位下的抹布擦干水份,然后交给刀剪的主人,结帐收钱。他收钱的时候,从来不主动开价,让人家看着给。倘若给多了,他就还给人家一些。倘若给少了,他也只是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一笑了之。他知道,乡下人的钱都是来之不易。倘若有谁忘了带零钱,他就摇摇手道:“没事没事,下次再给吧。”等到下次,人家忘记了,他也不再追究。所以,磨刀匠张金华在紫金浜的人缘相当地好,从来没有与人发生过口角争吵。
空闲下来的时候,他就点起一支卷烟,一边哼着我们谁也听不懂的浙南民间小调,一边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边的云彩。那时刻,他的眼神既专注又忧伤,愁眉紧锁,显得心事重重。
那一年,村里放过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之后,我们这群顽皮的野小子突然对磨刀匠张金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红灯记》里面也有个磨刀匠,究竟是特务还是地下党员,少不更事的我们一直搞不清楚。只记得他那招揽生意的吆喝(实际上是接头的暗号)“磨剪子来抢菜刀”,与村里这个磨刀匠的吆喝异曲同工。所以,我们这几个顽童异常热烈地争论着这个张金华到底是地下党员还是特务分子?喋喋不休各执已见。最后还是“特务分子”的说法占了上风。理由十分幼稚可笑,大家都认为这个磨刀匠总是寡言少语,显得很阴险。尤其是他哼的那些叽哩咕噜的民间小调,我们一致认定是特务分子接头用的暗号。
确认了他是“特务分子”的身份之后,我们这伙野小子对他充满了恶意。成群结队地围过去,或者是故意踩翻了他磨刀用的水盆,或者是从背后扔土块儿偷袭他。而他,总是不恼不怒,不急不火,有点儿逆来顺受的样子。水盆踩翻了,他便不声不响地走到紫金浜岸滩舀水。向他扔土块儿,他就站起来对我们作吓唬状,并不真正动气。
只是有一回我们真惹恼了他。“淘气包”王小二拣了块土疙瘩,悄悄地绕到他面前,对准他的前额使劲儿扔了过去。顿时,他的额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并且渗出了鲜血。史见他一下子凶相毕露、蹿身追扑过去。惹了事的“淘气包”王小二撒腿就跑,七转八拐之后便了无踪影。等他回转身来时,我们也早已一哄而散。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去学校上课时,来回路过代销店门口,都要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他。而坐在摊位前磨刀霍霍的他,尽管额头上肿得厉害,却也没有一点儿报复的意思。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才放下了戒备之心。
就在第二年春上,一天午后,我们一群小伙伴正在紫金浜渡口的大槐树下玩游戏时,一个三十多岁背着很大很大的包袱的女人,操着浙南乡音向我们打听磨刀匠张金华在哪儿,我们几个都自告奋勇,带了她来到代销店门口,指着正低了头磨刀的张金华,七嘴八舌地嚷道:“就是他,就是他……”那女人便欣喜地唤了一声:“金华……”张金华立即抬起头,顿时两眼放光,站起来非常激动地以浙南乡音对那女人说着什么。那女人从包袱里掏出一大把糖果分给我们,我们几个顽童老实不客气地接过糖果,“呼”地一下散开了。
这一天,磨刀匠张金华早早地收了摊,就带着那女人回家了——他住在紫金浜北岸、大队养猪场旁边的一间茅草屋里。翌日,他再来出摊时,整个人已是焕然一新。破旧的藏青中山装换成了一件全新的米色青年装,头发胡子都修剪过了,显得精神十足。紫金浜人头一次觉得这个看上去40多岁老气横秋的磨刀匠张金华其实是很年轻的。都说“有了女人就是不一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磨刀匠张金华对我们这几个顽童相当友好,总是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笑得合不拢嘴。那女人除了给他洗衣做饭以外,经常温存地依偎在他身旁,悄声细语地唠着家常话。两个人显得无比亲昵、无比幸福。说真的,那时我们虽然年幼无知冥顽不灵,但是对那女人非常有好感。这个山里女人,衣着打扮既简朴又得体,而且十分俊俏又十分贤惠。
终于有人打听出来,那女人是磨刀匠张金华的初恋对象。当年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怎奈张金华家一贫如洗,而那女人最终无法违抗父母之命,就嫁给了村里一个头头的儿子。一气之下,张金华扛着磨刀工具,从浙南山区流落到浙北平原来,凭着手艺外出谋生。据说,那女人已生下了一双儿女。这次,她趁农闲时分偷偷跑出来看望张金华,过几天就要回去的。
