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追悔与珍惜 [打印本页]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6 09:50
标题:   追悔与珍惜
        追悔与珍惜
 ——电影《重生之门》艺术美的观赏随笔

            敬一兵

  生命不可以重来,人生之路必然会在追悔与珍惜中跌宕坎坷而非平坦美丽。这样一来,一部电影自然而然就肩负起了我回望自己成长历史的重任,同时也就成为了我收藏一切美好事物的花瓶。只要看了一部好电影,那些在时间中消逝了的美好事物,还有它们随身携带的审美价值,便会如同花瓶里的插花,一次又一次地绽放开来。优美但不华丽的《重生之门》这部德国电影,借时空穿越的背景传达着时间与心灵的述说,让历史的黄昏和现实的黎明景象,瞬间就在古典主义的精华之中活色生香了。追悔与珍惜,怀旧与伤感,不是也不可能要跨越重生之门回到过去,同时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现实面前保持警惕与沉默。这是高度自觉的内省,是内心经过重生之门洗礼之后呈现的语言方式,情形如同片中的主人公夫妇一样,轻轻地一撒手,世界就不一样了。与其缅怀过去不如相忘于江湖,斯言诚然可信。

  《重生之门》究竟是时间穿越还是科幻并不需要太多的芥蒂,它本身就没有一丝在快意恩仇里熟知过去改变历史的动机。它仅仅就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段,把曾经是一位成功画家的主人公大卫,由于自己与风骚的邻居女人出轨时,疏于看管七岁的女儿,导致女儿不幸溺死在泳池的意外后,深深的自责让主人公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一度想到自杀。五年后也许是上天可怜,他偶然发现了一扇神奇的重生之门。这道重生之门一边连接着他现在生活无奈的雪夜冰凉的世界,另外一边却连接着他五年前生活一片生机勃勃的清新夏日世界。穿过这道重生之门,人的一切都可以重来。他穿过这道神奇的门又回到了女儿出事当天并救下了女儿,但失手杀了五年前的自己,理所当然的充当了五年前的自己。一切看似美好,但危机一步一步靠近,渐渐地他发现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电影情节虽然简单,只有动词和名词的叙述干干净净不动声色,但隐遁在叙述中的艺术之美却绚丽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艺术之美并非全部都是虚幻,但虚幻却是艺术之美的重要载体。我看一遍电影《重生之门》,这部电影就向我提一遍问题:重生之门为什么总是隐遁在不易被主人公和我察觉的地方?为什么通向重生之门的道路或者方式不是笔直的清晰的而是弯弯拐拐的?为什么隐遁和弯弯拐拐给人造成的混沌和曲折的感官印象,总是被归入美学的范畴?这些问题依照我的智力是不能够完全破解的,但我却在看完电影后深刻体会到,看电影就是破解问题,破解问题就是审美,而审美就是一种升华,从肉体到精神的升华。

  毋庸置疑,电影《重生之门》就是一部集艺术美为一体的影视作品。顾名思义,所谓重生就是生命轮回,就是改头换面,就是按照意愿对消失的或者后悔过的事物进行再现和修改的过程。用重生之门来叙述追悔与珍惜、怀旧与伤感的确是一个很直观的方式。但是,世上没有重生之门,它仅仅存在于我的梦境或者我看过的电影里,属于虚构属于想象。在这一点上,我应该向《时间之门》这部小说的作家艾克夫·比利西致敬,也应该像根据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重生之门》的导演安诺·绍尔致敬。他们怀着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精神对历史和现实进行虚拟和幻想,让我看到了大卫穿过重生之门,救活了失足溺死在泳池中的女儿莉安妮,以及他不再偷情、珍惜温馨的家庭生活、把五年的感悟与遗憾换来的追悔之情全部补偿给女儿和妻子的细节。重生之门是小说和电影中这些细节的一个醒目的参照物与象征物,也是借用虚幻场景来淋漓尽致发挥想象力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之美的内涵既包括了古典主义的精华元素,也包含了自由的丰腴与灵性的成分。正是因为电影用了囊括这些元素和成分的叙述手段,才让我凭藉剧情和细节的演绎,真切感性地体悟到了电影的隐喻和象征,是工业革命不断升级的身体的、思想的暴力所吞噬掉的昔日盛极一时的欢乐,特别是已经化为一片废墟的天堂中,唯一留下来值得迷恋的东西。电影《重生之门》的隐喻和象征,从轮廓和线条上,从外在的肌肤色泽和内在的器官组合上,栩栩如生地呈现了追悔与珍惜的质地和手感。

