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抹震撼与平缓相互对接的悠远(修改稿) [打印本页]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3-6-13 10:16
标题: 一抹震撼与平缓相互对接的悠远(修改稿)
                                               一抹震撼与平缓相互对接的悠远
                                                                        ——观电视剧《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每个中国人不愿提起的一页历史。和余秋雨在欧洲国度仔细寻觅、认真探求的那些废墟不同,1976年那片属于唐山的废墟,带给人的不是神秘、不是某些政治文化现象的线索,不是滋生有思想的流浪者暗藏在血液里的激流,它只有泪水和痛苦。一度,以一片废墟为代表的历史就那样静默在中国人的心里,静默在曾经经历过它的由来并品咂过它带来的血泪的灵魂深处,一陈列便是几十年。这种心理现象不难理解,抵触伤口撒盐和揭掀伤疤的苦痛,是人类的天性。


       过了很多年以后的今天,终于有人有勇气把这段历史再次呈现在包括唐山人在内的人类的眼中,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声光电的掌控把地震的现状进行逼真的模拟,利用复杂细腻的心理关照把那些在地震中经受创伤的人真实、感性地再现,于是,观众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有了无以言表的心理撼动,获得了超越视觉、直掘心灵的深层艺术享受。


       一场地震造成的灾难,是远远超越时间和物质的。震发时一个下意识的选择,竟然把那么多人的一生卷入了与自责、仇恨相关的苦痛纠结中。三个人纠结苦痛的心理,又影响了与其相关的另外三个重要人物的心理。苦痛与纠结环环相扣,矛盾与误解接踵而至,直至经历了生死边缘,直至干瘪的生命最后只剩下了呼吸,才获得涅槃重生的快乐,才拥有合家团聚的幸福。


       这部电视剧有三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李元妮。她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母亲,更是一位可怜与不幸的母亲。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很短暂,可她的仅仅大半生时光却足以堪称一部史诗。原本美丽、外向,有着幸福的小家,却被这场地震打入了地狱。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女儿,和残疾的儿子一起,过着终日寻找女儿的不安定日子里。希望,在折磨着她近乎疯癫的同时,更是给了她生活的激情和动力。如此,她看似平静的日子实则如火山,时刻面临着爆发的危机,直至把那个痴守着她的男人折磨的精疲力竭,生发出望而却步的恐惧。女儿的任何信息都是火种,都能轻而易举地把她的日子灼烧成跳跃的火焰。她几乎大半生的时光,都在这患得患失中走过,虽然有家,她的灵魂却始终如浮萍一样地漂浮;虽然月光匀净,她却一次次从梦魇中惊醒。然而,更大的不幸却在这之后,在被亲生女儿视为陌路的生命刹那。这次她的希望磨灭了,她的生命之灯消失了。她在绝望中走向痴呆,在痴呆中潜意识地逃避。


       结局是好的,“失踪”了多年的女儿回到她身边,用近乎忏悔的方式唤起了她的认知,可是,这却无法抹去这位伟大母亲身上的悲伤主义色彩。以放弃爱情、放弃正常生活为手段的自残,使得她的每个生命细胞里有浸润了痛苦,每段人生旅途中都有着不可言表的艰辛。然而,悲凄题材最容易引发艺术共鸣,最容易产生审美效应。虽然元妮的有些情绪有时过于夸张,导致剧情有轻微的失真现象,却并不影响这一整体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不影响人们对这个史诗级人物的深深敬慕和无限同情。


