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夜读聊斋之——不必求贫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4 16:23
标题: 夜读聊斋之——不必求贫
  夜读聊斋之——不必求贫

  以书生为代表的儒家,向来崇尚安贫乐道。被孔子一再称赞 “贤哉”的颜回,就是以“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著称,而那个“亿则屡中”且在晚年长期资助孔子的弟子子贡,却常常被孔子明里暗里讽刺两句。比如子贡曾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在某种程度上,便是在打压子贡以富为荣的心理。

  这一思想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余年,以至于商人一直居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他们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便只好利用自己财富优势,倾尽全力去供儿孙读书,以期实现下一代由“商”到“士”乃至到“官”的跨跃,从而融入上流社会。

  然而该现象到了明朝中叶直至有清一代,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传统的儒家思想甚至于儒家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尽管大多数儒士仍不遗余力地坚守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但由于“经济基础”已经动摇,所以这种坚守显得那样的脆弱,那样的力不从心。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表现儒商之争的故事,《聊斋志异》中的名篇《黄英》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故事的男主人公仍是一个书生,也即是儒家精神的代表,他叫马子才,是顺天人。马子才是个穷书生,家里只有几间房子半亩荒园,完全符合“安贫”的条件。而他又没有打麻将、玩游戏等不良噬好,只有祖上传下来 “世好菊”,“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就连爱好也是高雅的,完全符合“清高”的要求。更奇怪的是,《聊斋》中的书生,大多都和作者一样,明知考场黑暗,却仍醉心于科举考试,甚至死后也不放弃(见《司文郎》《于去恶》等篇)。可是在《黄英》中,书生马子才却似乎除了四处淘弄菊花的优良品种外别无所求,一点儿努力读书金榜题名混个出身的意思也没有(他又不事生产,出租房子又不要租金,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经济来源),这样,就又与那些“国贼禄蠹”(《红楼梦》)之流不同,完全符合儒家“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蛊》)的道德标准。

  然而,就是这个风雅清高的书生马子才,却偏偏交了个善于经商的朋友,并且娶了个靠经商起家的老婆,那么,儒与商的交往乃至联姻,究竟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又会孕育出怎样的结晶呢?

  故事还要从马子才与陶家姐弟的相遇说起。

  由于一个“客寓其家”的金陵人说他的表亲家有几样菊花优良品种,所以马子才不远千里前去购种,结果“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马子才上前搭话,得知这位“谈言骚雅”又懂得“艺菊之法”而且偏偏又姓陶的少年要和姐姐移居北方,所以欣然邀请二人到自己家南院居住,于是便开始了与陶氏姐弟交往直至联姻。

  叫人奇怪的是,儒家向来都不大瞧得起商人甚至于富人,马子才初遇陶氏姐弟时虽然并不知道他们后来会以卖菊为业,但看人家坐的那种豪华“油碧车”,不难判断出他们绝对不会怎么贫穷。自来穷人与富人都生活在两个世界,马子才后来虽然靠老婆过上了小康生活,却仍表示“人皆祝富,我但祝穷耳。”可见他很不屑于那些经商致富之流(可是如不经商,又怎么可能致富呢?),可是这时却居然主动上前和人搭讪,实在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当然,若照《聊斋》故事的一般规律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聊斋》中,爱花之人往往是“情之致者,鬼神可通”(《香玉》),因而会感应得花妖现身(如《香玉》《葛巾》等篇)。此时马子才与陶氏姐弟看似偶遇,其实未尝不是他痴爱菊花“情之致者”的感应所致。只是他所感应现身的这两个菊花妖,会是如他们老祖宗陶渊明一样能“安贫”的“风流雅士”吗?

  开始时看起来似乎是的,陶弟弟“谈言骚雅”,又专门会种菊花,说的是风雅话,务的是风雅业,完全符合马子才的评判标准。而陶姐姐黄英,也是“善雅谈”,同样会种菊花,更重要的是她“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有了这一点,就算没有前面两点也已经足够了。因为孟夫子都说“食色性也”。马子才虽不富裕,但毕竟不用贷款购房,甚至还有空房出租(尽管不收房租),更加可以对陶氏姐弟“不时以升斗馈恤之”,可见日子还过得下去。那么衣食无忧之后,对美女“心窃好之”(《辛十四娘》《人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最初马子才对黄英是没有什么非分之想的,因为他家里已有老婆,而他又是一个“非礼勿动”的君子。他之所以帮助陶氏姐弟,完全是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人以群分”(《周易•系辞》)的缘故。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陶氏姐弟跟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有一天,一向“谈言骚雅”的陶弟弟居然在马子才接济他们口粮后,当着他的面说出了“有辱黄花”的世俗之言——“卖菊亦足谋生”。这还了得!要知道,菊花可不仅仅是一种花,因为有了陶渊明的偏爱,在士子心中早已赋与它诸多高尚的品格,而这个被自己视为同道、视为知己的陶公子居然要“以东篱为市井”,真真叫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陶公子一旦露出他商人的本来面目,便遭到了儒生马子才的“鄙之”。不过陶公子却不以为然,他自有他的一套评判标准:“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这两句话,真是掷地有声,分明就是商家向儒家的宣战书。

