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4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爱的芒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9 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社会各方面资助两名特困生,短短几个镜头,却让人另生别样感慨。

  诚然,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让两个孩子免除了失学的不幸,总体上算是社会对他们的爱。然而,这爱不免夹杂了几根芒刺,这或许是人们慈悲心动时所无法察觉的。

  我无法想像当记者的摄像机扛进那间黑洞洞的房屋对准两个孩子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是何种滋味,尽管两个特写镜头中,他们脸上也挤出了笑容,但不难捕捉到他们眼底的惶惑和不安。那名记者还跟到了他们学校,正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的姐弟俩见到镜头时立即局促起来,那种肢体上的僵硬和神态的不自然实在让人心酸。

  贫穷不是错,资助也不是错,然而当好心人们堂而皇之将贫穷拉出来暴露于大庭广众,在众目睽睽之下施与资助,然后让受恩者在镜头前感激涕零地说上一番以后将会怎么怎么样,将报答谁谁谁的话时,好心人自然有了心理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不管他是否故意存着这种心,反正这种慈悲、善举已经变得并不纯粹,甚至于变质。
  
  也许有人会说,就是不能助长贫困学生得虚荣心,贫穷无罪嘛。对,贫穷无罪,可是否所有人都能以正常眼光和心态看待贫穷学生,那些学生会懂吗。也许他们懂,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没有上进心,但这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每一个贫困生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灵需要保护,可惜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人们以为最纯洁的校园不时有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去伤害他们,致使他们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产生自轻、自贱、自卑和负罪感。

  有一份来自高校的调查表明,部分特困生宁愿耽误学业在校外打工或借贷甚至辍学也不愿意公开接受学校资助,而那些接受了资助的特困生或多或少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压力和窘迫。

  说到这里,我记起前不久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特困生伤人案,那就是在这种畸形的社会心态和氛围下催化产生的。山东某高中的一个特困生靠学校减免学费和同学资助维持学业,他成绩一向很优秀,但因为贫穷、土气,有的同学看他的眼光也有些异样,在他面前趾高气昂。2002年下学期,他领到一笔奖学金,高兴地买了双皮鞋换下脚上那双破烂得补不起来的鞋。结果就有同学特别关注起他的脚,议论纷纷,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个同学当着他的面刻薄到挖苦:贫困生还穿新皮鞋,用大家的钱也不心疼,以后那笔资助费捐给别人算了。特困生不堪其辱,抓起凳子向那同学砸去。发生这样的悲剧,人们除了指责那名特困生外,难道不该反思一下这类事情产生的根由吗?我想,当初特困生穿过其他同学的目光上台领取资助费时,他心底一定也同时渴望着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吧。一开始,他可能并没有因贫困而产生羞耻感、负罪感,可惜学校特别是同学们的“爱”最终扎伤了他,因为有些人在给予这份“爱”时是怀着施与、恩赐心态的。

  助人为乐应该是高尚的,爱也应该是无私的,既然如此,何不改变一下想法和做法呢。如果这份“爱”真是出自真诚,那么在全社会还没有彻底改变那种不正常心态前,为避免我们要帮助的人再受伤害,把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去掉吧,以不公开、低调的方式,让他们以平和的心接受我们的帮助,别让我们的爱变得不可承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4-7-19 10: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份“爱”真是出自真诚,那么在全社会还没有彻底改变那种不正常心态前,为避免我们要帮助的人再受伤害,把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去掉吧,以不公开、低调的方式,让他们以平和的心接受我们的帮助,别让我们的爱变得不可承受。

很好,说得是。
3#
发表于 2004-7-19 11:44 | 只看该作者
爱, 要在照顾自尊心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表达.

不错的角度,事例也很充实.
4#
发表于 2004-7-19 11:44 | 只看该作者
精华鼓励.
5#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12: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大家的鼓励!  我看不惯那些搞形式主义的捐赠活动,看不惯那些围着领导转悠的新闻媒体。说实话,我现在也是从事新闻这一行的,我都尽量不去写这些新闻,真怕给那些孩子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呼吁那些人,如果真想做好事,那就让你们的爱仁慈一些吧!!!
6#
发表于 2004-7-19 13:0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人是喜欢表现自己的爱心多过对别人的同情心,那怕这种表现爱心的形式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更有甚着并不认为自己给以弱势群体的是帮助而是施舍。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19 13:19 | 只看该作者
对啊,现在就是有些人热衷于利用别人的贫困、痛苦来沽名钓誉、来炒作,媒体也跟着瞎起哄,媒体一唱和,更有人要趁机出个名了,简直是社会的毒瘤,恶性循环。
8#
发表于 2004-7-20 10:3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不惯那些搞形式主义的捐赠活动,看不惯那些围着领导转悠的新闻媒体。真正百姓贫民遇到需要帮助时,一些新闻媒体却不能为民申冤,口头上应诺,我们一定会向上级反映这种情况,结果呢,忙了一阵拍片,一阵录音之后,就"悄无声息"了.这样的新闻媒体其实早已成了专为有权势的领导服务的媒体.
9#
发表于 2004-7-20 10:34 |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刘工楼主"现在的人是喜欢表现自己的爱心多过对别人的同情心,哪怕这种表现爱心的形式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更有甚着并不认为自己给以弱势群体的是帮助而是施舍。"的观点,我还看到一些企业,利用"爱心"捐赠活动进行"广告效应"宣传.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了就让人心生反感!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办法,这是社会病吧
11#
发表于 2004-7-20 10:3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不惯那些搞形式主义的捐赠活动,看不惯那些围着领导转悠的新闻媒体。真正百姓贫民遇到需要帮助时,一些新闻媒体却不能为民申冤,口头上应诺,我们一定会向上级反映这种情况,结果呢,忙了一阵拍片,一阵录音之后,就"悄无声息"了.这样的新闻媒体其实早已成了专为有权势的领导服务的媒体.
12#
发表于 2004-7-20 20: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玉夕 发表
我也看不惯那些搞形式主义的捐赠活动,看不惯那些围着领导转悠的新闻媒体。真正百姓贫民遇到需要帮助时,一些新闻媒体却不能为民申冤,口头上应诺,我们一定会向上级反映这种情况,结果呢,忙了一阵拍片,一阵录音之后,就"...

我有一个网友是内蒙一个地方法院的法官。我问他你们那里司法情况怎么样。他说能怎么样,涉及到经济利益或者有关政府部门的官司,全有上级官员指示。这就叫中国特色。想来有些无奈。假如我和他换个位置估计也只能像他这样。有些事务我们也许并不能关某些人或者某些部门,而是要考虑整个国家的体制问题。
13#
发表于 2004-7-20 21:36 | 只看该作者
充满关怀和深度的文字,角度也很好!

置顶学习吧!
14#
发表于 2004-7-20 22: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确实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15#
发表于 2004-7-21 00:16 | 只看该作者

爱,很好,如果有适合的方式,就是美好,心灵鸡汤也就是这样调味出来的。

爱,很好,如果有适合的方式,就是美好,心灵鸡汤也就是这样调味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23:36 , Processed in 0.0782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