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乡土风情扑面来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2 14:21
标题: 乡土风情扑面来


乡土风情扑面来
——读青年作家刘潮的长篇小说《八十一封信》

  作家韩少功说:人可以选择居地,但没法选择生命之源,你没法选择父辈,他们脸上隐藏着你的容颜,身上散发着你熟悉的气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中文、你的灵魂,你就再也不能与它分离。这是他给予“故乡”二字的诠释。青年作家刘潮长篇小说《八十一封信》的出版,终于让我们值得心灵经常驻足的故乡码头镇,如一幅原生态的的乡土画卷般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幽兰香风里,薫草流芳根。邹平县的码头镇是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天厚土,这里惠风和畅,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忠义诚笃,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浮躁时代,码头镇,在人们的口碑中,却有着很好的印象。年仅三十岁的刘潮,痴迷文字多年,他注重观察生活,因为他懂得生活是文学最肥沃的土壤。他的作品几乎都离不开故乡的那树、那河、那路、那人,《八十一封信》,则是码头镇地域风貌、风俗人情、历史文化、乡间美食、趣闻轶事、百姓生活集大成者。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远离浮躁、净心回味金码大地上的河流田野、一草一木,脑海里浮现出昔日生活的影像,熟悉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在他的笔下化作了干净利索的文字,令人感到天地澄净、春意醉人。这样的写作风格可能与他长期的生活积累有关。

  佛学家称,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静,妙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人们之所以喜欢小说中的乔疯子、马大吹、猫蛋、纪伟、郭光等鲜活的人物,之所以喜欢掺了粘土后打渣子、用玉米芯点炉子的生活情节,之所以喜欢归苏村的青龙街和任家村的扮龙玩,就是因为这些细节、这部作品是有定力、接地气的。在读到疼爱他的祖父去世的那封“信”时,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的效果。为了接地气,刘潮没有当一个闲适的“坐家”和“想象家”,他时刻在深入生活,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进行观察和研究,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投入。深深扎进地层,这才是刘潮创作的根本动力所在。

  小说写的是二十年前,刘家将刚出生、并且身有残疾的女婴送给一对外乡夫妇。二十多年过去,刘家长子刘书耀长大成人,机缘巧合与姐姐相遇。刘书耀以书信形式向失散多年的亲人讲述他的家族、他的村庄、他的小镇、他的生活。信中将一个民风淳朴、善良而又贫瘠的小村庄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包括一个农家子弟快乐的童年、青涩的初恋、叛逆的成长、生活的挫折、婚姻的不幸,用一个小人物的独特视觉,全景式审视了八零后一代的成长经历,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直至近几年从农村到县城的世道、人心变化。刘潮本身就是一位八零后作家,他没有工于世故的心态,没有迂回曲折的经历,故而,这部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晶莹剔透、清清亮亮,不但文化意味凝重,而且文意宽阔舒展,语境轻松舒畅。

