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出发与抵达 [打印本页]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1 22:16
标题: 出发与抵达
  
  
        剑鸿
  
  时空是我们的存在方式。时间似乎比空间更有灵性。肉体帮助我们占据空间,而意识帮助我们感受时间。我们在时间里获得生命和对生命的自我意识,又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失去。于是,我们试图抵抗,抵抗时间,抵抗自身的遗忘,也抵抗他人对自身的遗忘。这是何怀宏对回忆的诠释,却是我对散文理解的开始。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凭着对生活的粗浅理解,写下了长长短短的几十万字,这些文字凝结了人生一个时期的回忆、思考和感悟。文字不算少,但我不认为自己就此找到了通往文学的小路,也不认为就此抵达了想要去的某个端点。如果非要给这些文字定位的话,我认为最好的词语是——抵抗,对逝水年华的抵抗,对平凡生活的抵抗,对由于忙碌而导致的记忆僵硬的抵抗。因为,当我再次回味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发现,时间,在以文字形式进行的抵抗中,似乎放慢了脚步,或者说拉长了身躯,有了更多让我驻足观赏的风景。而我,除了依旧徘徊在失去和遗忘的警惕里,始终还在向文学出发的路上。
  
  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搬弄文字,书写心灵,需要一点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勇气,也需要一点面对自己面对空旷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在旷野点亮篝火,审美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就像在沙漠遥望海市蜃楼,安抚效用大于实际的温饱。但我赞赏这种行为,就像赞赏每一颗夜星的闪耀,每一朵鲜花的绽放。它们陪伴了在窗前失眠的人,指引了在野地走夜路的人,抚慰了咬紧牙关埋头生活暗自舔舐伤痛的人。标志时间的日历,从未像现在这么性急。容纳市井的街衢,从未像现在这么拥挤和喧嚣。人们也从未像现在这么实际——只做有利的事,只看到双手可以抓紧抓牢的事物。同样和我生活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的散文家范晓波说:这或许是写作者的小时代,但肯定是文学的大时代。
  
  对文学的期许和张望,也许是每一个写作者走下去的理由。这是来自文学内部的热源。但文学之外,世界继续盲目前行,大多数人被裹胁着朝一个方向走,爱的能力在消失,紧张感压过幸福感,忙忙碌碌、琐琐碎碎,消解了人们面部鲜活的表情,人的主体性和尊严被一天天侵蚀。如果有真实的记录者,将这个时代的一切表情,包括坚硬、无趣、浮躁、虚妄、忧郁、麻木、冷漠,一一记录下来,足可以构成对这个世界的隐喻。文学的想象力,比之现实的表现力,有时竟是那样苍白无力。所不同的是,文学尤其是散文,还要有思想和美,有作者的体温,还要通过芜杂的事实抵达真相。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看到了自己以往文字的浅陋和稚嫩:用力的抒情,伤害了对真相的捕捉。细节的空泛,显示了对生活的漫不经心。空洞的议论,则背离了每天都在经历的现实根基。而曾经对于词汇的迷恋,也将原本想要构建的生活图像遮蔽起来,如“乱花渐欲迷人眼”。生活,是一个真实的整体,不断生成、流动,以原生态呈现在我的面前。它或许只需要一个真诚的描绘者,深入它的内部,着以本然的色彩和温度。而不需要任何人假装情圣和思想者,来渲染它的盛大和无明。这些缺点,令我不得不审视自己在文字上所走过的每一步。对我来说,写作,应该更像一种打捞和探险。打捞什么呢?打捞那些已经被遗忘的、被遮蔽的事物,那些被风吹散、被尘掩埋的碎片,然后走进它们的内部,找到其表面下的内容,以发现的名义,重新给它们命名,造出一个意义世界。探险什么呢?探险那些无力触及或不敢触及的隐秘,那些不能确定的、给予人疼痛感和耻辱感的心灵事件。
  
  散文世界的声音众多。一个共同的声音是,散文,最不需要的就是掩饰,最难得的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是灼伤和炙烤,贴近皮肤的温度。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这是很多写作者还未来得及追问或者正在追问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散文,是一个人的心灵简史,其实质是对疼痛的梳理。这个疼痛,并非源于具体现实的事件,它可以是形而上化的生命疼痛,可以是潜藏的隐秘存在经验,也可以是一个人面对世界所发的诸如“花非花、梦非梦”似的虚幻体验。疼痛的深度,取决于作者理解世界的深度,取决于作者审查自己的深度。外在的热闹和平淡,都只是表面文章。有的人经历丰富,总在热闹喧嚣的中心生活,思想情感却一概平庸。有的人生活平淡无奇,思想却气象万千,性情却深厚丰满。史铁生大部分时间坐在轮椅上,而他却以文学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以自己的苦难为健全人背负了生死的答案,提升了生命的意识,我们几乎毫无成本地享受了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一种令千万人心疼的温暖。让我们在瞬息中触摸了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困厄中懂得了微笑。
  
