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0:19
标题: 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
`差不多半个世纪前,先生写过一首“自度曲”:

  云烟虚过,二十四岁年华。
  堪回首:几篇散文,一篇小说。
  曾梦明朝花红日,潘郎嫉我,
  可几番风雨,匆匆梦沉花落。
  莫问年来踪迹,只一張白纸,羞与人说。

  岁月,多么底叫人感怀!

  现在,我们回首先生华东师大时的照片,真也是英俊潇洒,真也是实实在在的让那潘郎可妒。

  跟随先生近日的消息,知先生正忙于整理与老同学沙叶新的通信待出版,先生说,这些信可当他的創作简史来读,沙叶新先生正在写《胡耀邦》剧本,他们是一辈子的挚友。我于是在先生的《梦系人间》里,仔仔细细地读了先生给老同学沙叶新的信:《美就有动人的力量》——准确说,这封信是给沙叶新《马克思秘史》的评论。我虽没有读过沙老的《马克思秘史》,但从先生丝丝入扣的读后评语中,诚恳地感到这是部感人肺腑的大作。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们可能不懂,但曾几何时,他与燕妮的爱情,以及他写给女儿劳拉未婚夫的忠告,承前启后,沐浴我们年少一代朦胧的情愫,又承担我们中年在子女爱情到来时的指南。而无论是31年前(《美就有动人的力量》1983年6月)先生写给沙老的这封信,还是31年后(2014年9月)先生再读老同学沙叶新的来信,那份发自心底的真挚情感都没有丝毫改变。31年前,先生说他一气儿读完《马克思秘史》,中饭都顾不得吃,而且像高尔基读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样,被感动得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可见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叫我几番流泪,于是,我从心底里流出一种感喟:多么伟大的作家,多么伟大的作品,多么伟大的感情!写到这里,遂想起茨威格和高尔基的友谊建立,那是在1928年,茨威格应邀去莫斯科参加纪念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的庆祝活动,他奉命要在纪念会上演讲。在返程离开莫斯科时,茨威格说他扔掉所有负重的东西,箱子几乎空空,唯有高尔基的友谊是他从莫斯科带到家里最珍贵的礼物。(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也是缘于先生《梦系人间》的垂顾,拓展读了陈之藩先生的散文,才发觉,不惟陈先生,他的第二任妻子童元芳的文笔也是那么底漂亮,她给陈先生作的书序,从“论述陈之藩的散文语言”着手,大有梁任公、余英时、唐德刚等诸先生作序时之长篇宏论,甚可独成一册,字里行间,真是舌璨莲花,笔挟风云,面面俱到,实在很是澎湃我心。从文字看上去,陈氏两夫妻真是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伉俪,而以搞电机出身的陈先生而言,散文写得那么诗情画意,文学天才浑然于科学领域,真是难得的奇才。这份读之机缘,自我在先生《梦系人间》里读到《大地上的常青树》篇,是先生给何为老《小树与大地》的书评,里面有提到陈之藩《寂寞的画廊》,两厢比较,成全一篇浩瀚的评论。我大抵未曾读过如先生这般纵横,这般认真,这般刻苦,又这般坦诚的书评,实在很是教化我今此树立起对文字的虔敬,甚至警示我今后不可随便落笔成评。何为老先生读了这篇书评后说:“你这篇评论本身就是典雅的散文,内地评论家写不出这样有见解也有文采的书评,我作为该书作者,颇有耳目一新之感。文中不少论点都写在点子上,道人所未道,例如你提到语言的质感,从《渡船老人》联想到鲁迅《祥林嫂》的手法,一些细节描写的分析,以及与陈之藩、陈若曦等某些作品的比较(这里对比较文学逐渐开始重视),乃至论及我的散文与秦牧、杨朔诸家明显的不同之处,都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经评论家的慧眼加以品评,对读者对作者都有助益。”(何为,1983年6月11日写給先生的回信)。我终于明白,先生曾几次跟我提到他得益于何为老和王西彦先生的赞许和鼓励,先生是最懂感恩之人。

