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7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平平淡淡才是真------我读桑金航散文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11 1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平淡淡才是真-----我读桑金航散文随笔         高迎春

  桑金航是我最铁的文友,从我写第一篇散文开始,我们就相识了。刚刚写作时,我还不会打字,有许多稿子,就是他在工作之余给我敲击键盘打出来的。十几年时间一晃而过,2009年3月,我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2011年6月,我出版了第二部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计划2014年出版第三部散文集《天香醉染牡丹春》。至今我写散文近百万字,与桑金航素日给与的支持鼓励分不开。桑金航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最先在德州日报社做编辑,后来在宁津县委机关工作,现在就职于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业余时间,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通讯。他写的《高迎春:尊老行孝反哺情》,刊登在2006年7月9日《德州日报》感动德州人物专栏,使我成了当年的新闻人物。中秋之前与桑金航相聚,他将自己的作品集《回眸微笑》送给我,笑说请我雅正,谦恭的姿态令我感动。匆匆先睹为快,有感而记之。

  文学与人的质地有关,与人的心灵有关,而散文则更接近人的本色。一个会用思想写作的人,必然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的精神家园,显示着对人对生活的智慧参悟。桑金航的笔墨看似散淡,却处处透漏着真实,他用暗透法,在不被人注目之处暗施笔墨,以其十分自然平淡的细节描写,揭示出人物心态。在《荷花湾》中,他写孩子们从水湾中挖取胶泥,在水簸箕处的青石上,把胶泥摔得柔韧松软,尔后用胶泥捏泥人,或者摔哇呜,一个个把自己也玩成了泥人。尿急的时候,冲着荷叶刺一泡黄尿,看带着尿骚味的水珠从荷叶上滚落,尽享释放之乐。到了冬天,滴水成冰,荷花湾就成了孩子们滑冰的游乐场。坐在自己制作的简易“冰车”上,你追我赶,玩到浑身冒汗。我们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快乐,就在这些简单的手工制作中,就在这些你追我赶的大呼小叫中。桑金航用细腻的文笔描绘童年往事,快乐的场景犹如蒙太奇镜头,将画面徐徐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也分享到了童心童趣的快乐。

  在《爆米花》这篇散文中,桑金航用了衬托法,使得主题更加生动鲜明。周末,桑金航带自己六岁的儿子回乡下老家,正赶上烹爆米花的来了。听着烹爆米花的轰响声,桑金航回忆自己小时候和母亲讨吃爆米花的事儿。因为家里贫穷,看似很小的要求,却被母亲断然拒绝了。面对又哭又闹的儿子,母亲气上心头,重重地打了桑金航一巴掌。从此,他再也没敢和母亲讨吃玉米花。看到孙子回家,母亲连忙捧了玉米,给孙子烹玉米花去了。等母亲乐颠颠抱着玉米花回来,与小朋友在一起玩小汽车的孙子,却对爆米花根本不屑一顾。几十年,两代人,生活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前村里的孩子,长到上小学才认识香蕉、桔子;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吃腻了“甜果冻”、“巧克力”,活生生的对比反衬,让人领悟到现今生活的美好。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必然会更加美好。

  散文写作,往往是融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综合表达或情在言表,或情在言内,或情在言外,容情于理,情景交融,创造出令读者身临其境的意境,桑金航的《捅马蜂窝》,就是这样一篇声情并茂的佳作。马蜂,村里也有人叫它黄蜂,全身金黄色,肚子上有黑色条纹,细腰大肚,尾部有一根长长的蛰针,飞翔迅速,遇到干扰会群起攻击,被蜇的人或动物,中毒反应剧烈,严重时可致死人命。十来岁时候的桑金航,顽皮而精神旺盛,一群小伙伴在贪玩中寻求快乐,就与马蜂窝较上了劲。马蜂筑巢,多选择在隐蔽的柴草棚、牲口棚、厕所里,也有的选择在枝叶比较茂密的槐树、枣树上。马蜂窝小的如酒盅、如碗口;大的如柳斗,如簸箕。捅马蜂窝,惊险而刺激,拿了长竹竿,提心吊胆摸近,瞅准位置,猛捅一下,扔掉竹竿就逃跑,如果躲避不迭,就要挨蜇了。挨了蜇的地方,红肿刺痒,挨蜇的人就会痛得呲牙咧嘴。如果蜇在眼睛附近,眼睛就会红肿成一条缝。写这篇散文,桑金航用了缩放法。先是远景,然后近景,最后是特写镜头。画面转换,变化相续,历历在目,呼之欲出,带给读者新鲜动人的感觉。

