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传统散文之散论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5 13:51
标题: 传统散文之散论
  
  1、之所以写一篇这样的文字,缘于一次征文活动。笔者的一篇散文被大加赞赏之余,有评论说:这篇散文的缺点在文字之外,太过传统,缺少创新云云。
  
  疑惑之余不禁惴惴。于是,找来那些“新散文”来读,百度了关于“新散文”的条目。才发现,于传统的散文之外,确乎有“新散文”、“后传统散文”之说。时下,在散文界,大有散文不求新,不跳出传统,就有落伍之嫌。仍然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散文创作,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应该受到重视的倾向。不禁愈加惴惴,这被贴上传统标签的散文,真得不合时宜,落伍了吗?
  
  对于那些所谓“新散文”所知不多,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在这里,只谈谈所谓的“传统散文”,并不想做理论上的探讨。只谈现象,谈感触。
  
  2、我并不知道那些散文家是如何界定何为“新散文”,何为“传统散文”的,是不是有严格的创作年代的划分,还是用形式,风格或者什么来区分,来界定什么样的散文是“新”的,什么样的散文是“传统”的。是不是有一套很严肃的理论作为支撑。
  
  找来那些被标榜为“新散文”的文字来读,始终不得要领,感觉还是很茫然,无从判断。
  
  我想,那些处处以“新散文”自居的人,想必也是读着传统散文长大的。对那些传统的,古典的散文应该是烂熟于心,尤其对古典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应该更是知之甚多了。因此,笔者就不必浪费笔墨,来论述那些在中华悠悠几千年灿烂文化中熠熠生辉的古典作品了。
  
  3、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包括散文的创作就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五四”其实就是思想与语言的革命,白话文的诞生,为散文的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散文不但具有了一套很科学的创作体系,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
  
  散文,更多的应该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散文作家,散文作品的出现,将中国现代的语言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散文作家的创作风格也日趋丰富,带给广大读者以多样化的选择。如冰心的清新、诗意;鲁迅的冷峻、深刻;朱自清的温婉、含蓄等等。我们读散文,其实就是读语言,读那些风格各异的语言所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现代散文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现代文学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众多的作者与读者,自然有其优势所在,有其存在,发展的理由。
  
  4、说到传统散文,当然不会忽视“形散神不散”的说法。在很多关于散文的教科书上,都会被不断提及,被许许多多的散文家视为散文创作所遵循的原则。是几乎有了现代散文以来,就被大多数散文家所接受,所遵循的原则。不然,何以布局谋篇,何以表情达意呢?
  
  要想走出传统,自然会对一些传统的原则进行挑战。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人对“形散神不散”的创作原则提出了质疑,说散文既然可以“形散神不散”,就可以“形不散,神也不散”,或者“形散,神也散”。从创作规律上说,散文是无法做到“形不散”的,否则,散文的“散”从何而来?岂不是失去了散文的特质?
  
  那么,挑战传统,是不是要去走“形散,神也散”的路子呢?恐怕没有人来回答,需要我们去阅读,读那些反传统的散文。
  
  5、在传统散文的意识里,“微言要义”、“言简而义丰”,是散文的生命所在。传统散文的作者和读者,并没有将散文看做是一种很自我的文学样式,而是通过散文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的生存状态。散文是一种快捷而艺术的文学形式,给人以精神愉悦,心灵抚慰。所以,传统散文无论如何“散”,其脉络一直都是非常清晰的,主旨一直都是非常鲜明的。面对大众,关注社会,直面人生。真真正正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就像冰心与鲁迅的文字。
  
