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8 09:04
标题: 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散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7 编辑 <br /><br />      
  赵村的哑女,我的伙伴成成的哑娘,村人称做哑奶奶的女人,说走就走丢了,丢的无影无踪,音信全无。
  
  哑奶奶的勤劳与能干,贤惠与仁德,漂亮与妩媚,一直让村里人津津乐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村里的人早已将她淡忘。或许,仅仅由于某件事、某个人,才偶然提起。人们唏嘘一番,感叹一阵。复又归于平静。犹如往水里扔了一粒石子,除了溅起一阵涟漪、一丝水波,再没有荡起任何反响。
  
  哑奶奶的走失,对她的父母及家人而言,或许早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好像成为一种逃不脱的宿命、一种说不出的伤疤。
  
  还是哑女时,大概10多岁光景吧,跟家里人一起去镇上看戏。曲终人散时,人像潮水一样四散开来,一不留神,哑女就走丢了。戏台前呼喊,前后左右寻找,四处打听,竟毫无下落。全家人,包括左邻右居,把能想到的地方,找了大半个晚上,踪影全无。天蒙蒙亮时,她的娘,哭哭啼啼,抱着捡到的半只童鞋,迷迷糊糊刚入睡,猛听院门外有人喊,急急忙忙披衣下炕,推门就瞧见了她的哑女,毫发无损站在面前,高兴的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把失而复得的女儿紧紧抱在怀里,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一个劲哭。忘了让领回孩子的人进门,更忘了道声谢!
  
  这次走失,有些出乎人意料。10多年过去了,哑奶奶竟毫无半点线索——刚走失时,村里人心里大多空落落的。好多天,一些和她交清不错,有过一面之交的人,有些丝丝缕缕关系的人,想起她的谦和、热情,她的大度、好心,莫不说她的好。更愁眉苦脸、没精打采的,是哑奶奶一家,成成多病的爷爷,驼背的父亲,以及他年幼的妹妹。
  
  这次,她走失的悄无声息,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哪怕一点暗示,哪怕身上穿的衣物、头饰,或者什么。总之,没有留下一丁点,指甲盖大小的半点线索。一个大活人,不是三岁孩童,又不是不会认路……怎么说走就走失了,说起来,谁都不大大相信。但,事实的的确确如此。
  
  其实,几年前,成成刚出生一岁过些,他的哑娘,村人的哑奶奶,就毫无征兆地,曾神奇走丢过一次。
  
  那次,听父亲说,是麦子将黄未黄、庄稼勃长的时节。那年老天长脸,雨水充足,谁家的土豆长势都好。绿茵茵的枝干,肥嘟嘟的叶片,瞅见,人心里莫不乐滋滋的。趁麦子无法下镰的空闲,人们不约而同,赶着驴车,带着绳子、干粮,塑料拉子装了凉开水,相伴而行,到遥远的沙漠边,拔一种叫“苦豆子”的绿色植物。用它的枝干做肥料,埋在土层里,使土豆养料更充足,个头更饱满。去的时候,是半夜,哑奶奶跟着几个同村要好的姐妹,一块约了,相互有个照应和帮衬。到地方时,天将亮未亮,属于那种黎明前的黑暗。也许,下过雨的缘故,有些雾,影影绰绰的,几米远的地方,看不大真切。谁都低头使劲拔,好趁天热前把活干完,早点回家。
  
  起得有些早,干了半天,肚子饿的咕咕叫。想叫来哑奶奶,一块啃几嘴干粮,歇息一下,再拔一阵子。瞅瞅,四下里无人,喊,她又听不见。找,只找见一根塑料绳子,几捆拔下的苦豆子。
  
  人们一下子慌了。再无心思拔啥劳什子。就四下里乱找。有人说:兴许,是踏了迷魂草。等天亮,能辨清方向了,她自会自个儿找来。可,大天四亮了,日头三杆子高了,还不见人影。家人找了几天,找的筋疲力尽,找的心灰意懒时,她却神神秘秘,自己走了回来。
  
  她走失的莫名其妙,回来的更莫名其妙。就像被邻居借了一把斧头、一张镰刀、一个簸箕。被遗忘了多时,突然因某个缘由记了起来。重新归还了人家。借时啥模样,还时依然是啥模样,毫发无损。家人不知道她到了啥地方。问她,只是一个劲摇头。见问不出啥结果,人们就不再过问。反正她囫囫囵囵回来了,就是万幸。成成的爷爷,逢人就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谁的秘密,谁清楚。谁的伤痛,谁咀嚼。
  
  一个女人,尤其一个有些姿色的女人,走失了若干天,又稀里糊涂走了回来,绝不像借还一件东西那么简单。那年我家的驴走失了一昼夜,被谁家推了一天的磨,父亲还心疼了好几天。何况一个大活人。村人都心知肚明,却在她家人面前只字不提,就像啥事也未发生一样,包括成成和他的妹妹。父亲说:不要随意动人家的伤疤!
  
