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敬重文字 笔墨流香——赏析张庆刚散文三则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3 10:43
标题: 敬重文字 笔墨流香——赏析张庆刚散文三则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4-9-3 14:38 编辑

                      敬重文字   笔墨流香——赏析张庆刚散文三则             高迎春


  今年《宁津文艺》第二期,刊登了张庆刚所写的散文三则,品读之后,感觉语言简洁,平实朴素;语出心底,笔墨流香,写出了生活滋味与情趣。前些年,我曾在相衙镇工商所工作。张庆刚因为去工商所办理工商执照,我们因此得以有缘相识。执照办理完,他见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散文集,就说自己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我说这本《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是我写的第一部散文集,就赠给你吧。听我这么说,张庆刚高兴起来,说在农村搞写作,知音难觅,这回可找到老师了。后来,张庆刚将自己写的处女作《姥姥家的杏树》,送到工商所。按照我的指点,张庆刚反复修改,作品得以在《鲁北文学》发表。从此,张庆刚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出了几十篇散文佳作,得到了宁津文联主席谢文成老师的肯定与好评。一个农民作家,把全部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写作之中,可见他对文字是多么的敬重。

                       散文之一:那远去的吆喝声

  写这篇散文,张庆刚开头用的是迂缓手法:“我喜欢读书,可真正静下心来品几盏清茶,翻几页爱书的机会并不多。停电无疑是天赐的读书时间,将手头的活计随手一扔,充分享受着难得的空隙。不去洗脸,不去换衣服,那会侵占许多读书时间,但手是一定会洗的,否则会弄污喷香的书页。在书海畅游的时候,所有的声响都是噪音,包括那些高雅美妙的音乐”。所谓迂缓,就是迟缓,不直接的意思。张庆刚开头不是开门见山,而是绕了一下,使其曲折迟缓,逐渐涉及“吆喝”主题。张庆刚是一位农民,除了去农田干活,家里还开了一间制造纺织件的小作坊。而更多的时间里,他要在小作坊里和机器打交道。所以他说,停电的时刻,是天赐的读书时间。所以他说,脸不洗衣不换,但手必须洗。因为,满手油污,真的会弄脏书籍。这样开头,一方面显示了时间的宝贵,一方面显示了他对书籍的敬重,也达到了使文章曲折动人的效果。

  读书的时刻,所有的声响都是噪音,包括优美的音乐。可是,这一天,他在读书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吆喝声:磨剪子来……戗菜刀……悠扬的吆喝声,打动了张庆刚的心神,将他从书海中拉回到现实,使他心绪如潮,感慨万千。这样,文章才开始步入正题。于是,他想到收破烂的吆喝声,那是一连串各种破烂的串联,语言精练简明,声调圆润浑厚,听起来,简直是一种听觉享受。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废物垃圾,丢弃了可惜,收破烂的来了,正是清理这些废物垃圾的时候,好歹也能换回几两碎银子。于是,他想到了缚笤帚的吆喝声,那是很简洁的一句:好马一罗吆……人们听到吆喝,需要修理的扫帚笤帚,需要修理的簸箩簸箕,需要修理的面罗筛子,都会向师傅这儿集中。于是,他还想到了卖豆腐的梆子声,卖香油的铜锣声,买布匹杂货的拨浪鼓声……随着时代的进步,回响在乡间的吆喝声渐行渐远,很少能够听到了。有些吆喝已经被电声喇叭取代,有些老行当则失去了继承人,已经消失了。张庆刚写乡间吆喝声,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写起来绘声绘色,形象生动,趣味横生。活跃在民间的吆喝声,历经岁月淘洗,声音悠扬,余音绕梁,能够引起酷爱读书的张庆刚思绪,就在情理之中了。文章最后,张庆刚以一首《叫卖如曲》来结尾:一曲民谣/一弯新月/带着黄铜的味道/席卷每寸土地/只言片语/触动农人紧锁的心曲……张庆刚以一首诗歌结尾,来呼应开首,突出了主旨,而且摇曳多姿,给人以丰富联想,的确比几句叙述结尾来得有韵味。

