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3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个村庄的人文历史 ——左志国长篇散文《逝去的甜甜根》之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5-3-3 23:55 编辑

                                      一个村庄的人文历史
                                              ——左志国长篇散文《逝去的甜甜根》之解析
  
                                                     文/王克楠
  
  一个人写一篇散文并不难,为一个村庄写长篇散文就难了。当我得知河北作家左志国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村庄写书并且即将付梓的消息,心中一震。当我在2014年底得到这部书时,就迫不及待地进入阅读,整个春节期间,除了迎往送来的应酬,便是沉迷于他的书里,走进河北一个丘陵地带的乡村,走进这个村庄的人文地理和沧桑巨变,品味这部书的时代价值。
  
  可以说,《逝去的甜甜根》作者左志国是我的河北同乡,同龄人,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却不曾谋面,但通过文字所承担的历史信息和做人份量,感到已经可以进行无障碍沟通了。他的这部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选对了角度,实践了一次有份量的创作。所谓选对了角度,当下文坛很少有人有耐心对一个村庄的截面历史进行文学叙述,所谓有份量,读者可以通过对一个中国北方村庄的半个世纪的对比,咂摸出深厚的人文味道。下面试对此书进行一番剖析,以引导读者对此书进行更有效的解读:
  
  一、 书的结构严密,借鉴“志书”的叙述方式。
  
  此书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围绕一个村庄的习俗、劳动以及人们最基本的吃穿住行而展开叙述。作者本人以及家族际遇在文中的角色是“证明者”,而不是事件的承担着。
  
  改革开放中,一些村庄富裕了,就开始编志,很多村志借鉴县志的写法,显得空洞和内涵不足,而作者写一个村庄的历史,是带着感情从文学叙述的角度写的,因为带着感情写,目光便对准了村庄最元始的原生态。文本里的人物也是村里的普通人物,而非显赫的成名人物,更无村庄显赫的历史人物。这部书从表面看是写事的,其实是写人的,普通农民的命运贯穿于全书十三章中,激发读者的历史思索。
  
  作者在人和物的叙述比例上,物占多半,人占少半。作者尊重物——村庄里的那些消失的老事物,在于这些老事物本身承担了一种特殊的美。比如作者所在村庄邻村的一位叫李胜的农民是做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很多,李胜的豆腐质量好,是真正的“老捧豆腐”,更为关键的是不缺斤短两。还有卖醋的,对自己的醋的质量敢拍板“有问题就退货”等等,正是农耕文明的写照。当然,在生产力低下时节存在的一些行当匠人,如“拨浪鼓子”卖货郎,如锔盆锔碗的锔匠,补锅的匠人,钉马掌的匠人……这些匠人已经手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消失到历史的长河里,而烙在作者心中的烙印不减,就用文字为这些无名的匠人立传,温暖着老年代的老日子。
  
  二、 点面结合,对村庄的历史以纪实和白描进行叙述。
  
  《逝去的甜甜根》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从理论允许虚构和想象,但作者却自觉地站在村庄的客观真实这一边。作者所写的村庄是真实的,这个村庄就是河北省行唐县太行山丘陵地带的一个普通村庄,村东有小河,河中有蒹草,草的果实为“尖尖锥”,草的根部是甜甜根(正是作者为本书起的题目),更为重要的是书叙述的人和事,都可以沿着村庄的历史脉络寻找到。作者的写作出发点在于“真实客观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记录民俗民风的点点滴滴。”
  
  作者在叙述村庄的人和事的时候,采取了中立主义“立场”,不进行是非评判,而是把历史的真实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用自己的眼光去进行评判。由于作者是从这个村庄生长大的,他的叙述目光也是分童年目光、青年目光、中年目光。作者的童年目光和青年目光是直接的,是感性的。中年目光有借助第三者进行叙述的,是理性的,中肯的。由于作者的写实主义立场,使得他在用童年目光进行的观察和叙述的时候,很少掺杂想象,遇到必须想象的关口,就用“我当时还是个孩子,对这样的现象不太理解”来过度。
  