  我这一次奇异的阅读体验,好似经历了一场美妙的桃源奇景。从先生的书中走出,浴着秋日午后的暖阳,便幸运地邂逅了“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风景里的主角正是陳之藩伉俪。陈之藩以“散步”命题并文集,文中引用了白居易“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这两句他少年就烂熟于记忆的诗。很显然,这句诗告诉我们,大环境下陈先生当年因着那颠沛的生活求学海外而“无以择邻”;小环境里陈先生在所以求“散步”时需要一个她来做“伴”——她,就是陈先生的妻子童元方。然后,我们看到两人从波士顿查理河边一直散步到香港中文大学,一路牵伴,探讨学理,吟诗弄句,春风杨柳,柔情蜜意。我在陈先生这篇散文的蛊惑下,想起自己也曾写过的“散步”小文,却怎么在所思之“伴”的身上,寻也不到这对神仙眷侣的感觉,如今重拾再睹,满脸的表情只剩下“灰溜溜”三个字,到底是不大重视古风雅韵的平常人罢,这却也没的抱怨,细琢起来亦有所平凡的歌颂?也未得知。

  陈先生作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与胡适、杨振宁、沈从文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多有交谊,他的文学天分充沛在他的散文里,如《散步》,《日记一则》,又《旅美小简》,用妻子元方的话说,陈先生语言华丽多姿,而情感澎湃沛然,令人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感;另一方面,陈先生恣意的笔触,常常表现在他与这些学者的书信往还中,他勤于写信的态度甚至被梁实秋戏称为书信之人。于是,我若有所思地从陈先生的“散步”情怀里挣脱出来:设若我亦能如此这般地像先生们一样,把书信看做是一种创作,是一种提升为“散步”的可能,那么,我是否在这种可能的“散步”里,觅得一点青春和诗意?也还记得,在这提笔忘字的网络时代,偶有的一次落笔成信,末款没有忘记题上一句“好梦初回月上纱”,想起彼时,我大抵正浸染佛理,这句旁通楞严的句子,怕也是为追求知识的能动,修持的本身,竟有如此的魔力。

  莫问年来踪迹,只一張白纸,羞与人说。——是先生谦虚。

  如邵燕祥,王西彦,何为等很多国内评论大家都评价说先生有诗人气质,每有文章都像一首散文诗。我今读先生的收获,是有所缘分地“跟随”陈先生一起“散步”,那蔚蓝的天,那一星如月,那春风十里,盛景之下,虔诚如我,难免对两先生顶礼膜拜起来。古往今来,因“散步”而有所成就大事业者不在少数,陈先生的散步确是春风杨柳,他绍介了爱因斯坦、胡适、也绍介了杨振宁,而提倡散步文学的更有沪上陆公子,他不遗余力的绍介了康德、维特根斯坦、以及卡夫卡,他还说卡夫卡散步的足迹遍布布拉格的大街小巷。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是一边散步一边跟弟子布道哲学上的东西,太累了。我所崇拜的境界,简单到陈先生笔下:“……最痛快的是一边散步,一边说诗。……常常这样散步,又不觉得是散步;倒像是在做梦,而在梦中说诗。”说陈先生融会科学于诗,典型的跨界奇才,在举不胜举的文例中,我最深刻于陈先生将惠勒的广义相对论以诗的内容阐发出来:“空间作用于物质,告诉它如何运动;物质作用于空间,告诉它如何弯曲。”多么生动的诗意传达!忽觉恍然大悟:这,或者就叫诗意地栖居?对我,抑或是“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2014年9月28临)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1:24


上书影:港版《人间三部曲》全玉。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9-29 12:55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4-9-29 14:53 编辑

说起马克思,想起昨天搜罗了一天的张贤亮,他当初就只靠着一本资本论,作为他流放途中的心灵鸡汤。
有些难解。于是顺便看了他与小崔的对话,还有与易中天的交谈。
最让我震荡的是他的人生八字:得之不求,求之不得。
天!原来人的价值观,也可以是这样的。
我望尘莫及。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3:21
你肯定想说张贤亮。他挂了,留给文坛一堆混乱,大家对他的褒贬不一,情理之中。 不过, 我也很喜欢《灵与肉》的,《资本论》是他的经历,因故有人说他是中国的肖申克救赎。怎么说呢,能够直面苦闷的人总有他可敬的一面,不然,咱们讨论下:男人的一半是不是女人?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3:23
回复 3# 时光安然