                       散文之二:受人玫瑰,心底流香——我眼中的高艳国

  写这篇散文,张庆刚用对比法来开头:“关于幸福的话题,永远是人们热议的焦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幸福是有车有房;幸福是有儿有女;幸福是父慈子孝;幸福是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幸福对我来说,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件小惊喜,快乐的一瞬间。比如,今天手捧高艳国主席赠阅的《德州晚报》,遨游其中就是无比的幸福”。在一番对比之中,自然而然的引出所要歌颂的主人公。这样的开头,简洁明了,对比分明,给人以阅读上思索和轻松。幸福,是一个人的感觉,因此目标越小的人,越容易得到幸福感。接下来,张庆刚介绍了与高艳国认识的过程。时间,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地点,在德州学院;原因,受邀请去参加“德州诗歌学会”成立揭牌仪式。走进德州学院综合楼,迎面碰到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一副别致的金丝眼镜遮掩不住和蔼的笑容。张庆刚以为遇到了一位学院教授,直到进了会议室,主席台上的桌签才揭开谜底,原来这个人,就是德州市作协副主席高艳国先生。张庆刚在写人物时,借用了电影特写镜头表现方法。特写镜头,一般映现人物的面部表情,通过这个镜头,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人物特征和内心世界。运用特写镜头,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这个面部特写,第一展现出了高艳国的文人气质,第二展现出了高艳国的儒雅风度,为衔接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高艳国,是德州中南控股有限公司的总裁,而这家公司也是德州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玻璃钢企业,他不但在商界功成名就,还活跃在德州文学界,已经出版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六部文学作品集,给德州文学界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作为一个从基层走出来的作协主席,他深知农村学生和业余作者的艰辛和窘迫,总是以捐款捐物的形式来回报社会。他曾用巨资资助了五位贫困大学生;他曾出资资助诗歌作者出版诗集;他曾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而这一次,是他向德州一百位基层作家赠阅2011年全年的《德州晚报》,宁津县有谢文成、高迎春、孙福新、刘金翠、杨柱山等八位山作家受益,张庆刚也是位列其中的作家之一。张庆刚在介绍高艳国的时候,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是德州的精神文化名片。想必这也是高艳国先生的精神所在吧!我想是的。张庆刚用干净利索的笔墨结尾,余韵悠悠。

                        散文之三:树木掩映我家乡

  写这篇散文,张庆刚采用了开门见山开头法:“暖暖的春风,在人们的期盼中,款款走来。于是,柳弄翠绿,桃卖粉红,将早起的春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分外妖娆。”。可以看出,文章切入,就与树木有关,就与绿色有关。张庆刚的家乡,在宁津县最西边,在漳卫新河东畔,与河北省吴桥县隔河相望。村子不大,街道窄小曲折,民房如棋子散落其间,村子虽然不太工整,却保持了原生态。来此做客的客人,只要不是冬天,无论你从哪个方向,都难见村子的真容,因为她被一片绿色所掩盖了。文章的精神在于开头,开头的妙处在于发意。宋代的李涂在《文章精义》中云:文字起句发意最好。开头发意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痛快利落。假若如博士卖驴,书卷三纸,不见驴字,岂不让人不知所云。倒不如开篇明义,犹如射箭,一箭中的。当然,写文章肯定不能篇篇开门见山,写散文就是尤其如此了,各种开篇方式,应是各有所妙,视题材而定方是上策。

  六百年前,张氏祖先由山东半岛即墨迁来此地,因为落户在沿河之地,因此村庄就叫河沿张村。后来村中出了一个贡生,村庄随改名张贡士村。再后来,与相邻的小程村合并成一个村,村名才叫张程村。村落因为紧挨河堤,沙土较多,每到春季,风扬沙尘,漫天昏黄,难以睁眼。因此,村民自古就喜欢种树,来防风固沙。一年又一年,祖祖辈辈如此,小小村落,就被各种各样的树木掩映起来了,整个村落犹如生活在氧吧中。树多了,各种鸟类就多,听鸟叫蝉鸣,村落处处鸣响着天籁之音。斜斜的街道上,有三棵胸围两米多的国槐,犹如三把巨伞,遮住了夏日如火的骄阳。清闲时候,村民喜欢聚拢在槐树下,谈天说地,一些商贩,也喜欢在树荫下摆摊卖货,三棵大槐树,就成了村里最凝聚人气的地方。春天里,人们采集香椿、柳芽,做菜肴,包饺子;夏天里,人们采摘桑葚,甜杏解馋;秋天里,人们品尝红枣、杜梨打牙祭,有了围绕村庄的树木,带给族人丰厚的回馈。张庆刚说,自己也喜欢种树,栽种的杨树,已经可以做栋梁了;栽种的榆树,春天已是满树榆钱了;栽种的杏树,能够结出四种不通风味的甜杏来。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文章戛然而止。而留给读者的,是那满村的绿色,让人心动不已。