  有人说,只要把《重生之门》和《蝴蝶效应》放在一起比对,《重生之门》这部电影立马就会显现出柴禾妞的粗俗与愚昧的本质。其实,要说《重生之门》毫无新意绝对有失偏颇。至少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的新意或者说最惊悚的地方,在于所有穿越重生之门回归到过去的人,都像大卫失手杀了五年前的自己那样,首先选择的都是齐刷刷地杀死过去的自己,而非通过一定的劝导或帮助去改变历史时,由此而制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荒诞感。未来杀死过去,实际上也是杀死了自己。重生之门虽然将全片的情节串联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躯体,也曲径通幽似地连接起了两个时差为五年的世界,但有一个关键点却始终没有链接到,这个关键点就是救赎。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这个关键点,从而导致影片的剧情失去了宿命的悲剧感和归属感,或多或少沦落成了人类占有欲的牺牲品。这点在影片中生活在那个小区中全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除了冷漠围观外没有一点作为,以及他们曾经跨越过的重生之门,好像就是一个摆设一个道具的情形上明显地看出来。这是否是导演的疏忽或者败笔?结论肯定不是。恰恰相反,导演十分重视这扇重生之门——表面上的故意忽略往往都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极为重视。这种现象放在电影拍摄里,就叫做片面极端的艺术性审美手法。《重生之门》如果换一个导演来执导拍摄,那扇门很有可能上升到狂风暴雨般扣人心弦的主角高度,然而在安诺·绍尔这里,那样的高度注定会改变重生之门无香的芬芳和悲剧的方向,远不如将其暂时搁置在隐忍的位置上来得更加妥帖和理想。这种搁置的方式确实有点极端有点出乎意料,然而很多时候不极端不出乎意料就不深刻,就无以一针见血,就无以刻骨铭心,更无以产生强烈的反差刺激和反应。忽略重生之门的作用,也许就是导演要我们明白的一个道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不管你如何挂记,如何悔悟,如何弥补,仍旧只是一厢情愿无济于事,只有走出记忆的禁区,才能让自己获得重生。用这样的方式处理重生之门,深邃地讲述人性对于回忆的追随和释放,是不是因为弱化了血腥的场面而在感性的厚度上更趋集中呢?

  英雄落幕怆然泣下,这是追悔与珍惜或者怀旧与伤感的典型行为表达。虽然电影主人公大卫并非英雄而是一个身陷罪孽泥潭的自责者,但因为追悔他去自杀被人救起后,又因为自责而酗酒至伶仃大醉,冰凉的冬夜他摔倒在雪地上还是会在追悔和伤感中泪流满面。身子在挣扎,手在无措之中四下乱摸,无意之间触到了一只灰色翅膀重叠在一起斜躺在地上的蝴蝶。当大卫像爱护自己的女儿那样小心翼翼将蝴蝶的灰色翅膀打开后,那对翅膀瞬间就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蓝颜色,蝴蝶就是这样扇动着美丽的蓝翅膀,把绝望之中的大卫引向了重生之门。电影《重生之门》中这段情节看似虚幻荒诞,但用艺术美驮载的意味却是非常厚实的。绝望之中的大卫看见的这只蝴蝶,翅膀由灰色变成蓝色,显然就是在绝望的背景中设置了一道陌生的道具,目的在于让大卫的这种绝望产生出一些全新的事情。换句话说,电影剧本的作者就是要借助这只蝴蝶,把寓意在其中的我们还不熟悉的观点或者认识理念引渡进来,以便对我们熟悉的生活或者场景进行诠释,从而达到让人们抛弃曾经一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念。这种诠释的方式用在电影拍摄里,就是所谓的陌生之美的艺术手法。蝴蝶引领大卫找到了重生之门,穿过重生之门,大卫发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事实都表明,当我们把熟悉的事物放在陌生的环境中,才能够重新唤起我们的激情和理性,才能够在生活绝望或者终止的地方,通过深邃地认识和阐述人性对于回忆的追随和释放性质,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在电影中,类似这样的艺术手法的展现还有很多,实在是枚不胜数。紧凑而滴水不漏的剧情,精巧别致的叙述手法,不断的特写以造成重重压迫感的画面风格等等,目的都是将事件展开,不断地展开,然后进行辨认,仔细地辨认,从各个角度和侧面以及各种距离和条件下接近影片的中心点。虽然我们以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一条直线,但在这部电影里,两点之间的距离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我们尽管在心理上还一时无法接受的曲线,然而这样的曲线,依旧比直线赋予了更多的美学元素。我肯定不清楚作者和导演是经历了怎样的婉转曲折过程,才找到自己的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但我相信,正是这种婉转曲折过程所对应的艺术之美,才让这部电影的意境、思想和包含的人性内涵变得栩栩如生,变得长盛不衰。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6 09:50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6 09:56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4-4-26 15:46 编辑 ]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6 09:56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4-4-26 15:50 编辑 ]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6 09:57