  生活咯痛了史铁生们,也咯痛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我们。当时间无情修改我们的面容,当岁月像风一样吹走了青春和血液中的温度,把一切化为齑粉,我们熟悉的世界一天天变得陌生,我们开始想象千百年后那个没有“我”的世界,鲜花照样会在春天盛开,阳光照样会在某个午后斜斜拐进窗户。我们开始学会将眼光投向人群,投向历史的深处,看到大地消失的事物,体验人生过客的苍凉。我们看到自己既生活在时间之内,又在时间之外,看到自己正在与世界周旋,最终和千万人一样,成为一个黯然的离场者。然后,我们去写作。写作,其实只是一次出发。至于我们要抵达哪里,以怎么的方式去抵达,每个人的路途是不一样的。如果失去的时间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写作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只有这样,抵抗才具有与遗忘和失去相对称的力量和耐力。里尔克说,作家永远是囚笼中的囚徒,永远在栏杆面前徘徊,后面有门他永远要从栏杆这边走,虽然他过不去。
  
  我想,只要我们出发,走近这个栏杆,就是抵达。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代表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授权,其它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剑鸿 于 2013-12-22 13:04 编辑 ]
作者: 李晓萍    时间: 2013-12-21 22:30
读到剑版写到史铁生,正好在读他的病隙碎笔。欣赏剑版对文学的执著,是召唤也是指引。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3-12-21 22:35
永不言弃,文学这盏明灯吸引着无数的人一直前行。
十分欣赏剑鸿兄这种探索。不断打破,不断超越,不断抵达。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欢欣的过程。
无疑,思想含量的融入与渗透,决定了文本高度,和深度。认识到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又是一回事。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3-12-21 22:50
在写作中沉稳思考,其实,这思考的就是生命。很是欣赏剑鸿版带着感性写出理性的文章。冬日问好!

[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3-12-22 09:59 编辑 ]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3-12-22 10:20
在文字方面,所有的抵达都是暂时性的,而出发却是永久性的。换一句话说,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3-12-22 12:27
非常同意“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搬弄文字,书写心灵,需要一点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勇气,也需要一点面对自己面对空旷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在旷野点亮篝火,审美意义大于实用价值。”这样的观点!
生活过程或者人生过程是浑浊的,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尽力让其沉淀,而让人看到人生和生命本来的澄明。这就需要写作者具有思想家的深刻敏锐的同时,还需要儿童心理的单纯和直接,并将两者整合成具有抒情意味的灵动体。

“我的理解是,散文,是一个人的心灵简史,其实质是对疼痛的梳理。”则又完全赞同!表面的道德评判,价值比量,伦理约束,逻辑甄别,等,仅仅是细枝末节而已。
史铁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是把自己的生命现时状态、过时状态当做研究对象或者实验对象摆放在自己心灵之案上精心解剖、审视。
文字是空气,人的心灵和生命本体意识是飞鸟及其翅翼。
欣赏新论,问候剑版!
作者: 流浪流浪去吧    时间: 2013-12-22 14:05
标题: 回复 1# 剑鸿 的帖子
我们熟悉的世界一天天变得陌生,我们开始想象千百年后那个没有“我”的世界,鲜花照样会在春天盛开,阳光照样会在某个午后斜斜拐进窗户。
这一段文字,很好。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又无以表述的东西。
问好剑版。学习了。
作者: 鸽子杨军    时间: 2013-12-22 14:12
为文心语,与文友共同分享,读到者自当受益。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3-12-22 15:03
千门万户的日子里,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文字文学真的如同栅栏,让我们的心感觉到了局限与苦闷,却又使我们有了定力和静修。

剑鸿老师这篇散文很有厚味,晚上心更定了我再来品。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2 16:42
原帖由 李晓萍 于 2013-12-21 22:30 发表
读到剑版写到史铁生,正好在读他的病隙碎笔。欣赏剑版对文学的执著,是召唤也是指引。


谢谢晓萍首评。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2 16:42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3-12-21 22:35 发表
永不言弃,文学这盏明灯吸引着无数的人一直前行。
十分欣赏剑鸿兄这种探索。不断打破,不断超越,不断抵达。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欢欣的过程。
无疑,思想含量的融入与渗透,决定了文本高度,和 ...