  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之纯始自然。或许有人会说,这部作品的思想贫弱,缺少现实关怀。这使我想起了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当初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并没有引起反响,而孙犁在他的批评文章里不断重申这部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诗”,而不是别的什么,该篇小说最终冲出“政治小说”的重重包围,进入青年文学批评家的视野并胜出。刘潮作品如同铁凝早期的作品一样,清新明净,他没有青睐于写社会热点的“政治小说”,看重的是“写什么”。作品以书信体形式写来,起收自然,环环相扣,罗列有序,便令人觉得很真实、很纯净、很自然、很生活、很轻松、也很无奈,在作品中,他特别注重的是体验共享,侧重于平等,而不是传达,他觉得必须使用一种可以与读者产生交流的表达方式,必须与读者互动与分享。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方言俚语,诸如邹平方言中的“花娘婶子”、“熊捏个子”、“小色孩子”等,令人忍俊不禁,倍感亲切,这些貌似骂人的粗话,在老人责怪孩子时,则是一种嗔骂、喜欢或是鼓励的意思。这些对于故里风物、地域特点的描写,时而健朗舒放,时而柔婉细腻,时而纯美甜润,时而亲切晓畅,他从民间艺术的广袤土壤里汲取营养,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乡土大地融会贯通,注重把握地域特点和韵味;他还擅长刻画人物,语言精致、画面清晰,使之笔下的人物形象塑造异常丰满,在解剖着人之肌体的同时,也解剖着人的心灵。“信”中对“姐姐”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情述说,更如乡土大地上一块块的土坷垃般朴实,印证着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说过的那句“血缘通过善意与关爱将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刘潮说过,岁月就是点点滴滴的积累,积累甘醇与美好。我与刘潮都生活在美丽的小清河畔,两个村庄相距十几路,相同的水土,相同的天空,相同的经历,相同的职业、相同的爱好,让我们时常相聚在一起“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可谓算得上知己知彼,惺惺相惜了。在读《八十一封信》时,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感,这种美天真未凿,原始态性;这种美既不抽象,也不孤立,它是活生生的,它深刻反映现实并寄寓作者情感的时候,美才能产生,才能有力量。我觉得,在阅读这种书信体的小说时,也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犹如与人面对面相互倾诉,没有刻意为之之感。就像孙犁在评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时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篇大富大贵的文字,而是一篇小康之家的文字。读着它,处处给人一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光亮和煦、内心幸福的感觉。”

  今年是马年。在农耕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这三大文明形态中,马都不可或缺,因此常被赋予神话色彩或被视为吉祥象征,其代表坚韧、勤恳,不畏艰险等精神也广受推崇,我们对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词语也耳熟能详。农民父老常说“牛马年,好种田”,但愿刘潮这匹“黑马”能将此书的出版作为马年一个新的起点,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在文学创作的征途上策马扬鞭,再创辉煌。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4-3-9 15:19 编辑 ]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3-2 14:35
欢迎范老师来评论版赐稿交流,先占坐问候。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3-2 20:19
认真拜读了范老师的文章,眼前为之一亮,文章的写作技巧就不用说了,是地地道道的文学评论。但如文中绍介的刘潮以“书信体”完成的长篇小说,在我所读小说范围内实不多见,所以觉得很有引力,并此欲望一读,此其一;而就小说对邹平方言俚语的运用,诚如文本例举,一定是增加了很浓厚的乡土韵味,此其二。仅就两点提示,范老师便是给出了文眼,也紧扣了“乡土风情”这一大的主题,如此文本就集合了评论应有的元素。

一段时间,广府文人有一种称“三及第”的文体,即文言、白话、方言齐用,写出来的小说若再参杂些意识流,那就相当好看,在香港作家中,如三苏,十三妹,刘以鬯等多采用此法,小说很是受读者欢迎。坊间如客家著名的“三及第”汤,广开味蕾,亦深得南来北往客的青睐。这是人之于精神与物质的两个需求方向,亦说明任由事物以特色取胜的不二法门。

我个人在阅读取向上,非常喜欢文中有白,白中有文,文白相间的那种韵味,对运用方言俚语的文学作品就格外喜爱。从这个角度,面对一个从来也没有了解的作家,因了对写作特点对读者的照顾,便有了循著的态度,于是,看似不相关的叙述竟然可以成了连结的纽带。对一部小说或文学作品的推介,能达成如此可读性,评论的任务就完成了。评论版成立伊始,得范老师前来支持,所帖文章可读性之强,当评论版一快事。谢谢范老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2 21:24
认识刘潮的时候,他的作品还未完成,分别半年,他的作品已经出版。在此,真诚祝贺他。这篇评论,质朴亲切,道出了刘潮创作的故事梗慨和语言特色,以及文学价值。让读者认识了一个风华正茂的作家,一个扎根邹梁大地的作家。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3-2 22:29
一篇散笔并形象性的概述性文学评论。卓见作者多方识见及才情的展现。