  哑奶奶对谁都不错。她在我们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有了两个孩子,差不多有十五、六年时间了,村里的一山一水、一房一树、大人小孩……都熟知她、挂念她。说她又走失了,无论如何谁都不信。起初,人们还以为会像上两次一样,过些天,她会自个儿走回来。可这次,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若干年过去了,再也未踏进我们村子半步!
  
  上学的时候,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村的哑奶奶走丢了……”,“啥,你骗人也骗个差不多,大白天也会丢大人,又不是三岁小孩,谁信呢?”
  
  但事实千真万确,那天放学时,碰见我们村的人,男女老少,神色慌张,急急忙忙,有的低头搜寻,有的碰人就问,有的拿根木棍子,在麦草垛、柴火堆里扒拉一番,有的腰间拴根绳子,下到废弃的枯井里、能藏人的窑洞里。找了整整一周多。可,哑奶奶就是踪迹全无,好像神秘失踪一样。说是清早起来,想到邻村的磨房里,将麦子拌匀些,顺便占个位置,好早早推完磨,白天该干啥还干啥。想的万无一失,十分周全。等丈夫吃了早饭,家里安顿好,推开磨房门时,听磨面机在转动,还以为来迟了。但磨面的却不是他媳妇。问师傅,说压根儿没看见?怎么会呢?那么早就出了门。还以为她忘带了啥东西,或许,被啥事给耽搁了。等了半天,抽了几根烟,才想到:是否像上次一样,神秘走失了呢?
  
  怎么可能呢,周围可都是村庄、庄稼和人呢。也许她走进了枯井、山洞、破水沟……啥危险的地方,家人和亲戚,就像拿铁爪子捋一样,将可能的地方都捋了一遍。有人说:或许,她悄悄躲在啥地方,不愿意出来。村里的智者出主意,让她的孩子一遍遍地喊,也毫无音讯。村子里的人找遍了周围她能去不能去的人家,包括每一墩桥梁、每一个能藏人的地方,连犄角旮旯都找遍了,却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她的男人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说:她是出去给孩子磨面去的。也许,是怕饿坏了孩子。大清早,趁队里看青的不注意,悄悄揪青掐黄。村人不止一次看见过哑奶奶这样做过。每每青黄不接时,村里都有这样的习惯,小孩与女人,假装铲猪草,有意无意间,撕扯几颗麦穗儿,拿回家,放到灶火里燎烤一番,放到手心里揉揉,吹吹,将带着热气、香味的麦粒儿,扔进肚中,那些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其实,最能藏住人的地方,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窑洞,不是经久不用的枯井,不是漆黑潮湿储藏土豆、胡萝卜的地窖,不是密不透风的树林,不是人迹罕至的山中……而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屋子。原来,最能藏住人的,不是啥地方,而是人心。
  
  阳光下面,万物蓬勃而不息,村庄宁静而祥和。人们像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居而乐业。谁都不知道奶奶究竟去了哪里——除了她清楚。可她却无法说出来。成成的哑娘,村人的哑奶奶,从那个薄雾弥漫的早上,出去磨面,走着走着,被几个男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装进了麻袋,扔进早已停在路边的三轮车里,转悠了大半天,重新驶进邻村,不过三里多地。只是她被强行锁进了一间屋子。她心知肚明,知道是啥地方,就在磨面的刘村,地连地,庄子靠庄子的邻村。也知道被捉去是被人当女人。只是她身不由己,唯有哭泣,一遍遍地哭泣。眼睛哭得像桃子一样,却丝毫未博得三个光棍一丝一毫的同情。许多的时候,人无法,也不能替自己做主。她成了三个光棍的发泄对象——父亲连同两个儿子,以抓阄的方式,决定着哑奶奶的占有权。她喊,喊不出声;往外传递信息,行动自由被限制得死死的。
  
  她说不出话来,却一点也不妨碍她的天生丽质,她的能干勤劳。那些年,外界对她一无所知;她对外界同样一无所知。她的吃喝拉撒睡全在一间屋子,像犯人一样被囚禁。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才被固定为老大儿子的婆娘、伟伟的娘。女人的本分,驱使她不再好吃懒做,而是主动承担收拾家务……
  
