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怀旧一场爱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7 10:20
标题: 怀旧一场爱情
  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的内心,像冬日的荒原。春光里的萱草,像是昨日的唯美水粉。被岁月牢牢的钉在破败的墙上。日常生活却如日复一日的流水,同一条河道,并无二致的流速。脸上的笑容,像废墟上开放的花朵。
  
  奶奶去世,我在异地他乡远伤,令异乡这个词语,愈加凄凉,如荒原枯蒿的萧瑟,寒风凛冽。
  
  有些东西,如原上之草。还没有从《夹边沟记事》的沙漠里找到可以短暂歇息的绿洲,又从《巨流河》中涉水而过。或者,只是在为异乡的冬天寻找参照物。春天遥远。
  
  对野夫,从《乡关何处》开始,内心,存了一份敬意,敬他在文字里于历史,与社会本质的剖析与担当。也想在逝水东流的纯真里,寻找一些暖意,于是捡起刚刚购到的《1980年代的爱情》,那个时代,有席慕容和汪国真的诗,还有海子北岛舒婷与顾城。总归是诗意横流,超越物质虚无的依附。想必多些诚恳的深度温暖,何况,是一场烟花灿烂的爱情。未成想,书至尾声时,泪水磅礴而出,想要独自享受这泪水的放纵,却失去了终止它的能力,只好借助一条短信来释放心中的郁结,让喉间畅通。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转而是内心的汹涌澎湃。那些曾在故土怒放过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居然从时间的霉变里蓬勃新生,青翠欲滴。
  
  野夫在代跋里否认了这场发生在80年代的爱情,他说自己只是在书写一个虚构的故事,他把自己喻为“讲故事的艺人”,然而,我一点都不怀疑他与这场爱情缠绵悱恻的瓜葛。因为读过野夫的《乡关何处》,如果他不曾经历过这样的一场爱情,那他就不是野夫,他是那样的一个人,一个在血液中并存着荒凉与深情的人,一个反叛而又正直的人,一个愿意用真话还原历史原貌的人。何况,情节的设计,与他的传奇,从一条相似的脉络川流而过,细小而清微的支脉,闪耀着夏夜月光的温润光芒,又或者,秋霞款款渐落时唯美的黄昏阡陌。敬文东的代序也在侧面证实:“熟悉野夫传奇生涯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完成于德国科隆的中篇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不过是对一个真实故事有限度的加工、改写和润色、诗人赵野和野夫相交甚深,他在他写野夫的散文中,曾经旁证过与此相关的那个原型。”柴静,也在她的《日暮乡关何处是》里,提到过野夫的初恋。这让我想到张爱玲和她的《小团圆》,她的《色戒》,她的《异乡记》,我们无法漠视故事中真实的存在,也无法不联想书写时张爱玲内心的狂澜。
  
  野夫非编故事的高手。他散文中所流露处的人格特质,决定了文字的走向。敬文东也说“野夫算不上虚构能人,他仅仅是以为非虚构叙事的大内高手。”他只是在叙事。
  
  不过我想,野夫并非仅仅是缅怀一场与之有关或者无关的爱情,也不仅仅是在祭奠他和他那一代人的青春,小镇和小镇里的人,包括他和丽雯的爱情,都是在伏笔一个时代,一个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时代,每一个小人物,都举重若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多少命运浮沉深海。隐遁、溺毙或者逃生,不管哪一种方式,都被彻骨的痛苦洗礼。除非,愿意背负着无耻或放纵良心变色。
  
  野夫,在借此回溯,文中女主人公的父亲和乡公所的老田,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挣扎在时代所赋予的命运洪流里无可奈何的残酷。
  