问好廷伟,欢迎多投评论文章!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4-3-3 08:12
很高兴透过范老师的这篇评论,认识了一位实力派作家。祝贺他!
“佛学家称,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静,妙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3 10:37
刘潮,不善言谈,但却酒量惊人,估计他一次喝的酒,可以让我醉上三次。呵呵,见识过他的酒量,真像有位画家说的:酒嘛,水嘛,喝嘛。喝酒如喝水,实在是高! :lol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3 15:13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14-3-2 22:29 发表
一篇散笔并形象性的概述性文学评论。卓见作者多方识见及才情的展现。

问好廷伟,欢迎多投评论文章!


谢谢梁老师,我以后常来学习!
作者: 黄叶斌    时间: 2014-3-3 15:46
学习、认识了一位散文作家。点评突出了文集特色。
只是,副标题上的“有感”二字,可以删去,以免画蛇添足。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3 18:01
原帖由 黄叶斌 于 2014-3-3 15:46 发表
学习、认识了一位散文作家。点评突出了文集特色。
只是,副标题上的“有感”二字,可以删去,以免画蛇添足。
谢谢,刘潮出版的是长篇小说,不是散文。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3 20:12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3-3 10:37 发表
刘潮,不善言谈,但却酒量惊人,估计他一次喝的酒,可以让我醉上三次。呵呵,见识过他的酒量,真像有位画家说的:酒嘛,水嘛,喝嘛。喝酒如喝水,实在是高! :lol
在春雨版,我有写他的一篇文章《妙笔生花醉中来》。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4-3-4 11:47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3-4 08:55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14-3-3 20:12 发表
在春雨版,我有写他的一篇文章《妙笔生花写醉文》。
我已经拜读过了,写出了刘潮风采!:lol
作者: 微雨清音    时间: 2014-3-4 19:27
刘潮的文章写出了浓厚的乡情,范老师的评论很全面也很中肯,我一半天写不出来,先学习、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4 19:49
原帖由 微雨清音 于 2014-3-4 19:27 发表
刘潮的文章写出了浓厚的乡情,范老师的评论很全面也很中肯,我一半天写不出来,先学习、
我是这部作品最早的读者。很多内容在没有形成文字之前,我都了解并参与了一些意见。可以说感触最深。谢谢你来读,期待你的新作。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4 19:53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4-3-3 08:12 发表
很高兴透过范老师的这篇评论,认识了一位实力派作家。祝贺他!
“佛学家称,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静,妙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 ...
刘潮今年三十岁,但笔力不凡,前途光明。王老师来我们这里作客的话,一定能认识他。谢谢您来阅读。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4 19:56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3-2 21:24 发表
认识刘潮的时候,他的作品还未完成,分别半年,他的作品已经出版。在此,真诚祝贺他。这篇评论,质朴亲切,道出了刘潮创作的故事梗慨和语言特色,以及文学价值。让读者认识了一个风华正茂的作家,一个扎根邹梁大地的 ...
让我们共同祝愿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4-3-5 11:52
由点到面,由作品到人,再由人到作品,论述简明而有见地,同时也有极强的感受性。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4-3-9 09:15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4-3-2 20:19 发表
认真拜读了范老师的文章,眼前为之一亮,文章的写作技巧就不用说了,是地地道道的文学评论。但如文中绍介的刘潮以“书信体”完成的长篇小说,在我所读小说范围内实不多见,所以觉得很有引力,并此欲望一读,此其一; ...

谢谢一水版主。年仅三十岁的刘潮,已经有近百万字的作品,可见其勤奋、坚韧、执着,相信他会以这本长篇小说的出版为新的起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来!问好您周末快乐!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4-3-9 15:18
祝贺我们本土作家青年刘潮的长篇小说出版,在报纸上已经看到该书出版的消息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