  用纪实的手法写散文,有一个好处,即是在阅读上的可信。比如作者写到了在老年代里的农村的“换婚”现象,由于时代的原因,作者所在的村庄有很多男性成年人打光棍(其实不仅是作者所在村庄,中国的更多的村庄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娶媳妇难的问题呢?家有男孩亦有女孩的家庭,就想到了换亲,即是把自己家的男孩嫁到对方家庭,同时,把对方家里的女孩娶到自己家里。作者在第八章写婚嫁的时候,尽管笔调平和,因为写到了农村婚嫁的畸形:换亲、转亲、买媳妇等,使得读者对婚嫁里的人性蹂躏充满了叹息。作者在分析光棍多原因时,既有经济原因——贫穷,也有政治原因,有的家庭因为成分高,儿子找不到媳妇,作者也因为家庭是上中农出身而不敢去当兵,这使得对老年代里的“唯成分论”而产生的荒诞多了几分叹息。
  
  
三、接地气,寻找当代人的生存之根
  
  人类是一个寻找幸福的群体。不断地寻找幸福,几乎是每个自然人的本能。作者作为生长在乡村里的孩子,自然也在寻找幸福。因为乡村的极端贫穷,脚上穿的是“千层底”,身上穿的是土布衣,睡的是土坯炕,吃的是山药蛋。作者和绝大多数农村少年的共同心愿是走出黄土地,离开乡村,吃到城市生活里的商品粮。
  
  作者在父亲的支持下,参加过两次高考,通过升学的方式成为政府工作人员,成为市民,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市民生活,重新反思曾经的农民生活,产生了浓烈的思乡之情,这绝不是做秀,而是中国的工业文明的不稳定,而原来的乡村文明却稳定而笃实,给人以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首先是从饮食上发生的,城市生活里的地沟油、毒奶粉、转基因蔬菜、抗生素超标的水等,把市民的健康安全放到了风口浪尖上。城市人穿的各种化纤布料含静电,对皮肤有损害。城市车辆多,汽车尾气多,车祸发生概率高,更重要的是,城市比乡村雾霾更加严重,诱发着人们的多种疾病发生。
  
  因为城市文明存在更多的不文明,因此,作者常常回忆起甜甜的乡村生活,想念存在的小河和小河里的“尖尖锥”和甜甜根,当然,城市侵蚀了农村,如今的乡村生活不再宁静,农耕文明里的那些温暖的东西也变得开始冰冷。作者所心仪的村东的小河完全干枯。作者在现实里无法回到原来的村庄,只能通过文字表述出曾经的村庄和曾经的温暖。村庄的温暖很多是通过亲情和乡情来表现出来的,如婚嫁里的“换婚”是丑陋的,是泯灭人性的,但有的家庭的男性哥们,宁愿自己一辈子打光棍,也不愿意牺牲自己姐妹的爱情家庭。再如买媳妇也是丑陋的,但有的家庭了解到买来的媳妇的真相后,出路费送买来的女子回到她的家乡。农耕文明里的古道热肠是主流,坑蒙拐骗是支流,是被人呲之以鼻的。从回忆农村文明的角度说,这部《逝去的甜甜根》是成熟的作品。
  
 
 四、既有感情记叙,亦有理性分析,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是在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对人类文明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产生过一批文学大师和不朽的作品。左志国的这部《逝去的甜甜根》是写实的,写实是他的基本存在状态,而任何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倾向”,这样的倾向就构成了作品的情感趋势,左志国的这部《逝去的甜甜根》是他的精神还乡之作。
  
  在作者的眼睛里,家乡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社会生活却包罗万象。”作者叙述这个村庄客观事物的时候,融进了浓浓的情感,有家庭成员里中的亲情,有夫妻爱情,有同学之间的互助的友谊,有教师爱护学生的场面,有爱护动植物的显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感情元素,才使这部书和农村志书有了明显的区别。作者描写的诸多感情,尤其“物情”令人感佩,民以食为天,作者所在的农村是贫瘠的,但家乡的山药蛋、刚发芽的树叶、野菜保住了乡亲们的性命,因此,作者对这些植物感情很深。
  
  感情是中性的字眼。感情分美好的感情和恶劣的感情。作者讴歌美好的感情,对畸形的感情则报以批判的态度,比如亲情里的子女对父母的不孝,婚姻里的无爱家庭,买卖里的欺骗,人类对动物的暴虐和植物的滥采。作者对现实进行批判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如今生活里的不如意与记忆里的乡村作比较。作者的现实批判精神主要阐述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一段,如第一章谈到吃,对苏丹红、瘦肉精、皮革奶上到百姓餐桌的无奈,第二章谈到穿,对假冒的纯棉制品的愤懑,尤其在第一章里对新旧婚姻里的丑恶进行了批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切革命化,人们谈情色变,男女搞对象犹如耍流氓,着实压抑。现在闪婚、一夜情泛滥,爱情没有了神秘感,更谈不上崇高。”第十章谈到了抽烟,批判“如今的烟卷品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一方面对千方百计对自己的产品广而告之,另一面在装模作样地在包装上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批判得可谓入木三分。
  