  1980年代的爱情,一个叫丽雯的女人,两次放逐深爱。大多数爱情里的人,都习惯以爱的名义索要,获取,习惯牢牢的抓住。丽雯,却因为深爱而放逐爱的旅程,正因为她的放逐,这场发生在1980年代的爱情,无限悲凉,又无限铭心。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几乎认定,这就是野夫的爱情,他唯一而美到绝望的初恋。就算,是我对1980年代的爱情的一种期许吧。因为,这样的爱情,已经永远地走失在1980。2013年的爱情,物质的欲望,现实得就像一顿今日已经摆在餐桌上的奢华晚宴,杯盏璀璨。至于灯火余烬之后,是欢歌还是痛苦,那不是重点。爱情里的许多词汇,已经变质或成为他乡游魂,任你千呼万唤,也无法返乡。
  
  爱情的水土严重流失,爱,已是一座随时会崩塌的荒山秃岭。偶有几棵坚守的绿树,也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一场小小的风雨连根拔起。
  
  “世界上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为了‘抓住’,抓住便是抵达,是爱情的喜宴,仿佛完成神赐的宿命,可以收获今生的美丽。我在这里讲了一个不断拒斥的故事,这是一个近乎残酷的安排,乃因这样的爱不为抵达,却处处都是为了成全。这样的成全如落红春泥,一枝一叶都是人间的怜悯。”野夫在跋里如是写下。
  
  野夫的土家人身份和他书写中熟悉的故事布景,所以,我一点都不奇怪,在野夫《1980年代的爱情》里,一次次重返故土,小镇、古街、乡公所,以及乡公所里没有隔挡冬天冻屁股的厕所,我甚至能听到河流的抚摩卵石的温柔呢喃,能触摸到吊脚楼的壁板上斑驳的木纹,能听到吊脚楼的木门开合时携带着岁月残痕的咿呀声;能看到熟悉的乡民们脸上的沟壑与风霜;能感知到旷野山风刮在脸上的疼痛,能听到他们在冬夜里烤火时木柴的噼啪声和膨胀着欲望的火塘,黑暗里红色晶亮的火星溅落在陈旧的木地板上烧起的焦糊味儿,甚至,能看到丽雯简陋的窗台上,那束开放在冬日阳光下的白菊和瓶中清冽的水。能清晰记起和我一起在小镇古街上长大的伙伴小时候的模样,熟悉他们在成长的岁月里各自在爱情里的奔波来回。
  
  我也再次从我的青春里穿过,目睹我年少的爱情在岁月里的开落。野夫说:“怀旧,是因为与当下的不谐。才过去二十几年的风物,一切又都仿若隔世。我们不得不坐在时光的此岸,再来转顾逝去的波涛。”
  
  阅读时眼泪的喷薄,并非在丽雯对爱情第一次的放逐。而是,在十几年之后他们再度重逢时她的隐忍。错过、放手之后的重逢,他们本可以有另一个“喜宴”的结局。是丽雯自己,亲手拆掉多年来刻意拒斥的矜持篱笆,在爱情里完全将自己玫瑰花一样打开,却又亲手拒绝了“喜宴”。放在今天,会被别人骂“傻子”。
  
  我却深深懂得丽雯的决绝。她放逐爱情的同时,也成全了爱情的永恒,成全了爱人的凌空飞翔。
  
  野夫“寸劲杀人”的文字江湖,那种仿佛与内心核磁共振的一韵一声,深情冲刷着干涸许久的河床词句浪涛,也成为眼泪喷薄的引力。
  
  此时,2013年冬。1980年代,在永无可及的天涯。我的眼泪只能用来怀旧,一如我的忧郁,只能在无人的荒原肆掠。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1-27 10:31
先占个座。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1-27 11:24
我却深深懂得丽雯的决绝。她放逐爱情的同时,也成全了爱情的永恒,成全了爱人的凌空飞翔。