  马子才与陶氏姐弟初次交锋,谁也没有说服说,陶公子没有因为他的“鄙之”而罢手,马子才面对陶公子的大道理虽无从反驳,却也没有被说服。

  结果便是,陶氏姐弟捡了马子才丢弃的“残枝劣种”,开始用菊花妖独特的方法培植新品种,“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就这样,大大迎合了市场需要,陶氏姐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迅速脱贫(先前也未必真贫,只是没钱交首付买房子罢了。),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面对陶氏姐弟的暴富,马子才是“心厌其贪,欲与绝”,很看不起他们的贩菊行为,甚至想与他们彻底决裂。然而又分明“恨其私秘佳种”,这就在他心里造成极大的矛盾:我一个爱菊懂菊的高雅儒生费劲巴力只能种一些俗种,你们一对市井俗人却拥有那么多的新奇品种,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就如一个粗俗的土豪可以用高雅的紫砂壶去沏上等的龙井,而一个清贫的教授却只能用粗瓷茶壶泡上廉价的茶叶一样,怎么说也不能叫人心理平衡。所以他一定要进去一趟“将就诮让”了。
  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不但他没有说出责备的话来,反而却轻而易举地就被发了财的陶氏姐弟拿“烹饪良精”的“佳肴”给“和平演变”了。

  这次,马、陶二人“尽欢始散”,可见马子才虽然表面上对陶氏姐弟的商人作风很不以为然,但毕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捧着粗瓷大碗的他,又怎及用紫砂壶沏茶高雅?他对陶氏姐弟的态度虽然说不上羡慕,但毕竟还是很宽容的。否则,他们既事俗业,又秘佳种,这样与自己“道不同”的朋友,凭什么还要交他?有研究者认为,这段故事恰恰体现了儒家对商家的宽容,也不无道理。

  而实际上,马子才不仅对陶氏姐弟十分宽容,可以与陶弟弟“尽欢”,更加在老婆死后与陶姐姐黄英结亲,成为一家人,从此这一儒一商小两口便开始了一系列有趣的近距离交锋。

  首先是马子才的旧居太简陋了,富姐黄英早已在南院大兴土木,建了新居(陶氏姐弟居然不征得主人同意,就在人家的地盘上搞房地产开发,马子才又不加以制止,实在叫人觉得很奇怪。),所以要叫马子才搬至南院去住,就和倒插门一样。马子才当然不同意,儒生虽穷,那也是“四民之首”啊,反而要栖身在“四民之末”的商家门下,那成何体统?在他的坚持下,这场斗争终于赢得了胜利,他把黄英成功迎娶到自己简陋的北屋中。

  不仅如此,马子才还“耻以妻富”,所以没事就嘱咐老婆搞个财产登记:“作南北籍,以防淆乱”。黄英却不管那个,富裕生活过惯了,一进马子才的穷家,不是缺东就是少西,就只好到南院去取,结果一来二去,“不半岁,家中触类皆陶家物。”马子才一见,这怎么能行?于是“立遣人一一赍还之”。可是没过几天,黄英就又一样一样拿过来用了。马子才就再打发人送回去。这样几次过后,黄英笑了一句“陈仲子毋乃劳乎?”一句恰到好处的典故终于说得马子才“惭不复稽,一切听诸黄英”。至此,他在这场斗争中彻底败下阵来,而且从此再无斗志,黄英“鸠工庀料,土木大作,马不能禁”。结果没过几个月便“楼舍连垣,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黄英不仅战胜了马子才,而且还完成了对马的融合与兼并,这时的马子才,不仅再没有对陶氏姐弟“鄙之”的资格,甚至连他自己也做不成一个“安贫”的“君子”了。所以最后,他只能带着“不自安”的心理感叹道:“仆三十年清德,为卿所累,今视息人间,徒依裙带而食,真无一毫丈夫气矣!”

  可以说,不参加科举考试,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靠着“陶令”精神支撑着生活的儒生马子才,如果不与黄英联姻,很难想像,他的后半生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而一旦娶了黄英,尽管他心理上跨不过这道坎儿,但从此锦衣玉食,他是已经成功地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这是否意味着,一旦儒家放弃其对商家的偏见,并且接纳商家,或向商家靠拢,便可以改变现状,改善生活,因而创造双赢的社会局面呢?