  老公公常对人絮叨儿媳的种种好处:她走失后,家就塌了、烂成了破棉絮,千疮百孔。杂乱无序、毫无希望的生活,让哑奶奶变得麻木、一天天消沉。十多年后,从人们断断续续的诉说中,她听到了家人的消息,像故事一样曲折凄惨:公公自她走失后,比儿子还想儿媳。动不动就喝酒,喝着喝着,就把自己喝进了自家门前的水渠。人们找了半宿。清早孙子去上学,见门前渠中漂浮着爷爷。原来,他喝得头重脚轻,一头栽进了水渠中,挣扎了半天,未果,就永远睡在了水中。她的丈夫,也被家庭重担压的喘不过气来,郁郁寡欢,加之日子困顿,病魔缠身。公公走后,也相继到另外一个世界,陪伴其父。一双儿女,成成被小舅领走。婷婷由姑父抚养。一家人因她的走失,变得七零八落,像是遭受重创的房屋,再也无法恢复原貌。她无脸也无法走进原来的生活、原来的家庭。只在梦里。是的,在梦里,她一遍遍,一回回,为原来的家人忙碌,为一双心爱的儿女操劳。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就在我们村的人快要将哑奶奶忘记得一干二净时,以为她被人拐卖到了外地,也或许出了啥意外,被车撞死后,掩埋到深山,扔进了水井。多年后,当人们听到她竟然活着,就安安静静生活在邻村,被人强行占有。外人看来,她的走失或许是一件幸事!她好像逃离了苦海,走进了福窖!生活无忧无虑,儿子健康活泼。家人疼爱,丈夫体贴。日子不再是原来的日子,她不是原来的她。
  
  哑奶奶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先走丢了自己的童年,再走丢了中年。到最后,彻彻底底走丢了自己!先前的家,永远无法走进去;后来的家,她又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8 09:0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7 编辑 <br /><br />又好长时间无暇顾及论坛了,给各位版主和文友说声:对不起!
   新写了一篇拙作,望能得到各位文友的批评、指导!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4-8-18 12: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7 编辑 <br /><br />这里有光与影的律动,有时间和生命的流淌,更是一个苦命女子的无奈。一个哑女,因为先天不足,一直在弱势中生存,像一个物件,只是偶尔会出现在别人的视野里,偶尔。终于有一天,她不再残存,消逝在人性的黑暗里。文字表面的平静实际上隐忍着内心的激烈,而白描般的叙述更延伸到文字之外,你可以拓宽文字的真正内涵,也探讨文字的象征意义,都会引发不一样的感触。
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很好的一句话,我们容易为这句话而思考许多。
学习欣赏!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4-8-18 12:3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7 编辑 <br /><br />[quote]这里有光与影的律动,有时间和生命的流淌,更是一个苦命女子的无奈。一个哑女,因为先天不足,一直在弱势中 ...
一孔老师解读的真好。
新时代的悲剧。于老师文笔丰厚,令文章,充满吸收力。学习,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8 14:4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7 编辑 <br /><br />      谢谢一孔版主细致而深刻的评阅意见……这个故事是听来的,人物是真实的,当然细节有所塑造。小时候的走失是“借用”了我妹妹。的的确确走失了一个晚上,清早起来被人找到家门口……
   多谢了,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8 14: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    谢谢戈眉文友的欣赏及鼓励,祝福秋琪!


作者: 诗金    时间: 2014-8-18 14:5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有节奏的描述,其实在写一个女人的悲苦的命运。欣赏学习!


作者: 欣欣向荣    时间: 2014-8-18 17: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失语原本就已经很不幸了,再遭际太多的人生苦难,读来感觉难受,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人富有同情心,自私的贪欲会把同类推向深渊


作者: 昨夜秋风    时间: 2014-8-18 22: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这篇散文语言还是很不错的,叙述也流畅,有一种人生的况味在里面。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4-8-19 07:5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一个女子的传奇,令人唏嘘。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08:2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28 编辑 <br /><br />[quote]有节奏的描述,其实在写一个女人的悲苦的命运。欣赏学习!
    谢谢诗金文友的提读欣赏及鼓励,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08:23
失语原本就已经很不幸了,再遭际太多的人生苦难,读来感觉难受,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人富有同情心,自私的贪 ...
欣欣向荣 发表于 2014-8-18 17:49



     的确如此,她的失语本不是她的错,长得好看点也不是她的错,可一次次被人强虏,被迫走失,无疑是人性的占有欲而导致了有家不能回、无法回的悲剧……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08:24
这篇散文语言还是很不错的,叙述也流畅,有一种人生的况味在里面。
昨夜秋风 发表于 2014-8-18 22:58