非常感谢夏冰兄一贯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3-12-22 18:50
出发已经很难,抵达更有难度,克楠和你共勉之。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3-12-22 21:10
首先,我觉得你这一篇字可以做个《剑鸿散文集》的序言。其次,我觉得你有些紧张,至于为什么紧张那就不得而知了。再次,我觉得你在这篇字里不止在鞭策自己,更在鞭策读者,虽然末句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放下了,事实上你并没有放下,也没有明白。是真得紧张噢!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2 21:30
原帖由 木门长子 于 2013-12-22 21:10 发表
首先,我觉得你这一篇字可以做个《剑鸿散文集》的序言。其次,我觉得你有些紧张,至于为什么紧张那就不得而知了。再次,我觉得你在这篇字里不止在鞭策自己,更在鞭策读者,虽然末句好像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放下了, ...

哪有这么多门道,不过是一点梳理和反思,紧张是有的,那是被你吓的。
作者: 天堂草    时间: 2013-12-23 12:53
读剑鸿的文字,总是能被引领到一个高妙的境地中!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3-12-23 14:15
剑鸿版主对自己与文字的关系和理解剖析得非常深刻,给同样喜欢文字的有所引领。
欣赏、问好剑鸿版主!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3-12-23 15:47
对散文的认知和对非虚构文本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秩序的探究,将散文解剖得理性和真实。这既是对个人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坛子里的文本思路的廓清。很欣赏这种源自心灵的诠释,是一种个体责任感的表现。拜读,欣赏,问好剑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3-12-23 16:01
这是一篇关于写作的理性认知笔记。从认识时间和空间,到认识写作,彰显了写作和这个时代融合与分离,乃至于最重要意义上的抵抗。我本人倾向喜欢用“抵抗”这个词语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写作之于个体人的姿态。正是抵抗彰显了我们内心的精神力量,也正是靠着这样的力量,让我们感觉活着的尊严与价值,同时,写作训练了我们的思考,思考同时成全了写作,人生的相互承担与促进,也凸现了写作的价值。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6
原帖由 高骏森 于 2013-12-21 22:50 发表
在写作中沉稳思考,其实,这思考的就是生命。很是欣赏剑鸿版带着感性写出理性的文章。冬日问好!


问好,谢谢点评鼓励。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7
原帖由 青衫子 于 2013-12-22 10:20 发表
在文字方面,所有的抵达都是暂时性的,而出发却是永久性的。换一句话说,我们永远在路上。


所言极是,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7
原帖由 李兴文 于 2013-12-22 12:27 发表
非常同意“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搬弄文字,书写心灵,需要一点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勇气,也需要一点面对自己面对空旷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在旷野点亮篝火,审美意义大于实用价值。”这样的观点!
生活过程或者人生过程是浑 ...


非常感谢李老师细致的点评交流,也感谢您的认同。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8
原帖由 流浪流浪去吧 于 2013-12-22 14:05 发表
我们熟悉的世界一天天变得陌生,我们开始想象千百年后那个没有“我”的世界,鲜花照样会在春天盛开,阳光照样会在某个午后斜斜拐进窗户。
这一段文字,很好。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又无以表述的东西。
问好剑版。学习 ...


谢谢朋友鼓励。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8
原帖由 鸽子杨军 于 2013-12-22 14:12 发表
为文心语,与文友共同分享,读到者自当受益。


好久不见,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9
原帖由 苏相宜 于 2013-12-22 15:03 发表
千门万户的日子里,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文字文学真的如同栅栏,让我们的心感觉到了局限与苦闷,却又使我们有了定力和静修。

剑鸿老师这篇散文很有厚味,晚上心更定了我再来品。


谢谢相宜真诚的交流鼓励。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19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3-12-22 18:50 发表
出发已经很难,抵达更有难度,克楠和你共勉之。


问好,谢谢。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20
原帖由 天堂草 于 2013-12-23 12:53 发表
读剑鸿的文字,总是能被引领到一个高妙的境地中!


问好,谢谢天堂草。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20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3-12-23 14:15 发表
剑鸿版主对自己与文字的关系和理解剖析得非常深刻,给同样喜欢文字的有所引领。
欣赏、问好剑鸿版主!


问好施梅,谢谢来读。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21
原帖由 澧水寒儒 于 2013-12-23 15:47 发表
对散文的认知和对非虚构文本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秩序的探究,将散文解剖得理性和真实。这既是对个人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坛子里的文本思路的廓清。很欣赏这种源自心灵的诠释,是一种个体责任感的表现。拜读,欣赏,问好 ...