  在我们看来,把散文看做一种自我情绪的宣泄,一杯生活的美酒或者苦酒,躲在自我的角落里自斟自饮,自怨自艾,自爱自怜,都在狭隘的,是对散文的误解或亵渎。
  
  6、我不知道所谓“新散文”是在追求一种怎样的创作风格,但我觉得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应该让人读懂,给人以享受或感悟,才是第一位的。小说靠情节,散文要靠语言,散文的语言需要美感,需要一种清晰美妙的表达。所以,我们才会读到那么多散文或美妙如诗,用诗一般的文字来描摹来叙述来抒情,在诗情画意中得到精神的愉悦;或朴实如话,像两人对坐,娓娓而谈。看似朴实无华的文字却蕴含人生哲理,如大海般平静却是极其深邃,如蓝天般清澈却是无比高远。这就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那些所谓的新散文是否会抛弃这些传统散文的基本要素呢?那种梦魇式的文字,那种自认为很艺术的隐喻,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无端耗费精力。不知所云却在自我陶醉,真的是散文未来的发展方向吗?我们对此表示怀疑。
  
  形散了,是散文的需要,神也散了,一篇文字就没有了灵魂。
  
  7、任何事物都需要发展,出新。墨守成规不对,数典忘祖也不可取。宋词出新于唐诗,元曲出新于宋词,散文出新于韵文。一次次的出新都是进步,发展,都将文学形式,文学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然而,人们从未因为宋词而忘记唐诗,没有因为有了元曲而去指责宋词。相反,却不断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使新的逐渐发展,成熟。
  
  每一次的创新,发展,都应该遵循其事物的内在规律,都应在遵循其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而这新,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新的东西,应该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时时回归传统,从传统中寻找不断前进的动力。
  
  用所谓的新来否定传统,既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不是可取的创作态度。
  
  继承与发展,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散文的发展与创新也不可能例外。
  
  2013-7-15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7-15 14:07
无论什么样的散文,让读者读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13-7-15 14:55
原来也一直觉得散文就要形散神聚。但好似这样有时候解释不通。比如鲁迅的一些散文,顺手一棒的情况不少,散漫为文的也有。再想有说法叫做“神散形聚”也是散文一种。传统散文讲文以载道的,往往突显神聚。表现性灵的,往往就更散的开。很难说“神聚”的问题吧。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3-7-15 15:23
表达方式的不同罢,如安然所说,让人读懂就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3-7-15 16:27
有人给散文,贴上这标签,那标签,辢大旗做虎皮,说白了就是为了标新立异,标榜自己。散文离不开传统,就犹如语言离不开文字。“继承与发展,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散文的发展与创新也不可能例外。”,你说的很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3-7-15 17:02
我们评价一篇散文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属于哪一个流派的,而在于它是否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能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振。好的散文,总是贴近读者心灵的。
作者: 张金彪    时间: 2013-7-15 20:46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一贯的宗旨。学习散文写法,要放开眼界,视野很重要。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1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7-15 14:07 发表
无论什么样的散文,让读者读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

是的,安然朋友说得对。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2
原帖由 yangyizhuo 于 2013-7-15 14:55 发表
原来也一直觉得散文就要形散神聚。但好似这样有时候解释不通。比如鲁迅的一些散文,顺手一棒的情况不少,散漫为文的也有。再想有说法叫做“神散形聚”也是散文一种。传统散文讲文以载道的,往往突显神聚。表现性灵的 ...

哈哈,现在的确对一些文字看不懂,也不知怎样写了。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3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7-15 15:23 发表
表达方式的不同罢,如安然所说,让人读懂就好。

是的,看懂才是硬道理。
感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3-7-15 16:27 发表
有人给散文,贴上这标签,那标签,辢大旗做虎皮,说白了就是为了标新立异,标榜自己。散文离不开传统,就犹如语言离不开文字。“继承与发展,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散文的发展与创新也不可能例外。”,你说的很好!