    谢谢欣欣向荣文友的鼓励及欣赏,祝福快乐!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08:25
一个女子的传奇,令人唏嘘。
青衫子 发表于 2014-8-19 07:56


    谢谢好友的提读欣赏及鼓励,问好远方的朋友!顺祝秋琪!
作者: 星语天涯    时间: 2014-8-19 08:38
欣赏学习一篇充满传奇色彩的美文。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4-8-19 09:32
弱者的不幸,是人的群体自身最大的耻辱。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4-8-19 13:16
乡下女人,就像一棵草,撒到哪里,就在哪里长。命运,是一双无形的手,主宰着一个女人的一生。问好于老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4-8-19 14:01
一个哑女的人生命运,一种走丢了自己的人生,令人叹喟的生命际遇。文字厚实、内涵丰富。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17:59
欣赏学习一篇充满传奇色彩的美文。
星语天涯 发表于 2014-8-19 08:38


    谢谢新文友的鼓励及欣赏,祝福快乐开心!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18:00
弱者的不幸,是人的群体自身最大的耻辱。
李兴文 发表于 2014-8-19 09:32


    谢谢兴文版主的重新编辑及热情鼓励,谢谢对我的支持,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18:03
乡下女人,就像一棵草,撒到哪里,就在哪里长。命运,是一双无形的手,主宰着一个女人的一生。问好于老师! ...
文珺 发表于 2014-8-19 13:16


    说的真好。
   乡下女人尤其有缺陷的女人,其命运让人唏嘘……这个故事是听来的,事情的的确确发生过。她原来的家由于她的走掉而残缺,而新的家她又不能完完全全融进去,只能得过且过的活着,苟延残喘地活着……
   谢谢提读欣赏,问好乡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4-8-19 18:04
一个哑女的人生命运,一种走丢了自己的人生,令人叹喟的生命际遇。文字厚实、内涵丰富。
房子 发表于 2014-8-19 14:01


   谢谢房子大家的赞赏及鼓励,问好远方的朋友!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4-8-19 23:01
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充满意境和味道的一句话。走丢的何止哑娘,健全的人也常常走丢了自己。学习美文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4-8-20 11:19
走丢,兴许也是一种生命形式,最无奈也最令人唏嘘的形式。问好于老师。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4-8-20 13:36
反映了某个时段的人情世故,文字本着人文关怀对哑女给予了极大的同情,考量了这个社会,文字层层铺垫,得出哑女的走丢,并非真正的走丢,而是被乡里的某些人劫持,这是一件极为悲哀的事。读来令人唏嘘。久不见,问好于老师!
作者: 陆荣    时间: 2015-8-6 10:15
小说想要告诉人们些什么呢?残缺的美被更残缺的兽性践踏?还是残缺的美在冷漠的现实面前的迷失?
令人深思~~~~~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8-6 15:55
哑奶奶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先走丢了自己的童年,再走丢了中年。到最后,彻彻底底走丢了自己!先前的家,永远无法走进去;后来的家,她又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

如此人生,让人感慨不己。
作者: 孙光新    时间: 2015-8-6 16:00
我们都曾走丢过,我们每天都在走丢。具有普遍意义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5-8-6 16:06
陆荣 发表于 2015-8-6 10:15
小说想要告诉人们些什么呢?残缺的美被更残缺的兽性践踏?还是残缺的美在冷漠的现实面前的迷失?
令人深思 ...

     谢谢书记提读欣赏,这是旧文了,也是听来的故事……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5-8-6 16:07
孙光新 发表于 2015-8-6 16:00
我们都曾走丢过,我们每天都在走丢。具有普遍意义

    谢谢新文友的欣赏及点评,祝福快乐!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8-6 18:38
一个人的悲剧,是所有人的悲剧。这样的故事里,有传奇色彩,更有现实的影子。让人感觉到真情,进而感觉到悲悯。灵动飞扬的笔调,把一个悲剧写得凄美哀伤。学习问好
作者: zydy2324    时间: 2015-9-10 16:16
有深意的一篇文章,走着走着就走丢了,丢的不光是一个人,丢的也许还有人的心!发人深醒!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5-9-19 17:42
又读老师佳作,又是一种特别的感悟,问候
作者: 孔乙己    时间: 2015-9-19 18:30
小说式的文体,牧歌般的倾诉,我不如君,拜读!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5-9-20 09:24
于老师的文章,较以前的文章有了破茧化蝶般的鲜明变化。可喜可贺!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