谢谢寒儒兄悉心的点评鼓励,辛苦了。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4 11:22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3-12-23 16:01 发表
这是一篇关于写作的理性认知笔记。从认识时间和空间,到认识写作,彰显了写作和这个时代融合与分离,乃至于最重要意义上的抵抗。我本人倾向喜欢用“抵抗”这个词语在面对现实生活时,写作之于个体人的姿态。正是抵抗 ...


谢谢房子兄精粹的读评和认同,一点反思,权当自己的动力。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3-12-24 13:00
一篇充满哲学意味的力作,拜读。
作者: 冷若秋水    时间: 2013-12-24 21:00
有时候会想,书写文字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拥有,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疼痛?应该都不是。对于文学高手而言,书写当然是对大众的召唤和指引。而在文字的领域,我只是一个拾荒者。只有小心翼翼的行走,偶尔有因意外捡拾而生的欣喜已是不易,更不敢去想正式的出发和会不会抵达。剑版文字,始终充满理性,确如木版所说,既是鞭策自己,也是鞭策他人。学习了,继续修行去,问好!祝平安夜快乐,全家幸福!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3-12-25 09:14
回家细细阅读了,很深刻的感悟,指向了散文的方向也反思了自己散文的走向。严重学习欣赏。问好。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3-12-25 10:07
抵达是一种姿态,人生永不放弃的姿态。
问你好!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3-12-27 10:38
对我来说,写作,应该更像一种打捞和探险。打捞什么呢?打捞那些已经被遗忘的、被遮蔽的事物,那些被风吹散、被尘掩埋的碎片,然后走进它们的内部,找到其表面下的内容,以发现的名义,重新给它们命名,造出一个意义世界。探险什么呢?探险那些无力触及或不敢触及的隐秘,那些不能确定的、给予人疼痛感和耻辱感的心灵事件。
写作,其实只是一次出发。至于我们要抵达哪里,以怎么的方式去抵达,每个人的路途是不一样的。如果失去的时间是一条河流的话。那么写作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只有这样,抵抗才具有与遗忘和失去相对称的力量和耐力。里尔克说,作家永远是囚笼中的囚徒,永远在栏杆面前徘徊,后面有门他永远要从栏杆这边走,虽然他过不去。
————感谢鸿版非常受益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7 21:52
原帖由 何足道哉 于 2013-12-24 13:00 发表
一篇充满哲学意味的力作,拜读。


谢谢何足道哉兄,迟复为歉。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7 21:53
原帖由 冷若秋水 于 2013-12-24 21:00 发表
有时候会想,书写文字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拥有,还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疼痛?应该都不是。对于文学高手而言,书写当然是对大众的召唤和指引。而在文字的领域,我只是一个拾荒者。只有小心翼翼的行走,偶尔有因 ...


非常感谢秋水的细心阅读和真诚交流,问好,迟复为歉。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7 21:53
原帖由 从容 于 2013-12-25 09:14 发表
回家细细阅读了,很深刻的感悟,指向了散文的方向也反思了自己散文的走向。严重学习欣赏。问好。


问好从容,谢谢来读。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7 21:53
原帖由 何也 于 2013-12-25 10:07 发表
抵达是一种姿态,人生永不放弃的姿态。
问你好!


多谢。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3-12-27 21:54
原帖由 文珺 于 2013-12-27 10:38 发表
对我来说,写作,应该更像一种打捞和探险。打捞什么呢?打捞那些已经被遗忘的、被遮蔽的事物,那些被风吹散、被尘掩埋的碎片,然后走进它们的内部,找到其表面下的内容,以发现的名义,重新给它们命名,造出一个意义 ...


谢谢,问好文珺。
作者: 史枫    时间: 2013-12-29 19:26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看到了自己以往文字的浅陋和稚嫩:用力的抒情,伤害了对真相的捕捉。细节的空泛,显示了对生活的漫不经心。空洞的议论,则背离了每天都在经历的现实根基。而曾经对于词汇的迷恋,也将原本想要构建的生活图像遮蔽起来,如“乱花渐欲迷人眼”。

内心的省思,真诚的絮语。欣赏、学习。
作者: 漠北雪莲    时间: 2013-12-29 20:20
读着你的文字,有深刻的感悟,更清醒的认识到在这条路上走是很艰辛的,但有各位朋友相助,我也充满了信心!祝好剑鸿!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