谢谢高版支持,谢谢。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5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3-7-15 17:02 发表
我们评价一篇散文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属于哪一个流派的,而在于它是否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能否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振。好的散文,总是贴近读者心灵的。

有道理,感动读者的才是好文字。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5
原帖由 张金彪 于 2013-7-15 20:46 发表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一贯的宗旨。学习散文写法,要放开眼界,视野很重要。

言之有理,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6 13:46
原帖由 张金彪 于 2013-7-15 20:46 发表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一贯的宗旨。学习散文写法,要放开眼界,视野很重要。

言之有理,谢谢来访。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3-7-16 20:55
说实话,我这人写不好散文,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的散文。个人感觉只要是真诚、动人,有个性的文字就是好文字。这写文字就像做菜,众口难调,别人爱咋说咋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把别人的意见看得太重要。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3-7-16 21:04
关于散文,我最看不得的是文章里那些让人发玄的形容词:)因故,支持安然的说法。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7-16 21:28
基本反对给散文冠以各种新“头衔”,散文就是散文,是所有用文字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活动中最能够解放作者思想的文体,之所以称作“散文”,就是因为它并没固定的格式、体式,形式的相对自由和内容的意趣天成是散文最明显的特点。
小说靠情节和人物形象取胜,戏剧靠重叠交叉的矛盾冲突、发展、解决,最终产生超乎人的正常思维和推理的结果取胜,而散文,这几方面可以兼而有之,或曰,散文可以小说化、可以戏剧化,也可以诗歌化(如散文诗),也可以笔记化、日记化。不论何种形式,最终只要有一个使人产生情感共鸣和理智共识的“神”(主旨、意趣、意蕴、意境、情感、理辩、寓意、含义等)就够了,“形散”的意思是散文是超越所有文体格式限制的,“神不散”的意思是所有的文字堆积最终必须有所凝聚、有所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存在、个别不显的意境氛围。
不反对创新和探索,但也不同意全盘否定传统散文的“形”和“质”的关系以及作者传统的处理办法。如前几位所言,不论写出什么形式的文字,目的都在于让人读懂并受裨益和启迪,让人知道人生情感和理智的丰富多彩,人类表达情感、揭示事理的种种可能性,让人看到生命之美、自然之美、情感之美、道德之美、伦理之美、秩序之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是我个人拙见,愿意和广大文友就此进行商榷。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7 13:25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7-16 20:55 发表
说实话,我这人写不好散文,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的散文。个人感觉只要是真诚、动人,有个性的文字就是好文字。这写文字就像做菜,众口难调,别人爱咋说咋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把别人的意见看得太 ...

版主言之有理,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7 13:26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7-16 21:04 发表
关于散文,我最看不得的是文章里那些让人发玄的形容词:)因故,支持安然的说法。

真诚就是好文字,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7-17 13:27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7-16 21:28 发表
基本反对给散文冠以各种新“头衔”,散文就是散文,是所有用文字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活动中最能够解放作者思想的文体,之所以称作“散文”,就是因为它并没固定的格式、体式,形式的相对自由和内容的意趣天成是散文最 ...

哈哈,先生果然真知灼见,洋洋洒洒,足可成文了。
谢谢来访。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3-7-17 15:22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7-16 20:55 发表
说实话,我这人写不好散文,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散文才是好的散文。个人感觉只要是真诚、动人,有个性的文字就是好文字。这写文字就像做菜,众口难调,别人爱咋说咋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必把别人的意见看得太 ...
就该这样,否则就会无所适从,丢失了自我。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3-7-17 15:28
王海燕画的《金英承露》,是乡间普普通通的南瓜。(画面之上,七朵南瓜花,是盛开着的金黄;画面之上,三只大南瓜,是硕大着的金黄;)两只蓝靛颏,一只站在南瓜上,一只站在瓜架上,相对而鸣;像是在窃窃私语,又像是在一唱一和。手掌形的瓜叶,散开在瓜架上;叶脉清晰,宛若掌心纹路,呈现着放射状的思索。叶柄高举,似在为花儿撑伞,似在为瓜儿护驾。寻常在乡间的南瓜,经王海燕画笔渲染,就成了美的化身,美的使者。

最近文章里的一段,括号内的两句,是病句吗? :lol :lol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3-7-18 09:15
用所谓的新来否定传统,既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不是可取的创作态度。

认真学习了,观点可取。所谓新散文,就是新的叙事散文,那种跨文体的作品,那种有所虚构的散文,没什么神秘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