  三篇散文,题材不同,各有所长。第一篇,表达的是对悠扬吆喝声的怀念;第二篇,表达的是一种感恩情怀;第三篇,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热爱。散文作家,心中需要有爱。只要心中有爱,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才会向你展现。张庆刚的散文,在质朴中显示生动,就是因为他的胸中有爱,所以他的文字,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散发着清澈的气息,散发出浓浓的爱意,散发出一种动人的力量。敬重文字,笔墨流香。尽管张庆刚的笔力还略显稚嫩,但是我相信他会越写越好。让我们期待他写出更多好散文,汇报给更多的读者。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康乔华    时间: 2014-9-3 12:51
三篇散文,题材不同,各有所长。第一篇,表达的是对悠扬吆喝声的怀念;第二篇,表达的是一种感恩情怀;第三篇,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热爱。散文作家,心中需要有爱。只要心中有爱,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才会向你展现。张庆刚的散文,在质朴中显示生动,就是因为他的胸中有爱,所以他的文字,散发着真挚的情感,散发着清澈的气息,散发出浓浓的爱意,散发出一种动人的力量。敬重文字,笔墨流香。
作者: 康乔华    时间: 2014-9-3 12:55
整篇评析对张庆刚的三篇散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和向度,字里行间满含深情厚意。随着其散文的深入,析评既生动又有味道。学习高老师好评,问好。
作者: 蝶小妖    时间: 2014-9-3 20:14
朴素的文字往往就是最动人的,散文的表达融入了一些记忆,和一些不能抹去的情思。评论更是在散文的深入中,析出独特的意境。

小妖学习,问好!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9-3 22:09
在分别赏析的基础上做综合分析,让人获益。很好的文本,欣赏学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4-9-4 09:30
立足于写作方法论的探讨。此篇也是开门见山,结句点晴。整个评论文风质朴,精练达意,言之有物。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5 09:37
三篇散文,题材不同,各有所长。第一篇,表达的是对悠扬吆喝声的怀念;第二篇,表达的是一种感恩情怀;第三 ...
康乔华 发表于 2014-9-3 12:51



   谢谢你首先阅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5 09:38
整篇评析对张庆刚的三篇散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本质和向度,字里行间满含深情厚意。随 ...
康乔华 发表于 2014-9-3 12:55


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5 09:38
朴素的文字往往就是最动人的,散文的表达融入了一些记忆,和一些不能抹去的情思。评论更是在散文的深入中, ...
蝶小妖 发表于 2014-9-3 20:14



   谢谢光临阅读和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5 09:39
在分别赏析的基础上做综合分析,让人获益。很好的文本,欣赏学习。
夏冰 发表于 2014-9-3 22:09



   谢谢你历来的支持!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4-9-5 09:39
立足于写作方法论的探讨。此篇也是开门见山,结句点晴。整个评论文风质朴,精练达意,言之有物。
梁星钧 发表于 2014-9-4 09:30



    谢谢阅读和鼓励。问好!
作者: 黄叶斌    时间: 2014-9-6 22:54
学习精准分析
作者: 高山松    时间: 2014-9-10 19:12
这篇评论不仅让人对原作有了更深的认知,并且通过作者再创造的精彩让原作更加熠熠生辉,文和评相得益彰,读后令人受益。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4-9-10 20:20
感谢高老师百忙之中帮我写评论,
给名家写评论不易
给我一个都算不上农民作家的写评论更难,难在没有什么可取可说之处,然而高老师写的还很成功,足见高老师文学功底之厚。
谢各位老师点评,小刚继续努力。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