不要因为老爸说我的性格像野夫,你就爱上了野夫的字。
我这样说,是不是特自恋啊。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3-11-27 15:32
看别人,就是看自己。
说野夫的爱情,就是照见自己的恋情。
野夫这本书,属于中篇,我很快就看完了。
80年代的爱情,就象冰面上行走的伴侣。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11-27 15:41
野夫早听说,一直无暇赏读。读晰子此文,感受到一种力量。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7 15:44
去年这个时候,读过《乡关何去》。如今印象中只留下血,没有爱情。
——忘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7 15:49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27 11:24 发表
我却深深懂得丽雯的决绝。她放逐爱情的同时,也成全了爱情的永恒,成全了爱人的凌空飞翔。

不要因为老爸说我的性格像野夫,你就爱上了野夫的字。
我这样说,是不是特自恋啊。


额......哈哈。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7 15:51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11-27 15:32 发表
看别人,就是看自己。
说野夫的爱情,就是照见自己的恋情。
野夫这本书,属于中篇,我很快就看完了。
80年代的爱情,就象冰面上行走的伴侣。

我琢磨了一下后面的比喻。恍惚有些逝水之感。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7 15:51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1-27 15:41 发表
野夫早听说,一直无暇赏读。读晰子此文,感受到一种力量。

无事时可以读读。不过,读他的书,很费心力。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7 15:52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27 15:44 发表
去年这个时候,读过《乡关何去》。如今印象中只留下血,没有爱情。
——忘了?

师父,是《乡关何处》。
我与师父读书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似乎留下的不是爱情,更不是血,而是乡愁。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7 16:08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7 15:52 发表

师父,是《乡关何处》。
我与师父读书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似乎留下的不是爱情,更不是血,而是乡愁。



错了一个字,应该是《乡关何处》。
作者: 银公子    时间: 2013-11-27 17:58
野夫的字,一直喜欢,只是近来事多,这篇还没读。
有晰子如此深情会意的解读,无论野夫还是他笔下千军,都该体会到浓浓暖意,,即使是在这冰冷的冬里。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3-11-27 19:52
晰子读的用功,此前我也读过,却没有那么深的体会。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11-27 20:34
受到感召,起身前往。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3-11-28 09:01
看题目我以为是冷女士的爱情,进来看了,不是。我被题目骗了一下。
人总是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或者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特别迷恋。越是写爱情的人,越是不曾有过真挚的真正的爱情。你说的野夫应该不是这种。一般女人更喜欢幻想些。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14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27 16:08 发表



错了一个字,应该是《乡关何处》。

最近还买了两本他的书,想系统的读一读。
我们因为没有经历,所以阅读的层面肯定会有些肤浅。而经历,才会真正有对某段历史的深刻体悟。
所以,我完全理解师父对于《乡关何处》的阅读体念。
问候师父早上好。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16
原帖由 银公子 于 2013-11-27 17:58 发表
野夫的字,一直喜欢,只是近来事多,这篇还没读。
有晰子如此深情会意的解读,无论野夫还是他笔下千军,都该体会到浓浓暖意,,即使是在这冰冷的冬里。

其他还有几本,也一一写了阅读体悟,虽然很可能在肤浅层面,但在其中还是有所得,至于这得为何,嘿嘿,一米之内可以说。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17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13-11-27 19:52 发表
晰子读的用功,此前我也读过,却没有那么深的体会。

我很欣赏野夫的文字功夫。:)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18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11-27 20:34 发表
受到感召,起身前往。

李老师不见得喜欢野夫的文章。:)不过,可以读读看。
谢谢阅读留评。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3-11-28 09:22
看题目我以为是冷女士的爱情,进来看了,不是。我被题目骗了一下。
人总是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或者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特别迷恋。越是写爱情的人,越是不曾有过真挚的真正的爱情。你说的野夫应该不是这种。一般女人更喜欢幻想些。
(我之所以对冷女士的爱情故事很期待,原因你知道,呵呵。如果是别人写这样一个题目,我也许不一定会进来看呢)。
这篇文章的末一句很打动我,我读到了冷女士的忧伤,忧伤的女子一般都很善良,祝福善良的女子拥有美满的爱情吧。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25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1-28 09:01 发表
看题目我以为是冷女士的爱情,进来看了,不是。我被题目骗了一下。
人总是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或者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特别迷恋。越是写爱情的人,越是不曾有过真挚的真正的爱情。你说的野夫应该不是这种。一般女人更喜 ...