 
 五、诙谐俏皮,语言有赵树理式的幽默风趣
  
  文学是语言艺术,一部书的语言风格是书的基调之一,决定着这部书的可读性。笔者认为,左志国的这部《逝去的甜甜根》的语言风格是多元的,是以平易白描为主,兼以诙谐俏皮,含着“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幽默智慧。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为人物起绰号(赵树理先生也擅长此道)。绰号可以更加艺术地概括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比如村里有一农民说话干脆,不容置疑,就起名为“铁棒槌”。有一老农因为生活不修边幅,起名“老邋遢”。有个村民抽烟相当厉害,就有了绰号“四烟屁”。还有形容人手脚快但粗拉的,叫做“三慌张”,一位锔匠,因为有残疾但是手艺好,被命名为“一杆捶”。一位初中教师因为有打麻的手艺,被送了绰号“小卖麻”。村中有三兄弟因为学过几天棍棒,被村人命名为“袁氏三雄”,但是三人长大后虐待父母,村人觉得他仨不配“雄”,重新名为“袁氏三兄”。
  
  名字是正名,绰号是对人的特点的描述。人的名字有时代的特点,更有命运的趋向,书中有一家生在兵荒马乱的抗战期间,四个儿子的名字挺惊心动魄的,分别名为——天崩、地裂、害怕、将活。四个儿子的名字把百姓在动乱年代里的心态表现出来了。不仅人的名字有特点,物也有物名,如作者童年时代的游戏,两个孩子弯起一条腿,手挽住脚脖子或者裤腿,另一条腿单蹦向前冲,命名为“撞拐”,女孩子用动物的骨节作为玩具,叫做“抓子”等。贫穷并不影响孩子的玩趣,“孩子们的耍具到处都是,石子、瓦片、木棍、树叶、杏核、废纸、废布等,凡是地里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玩。”对自己的村庄的叙述是主线,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善于引经据典,如书的开篇谈到居住,就引用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谈到自己的家的老房子漏雨,即兴谈到了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样的对比使得文体有了别样的味道。
  
  书中还有不少的童谣十分美丽,有不少俚语充斥在乡村贫困的生活,显得充满了生机,贫穷而欢乐地生活。读毕,感到书的厚实,新疆的刘亮程曾经写过一部《一个人的村庄》,河北的左志国以另一种风格为村庄写实,让读者感到村庄文化的笃实,在此,向作者表示敬意。
  
  2015年3月1日于静虚屋
  
  
7#
发表于 2015-3-4 09:2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村庄的人文历史》,从叙述方式、叙述手法、叙述的动机、创作的风格与语言特色等方面,多角度解读左志国的长篇散文作品《逝去的甜甜根》,让读者粗略地了解与认识了一个村庄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与文明,激发读者阅读原作的热望。
      问候王老师!
6#
发表于 2015-3-2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5-3-2 11:34 编辑

多角展开,厚重扎实。作品的角度及份量可见,评者的睿见及洞察可观。
5#
发表于 2015-3-2 09:08 | 只看该作者
通过王老师的解读,我对文本有几点感触,不知是否妥当,请指正。其一,非虚构文写作前提是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其二,其写作核心是彰显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其三,其写作目的是以个体的真挚情感为基石最终上升达到受众普遍的认知与共鸣。
4#
发表于 2015-3-2 09:01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对文本做了全面梳理,精准明晰,让读者对文本的把握一目了然。其次,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拆零重组,分析了结构语言特色,突出提升了主题中心,指明肯定了写作意义,对非虚构文的阅读与写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08:38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3-2 04:05
能够塌下心来,为自己的村庄写纪实散文,挖掘故乡人文积淀,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此篇评论,概括起来,分条 ...

感谢迎春的尽心解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新的一年开始了,祝你写的越来越好。
2#
发表于 2015-3-2 04:05 | 只看该作者
能够塌下心来,为自己的村庄写纪实散文,挖掘故乡人文积淀,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此篇评论,概括起来,分条细评,使读者领略到此书全貌。

层(曾)被村人命名为“袁氏三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4:17 , Processed in 0.0545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