亲,坦白说,最近脑袋里灌了杂七杂八很多东西,又没太多的时间理顺,真的有点头疼。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3:32
回复 3# 时光安然

他说,《资本论》让自己觉悟;凡是成功的爱情都是可悲的。

安然,我突然想起六祖的偈子来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这一辈子,盖棺能定论?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9-29 13:52
回复  时光安然

他说,《资本论》让自己觉悟;凡是成功的爱情都是可悲的。

安然,我突然想起六祖的偈 ...
一水 发表于 2014-9-29 13:32



对于原句,我还是略有保留的:

“ 最好的爱情全是不成功的爱情,最好的女人全是没到手的女人。”让张贤亮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巴黎地铁里印在车窗上的一张脸,“刷”的一下几秒钟就过去了,我觉得那是最美的。凡是成功的爱情都是可悲的。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9-29 13:54
你肯定想说张贤亮。他挂了,留给文坛一堆混乱,大家对他的褒贬不一,情理之中。 不过, 我也很喜欢《灵与肉 ...
一水 发表于 2014-9-29 13:21



是的,我无意中看到“作他的情人”微博里记录中对他的评价:老爷子很厉害。

这让我想起日本的那谁。是不是也一样的厉害?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9-29 13:56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4-9-29 14:54 编辑
回复  时光安然

亲,坦白说,最近脑袋里灌了杂七杂八很多东西,又没太多的时间理顺,真的有点头疼。
一水 发表于 2014-9-29 13:23


我是没办法帮你理的。
因为我也一样的混乱。
比张贤亮挂完后的文坛更混乱。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4-9-29 14:51
我一下子想起了十几岁时候看的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马缨花》……还有什么什么的,现在很惊讶,当时紧张哪门子啊,哈!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5:00
是的,我无意中看到“作他的情人”微博里记录中对他的评价:老爷子很厉害。

这让我想起日本的那谁 ...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4-9-29 13:54


边边不如梦二好玩儿,你要这么说,他们俩还都不如老妖好玩。老妖说但丁和姬娜的故事,文字简直坏透了都。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5:01
我一下子想起了十几岁时候看的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马缨花》……还有什么什么的,现在 ...
一孔 发表于 2014-9-29 14:51


我猜你所以紧张,是因为当年的你不到看张贤亮的年龄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4-9-29 15:14
张贤亮的马缨花永远都不会老去!

曾经一度非常喜欢冯骥才的小说,他的《感谢生活》和张的《绿化树》一样,都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读得泪流满面。

他们终将会老去,但他们留下的伤痕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笔财富,值得铭记。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29 15:31
张贤亮的马缨花永远都不会老去!

曾经一度非常喜欢冯骥才的小说,他的《感谢生活》和张的《绿化树》一样 ...
柳藏 发表于 2014-9-29 15:14


与时俱进,《资本论》效应出来了,马克思的功劳,只是我没想到。看谁给我翻篇儿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4-9-29 15:56
所以,年龄大了就不好玩了,看书有时需要那种感觉。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9-29 19:57
我一下子想起了十几岁时候看的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马缨花》……还有什么什么的,现在 ...
一孔 发表于 2014-9-29 14:51


张贤亮这些作品确实好生了得。不过他给我最大的影响的还是《肖尔布拉克》。我喜欢那种叙述。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4-9-30 01:37
一水姐的行文可一点不平常。
感受一下,感染一下,琢琢。
作者: 槐安    时间: 2014-9-30 01:43
回复 8# 时光安然


    我觉得质不同吧。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30 08:43
张贤亮这些作品确实好生了得。不过他给我最大的影响的还是《肖尔布拉克》。我喜欢那种叙述。
夏冰 发表于 2014-9-29 19:57