[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4-4-26 15:51 编辑 ]
作者: 杨灵燕    时间: 2014-4-26 15:40
当我们把熟悉的事物放在陌生的环境中,才能够重新唤起我们的激情和理性,才能够在生活绝望或者终止的地方,通过深邃地认识和阐述人性对于回忆的追随和释放性质,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经典的感悟!
作者: 寻找文字    时间: 2014-4-26 19:43
来看敬老师的影评。从不同的视角对一部影片进行解析,纹理清晰,见解独到。值得借鉴学习。问好敬老师。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7 09:13
剧照调整了半天,现在终于稳定了,呵呵。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7 09:13
原帖由 杨灵燕 于 2014-4-26 15:40 发表
当我们把熟悉的事物放在陌生的环境中,才能够重新唤起我们的激情和理性,才能够在生活绝望或者终止的地方,通过深邃地认识和阐述人性对于回忆的追随和释放性质,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经典的感悟!
感谢你的回帖支持与认同,握手致意!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4-27 19:15
电影情节虽然简单,只有动词和名词的叙述干干净净不动声色,但隐遁在叙述中的艺术之美却绚丽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这种婉转曲折过程所对应的艺术之美,才让这部电影的意境、思想和包含的人性内涵变得栩栩如生,变得长盛不衰。

在透视影片内核的基础之上,挖掘足够丰富的内蕴,让人深深流连并思考,很好的享受之旅。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8 09:03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14-4-26 19:43 发表
来看敬老师的影评。从不同的视角对一部影片进行解析,纹理清晰,见解独到。值得借鉴学习。问好敬老师。
感谢你的回帖支持与评点,握手致意!
作者: 静默的百合    时间: 2014-4-28 23:27
追悔与珍惜,怀旧与伤感,不是也不可能要跨越重生之门回到过去,同时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现实面前保持警惕与沉默。这是高度自觉的内省,是内心经过重生之门洗礼之后呈现的语言方式,情形如同片中的主人公夫妇一样,轻轻地一撒手,世界就不一样了。与其缅怀过去不如相忘于江湖,斯言诚然可信。

欣赏敬老师的影评,对影片一幕幕回望、追溯中,艺术而理性地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底与感悟,剖析透彻,见解精准独到,带给人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4-29 10:13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4-27 19:15 发表
电影情节虽然简单,只有动词和名词的叙述干干净净不动声色,但隐遁在叙述中的艺术之美却绚丽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这种婉转曲折过程所对应的艺术之美,才让这部电影的意境、思想和包含的人性内涵变得栩栩如生,变 ...
谢谢夏冰的认同支持和悉心的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5-1 11:14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4-27 19:15 发表
电影情节虽然简单,只有动词和名词的叙述干干净净不动声色,但隐遁在叙述中的艺术之美却绚丽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这种婉转曲折过程所对应的艺术之美,才让这部电影的意境、思想和包含的人性内涵变得栩栩如生,变 ...
所言极是,再次感谢~~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4-5-1 11:59
以审美的视角来审视一部影片,需要调动许多艺术的积累和经验的投入,一兵老师驾驭着足够的依据和厚实的底蕴,条分缕析深入一部影片的诸多层面,游刃思维的刀锋,剖析之处,如土委地,如羽在天,行云流水。把说明的对象置身在一个相对宽泛和丰富的平台,进行纵横比对,把艺术之美充分挖掘和开采出来,而追悔和珍惜这种内心的诉求和状态,也因此水到渠成,有着天然的说服力,值得反复学习和琢磨。欣赏,体会。问好:)
作者: 文佳    时间: 2014-5-1 22:08
老师把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用上了。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5-2 10:09
原帖由 静默的百合 于 2014-4-28 23:27 发表
追悔与珍惜,怀旧与伤感,不是也不可能要跨越重生之门回到过去,同时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现实面前保持警惕与沉默。这是高度自觉的内省,是内心经过重生之门洗礼之后呈现的语言方式,情形如同片中的主人公夫妇 ...
感谢你的回帖认同与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5-4 09:50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14-5-1 11:59 发表
以审美的视角来审视一部影片,需要调动许多艺术的积累和经验的投入,一兵老师驾驭着足够的依据和厚实的底蕴,条分缕析深入一部影片的诸多层面,游刃思维的刀锋,剖析之处,如土委地,如羽在天,行云流水。把说明的对 ...
十分感谢万版专业而又妥帖的点评,严重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4-5-6 09:28
原帖由 文佳 于 2014-5-1 22:08 发表
老师把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用上了。
感谢文佳的高评,握手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