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部启人深思的医疗小说--读司药的医疗小说《买肾》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9 09:35
标题: 一部启人深思的医疗小说--读司药的医疗小说《买肾》
一部启人深思的医疗小说  
--读司药的医疗小说《买肾》
  
  梁星钧
  
  
  
  
  读司药的医疗小说《买肾》,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受。
  
  为何称欲言又止?指我既想向人讲述,又难把握好这篇小说的意蕴指向。但是我们知道,意蕴多元的小说是好小说,才令我们品咂和反复打量。
  
  这篇小说的内容我已向人当面讲过。本篇只重点谈下其几个不同的艺术特征。
  
  小说的题材不错。
  
  医疗疑难绝症题材我们平时的确还少见特别是少读。作者身处医院有这个知情的自然条件,她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有这个描写的优势,所以她很便利地抓住了这个热点难点敏感点问题。题材的好坏虽不构成文章好坏的必然要素,但至少也是让人阅读时是否感兴趣,有阅读思考可能性的关键。作者敢直面畏难恐惧和担忧期待的各种心理,摄取一个尿毒症患者(倪洁)买肾的经历片断,“曝光”了围绕病患的各阶层力量,机警地暗示了一些令人匪益所思的社会问题及病象,供人们反思和检量。对这类疑难杂症,人们大多会避之远之,对其治疗也心存忧惧,所以作者在选材上就胜了一筹。
  
  小说的几个人物鲜活。
  
  患者倪洁给家人亲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灾”,她只有一丝丝看不见的生存希望。故她生不如死,残喘着最后的气息,她病房的同类病患者因没肾可买而先她一个个不声不响地死了,她却空怀半星渺茫的希望。作者写活了这个死亡面对者的心理活动。总之她还能“顾全大局”,容受了弟媳“关键时刻”的态度,--其实她也只需一个心理上的“支持”态度,她哪会真拿亲弟的器官给自己呢?即便她这点起码的心理支撑都没有了,她对亲情“薄纸”和“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的绝望,但她最后还是看淡和宽容了这一切,从而她也有了更加清醒淡定和平静。这个形象让我们看到了重病患者在生死面前的艰难与坚强,也提醒人类应当给予积极而有效的社会关照。
  
  丈夫王光明面对妻子的病情苦恼而难堪。他自我减压的一个办法就是经常发怒,以抵消自己的无策。还有一办法就是去“斗地主”,以分散和排遣心忧。当然他也在给积极治疗和想办法,一边与儿子商量,一边千方百计地私下为妻子买肾。这是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丈夫的具体行为体现。作者通过这个有棱有角的形象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在此重症和生死的重大考验面前作为亲人该如何去面对。
  
  儿子有孝心,也执着。为母亲治病而读了不花钱的石油大学,毕业后不留在舒适的城市而执意去一线,休息时也加班为生病的母亲多挣钱,这是他孝心的体现。后听说母亲的肾源只能从“私下”解决且费用十分昂贵(简直是挨宰)他也全然接受,并劝谕父亲只要母亲有救就一概答应,这是他为了亲情而甘愿奉献一切的报恩表现。可以说,为了治病,儿子卷进去了,父亲卷进去了,爷婆等全家都卷进去了,这令倪洁最为担心,因巨额的经济负担甚至都影响和耽误了孩子的婚恋,这恐怕是她最不愿看到的,天下没有哪个母亲能接受这一点,她们只希望自己的无私奉献甚至是慨然牺牲。这个角色暗示出儿子对于母亲应有的反哺态度,很令人动容并感慨。
  
  倪超是一个买卖肾脏的地下商人。他巧言令色但心狠手辣,称兄道姐地联系买卖双方,晓以厉害劝喻买卖的双方成交,拉拢医生租房做摘装手术,目的只是从中牟取暴利。在金钱前面,他不顾双方的一切困痛,敢于瞒天要价和隐瞒价格真相,令人极其愤恨但又有几分同情--反正好歹他找到了救人两命的肾源(卖肾者有了钱就可继续医治她那白血病的孩子),这在生命大于一切下还可接受。作者塑造这一矛盾形象,体现了人性的利益与不可调和的险恶。作者对这个艺术形象实际上是肯否有之,我们不同的读者可以作出不同的评判。
  