南山菊,请桥归桥、路归路。彼此绕道而行。
我这个人,非常的没有风度,也比较清高,虽然没有清高的资本,但性格如此,没办法。
这样,能避免尴尬和不愉快。
感谢!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27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1-28 09:22 发表
看题目我以为是冷女士的爱情,进来看了,不是。我被题目骗了一下。
人总是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或者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特别迷恋。越是写爱情的人,越是不曾有过真挚的真正的爱情。你说的野夫应该不是这种。一般女人更喜 ...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8 09:29 编辑 ]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29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1-28 09:22 发表
看题目我以为是冷女士的爱情,进来看了,不是。我被题目骗了一下。
人总是对于自己得不到的或者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特别迷恋。越是写爱情的人,越是不曾有过真挚的真正的爱情。你说的野夫应该不是这种。一般女人更喜 ...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31
你又忍不住了吧?也好,给江天增加点人气,江天最近有点冷。你要看好了,不要以为你以前的所作所为经过时间的洗练没有了痕迹,这是我专门为你建立的文件夹,里面有你,还有你的N多马甲的所作所为。如果你希望我把这个文件夹公开出来,那么,请继续,我没时间和你扯,过两天要考试,你继续,我的方式,可和你的方式不一样。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3-11-28 09:32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8 09:25 发表

南山菊,请桥归桥、路归路。彼此绕道而行。
我这个人,非常的没有风度,也比较清高,虽然没有清高的资本,但性格如此,没办法。
这样,能避免尴尬和不愉快。
感谢!

冷女士,文学论坛,写贴自由,跟帖自由。我的跟帖,针对主题帖,这就是对冷女士的尊重,也请你尊重这个文学论坛的基本规则,尊重我的认真阅读。(如果你想规定你的帖子只让你的几个朋友来读,你可以把文章贴在博客里,并且声明。)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3-11-28 09:36
周杰伦的《双节棍》和《菊花台》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49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1-28 09:32 发表

冷女士,文学论坛,写贴自由,跟帖自由。我的跟帖,针对主题帖,这就是对冷女士的尊重,也请你尊重这个文学论坛的基本规则,尊重我的认真阅读。(如果你想规定你的帖子只让你的几个朋友来读,你可以把文章贴在博客 ...

我很高兴你用南山菊来跟帖,嘿嘿。
马甲不地道。
如果你不想要脸,我奉陪。不就是一场考试嘛,对我来说,小KS。
不过,如果你从文联掉下来,可别怪我。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50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3-11-28 09:32 发表

冷女士,文学论坛,写贴自由,跟帖自由。我的跟帖,针对主题帖,这就是对冷女士的尊重,也请你尊重这个文学论坛的基本规则,尊重我的认真阅读。(如果你想规定你的帖子只让你的几个朋友来读,你可以把文章贴在博客 ...

菊花25楼跟帖。
为避免删除。以此为证。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8 09:52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11-28 09:36 发表
周杰伦的《双节棍》和《菊花台》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江天好久没上100帖了吧?也许今天能。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3-11-28 10:07
我的眼泪只能用来怀旧,一如我的忧郁,只能在无人的荒原肆掠。


富有诗意的语言,情感真挚的表达,值得学习
作者: 石上柳    时间: 2013-11-28 16:07
我没读过,不过从晰子的文字中领略到一些魅力。问候晰子。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1-28 16:23
数了数,目前为止,江天回帖数量25。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3-11-28 17:31
野夫的书我读过《相关何处》,与高尔泰《寻找家园》先后读的,看完这两本书,对那段过去的历史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沉重之余却写不出一个字来。今天读晰子这篇读后感,对这本书,我怕是再也不忍拿起来读了。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9 08:57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8 09:14 发表