       二是小登。不要因小登曾经对亲生母亲的仇恨而厌恶她,因为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确实是至关重要。那场地震,母亲惊慌中那个下意识的选择,对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先是从震发地点不顾一切地跑开,怀着仇恨的心理躲避,再是对养母、对爱人关于自己身世的回避和缄默,都呈现出一种对自我心灵的背叛,一种心理失控的恐怖,一种下意识逃避阳光的心理阴暗。她是一棵脆弱的树苗,她小心翼翼地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特殊的警觉。一个阳光大男孩的微笑让她小心地从贝壳里探出头,沐浴到些许阳光,可这阳光却不足以驱逐她隐蔽在心灵一角的阴霾。乃至多年后和亲生母亲的见面,她再一次选择了逃避,在矛盾纠结中,在隐隐的恨与巨大的痛相互裹挟中,她惊慌失措地做了母亲。当母亲这个名字不得不在她心里再次清晰起来时,她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对这个字眼的恐惧。不过,母亲这个词汇的内涵是丰富而伟大的,一旦将它轻轻开启,它就迷香四溢,门窗就四面打开,阳光就温暖如春。母爱的内涵被小登渐渐延展,在渐进希望的过程中,一个面对女儿的至关重要的选择,让她多年来原谅母亲的心理积淀水到渠成,在她痛苦选择的那一刻,她真正体会了当年做选择的母亲的境遇,理解了生命在惊惧中选择的下意识,也深感多年来对母亲的愧疚。一个团圆的结局就在冰释前嫌的那刻有了最明显的暗示和酝酿。


       三是那个默爱了李元妮一辈子的男人。是这位男人的默默陪伴,才让我们感觉元妮的命运终于不是太苦。在她内心跌宕、情绪低迷时,终有一个人会陪在她身旁,毫无所求地去聆听她,关心她,用耐心融化着她的不可理喻,用宽容消融着她的棱角和脾气。沉默、无所求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因为这种境界获得的前提是对自我的封闭和压抑,是经历多个狂风暴雨之后雨后初霁的所有静好景致的总和。他,以深爱的元妮为风景,静默着守在她身边,感受着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却不知不觉把自己站成了风景。他的存在,给一场巨大天灾,几个苦难人生,镀上了一层温润厚重的背景,使观众在因主人公的境遇深陷苦闷的过程中,始终获得一种安定有力的心理暗示。


             在此之前,曾观看过由徐帆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由于时限所致,跟电视剧相比, 以展现剧情轮廓为主的电影自然跳跃性大,因此以感官效应为主的视觉审美占了上风;而电视剧由于时间方面的宽泛,在塑造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力,因此也给观众留下一个深深品咂和回味的余地和空间。看完电影《唐山大地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元妮那句极富哲思意义的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看完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在我心里留下的却是一种模糊而深重的情绪,一种震撼、平缓相互转换、相互对接的空灵和悠远。

                                                                                                                    (字数:231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夏日荷风 于 2013-6-14 10:04 编辑 ]
作者: 半山人    时间: 2013-6-13 18:28
太惨了,不敢再看,心难过!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3-6-14 08:28
原帖由 半山人 于 2013-6-13 18:28 发表
太惨了,不敢再看,心难过!
:(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3-6-14 09:53
笔触质感,叙述厚实。对人物的解构有自己的个性色彩和认识深度。只要心存希望,一切皆有可能,所言极是,我很认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从这一点来看,“人也必定胜天”这个观点尚有商榷的余地,荷风可以再斟酌一下看看。问好!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3-6-14 09:58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13-6-14 09:53 发表
笔触质感,叙述厚实。对人物的解构有自己的个性色彩和认识深度。只要心存希望,一切皆有可能,所言极是,我很认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从这一点来看,“人也必定胜天”这个观点尚有商榷的余 ...
已改,严重感谢,遥祝!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6-14 15:38
此剧看过多次,往往会动容下泪。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3-6-17 08:27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13-6-14 09:58 发表
已改,严重感谢,遥祝!
如是一修改,文章就有味道了。欣赏荷风的谦虚向上的精神。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13-6-17 21:35
看了《唐山大地震》。感觉到人的生命对于天灾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面对天灾时,没有任何的办法。相比于经历过天灾,经历过人祸的人来说,原来,我们平常平静的生活也是一种奢侈。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做到知足常乐,也是一种幸福。
欣赏荷风好文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