  小说的构思精巧。  
  
  小说写一个尿毒症患者倪洁的苦恼。不全是经济的负担、生命的垂危,还主要是这种病痛的时时袭击,带给她担忧丈夫孩子的心灵负荷。人有时不是被病魔击倒,而是被精神崩毁。从倪洁的家庭来看,这种危险时时存在。虽说之后她有了一线希望,难配的肾源在她亲弟弟身上也找到了,本是一场皆大欢喜,因切去一只肾不影响弟弟的生命和生活,谁知这时她弟媳坚决不同意,说这个家还靠他,后来她宁肯借给她30万元去买肾也希望她不再打她弟弟的肾的主意。这个结果令病人意外,也改变了她对亲情及人世的看法:血亲都如此,别人还有啥可说?所以这个苦恼才是她最大的苦恼,她为此而精神几近于崩溃。作者也是奋笔于此,加之找肾谈肾又挨宰的一波三折,构成了这篇小说结构的精巧与情节的殊异。
  
  作者以病情的发展,救治的过程为线,横穿了人物及生命的截面。这种病多半因肾源的无着而无治,这就在生死面前考验着各种人的心态,也辨识着人性的各种表现与层次。小说通过写找肾的过程而有条不紊地展示各个不同层面的社会生态,这就无形地提升了小说的阅读兴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生命的强劲与顽韧,也就是艺术之活的灵魂。最后是肾找到了,但价格的反差让人愕然,让人出奇地愤怒,小说的结果是不知所终,这个悬念留读者去猜测,也自然引起我们对这部小说内涵及价值的思考。
  
  医疗重症系列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的类似病例太多,在面临生死的重大考验及紧要关头,我们当采取何态度,何心理,何策略去应对和解决,作者的这部小说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小说似向我们表明:金钱诚可贵,事业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因为生命高于一切(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人只有了生命,才能谈及其他),所以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决不言弃,要竭力去争取,而且机会总是属于千百万次中的最后一次。小说如此展示了亲情的力量,人性在善恶交织中的转化,提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的思考:这样的事医院和社会能不能不只依靠一些个体行为而有效地解决?有没有一套合理化,制度化的解决方式?这种私人行为该不该良性引导并加以借取,有没有其合理存在的空间?法理上该怎么去规范?总之一篇好小说总是给人思考太多太多,构成了意蕴指向多元的优良质地。如说不足也就是有些细节上可加强,别只满意于拉个完整的过程。(2014,3,27中午)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4-9 12:02
小说,应该是选择了多个典型家庭的情况,才得以构思创作出来的。透过卖肾,买肾,换肾,捐肾,拷问着人性,拷问着社会。其实,现实中的事情,远比小说来的残酷,许多家庭有了重症病人,只是象征性的住住院,而后回家等死。我的二叔八十岁时肾衰竭,发展成尿毒症。只住了一星期院,回家后不久就死了。因为,仅仅是透析费,作为农村家庭,就承担不起。好在现在有了医疗保险,看不起病的现象正在改观。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4-9 13:09
看得出来,这部小说既有人性关怀,又不乏对民生的质问,是一部现实之作。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4-10 11:21 编辑 ]
作者: 半山人    时间: 2014-4-10 08:47
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啊~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4-10 10:52
司药该作早拜读,这篇评论文章客观井然,探讨分析了作品的风格特色和内在质地,有着一定的启鉴作用。欣赏梁版力评,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1:17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4-9 12:02 发表
小说,应该是选择了多个典型家庭的情况,才得以构思创作出来的。透过卖肾,买肾,换肾,捐肾,拷问着人性,拷问着社会。其实,现实中的事情,远比小说来的残酷,许多家庭有了重症病人,只是象征性的住住院,而后回家 ...


  谢谢.现在这类病确实是难点,作者构思这么篇目小说,足以让人思考,似也看到某种希望,当然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1:20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4-4-9 13:09 发表
看得出来,这部小说既有人性关怀,又不乏对民生的质问,是一部现实之作。

是的,该小说发《西部作家》荐读头条,且为《小说选刊》选载。作者的语言及角度表达都有一定的新颖。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1:21
原帖由 半山人 于 2014-4-10 08:47 发表
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啊~


谢谢并问好!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1:22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4-10 10:52 发表
司药该作早拜读,这篇评论文章客观井然,探讨分析了作品的风格特色和内在质地,有着一定的启鉴作用。欣赏梁版力评,问好。


  谢你鼓励。问好!
作者: 王克楠    时间: 2014-4-10 12:46
这篇小说,我读了多次,找不到评论的感觉,通过读老友的评论,受到了启发,谢谢你。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4-10 17:36
给你邮去两本《宁津文艺》,请注意查收。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8:42
原帖由 王克楠 于 2014-4-10 12:46 发表
这篇小说,我读了多次,找不到评论的感觉,通过读老友的评论,受到了启发,谢谢你。


初读我也觉得,她太过于拉过程,但我感觉还是有一点。谢谢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4-10 18:43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4-4-10 17:36 发表
给你邮去两本《宁津文艺》,请注意查收。


  谢谢!如有感觉我就给写刊评!
作者: 翠微    时间: 2014-5-6 08:46
感悟颇多。。。。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