最近还买了两本他的书,想系统的读一读。
我们因为没有经历,所以阅读的层面肯定会有些肤浅。而经历,才会真正有对某段历史的深刻体悟。
所以,我完全理解师父对于《乡关何处》的阅读体念。
问候师父早上好。


去年底读过《乡关何处》,因为喜欢,又邮购一本寄给苏州朋友,作为新年礼物。朋友留言说:『您寄的《乡关何处》,我只读了一篇《江上的母亲》便放了手,那一夜,我掩被拭泪,久不能安睡,笔者沉痛的思绪如寒江秋水般涌来,又似迷路孩童的哭喊声撞击夜的四壁,令人一阵阵心悸。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刘心武先生的那篇《那边儿多好呀》吗?最痛是离别,有时不忍触碰。野夫的文果是好文,用心用力的字,需要静心读来,等我心静了再读。』此心亦同,读野夫文章,我也常常觉得心痛。

这位朋友是精神科医生,常与之谈论精神病现象。我曾提起论坛某人的奇怪又令人厌恶的表现,朋友告诉说,这在临床上称作“间歇性精神癫狂症”。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1-29 09:23
我也是初次在读者杂志上看到野夫的《江上的母亲》,才留下深深的印象。但只以为那是文学,没当实际生活的。后来晰子跟我说,你老爸建议你看看野夫的字。我搜了一下,就看到了那篇《江上的母亲》,原来是这个人写的,还有他的家族史。刘心武的解读红楼我差不多都看过,他写母亲的文章我也读过,《那边多好呀》不知是不是写父亲的,我记忆不好,没搜到。我尊重欣赏这些作者的读者,同时为有这样的悲悯之情喝彩。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9 09:45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29 09:23 发表
我也是初次在读者杂志上看到野夫的《江上的母亲》,才留下深深的印象。但只以为那是文学,没当实际生活的。后来晰子跟我说,你老爸建议你看看野夫的字。我搜了一下,就看到了那篇《江上的母亲》,原来是这个人写的, ...


晰子在这篇文章中说“野夫不是编故事的高手”,又说他“只是在叙事”,我觉得她说得准确。读《乡关何处》,就是读野夫的回忆录。
开始读这本书,只读了前面几篇,晰子问我怎么样,我说内容精湛,没觉得文字语言特别。渐渐读下去,才觉得他文字的力道,读到最后几篇,只有钦佩敬服,很有“倒吃甘蔗”的味道。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1-29 09:52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29 09:45 发表


晰子在这篇文章中说“野夫不是编故事的高手”,又说他“只是在叙事”,我觉得她说得准确。读《乡关何处》,就是读野夫的回忆录。
开始读这本书,只读了前面几篇,晰子问我怎么样,我说内容精湛,没觉得文字语言 ...

是不是虚构,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有感觉。没经历过的孩子,当然会以为说是在讲故事,编瞎话喽。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3-11-29 10:14
读《小西门集》时,也有倒吃甘蔗之感。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4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11-28 10:07 发表
我的眼泪只能用来怀旧,一如我的忧郁,只能在无人的荒原肆掠。


富有诗意的语言,情感真挚的表达,值得学习

嘿嘿,问候张老师。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6
原帖由 石上柳 于 2013-11-28 16:07 发表
我没读过,不过从晰子的文字中领略到一些魅力。问候晰子。

嗯,你和李老师一样,不见得喜欢野夫的文字。
文字与文字之间,有着神秘的符码关联,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可以读来一试。最近他出了一本诗集,当当和卓越,均还未有售。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6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28 16:23 发表
数了数,目前为止,江天回帖数量25。
你着急了?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7
原帖由 陀螺 于 2013-11-28 17:31 发表
野夫的书我读过《相关何处》,与高尔泰《寻找家园》先后读的,看完这两本书,对那段过去的历史有了一点感性的认识。沉重之余却写不出一个字来。今天读晰子这篇读后感,对这本书,我怕是再也不忍拿起来读了。