现在再读张贤亮,我老有感慨了,但现在我不说。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30 08:45
一水姐的行文可一点不平常。
感受一下,感染一下,琢琢。
槐安 发表于 2014-9-30 01:37


可惜了,大家顺着《资本论》就拐不回来了,马克思这枚烟幕弹我算扔对了,开心死了
作者: 陀螺    时间: 2014-9-30 09:20
看一水文中提到的作家和作品对我来说,有时堪比《资本论》。好多时候,看过之后没啥可说的,好奇就链接来看看。看后有所触动,即使不能写成文字,也是好的。跟着一水的书评读书有点像跟着柳藏的影评看电影,看完书和电影后,时常感觉没有书评和影评精彩。这或许就是我的迟钝和蒙昧之处吧。:lol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9-30 09:40
看一水文中提到的作家和作品对我来说,有时堪比《资本论》。好多时候,看过之后没啥可说的,好奇就链接来看 ...
陀螺 发表于 2014-9-30 09:20


你终于转回来了,得鼓掌。其实啊,陀螺,论坛上说白了就是个玩儿,有些太深刻的感概是大可不必的,我的态度很廉价也觉得很实用,顺手一记就是怕读过长时间地就給忘了,浪费休息读的东西成为水漂也觉得怪对不起时间的。还有啊,认知上的东西在彼在此,都有道理。胡适提倡白话,宾四就爱古典,但不妨碍我们两人都爱。有时候呢,我也想,胡适的话很有道理,我不能做你的诗,就像你不能做我的梦。所以,帖子摆这个,自己写的时候咋个心态,跟帖交流能否都对上口型,都不太重要,开心最好了,我可是期待你主帖很久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4-9-30 11:53
本帖最后由 柳藏 于 2014-9-30 11:55 编辑

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有时感觉有点分裂。
说文如其人,不否认有人文俱佳者,其实也不尽然。就象书法一样,当年的蔡奸相,瘦金体可是碑林一绝。

在江天的回复中,看得出有不少文友挺推祟某位大作家的,但在现实中,就象大衣被弄脏污的李国文唾骂的”象他那样乱搞,不要说每天一碗鲜牛奶,每天吃头牛也不管用“,说的是谁,也许大家心里也明白。如果要说文如其人,那文坛差不多就得变天了。文学的提纯和为人的七情六欲,甚至阴暗面的涌动,往往存在极大差距。

至于张贤亮去世时,关于他二十多个情人的说法,很能折射人心。人们总是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直接或者曲折的表达,贬或褒,都是另外一种层面的体现。

对于我而言,我只在意他的作品当年给予我的感动和启迪,这就足够了。
作者: 银公子    时间: 2014-9-30 21:28
悠然的诗情画意,让人向往。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4-10-1 07:40
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
很内敛的文字,厚重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铸就成功的文笔。学习了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10-7 19:17
回复 19# 一水 那你什么时候说?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1:15
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
很内敛的文字,厚重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铸就成功的文笔。学习了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4-10-1 07:40


奇哥是江天的正能量,问候你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1:23
回复  一水 那你什么时候说?
夏冰 发表于 2014-10-7 19:17


呃,鄙书一文《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本意在于交流,在于我们虽不可能的散步下来一场伟大的”散步”,却被一句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入“歧途”,这中间的新闻线索,当然来自张贤亮的过世。随后,一场磅礴的拓展简直可以说叫我心旷神怡。这就是论坛交流的魅力。如果没有大家这么积极的讨论张贤亮的资本论,很难说我是否可以有兴致回过头来再读《绿化树》。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1:40
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有时感觉有点分裂。
说文如其人,不否认有人文俱佳者,其实也不尽然。就象书法一样,当 ...
柳藏 发表于 2014-9-30 11:53


