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3-5-23 21:58 发表
只有用细腻到细腻的深处,缜密到缜密的内部的写作方式和笔触,才能够把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词汇意义的出发点和归属,它更为广阔和更为内在的空间,其实是与警觉和内省这些概念 ...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3-5-23 17:20 发表
夜幕降临,关于一些记忆也悄然而至。情景生动,绘声绘色的描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面对夜晚来临时的恐慌。不过,我不是去借饭,而是每次晚饭前,父亲总会让我去买点酒或者什么的。
赏读,问好剑鸿版主。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3-5-23 21:58 发表
只有用细腻到细腻的深处,缜密到缜密的内部的写作方式和笔触,才能够把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词汇意义的出发点和归属,它更为广阔和更为内在的空间,其实是与警觉和内省这些概念 ...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5-23 22:20 发表
非常年代,非常生活。
童年的记忆都是一些“显赫”的东西,比如饥饿,比如自由欢乐,比如恐惧,比如孤独,比如极度的委屈……这些都能帮助打造人的自尊和上进心,这些生活面貌代表着生活的反面,但它们正好让人记住 ...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5-23 22:27 发表
隔过蒙尘岁月,那些曾经让我们心灵深处留下烙印的点滴,总会在某一刻忽然涌现,让你恍如昨日。语感的把握很有味道。借饭,我没有经历过,不过作为与作者同龄的缘故,能够感同身受于那份情境,那份内心的激烈感受。
原帖由 欣欣向荣 于 2013-5-24 11:04 发表
借”意味着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和还,都牵涉着信誉和面子。所以,无论对借方、还是对被借方,更像是一种礼节或者规范。只要主人家有饭,就不会吝啬慷慨。盛饭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尽可能地装满,每舀一勺子饭, ...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3-5-24 15:28 发表
俗话说十里不通俗。我们不曾有过借饭的乡俗,但,这一点也不阻碍,或者说影响我走进借饭的那种特有的氛围,那种乡村民俗里面,生动而具象,鲜活而质朴的画面,让曾经在乡村生活过的我们感动,并且跟着那个小小人儿一 ...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5-24 18:17 发表
细节的展示非常好,心情的感悟也达到了极致,给我的感觉像是由上到下的一种俯视,眼见着一个可怜的孩子仓皇地活在童年的世界里,做事,借饭,在慌张与困惑中锻炼着胆气。这也许就是一种生命的融和,也或者就是一种生 ...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13-5-25 08:23 发表
尽管是平凡百姓的平凡事,却写的无比生动自然,彰显出不凡文字功底,有如潺潺溪流溢过被岁月磨光的青石板,以细无声的质朴浸入了读者内心田,得以共鸣。
原帖由 天疆 于 2013-5-29 13:46 发表
借 饭题材不错,过去没有听说,我也没有体会,通过你的深入挖掘,展现在人们面前,打开视界。乡情藏在其中。村俗有时候非常耐品味。好好挖掘,会找到很多内涵的东西。学习了。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5-29 17:05 发表
如同借饭一样,它本身就蕴涵了一种行为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正是从这一行为出发,作者经历和发现,并留给内心的感受充满了未知、意外、恐惧等的具体状况。其实,从人类面对生活本身的变异来说,这是一种存在的本质,也 ...
原帖由 叶浅韵 于 2013-5-30 09:10 发表
文字是好的文字,可入题慢了些,前面的描写铺多了,就好比一条幽深的路径,总也找不到你想要的那一条。好在,总算是找到了 。对于我这样性急的读者,多少就会有点点遗憾的感觉哦。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