所谓知音者,是书之幸运。
譬如你与茶有关的一类书,我们还读不进去呢,是不是?
所以,无伤。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7
原帖由 李明 于 2013-11-28 19:22 发表
80年代的爱情,就象冰面上行走的伴侣。柳藏虽然没有在八十年代谈过恋爱,但这句话确实勾出了八十年代爱情的的真像。那时候流氓和爱情差不到那里去。

我和你的理解,似乎偏离了很多哎,嘿嘿。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8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29 08:57 发表


去年底读过《乡关何处》,因为喜欢,又邮购一本寄给苏州朋友,作为新年礼物。朋友留言说:『您寄的《乡关何处》,我只读了一篇《江上的母亲》便放了手,那一夜,我掩被拭泪,久不能安睡,笔者沉痛的思绪如寒江秋 ...

师父经历了那个年代,对之必然深有感触。
闲时,其实师父也可一写。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19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29 09:23 发表
我也是初次在读者杂志上看到野夫的《江上的母亲》,才留下深深的印象。但只以为那是文学,没当实际生活的。后来晰子跟我说,你老爸建议你看看野夫的字。我搜了一下,就看到了那篇《江上的母亲》,原来是这个人写的, ...

《民国屐痕》我也喜欢。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20
原帖由 时光安然 于 2013-11-29 09:52 发表

是不是虚构,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有感觉。没经历过的孩子,当然会以为说是在讲故事,编瞎话喽。
话说, 知道为什么让你读野夫不?你的板凳已经做了解答。
还有啊,这次写这篇字,真的收获很大,有一个小小的欢喜,回头悄悄说给你。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1:21
原帖由 柳藏 于 2013-11-29 10:14 发表
读《小西门集》时,也有倒吃甘蔗之感。

你的读书记,我还得追一追才能跟上。:)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9 12:13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9 11:18 发表

师父经历了那个年代,对之必然深有感触。
闲时,其实师父也可一写。


文革时,我的名字也被写成板凳一般大,差不多一版“人民日报”大小。

18岁时,我开始在砖瓦厂作体力劳动,日子过得很苦。我所在的班组,算我的文化高些,就让我布置一个“忠字墙”,那一定得有一张伟人图像的。我不会画画,找来一张伟人标准像,剪好,贴在墙上,四周用水粉洇染出光芒万丈的样子,下面则是一片海水,“大海航行靠舵手”之意。

谁知这个“忠字墙”,惊动了厂里的最高领导,他认为我的“大作”艺术效果最好,竟布置我在一面墙上画一幅伟人像。这和在班组里的小打小闹不同,如果画得不像,或者哪里比例不对,扭曲了形象,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了。这对米开朗基罗来说,也许是留下传世之作的机会,而对我这个绘画门外汉来说,则是如何躲过一劫的坎坎。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3-11-29 14:07
我都不忍心插嘴。。。。身为80年代的人想听听何老师讲60年代的故事。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3-11-29 14:55
晰子读书的速度让我惊讶。我这书还在架上躺着呢,我先看晰子的书评,等着读时会更容易投入进去:)

这周手里有点文字上的活急着交差,又是要读后才写,双11的书因为雪灾也才到。80年代的爱情,我想我会共鸣。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5:11
原帖由 何义钦 于 2013-11-29 12:13 发表


文革时,我的名字也被写成板凳一般大,差不多一版“人民日报”大小。

18岁时,我开始在砖瓦厂作体力劳动,日子过得很苦。我所在的班组,算我的文化高些,就让我布置一个“忠字墙”,那一定得有一张伟人图像的 ...