  散文是对以往经历的回忆,也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桑金航的《童年的柳笛》,就是对儿时春天吹柳笛的回忆。春天到了,春风渐渐把生在河畔的柳丝吹软,一瞬间绽满鹅黄的嫩芽,这个时候就该做柳笛了。总有胆子大的小伙伴,像猴儿般敏捷爬上柳树,挑着顺溜的柳条折断,站在地上的孩子,争先恐后的枪在手中,如获至宝。手劲小的孩子,拧不动太粗的柳条,就选细一些的,做出来的柳笛,声音也是细细脆脆的。有手劲的孩子,就选粗一些的柳条,做出的柳笛,声音就格外洪亮。不过粗长的柳笛,吹着费劲,往往把脸憋得通红。拧柳笛,也算个技术活,劲太大了不行,劲太小也不行,要双手捏紧,反方向用力,才可以把柳树皮与枝条拧离了骨。用牙咬住柳条粗头,一个白生生的柳棍就与柳皮脱离开来。用剪刀或者小刀把两头拉齐、削薄,一个柳笛就做好了。此篇桑金航用画面展示法,将柳笛制作过程和吹柳笛的形态描绘勾勒出来,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得读者如见如闻。

  桑金航的散文,语言叙述从容平淡,透出对人性的关怀,宛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一篇一篇读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世之语,但却在平实中透出生动与真实。阅读品鉴,恰如吃一杯上品铁观音,醇厚、清香、凝重,余味绕齿。一个生活场景,诗人可以用抽象的话来形容,小说家可以编制故事情节,而散文家则必须靠细节,而且要用工笔来刻画。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实而感人,这应该是上好散文应有的质地。桑金航如今正当不惑好年华,我们期待他有更多好散文发表,存世益人。



通联地址: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2#
发表于 2013-10-11 20:0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高老师。 文品即人品,能拥有这样的文友真是人生之幸事。
3#
发表于 2013-10-11 21:29 | 只看该作者
散文是对以往经历的回忆,也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

此所谓:不要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天。读评,能够悟到一些写作技巧。但是遗憾的是,读高先生此文章,却看不到作者的原书,不能了解其人的语言风格。所以我觉得,就一篇文章来谈写作,可能会更深入,更有启发意义。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13-10-11 21:48 | 只看该作者
从作者到文章,高班进行了传统意义上的介绍和解读,文字平实、细致,也让读者认识到一位散文作者涉及的抒写内容以及一些生活经验和文本特点。
5#
发表于 2013-10-11 22:27 | 只看该作者
简练温馨的文笔,就把一篇评论写的风生水起,笔墨生辉,真佩服高老师的文笔与才华。
   我自认惭愧。 :handshake
6#
发表于 2013-10-11 22:32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喜欢这平易晓畅的文字。高先生,不知可否可以得到您的第一本散文集?让我拜读学习。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玉清 于 2013-10-11 20:06 发表
问好,高老师。 文品即人品,能拥有这样的文友真是人生之幸事。
谢谢玉清首先阅读,拥有至诚文友,可以携手共进。问好!
8#
发表于 2013-10-12 13:38 | 只看该作者
好的朋友,好的文字,好的感动。
9#
发表于 2013-10-12 1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高迎春 的帖子

散文是对以往经历的回忆,也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13-10-11 21:29 发表
散文是对以往经历的回忆,也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表达。

此所谓:不要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天。读评,能够悟到一些写作技巧。但是遗憾的是,读高先生此文章,却看不到作者的原书,不能了解其人的语言风格。所以我 ...
桑金航的书里,还有诗歌和通讯,我只对他的散文做了点评。他其实也在中财论坛发稿,用的不是真名罢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06: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10-11 21:48 发表
从作者到文章,高班进行了传统意义上的介绍和解读,文字平实、细致,也让读者认识到一位散文作者涉及的抒写内容以及一些生活经验和文本特点。
平日里和桑金航聚会交流,他总是不客气地指出我文笔的缺点,就在这样的推力中,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一直走到现在,我很感谢他。
12#
发表于 2013-10-13 11:21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迎春先生的平实笔触,一个勤奋写作,润物细无声的朴实风格及文笔跃然纸上,见识了又一位孜孜耕耘者的一篇篇佳作……问好好友,祝福快乐!
13#
发表于 2013-10-13 1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13-10-13 11:21 发表
通过迎春先生的平实笔触,一个勤奋写作,润物细无声的朴实风格及文笔跃然纸上,见识了又一位孜孜耕耘者的一篇篇佳作……问好好友,祝福快乐!
驾轻就熟,足见高老师的功力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骏森 于 2013-10-11 22:27 发表
简练温馨的文笔,就把一篇评论写的风生水起,笔墨生辉,真佩服高老师的文笔与才华。
   我自认惭愧。 :handshake
朋友赠书,应该写篇评论。你写的评论,我很喜欢,出第三本散文集,我会收入其中。谢谢你的鼓励!问好。
15#
发表于 2013-10-14 09:11 | 只看该作者
人文兼论,欣赏学习如是真诚深入的观点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 23:54 , Processed in 0.1715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