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8-23 10:58 发表
陶渊明,桃花源,心的回归,也有身的回归。世事沧桑,零零碎碎,真正能属于自己的日子能有几何? 人文,自然,纯洁,纯正是人心向往的,也是人身无能为力的。所以不如学着心安,学着从茫茫人世中求一点属于自已的淸静 ...
原帖由 lichezhiyuan 于 2013-8-23 23:09 发表
当历代文人不惜笔墨用文字记载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思念、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无一不是在尽力寻找一条“回家”之路,无一不想建立一个能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对于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陶渊明不仅仅是向往者,更 ...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8-24 13:29 发表
文人的正气在现实中找不到合适的点得以彰显,或者已经孤独,那么独善其身的卸甲归田是一种自我超脱,古代贤者大凡如此。在当下,身体和精神不能契合,以游离的姿态在城市漂泊,精神上还乡也是高尚的,至少要比那种数 ...
原帖由 叶浅韵 于 2013-8-25 00:06 发表
多少时候,为了五斗米,折了细腰峰!活在现实的屋檐下,不得不学会低头学会妥协,并在这种不断让步中寻求制衡点,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技术。被生活规训的时间久了,有时,就会产生一种原动的渴望,把隐逸或是出逃看 ...
原帖由 冷若秋水 于 2013-8-25 16:18 发表
经典,就是一盏长明的灯。
穿越时光的隧道,那道微芒依然可以温暖心田。
人生,一边张望,一边行走。脚步一旦迈出,就很难回转。怀乡,的确是尘世喧嚣中的最大安慰,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放下到手的繁华,回归泥泞粗 ...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3-8-30 19:14 发表
朱自清曾论及少年接受现代教育是不是好,他认为人在思想未成熟时毫无保护地涉世过早,更易受污染。如果“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那么在都市折腾感到无聊、无奈、无望时,至少心灵还有一个可回望的青青家园。那个 ...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8-31 13:57 发表
古今中外,关于对人的精神性生存和物质性生存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来不乏其人亦不乏其作。在中国古典思想诸论中,除了浩若烟海的“三教”论著,关于人物和思想,谈论颇多的要算屈原、陶潜。
究其原因,自然人性在伦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