你看,这些不都可以写么?
关键是,不能老像你的厨艺似的。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5:11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3-11-29 14:07 发表
我都不忍心插嘴。。。。身为80年代的人想听听何老师讲60年代的故事。

和相宜一起期待。:)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3-11-29 15:15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11-29 14:55 发表
晰子读书的速度让我惊讶。我这书还在架上躺着呢,我先看晰子的书评,等着读时会更容易投入进去:)

这周手里有点文字上的活急着交差,又是要读后才写,双11的书因为雪灾也才到。80年代的爱情,我想我会共鸣。:han ...

可怜的一水,你的书才到啊?今天刚刚下单买了一本时尚芭莎出的非时尚类的书,就因为喜欢了封面。 很有民国文艺默片风。还有柳藏推荐的“倒吃甘蔗”的《小西门集》。虽然,小西门集中,好几个差评。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9 15:22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3-11-29 14:07 发表
我都不忍心插嘴。。。。身为80年代的人想听听何老师讲60年代的故事。


谢谢老师。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3-11-29 15:23
标题: 回复 54# 冷晰子 的帖子
《小西门集》你不要被差评左右,看第一章后你就能喜欢上。或者,从这本书开始就能打开对钟叔河的跟读,能延伸很多,如潘汉年等~~~~~

不是紧俏要断货的中意的书,也先别急着下单,刚京东快递来送书,说双12还有活动呢。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3-11-29 16:00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9 15:11 发表

你看,这些不都可以写么?
关键是,不能老像你的厨艺似的。


往事不堪回首,不想勾起那段苦难回忆,而且,我也不能以个人恩怨来评判那个时代的是非,再过30~50年,历史才有定论。

我把上面提到的画伟人像的事说完。如果是黑白木刻像,还好办些,可要求是画彩色摄影照片;幅面约12平方米,画的时候,看不到全貌,总得爬上爬上手脚架,隔远几部观察。更重要的是,我采用九宫格原理,将画像分成24格,然后在墙上也画上24格,一一对应,化大为小,差不多一个月才完成这个任务。

文革时期,基层单位的批斗会,有时是闹剧,有时是恶作剧。批判我那次,就是因为我练习《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曲》,他们说“赫”就是赫鲁晓夫、“美”就是美帝,每天都为赫鲁晓夫和美帝招魂,如此丰富联想,如此牵强附会。我反复说明几次之后,我的领导表态,说我“警惕性不高,还要改造小知识份子世界观。”——他是红五类,一锤定音,那个时候,任谁也得改造世界观,不是事。

戎老师是我朋友,文革时下放到农村,因为父亲留美经历,故在农村常常遭到批斗。批斗多了之后,他才发现,造反派对他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思想问题,而是美国生活的点点滴滴,居然充满羡慕之情,在那个贫瘠、单调、困苦的年代,把批判会变成了“精神会餐”。于是,后来的批判会,他就直奔主题,大家也就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没有敌我之分了。
作者: 石上柳    时间: 2013-11-29 17:17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11-29 11:16 发表

嗯,你和李老师一样,不见得喜欢野夫的文字。
文字与文字之间,有着神秘的符码关联,我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可以读来一试。最近他出了一本诗集,当当和卓越,均还未有售。
呵呵,这一点我相信,各人的阅读口味不同。
作者: 如面    时间: 2013-11-30 08:41
我的眼泪只能用来怀旧,一如我的忧郁,只能在无人的荒原肆掠。

闲来寻伴书为上,学习好文,问好,握手。
作者: 苇岸-弦歌    时间: 2013-11-30 21:26
“有些东西,如原上之草。还没有从《夹边沟记事》的沙漠里找到可以短暂歇息的绿洲,又从《巨流河》中涉水而过。或者,只是在为异乡的冬天寻找参照物。春天遥远。”
来看晰子董桥风格的文字。学习,问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3-12-1 11:01
继续怀旧。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