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说说笑笑(九) [打印本页]

作者: 柳岸    时间: 2014-6-17 12:51
标题: 说说笑笑(九)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一)
    那些年,还是大集体生产队,物资匮乏,吃餐饱饭胜过过年。
    每年冬天,公社都会征调各生产队的劳力到国营林场义务“治山”(给杉木、松木等主林清除杂草和杂木),大约是半个月时间。“治山”结束后,晚上加餐,饭可随意吃。吃饭的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用公社书记的话说,“一群饿鬼下了山”。

    每位社员都放开肚皮吃,一社员吃得太多了,撑得难受,一整夜在床上 “哼哼唷唷”打滚。第二天,他深有感触地说:“吃饱了很痛苦。”

   (二)
    还是那些年的事。
    当时生产队的人大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外文就更不用说了。
    公社要求每个生产队都安装有线广播,便于及时接收最高指示。安装好后,队长组织全体队员收听,广播响了,唱的是《国际歌》。
    大家听不懂,问队长啥意思,队长站起来大声说:“同志们,听到吧,云头拿手拿,天上的云头人家都用手随便拿了,多历害呀!所以啊,我们要加倍的努力,赶英超美,超过他们,争取云头用脚踩。”

注释:1、“云头拿手拿”,云头,方言:云彩、云朵;          2、《国际歌》中
Internationale(英特纳雄耐尔)与我那方言“云头拿手拿”发音基本一致。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荷锄翁    时间: 2014-6-18 08:29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问好柳岸先生!
看来先生经历了很多。


作者: 柳岸    时间: 2014-6-18 12:33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谢谢版主老师又帮我排版了,我总是排不好,不好意思。 没经历很多,农村长大的,一村夫小子而已,先生不敢当。


作者: 柳岸    时间: 2014-6-18 13:02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说明一下:Internationale(英特纳雄耐尔)与我那方言“云头拿手拿”发音基本一致。


作者: 荷锄翁    时间: 2014-6-18 19:59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说明一下:Internationale(英特纳雄耐尔)与我那方言“云头拿手拿”发音基本一致。 [/quote]
需要在文后注释一下。
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没经过那时代的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可悲与可笑。
继续努力,将来出版《说说笑笑》专辑,就是新笑林广记。


作者: 柳岸    时间: 2014-6-18 21:30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需要在文后注释一下。
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没经过那时代的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可悲与可笑。
继续努力,将来出版《说说笑笑》专辑,就是新笑林广记。 [/quote]
谢谢版主鼓励,
出版《说说笑笑》专辑,没这个想法,更没这个水平和能力。写这些小文字,只是缓解下压力,调节下气氛而已。遵照您说的,我加个注释吧。其实我也没经历过那时代。



作者: 徽州雪    时间: 2014-6-19 10:20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需要在文后注释一下。
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没经过那时代的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可悲与可笑。
继续努力,将来出版《说说笑笑》专辑,就是新笑林广记。 [/quote]
版主老师说的很对,柳岸需要加一个注解,否则这样高的一个笑点,会埋没了,真真可惜了!
一定要加哦!


作者: 徽州雪    时间: 2014-6-19 10:25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两首都来源于生活,第一首在捧腹之后,不免会让人心酸,那些贫穷而快乐的日子啊;第二首更可乐,看来柳岸的英文颇好哦!
欣赏才华,品读生活!


作者: 徽州雪    时间: 2014-6-19 10:27
标题: 回复 6# 柳岸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3 编辑

曾风闻过那个时代对吧?


作者: 柳岸    时间: 2014-6-19 21:44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0:04 编辑

看到小雪的文字,很高兴,相当于版主给我加了N个精  晚来了,没及时回,谅!我英文很差的,学了十多年,28个字母认不全
       我父母辈经历过那个时代,不时会和我们说起,所以我也常看写那个时代的书。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时代,以现在的价值观、审美观、情趣观来说,那个时代很多事情可悲亦可笑,父母辈的记忆里也有着太多的贫穷、饥饿和心酸,但他们又对往事念念不忘,怀念那时人际关系的融洽,怀念那时没有贫富差距的悬殊。
       说沉重了,讲个轻松的。那时的人外出,家门都不上锁。据我分析:一、没什么可藏的;二、绝大多数人买不起那把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