时光如流水。那女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天长日久,两个人都难舍难分了。不料,在“双抢”大忙季节即将来临之前,一伙浙南山区的汉子吵吵嚷嚷闯到了紫金浜。他们聚集在大队办公室门口,叫嚷着要拿获勾引有夫之妇的磨刀匠张金华和那伤风败俗的女人。大队书记老杨听明了来意,沉默了半晌说:“女人可以带走,张金华必须留下。”“不行。”其中一个脸色赤红的山里汉子凶狠地说:“我们要把张金华一块儿带走,好好地惩罚惩罚这对狗男女。”为人厚道的杨书记猛然一拍桌子道:“在紫金浜我说了算。哪里来的野狗再敢撒野?”这伙山里汉子的嚣张气焰被压了下去,几个人叽哩咕噜了一阵就妥协了。
那女人被带走的时刻,真是充满了生离死别的气氛。那女人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声嘶力竭地哭叫着:“金华、金华……”而磨刀匠张金华则黑着脸流着眼泪,一副痛苦万状的样子。全村人都同情地围观着、议论着。
那女人走后,磨刀匠张金华恢复了先前的状态,依旧是一身破旧的藏青中山装、头发花白蓬乱、双眼黯淡无光。一夜之间,他更加憔悴更加苍老了。他的神态既落寞又悲凉,连我们这些小孩子看了都觉得他挺可怜的。后来又听说,那女人被带回家乡后,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最后她心一横竟跳崖而死。
磨刀匠张金华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磨着刀剪,如行尸走肉一般,在这块磨刀石上,消磨着岁月、消磨着生命。
要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变故,他也许会在紫金浜村这样一直生活下去,了此残生的。那时,我们已经读初中了。
事情是这样的,村里有个绰号“无赖阿三”的,是一个好吃懒做、无事生非的主儿。他的家也是在大队养猪场旁边,与磨刀匠张金华是邻居。突然有一天清晨,“无赖阿三”在村里的代销店门口,拉扯着磨在刀匠张金华,唾沫横飞地嚷道:“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睡了我老婆,私了的话赔50块钱,公了的话,就对你不客气,送你到派出所。”他老婆杏花似乎满腹委屈,在一旁哭哭啼啼。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争看热闹。我们几个同学正要去上学,看到这个情景就用力钻了进去。只见磨刀匠张金华涨红了脸、笨嘴拙舌地分辩道:“没有,没有,我没睡你老婆……”“无赖阿三”冷笑了一下说:“哼!谁相信你的鬼话?你是个老色鬼,勾引了家乡的女人,把他逼死了,又来睡我的老婆。”他推着老婆杏花叫嚷道:“杏花你说,他是不是睡了你?你说是不是?”那杏花只是捂着脸,哭个不停。磨刀匠张金华有口难辩,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他愣了一会儿,忽然号叫了一声,操起一把已磨好的菜刀嘶哑地喊道:“你……你诬陷人,我睡了你老婆,天打五雷轰。”大家都以为磨刀匠张金华要发疯动武,就一齐喊起来:“张师傅,千万不要动刀啊!”只见那磨刀匠张金华把左手中指放在磨刀石上,立即手起刀落——就在这顷刻之间,我们亲眼看到一截儿手指飞了起来,殷红的鲜血呼呼直涌。我们惊得不由连退三步。磨刀匠张金华红了双眼,把血淋淋的手掌伸到“无赖阿三”眼前,低沉而又痛苦不堪地说:“我没睡你老婆!有种你也砍截儿手指,我就给你五十块钱。”那“无赖阿三”见状,胆怯地败下阵来,慌忙拉着老婆杏花溜走了。在那一刻,我们看到磨刀匠张金华的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睛里,充满了不可名状的悲怆和哀伤。
第二天,磨刀匠张金华就从紫金浜村消失了。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后来,村里有人在外乡看到过他,说他苍老得简直认不出来了。他依然是一身破旧的藏青中山装,头发已经全白了,而且蓬乱不堪,黝黑的脸上那一双失神的眼睛,孤独而空洞。他扛着磨刀工具,餐风饮露,走村串户,那飘荡在乡村上空的浙南乡音的吆喝声“抢刀磨剪子……”。已不再底气十足、韵味儿悠长,而是变得枯涩嘶哑、力不从心了。
那时,我们每次上学去,来回路过村里的代销店门口时,总要下意识地看一眼当年磨刀匠张金华安放摊位的地方,仿佛他还坐在那儿专心致志、地道和气地做着生意,然而代销店门口始终是空空荡荡的。
作者:
王立
时间:
2004-7-18 10:36
标题:
我是来玩的:)
不计酬、不精华。
只是借发帖向大家问好、致意:)
作者:
滢滢
时间:
2004-7-18 11:05
好久不见了,问候王立兄!
作者:
袁和鲁
时间:
2004-7-18 11:09
标题:
回复: 我是来玩的:)
最初由 王立 发表
不计酬、不精华。
只是借发帖向大家问好、致意:)
欢迎你,谢谢来太虚赏光。
作者:
青枝绿叶
时间:
2004-7-18 19:10
标题:
回复: 我是来玩的:)
最初由 王立 发表
不计酬、不精华。
只是借发帖向大家问好、致意:)
作者:
山里娃
时间:
2004-7-18 19:23
感谢王立老师带来了这么好的小说,谢谢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