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在其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半个月后,网络上出现帖子指责海事大学刻意隐瞒杨元元死亡真相,认为海事大学强行撵走住在女儿宿舍里的杨元元母亲导致杨元元精神崩溃。尽管校方强调,帖子内容和事实严重不符,但围绕着杨元元到底为何自杀,是个人太脆弱还是学校太冷漠抑或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争议。
乍闻此事,也曾深深为杨元元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然而在浏览了大量相关文章后,痛惜之情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怨恨和愤怒。禁不住想质问杨元元几句——假如其在天有灵的话——杨元元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满意?你自杀前有没有想到过你母亲和弟弟??你有没有想过你母亲守寡数十年、含辛茹苦将你养大成人到底图个啥???
“她从未放弃过奋斗,却在曙光即将显现时谜一样退场了。”一位生前好友这样总结杨元元的一生。诚然,杨元元追求上进、刻苦求学的精神是值得大家敬佩的。一个30岁的女孩子,在家庭条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并非本科所学专业的法学研究生,其所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并不是只会学习就够了。据报道近年来因只会学习而不谙人际交往之道、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被迫退学的大学新生屡见不鲜。
人生在世,孝顺为先。所谓孝者,奉养父母,以报答其养育之恩。杨元元从大学本科直至读研,一直将母亲带在身边,看似已尽到了为人女之孝心。其实不然,笔者认为她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个人奋斗主义者,为了实现其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个人梦想,让本来在她大学毕业后就可能安度幸福晚年的母亲继续没完没了地跟着她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假如她在之前两度考取了公务员后的任何一次能安心工作,而不是为了一定要去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追求所谓的好生活,相信她现在和母亲会过的幸福快乐,尽管经济条件不一定很好。所谓顺者,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也。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象杨元元这样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一味追求高学历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不顾实际条件、逆势而为的表现。再者说你都是硕士研究生了,竟然承受不了这点小小的挫折而轻易放弃宝贵的生命,你让那些高考落榜生以及中职生情何以堪?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杨元元很可能患有比较严重的强迫型、逃避型人格障碍。首先,杨元元对自己将来的生活状态要求过高,过度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各方面都要超过常人;其次,“她说她像晴雯。”表妹望妍说,“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在理想和现实间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再次,由于长期以来生活困难,以及缺乏足够的成功体验,不得不以自我封闭来勉力维持自己的自尊。杨元元不善人际沟通,对进入现实社会缺乏信心,两次考取公务员却主动放弃工作机会,说明她存在着严重的焦虑心理。对她而言,逃避现实是最佳选择只能是继续打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幌子躲进高等学府这座象牙塔中。
总之,杨元元由于盲目追求高学历,知识是学了不少,却恰恰忽视了立足于当今社会更为重要的生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以至于学历越高人越傻,最后终于做出轻生这种傻事!在此想真诚地奉劝那些和杨元元一样怀有远大“包袱”的年轻朋友: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自信心是搏击人生风雨坚强的翅膀;既然做不了栋梁,就踏踏实实的当一根普通的椽子吧。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