  显而易见,《黄英》故事中的菊花,是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的。在马子才眼里,菊花象征着安贫乐道 、志趣高洁的儒家精神。然而他又怎么知道,这又是否真是菊花的本意?试问世间,还有谁能比菊花自己更懂得自己呢?先前陶公子的一番话,以及后来黄英所说的“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人,谓渊明贱骨,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便正是借菊花之口对这种象征意义进行了重新阐释。

  其实,《黄英》不仅表现了儒、商之间微妙的关系,蒲松龄更是通过菊花妖自己贩花致富并且带着书生脱贫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士人阶层深切的人文关怀。试对比另一篇更著名的《书痴》,其中的郎玉柱是书痴,而不知人事,书仙颜如玉便现身说法,带他摆脱书呆子的痴气,成功融入复杂的社会。而《黄英》中的马子才,可以说是“菊痴”,那么菊仙黄英便现身说法,教给他高洁并非一定要 “贫贱”的道理,并带着他成功脱贫,实现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两篇故事如出一辙,都可以看做是蒲松龄关心读书人、教导读书人的活生生的教材。(参见《夜读聊斋之书痴换骨》)

  然而可悲的是,尽管蒲松龄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将其融于一篇优美的故事之中,然而生活中的他却终究冲不破这道樊篱,终其一生,从没有试图做一点儿被儒家“鄙之”的小买卖,从而去改善一下贫穷的生活现状,而只能当一个下层读书人唯一可做事的私孰先生,同时仍然幻想着靠科举走进仕途,走上那条修齐治平之路。

  在《黄英》故事的结尾,那个已经成功将儒生马子才和平演变的商家代表黄英,本来可以靠她独特的种菊技术和经商才能,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可惜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资本主义萌芽”刚刚露头,却注定成不了气候,更不可能是主流思想的对手,所以在马子才的嘱咐下,只能将她的商业才能埋没,选择 “闭门不复业菊”。至此,可以说商家在完胜儒家后却反向儒家缴枪投降,在这场终极较量中彻底败下阵来。

  更可悲的是,尽管蒲松龄给我们虚构了一个儒商联姻后既“不贪”又“不俗”且可以过上和谐、幸福生活的寓言,然而他却根本看不到这样结合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所以,黄英虽是菊花妖,却没能像她弟弟那样有一个“化为菊”的镜头,而是“终老亦无他异”,她已经由当初那个风雅洒脱的“花仙子”,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富婆了。不仅如此,照《聊斋》的一般原则,故事结尾处总该写写“生一子”或“一子一女”,以及子孙“皆仕进有声”之类。而在《黄英》中,居然没有写及二人是否生子,亦可见在蒲松龄心里也拿捏不准:儒商两家的结合究竟该孕育出怎样的后代?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去苛责蒲松龄目光短浅,因为在那个时代,无论怎样前瞻的作家,都不可能看到未来的趋势。蒲松龄能够观察到这一现象,并且把这一问题提出来进行思考,就如大观园里的“联产承包”一样,在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是已经是绝无仅有,已足以证明他的伟大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4-6-14 16:24 编辑 ]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4-6-14 16:46
欣赏好文,共同品读精品名著。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4-6-15 08:10
很佩服读书并有自己见解的人……学习欣赏。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6-15 20:31
儒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让人很是受益。联系现实可知,不轻商,不安贫,脱贫致富才有可能。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6-15 20:31
这么妙读聊斋,真是不错。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4-6-16 21:43
很是佩服如空兄对于聊斋的浸淫,从这个角度读文字也是文字本身的幸运。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7 08:09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14-6-14 16:46 发表
欣赏好文,共同品读精品名著。

粗读只觉精彩,细品方知其妙。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7 08:10
原帖由 戈眉 于 2014-6-15 08:10 发表
很佩服读书并有自己见解的人……学习欣赏。

其实有些见解是前人已经有的,我不敢占先。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7 08:10
原帖由 夏冰 于 2014-6-15 20:31 发表
儒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让人很是受益。联系现实可知,不轻商,不安贫,脱贫致富才有可能。

蒲松龄不只写一种现象,更表现出对文人的关怀,这尤其难得。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7 08:13
原帖由 一孔 于 2014-6-16 21:43 发表
很是佩服如空兄对于聊斋的浸淫,从这个角度读文字也是文字本身的幸运。

其实我不是最先这么解读的,不敢占先。黄英故事就已有人如此理解:
http://g.youth.cn/z/201202/t20120223_1972812.htm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4-6-17 08:18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14voYlwQhAmNvIDe6pi本篇亦是,但却是论文,不是杂文。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6-17 13:30
不必求贫——我相当赞成兄弟的观点,也十分欣赏兄弟的哲理拓展。前几天看米勒的《拾穗者》,它不仅仅是一幅名画,更是一份教育,诚可励志。这幅画让我突然觉得贫穷不是本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