这要一本正经起来亦是蛮有园丁范儿的。

“十一”当天我看了《黄金时代》,然后在某本书上找出一张浅水湾萧红墓,叶灵凤戴望舒和一个日本友人,这次戴望舒口占一首纪念萧红的小诗,叶灵凤则是为了给萧红迁墓。我面对这张照片,却是想起有个来自花布方老的小八卦,说此时的叶灵凤一边有心思去浅水湾凭吊萧红,为她不值;一边却不顾及原配郭林风的郁闷而亡。郭是才女,才华不输叶,美貌可比王莹,与谢冰莹亦是好友,当年被叶灵凤追慕得无了奈何,后来结婚,恩爱过了七年之痒后,叶就移情,且家暴妻子郭林风,郭也是得了结核,后郁闷至死。大抵正此时,浅水湾改造,萧红的墓面临被掘的危险,叶灵凤无视妻子却为萧红做了一个道义上的事。文人,更多的时候很双面。也因此,诚如你说,吸收他们作品中的养分感动作品带来的启示就足够了。这两天,对萧红的评论以及对电影黄金时代的评论铺天盖地,我遂想,解读萧红的文字是写不成了,但是否可以顺势回到萧红的作品了?因此上,今天上午下单了黑龙江出版社的《萧红全集》。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4-10-8 11:48
说实话,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看得很辛苦,文字跟跑动镜头似的,抖动得利害,因此一直放在床头。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4-10-8 11:52
现在再读张贤亮,我老有感慨了,但现在我不说。
一水 发表于 2014-9-30 08:43
这周,准备重游一下张贤亮创办的西部影视城。算是寻找一种足迹。不管褒贬如何,张,终在文字之途与人生之途,走了属于自己不悔的路。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14-10-8 11:54
水的散步,也是足迹,很多时候,成为我散步之路的一条捷径,或者说,一盏夜航的灯,偶尔迷途时,会点亮某一段星空。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2:13
这周,准备重游一下张贤亮创办的西部影视城。算是寻找一种足迹。不管褒贬如何,张,终在文字之途与人生之途 ...
冷晰子 发表于 2014-10-8 11:52


嗯。晰近水楼台,去凭吊下,如三变说的马缨花,看上去一些黄土高坡的建筑,很壮观。这个影城蛮有文化,也很吸引,只是我离的太远。呼兰萧红故居,最近我打算去看看。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2:18
说实话,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看得很辛苦,文字跟跑动镜头似的,抖动得利害,因此一直放在床头。
柳藏 发表于 2014-10-8 11:48


没错,最隔的还是生死场,不过,鲁迅作序倒也可以启发一下。对你们南方人而言,我估计不等读完呼兰河传第一章就会对我们这里的恶劣气候吓得目瞪口呆。如今,气候变暖,虽再没有萧红笔下的冰溜子,但女孩子带口罩出门,眉毛挂霜还是很常见的。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2:30
悠然的诗情画意,让人向往。
银公子 发表于 2014-9-30 21:28


兄弟十一该散步回来了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10-8 12:57
呃,鄙书一文《一场婉约的诗情散步》本意在于交流,在于我们虽不可能的散步下来一场伟大的”散步”,却 ...
一水 发表于 2014-10-8 11:23



张贤亮的绿化树,读得我好不伤心。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8 16:14
张贤亮的绿化树,读得我好不伤心。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4-10-8 12:57


进入角色了吧。难怪啊,所以我说再读感觉不同了。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4-10-8 16:30
进入角色了吧。难怪啊,所以我说再读感觉不同了。
一水 发表于 2014-10-8 16:14


饥饿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那啥
人性。因此,那么一点耀眼的火烛,更显弥足珍贵。

老爷子晚节不保,我觉得吧,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暂且不说。我想看看一水的说法。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4-10-8 19:48
回复 29# 一水

黄金时代,王小波的么?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9 16:14
回复  一水

黄金时代,王小波的么?
夏冰 发表于 2014-10-8 19:48


是电影,《萧红全集》来了,一个劲儿地高兴呵。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4-10-9 16:15
饥饿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那啥
人性。因此,那么一点耀眼的火烛,更显弥足珍贵。

老爷子晚节不保, ...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4-10-8 16:30


我亦歇菜。这几个男人某年在一个文代会上合拍了一张照,萧红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作者: 柳藏    时间: 2014-10-11 11:39
回复 33# 一水


    马缨花算是恋母情节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